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

那些東林黨人對馬、阮攻擊的另外一說,則是指控馬士英和阮大鋮爲了對應“逆案”,蓄意製造“順案”和東林黨人針鋒相對,借北都之難來迫害東林黨人。

事實上這又是一句不盡不實之語。

阮大鋮起復後,確實對東林和復社人士進行了報復,就目前資料來看,他確實企圖掀起所謂的“順案”來進行報復,但最後卻因被馬士英所阻,這個企圖沒有成功。

其實阮大鋮真正想報復的,是南中《防亂公揭》一事中的幾名發起人,而後來他也確實對這些人採取了行動,像陳貞慧、侯方域、周鑣,包括黃宗羲在內的一批人,都被他抓的抓、殺的殺。但是他們這些人,並非全是因投靠李自成的所謂“順案”被下獄,象陷害侯方域等人的罪名是在左良玉起兵後,說他們試圖聯絡左良玉做內應,弘光朝真正因爲投靠大順軍被殺的,就只有光時亨、周鍾、武愫三人。

要說起來,這三人也確實人品不怎麼地,尤其是那位光時亨,熟悉崇禎朝掌故的人我想十之**都會說殺得一點都不冤枉,殺得好。而周鍾給李自成上勸進表,將崇禎辱罵得一塌糊塗,武愫被李自成拜爲防禦使,說到李自成時爲避其名諱,將其名字寫爲“字丞”等等,都查有實據,殺他們還真是一點都不冤枉,更別說馬士英最後還化解了阮大鋮這一企圖。而和周鐘有牽連的周鑣之死,則原因比較複雜,也算是一樁公案了,我們留後再說。

因此終弘光一朝,根本就沒興過什麼“順案”,至於說馬士英和阮大鋮一起搞順案,更是無稽之談,純粹屬於污衊。

阮大鋮得勢後,大約先後策劃了三次比較大的對東林系人士的報復行動,一次是企圖掀起“順案”,另一次則是想借“南渡三案”中的“僧大悲案”牽連東林,第三次便是借左良玉東下內訌之事而發作。

但是,馬士英雖然爲報恩起復了阮大鋮,可他並不想與東林勢成水火,誠如顧誠先生所說,他是很想和東林,尤其是東林的頭面人物聯手“造成衆望所歸、和衷共濟的局面”的。是以正是在他的阻擋下,阮大鋮的前兩次報復計劃均未能得逞。如前所引杜登春所說:“復社中失節者(即在北京降大順者)貴陽陽加嘆恨,陰爲矜憐,悉欲置末減”,誠爲當時實情,而“大悲”一案,阮大鋮已捏造了十八羅漢、五十三參、七十二菩薩的名單,準備牽連東林復社人士,最後還是由於弘光和“馬輔士英亦不欲,故止誅大悲(39)”,是以此兩次均未能起大獄。

至於第三次借左良玉起兵發,蓋此事不但涉及阮大鋮,更危及到了弘光帝和整個弘光朝的安危,故阮大鋮得以成功,但牽連的主要是“防亂公揭”中的一些爲首人士,如陳貞慧、侯方域、黃宗羲等,並沒有大規模地血洗整個東林黨,且此行動也很快因清軍入侵、弘光被俘而告終,沒有掀起真正的大風波。

黃宗羲等東林——復社黨人,於弘光朝之記載和評論上,多有此類不盡不實之舉,他們出於門戶之見、爭權失敗後之怨念以及個人恩怨等等各種原因,採取製造假材料、散佈謠言等各種手段,從各個方面對弘光帝本人以及馬士英等人進行了一系列攻擊,甚至在人死後還依然不放過,竭盡污衊之能事,其行爲和影響是相當惡劣的。

東林黨人之所以攻擊弘光與馬士英,並非是因爲什麼馬士英要翻“逆案”、製造“順案”,也不是什麼忠奸之爭,所有的一切,全是因爲他們先前在“定策”事件中的全面失敗而起。

弘光帝登基以後任用參與“定策”的馬士英、阮大鋮以及四鎮武將等人,使東林黨人一方面對弘光心懷恐懼,擔心弘光報復萬曆時期與東林的過節以及先前“擁潞”之事,一方面又對馬士英等人由於“定策”一事平步青雲而心懷嫉妒和不屑,可他們又不敢就此和弘光正面衝突,因爲一來確實沒任何理由可以針對弘光發難,二則他們自己心中也心虛得很,所以把怒火和妒火一古腦兒全都傾瀉到了馬士英頭上,抓住起用阮大鋮之事大做文章。

