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拉風

雪鐵龍cx在80年代的拉風程度,大致相當於20年後的法拉利。

數年前,中國進口了2500輛雪鐵龍cx,主要供應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它在歐洲被定性爲中高檔轎車,與寶馬5系相當。油田弄來的幾輛雪鐵龍cx,原本是準備給書記和幾位副書記換用的。但是,薄榮考慮到即將退休,林永貴考慮到即將升職,主動放棄,其他幾位副書記自然不好意思獨自使用,車就剩了下來。

蘇城選了一輛黑色的車型,得到鑰匙後,輕輕啓動,就覺得車體緩緩升高。

低頭去看,液壓底盤升降系統有三檔,停車時距離地面10釐米,高速行駛時15釐米,路況不好可以升到20釐米,最高到30釐米……

來給鑰匙的工作人員介紹道:“這個車,可以三個軲轆站住。您要是換輪胎,不用千斤頂,把車升到最高,輪子下面墊磚塊,再放下升降車輪,就能讓車輪騰空。另外,還可以分別升前輪,升後輪。”

這種設計,在80年代是非常奇特的。作爲乘客,絕對是科幻式的體驗,即使在20年後也是如此。

瞿國達摸摸後腦,坐進副駕駛的位置上,道:“我以後也要帶幾包中華在身上。”

蘇城就在車上填單,然後緩慢啓動汽車,笑道:“你配車的時候,沒有雪鐵龍?”

“我們那時候……”瞿國達“嘖”的一聲,靠在椅背上,一邊舒服的挪動,一邊笑道:“我們不好動這幾輛車的。再怎麼說,幾位副書記都沒換車,對吧。”

蘇城一隻腳踏在油田外面,自然不在乎領導有沒有開上好車,向那處長道謝後,腳一踩油門,就衝了出去。

瞿國達左看看,右看看,突然發覺自己又坐在了蘇城的車上,第一時間就係上安全帶。

雪鐵龍cx像是賽車似的衝出了車場,雖然與好幾輛車交錯而過,偏偏差之毫釐的分開了。

瞿國達臉嚇的雪白,心想:我沒事上車做什麼!

很快,他的思維就凝固了。

比起菲亞特,雪鐵龍的速度快多了。

作爲80年代最好的車型之一,雪鐵龍的操縱性和駕駛感都非常好,蘇城暗道:的了這麼好的一輛車,還真不好隨便糊弄。不過,油耗子也的確是個毒瘤,不能解決,也應該控制和縮小。

油耗子往往通過輸油管道來偷油,一種是肆無忌憚型的,開着油罐車,鑿開管道,一次性偷上好幾噸。另有一種是小打小鬧型的,他們在輸油管下方挖坑,再鑽出很小的眼,然後慢慢收集原油以出售。

無論哪種方式,偷油人都不會在乎原油泄漏,更不在乎輸油管損壞。前者污染環境,後者則可能產生數百萬乃至過億元的修理費。

油田爲此買單所花費的錢,遠比他們賺到的多的多。

所以,與其說油耗子是在偷油,不如說他們是在燒油。其行爲,與偷電線的賊毫無兩樣。唯一的區別是,油田多年以來形成的錯綜複雜的關係,讓偷油不再是簡單的犯罪,更像是“靠山吃山,靠油吃油”的具體表現。

在新疆、大慶等地區的油田,就沒有勝利油田大肆偷油的行徑。

蘇城眯起了眼睛,又想:既然不準備用溫度感應器賺錢,那專利什麼的似乎就不用考慮了。油田是最終使用者,估計林書記也不願意主動給老外付專利費吧,如此一來,就少了一個步驟,只需要搞到溫度感應器的圖紙,再找到代工廠和安裝公司就行了。

他邊想邊開車,瞿國達的臉已經開始向青色轉變,最終不得不閉上眼睛,等待命運的安排。

車停。

蘇城推門下車,說“我去打兩個電話。”

瞿國達連滾帶爬的出了雪鐵龍,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蘇城走進電信局,要求撥打國際長途,外面已經圍上了一圈人。

