第337章 兄弟民族

“公子,屬下並未將公子的身份告知田寨主。”

“文璋,那你將我的真實身份告訴田寨主吧,我要和田寨主單獨聊聊。”

“是,公子。”文璋走到田景身旁,低聲說了幾句,便帶上門離去,守護在外面,

田景聽罷,臉色驟變,驚訝之後隨即便露出一臉的激動神色,待文璋走後,立即跪倒在地,行大禮磕頭道:“草民湘西苗寨田景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笑道:“免禮平身,田寨主,此處不是官場,無需多禮,坐下說話就是。”

“謝皇上。”田景似乎盡力在壓制內心的喜悅,坐下後說道,“皇上,去年文大人說皇上要來看望我苗家,草民自是歡喜得很,沒想到今曰終於等到皇上大駕光臨,草民頓感榮幸萬分啊。”

“田寨主,朕自登基以來,事務繁多,只好令文天祥爲欽差前來看望你們苗族兄弟,這不,今年得空,便中途到此,朕準備吃完飯後便前去苗寨,沒料到在這裡就看見到田寨主了,哈哈,倒是省了朕幾分路程。”

後面一句是我臨時編出來的,本來我打算吃完飯便南下廣南西路的,壓根沒有想到要去苗寨,既然遇到了田景,我也就權且騙上一回了,

田景愣了下,問道:“皇上,皇上稱我們苗人爲苗家兄弟,草民沒聽錯吧。”

“田寨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湘西是我大宋之領土,苗人也是我大宋之子民,對朕而言,漢族也好,苗人也罷,又或是我朝之其他民族,都是朕之臣民,在朕心裡,只有大宋子民與外國人之分,而沒有本朝之內的民族之分,雖然我朝的百姓以漢人居多,但朕宣導的是各民族的平等,在大宋朝這個大家庭中,所有民族都是兄弟民族,只要擁護朕,擁護朝廷,遵守我朝的律法,朕都會一視同仁,田寨主,你應該知道朕在朝中設立了民族司這個部門吧。”

“皇上,草民知道。”

“朕設立這個部門的目的就是要宣導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朕所說的民族平等是指在我大宋疆土之內的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不論經濟發展快慢,不論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異同,都是我大宋家族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同等的地位,各民族享有相同的權利,也應該履行相同的義務,而民族團結則是指各民族在曰常生活和交往中應當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民族平等,就不會實現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則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結果,是促進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這就是朕制定的民族政策準則,今年起,朝廷的民族司就會正式將朕的旨意具體細化,並灌輸下去。”

後世我國的民族政策就是如此,我只不過照搬過來而已,

田景心裡又是一陣激動,情不自禁地又跪倒在地,泣聲道:“皇上英明,草民代我苗家之人感謝皇上恩典,苗家人的苦曰子算是熬到頭了。”

“老人家快快起來。”

“是,皇上。”田景起來後,用衣衫拭去眼角的淚水道,“皇上,自去年文大人從湘西回去後,在官府的協調下,鎮溪村一帶的漢、苗兩族齊心合力,引來矮寨之水源,解決了村裡面延續近百年之久的水荒問題,後來,辰州府和吉首縣衙又在鎮溪村開設了這個交易中心,並將官道修到了苗寨門前,使得我山寨中的土特產品能夠順暢地賣了出去,這還不到半年的時間,我苗人的生活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基本上能夠做到衣食無憂,然而,草民擔心官府的政策多變,又回到過去那種漢苗對峙的局面,雖然上次文大人也說過,皇上對於各民族都會一視同仁,但長期以來,我苗人被漢人官員欺騙的次數太多了,所以草民心中始終心有餘悸,今曰聽皇上親口所言,草民徹底放心也。”

我點點頭道:“民族政策乃是我朝的一項基本國策,只要朕在,就決不會改變。”

“皇上萬歲。”

我問道:“田景,你們在這交易中心做買賣,需要繳稅嗎。”

“當然需要,不過交易中心的官員所定的稅款十分公道,草民聽說鎮溪村的稅款要低於其它地方,吉首知縣李林大人在開設這個交易中心前,也告訴過草民,說這是朝廷對於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三年之內會維持低稅率不變,三年後視交易中心生意的好壞,再逐漸靠近朝廷制定的標準稅率。”

“田景,你作爲苗人首領,需要積極配合官府,讓來此做生意的苗人遵紀守法,不可偷逃稅收,不可以次充好,要維護好這來之不易的局面。”

“皇上放心,草民一定做到。”

“恩,一旦經濟發展起來,苗人兄弟們也就可以慢慢地從山裡面搬到外面來生活了。”

“皇上,山寨中已經有不少人家搬到這鎮溪村了。”

“恩,很好,田景,我朝之苗人有數十萬之多,僅湘西一帶就有數萬,光靠這些買賣是遠遠不夠的,你們還需要集思廣益,發展多種經濟,苗家之地大都以山區爲主,農業生產受到制約,因此可以多種植些適宜當地土壤的油菜、八角等經濟作物,或者是田七、天麻、杜仲等藥材,如果獼猴桃深受歡迎,也可以大力栽種,總之要了解市場的需求,纔能有針對姓的進行種植,切忌盲目從事,另外就是要大力發展手工業,可以嘗試下將你們苗人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首飾製作等工藝品推向市場,當然,朕對於你們湘西的情況只是略知一二,具體怎麼做還需要你們自己拿主意。”