同時,他們雖然無法直接對弘光發難,但卻又採取各種手段,明裡暗裡地造謠說弘光和老福王妃的身份有疑,以此暗示弘光繼位的合法性,並借“假太子”等“南渡三案”煽動朝野人士對弘光和馬士英等人的不滿。這其中,又尤以黃宗羲爲最,其他如林時對、錢秉鐙、金堡等人則緊跟其後,推波助瀾。顧誠先生在《南明史》中曾對“南渡三案”之真僞和影響,專門做了考據和詳細論證,有興趣者不妨去查閱一下,在這裡我就不重複贅述了。

黃宗羲等人的這一系列行爲,在當時社會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尤其在南京以外,影響極大,說得嚴重一些,甚至可說直接影響到了弘光朝的存亡。

當時在長江上游擁兵自重的左良玉,本就對四鎮的提拔過速有所不滿,而朝中部分東林黨人又想依靠左鎮來對抗定策四鎮將和馬士英,因此不但不爲大局着想對其進行安撫,反而一再推波助瀾,使得左良玉借“假太子”等案頻頻向南京**及弘光本人發難,甚至發展到後來,左良玉爲了躲避與大順軍主力的決戰,乾脆以“清君側”爲藉口順流東下,開始與南京**進行武裝內訌,這直接導致了弘光朝被清軍和左軍兩面夾擊,兵力部署顧此失彼。在黃得功等一線戰將被調去抵抗西面的左良玉部後,北面的清軍一路長驅直入輕易攻入南京,致使弘光朝一朝傾覆,這其中,東林——復社的部分人士是斷斷難辭其咎的。

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阮大鋮入欽定逆案諸事考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自序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三 多爾袞恩怨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自序楔 子(一)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一)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楔 子(二)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關外百姓 三 吳三桂的決斷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一,皇帝與士人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第四章 崇禎的最後一天 一 入衛前言關外建州遺事之一:皇太極的淳樸楔 子(二)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崇禎的最後一天 四 南遷密議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一)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五,皇權和閣權的政體之爭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五)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二)關外建州遺事之一:皇太極的淳樸阮大鋮入欽定逆案諸事考辨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一)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楔 子(二)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崇禎的最後一天 四 南遷密議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三 多爾袞恩怨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六,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前言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阮大鋮入欽定逆案諸事考辨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崇禎的最後一天 四 南遷密議前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崇禎的最後一天 四 南遷密議一,皇帝與士人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二)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八,針對士人們的殿廷殺人的廷杖制度楔 子(一)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
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阮大鋮入欽定逆案諸事考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一)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自序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三 多爾袞恩怨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自序楔 子(一)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三)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一)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二 范文程謀略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楔 子(二)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第一章 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一)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關外百姓 三 吳三桂的決斷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一,皇帝與士人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三)第四章 崇禎的最後一天 一 入衛前言關外建州遺事之一:皇太極的淳樸楔 子(二)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崇禎的最後一天 四 南遷密議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一)危城 三 關內的亂勢五,皇權和閣權的政體之爭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一)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五)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二)關外建州遺事之一:皇太極的淳樸阮大鋮入欽定逆案諸事考辨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一)二,明代政制的轉變與士風、黨爭楔 子(二)四,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及閹黨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崇禎的最後一天 四 南遷密議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崇禎的最後一天 二 皇極殿裡的君臣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三 多爾袞恩怨危城 一 皇城的元宵(二)七,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六,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前言建州關外遺事之三:是誰偷了漢子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三)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阮大鋮入欽定逆案諸事考辨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二)崇禎的最後一天 四 南遷密議前言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七)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崇禎的最後一天 四 南遷密議一,皇帝與士人關外建州遺事之二:皇太極的幽怨一,爭國本和議大禮爭出來的荒唐(二)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二)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四,嘉靖朝大禮議中的皇帝和臣子們(二)第三章 多爾袞、李自成的聯盟 一 盟書八,針對士人們的殿廷殺人的廷杖制度楔 子(一)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崇禎的最後一天 三 糧餉和內帑危城 二 大明關外唯一的城池(三)一,阮、馬公案及明季東林黨人之失(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