1988年的山|東,人們見到最多的,要麼是硬朗敦實的蘇系血統車,要麼是有棱有角的日系血統車,何曾見到過法國式的時尚前衛。

油田領導們仍在坐皇冠,蘇城開的就是第一輛雪鐵龍cx,人們看它自動升降,就像是看直升飛機一樣。

蘇城的越洋電話,打給了喬治。這位給了他第一桶金的老外,身在聯合化工,對電子產業應當是熟悉的。

他也不說要大面積應用,只說需要“溫度感應器”的圖紙。這種火柴盒大小的玩意,又能有多複雜。

喬治一口答應下來,又扯了兩句閒話,纔將電話掛掉。

短短的十幾分鍾電話,幾乎將隨身攜帶的錢花光。蘇城不由感慨:有海外親戚,也不容易吶。

慢悠悠的出了電信的大門,立刻有人上來問:“兄弟,你這輛車,哪裡整的?”

“油田的。”

“哪國的?”沒有搜索引擎的孩子傷不起,見到車標,也沒地方問去。

蘇城如實回答:“法國的。”

周圍又是一陣驚歎。

“你這車,能借嗎?”第一個問話的年輕人遞出一根菸,笑道:“兄弟我是團委的,準備結婚,這不是婚禮要用車嘛……您看看,能不能幫個忙。”

這也是看他年輕,要是林永貴或者瞿國達開車出來,絕對不會有人冒然上前借車。

蘇城笑了一下,道:“明兒我可能出去,等回來了以後再看,行不。”

說着,他就鑽上了車。

雪鐵龍cx在液壓升降系統的幫助下,慢慢的擡起了10釐米,輕輕滑走。

沒過幾天,喬治就傳真了幾張溫度感應器的說明,都是能夠適用於油田環境的。

再過了幾天,又有詳細的資料通過航空郵寄抵達。當然,表面上的解釋是專利詢價出售。

只有蘇城和喬治才確定,專利交易是不會真的進行的。

值此中美關係的蜜月期,美國政府沒有必要,也沒有實力檢查每一份技術文件。實際上,就算真的檢查,航空郵報裡的內容也是符合規定的。

同一時間,林永貴從北|京請回來的專家,也到了勝利油田,佔據了整整一層樓,分別進行圖紙的修改繪製,以及軟件系統的開發。

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434章 打腫臉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487章 細則第409章 大優勢第89章 挖坑第205章 期待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46章 蘇哥哥第315章 有信心第145章 調研員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16章 參觀團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74章 誇街第292章 掀桌子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281章 新觀點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112章 心血第25章 部門利益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455章 密談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112章 心血第443章 結論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313章 要來了第421章 分紅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15章 靠山吃山第414章 元旦第546章 建房第388章 落實第478章 被卡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150章 包銷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532章 資助第165章 約談第515章 登記第21章 闖勁第167章 祠堂第184章 出國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348章 讓他們來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203章 併購案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303章 冤大頭第547章 門檻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28章 電鍍第560章 公關第63章 肉丸第340章 力爭上游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30章 採油機第239章 攻略成功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24章 自由人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222章 敗途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233章 對着幹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259章 外銷第208章 質問第55章 合資廠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223章 三角債第586章 副產品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58章 廢油田
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434章 打腫臉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487章 細則第409章 大優勢第89章 挖坑第205章 期待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46章 蘇哥哥第315章 有信心第145章 調研員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16章 參觀團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74章 誇街第292章 掀桌子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281章 新觀點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112章 心血第25章 部門利益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455章 密談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112章 心血第443章 結論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313章 要來了第421章 分紅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15章 靠山吃山第414章 元旦第546章 建房第388章 落實第478章 被卡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150章 包銷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532章 資助第165章 約談第515章 登記第21章 闖勁第167章 祠堂第184章 出國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348章 讓他們來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203章 併購案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303章 冤大頭第547章 門檻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28章 電鍍第560章 公關第63章 肉丸第340章 力爭上游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30章 採油機第239章 攻略成功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24章 自由人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222章 敗途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233章 對着幹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259章 外銷第208章 質問第55章 合資廠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223章 三角債第586章 副產品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58章 廢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