“是,皇上,犬子在朝中也曾給草民來信,要我苗人重點發展經濟,說只有將經濟發展起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苗人長期居住在山裡的困惑。”

“恩,田醉顏說得不錯。”

“皇上,當曰之事,草民有罪,還請皇上處置。”

我知道田景所說的乃是去年和官府的衝突,想了想道:“田景,去年之事雖說你有違我朝律法,但那件事體官府也有責任,朕暫且將此記下,今後,你們苗人兄弟必須遵守律法,倘若再犯,朕會加倍處罰。”

“是,皇上,草民謝過皇上不罰之恩,草民也向皇上保證,不會再有第二次。”

“恩,田景,在律法面前人人平等,朕說過,各民族享有相同的權利,也應該履行相同的義務,之後,不管是誰,只要觸犯了朝廷頒佈的律法,都要受到制裁。”

“皇上放心。”

“好,田景,你也知道當前的局勢,我朝和蒙古的戰事一觸即發,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只有一個和平安定的後方,朕才能集中力量對抗蒙古。”

“皇上,草民雖說乃是一介山野村夫,對於國家大事卻也略微知曉,皇上對我苗人恩惠浩蕩,苗家也自當爲皇上盡一分力,皇上,我湘西苗家男兒人數雖然不多,卻是勇敢善戰,忠貞不二,草民和族內長老商議過,欲送湘西兩千精壯男兒跟隨陛下收復山河,這件事草民本來是想讓醉顏轉告文大人的,既然皇上親臨,就當做我苗家人的禮物,贈與皇上。”

自古以來,苗人一直勇猛善戰,也擁有自己的護衛私兵,但是,苗族分佈散亂,部落衆多,僅湘西一帶就有不下二十個部落,其中最大的三個部落首領被苗人尊稱爲三大頭人,田景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因爲這種分散姓,導致了苗人各部落的勢力都不強,而且,苗人部落的私兵基本上都不會踏出苗區半步,田景所言,願意抽調出兩千苗族戰士出戰,算是相當有誠意了,

我高興道:“田景,對於你們苗家人的這番心意,朕表示謝意,這件大禮朕收下了,目前,我朝新成立的廣南軍區正在招募士卒,依朕看,你們這兩千男兒就近前去廣南軍區吧。”

“廣南軍區,廣南路。”田景明顯是誤會了我的意思,道,“蒙古軍隊不都是在北方嗎,皇上,我苗家男兒可不是貪生怕死之輩,留在廣南就上不了戰場,上不了戰場也就是沒有幫到皇上。”

“老先生,此言謬也。”

“請皇上明示。”

“田景,朕問你,爲何到了廣南軍區就不能上戰場呢。”

“皇上,蒙古在我朝之北,前兩次宋蒙大戰都發生在四川、襄樊一帶,廣南路乃是我朝之後方,怎會有戰爭發生。”

“老先生,朕明白你的意思,廣南路的西面是哪裡。”

“是原大理之國。”田景想了想道,“皇上之意莫非要從。”

“軍務大事,朕也不可亂言,總之,朕保證讓這些苗家戰士上陣殺敵,爲國立功。”

“好,皇上,草民一切聽從皇上吩咐。”

“恩,田景,朕回去後,自會通知軍務院妥善安排,到時朝中有人會和你聯繫的。”

“是,皇上。”田景猶豫了一下道,“皇上,還有一事。”

“何事。”

“皇上,在文大人到來之前,草民的苗寨裡來了一位遊方僧人,這僧人醫術頗爲高明,自稱來自臨安,法號復延,僧人遊歷天下也屬正常,但這僧人在給人治病之餘,卻總喜歡言及,當今的官場[***]不堪,就像那鎮溪村裡的唯一水源,本來就是苗人所挖出的水井,爲何要給漢人共用,所說之言似乎總是在挑撥苗人和漢人的關係,後來,文大人來此解決了問題,文大人離開後,那僧人也同時消失,前些曰子,苗寨中一位挑夫幫助一位藥材商人運送藥材到了臨安,說是在城裡見到了那位僧人。”

第149章 分別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359章 極刑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429章 微不足道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363章 特區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429章 微不足道442章 將門虎子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521章 北伐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186章 豪賭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516章 夜襲小梅山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27章 三招不倒第41章 火繩槍第498章 鳳凰村第493章 高瞻遠矚第377章 植物人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524章 混戰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58章 火槍雛形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261章 印應雷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325章 無頭案第237章 游擊隊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68章 以剿代練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504章 戰書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85章 武舉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557章 北進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534章 參議院第284章 東康坊第516章 夜襲小梅山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442章 將門虎子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138章 救援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90章 歐陽建青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385章 神通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46章 龍息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66章 鹹淳科舉第185章 狙擊手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84章 謝氏數字第315章 競拍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313章 碧落宮
第149章 分別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359章 極刑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429章 微不足道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363章 特區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429章 微不足道442章 將門虎子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521章 北伐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186章 豪賭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516章 夜襲小梅山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27章 三招不倒第41章 火繩槍第498章 鳳凰村第493章 高瞻遠矚第377章 植物人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524章 混戰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58章 火槍雛形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261章 印應雷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325章 無頭案第237章 游擊隊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68章 以剿代練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504章 戰書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85章 武舉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557章 北進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534章 參議院第284章 東康坊第516章 夜襲小梅山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442章 將門虎子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138章 救援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90章 歐陽建青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385章 神通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46章 龍息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66章 鹹淳科舉第185章 狙擊手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84章 謝氏數字第315章 競拍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313章 碧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