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密談

濟柴動力機廠。

寬闊的水泥路,打掃的乾乾淨淨,兩邊的屋舍也粉刷一新。一條清澈的小河,從廠區外面引進來,又彎彎曲曲的送出去,幾座人造的石橋,頓時讓工廠有了歷史的味道。

蘇城等人,沿着河水,一路向前。

這一次,他的首要任務,是與林永貴見面。不過,爲了不引起媒體等機構的注意,他是打着視察濟柴動力機廠的名義來的。

舒蘭挽着蘇城的胳膊,笑着濟柴人的介紹。

她經常和蘇城一起出席公開場合的活動,此時不禁讚道:“廠區做的真漂亮,尤其是石拱橋,中國風很濃郁。”

陳祖年步伐矯健的走在旁邊,又是驕傲又是感慨道:“這是咱們的工會陳主席,退休前主持的。我們前幾年去了香港,回來就想,什麼時候能把咱的工廠,也弄的那麼幹淨……對了,咱們廠的醫院和學校,也是一樣的風格,別的不說,每年到大學裡做招聘會,把廠子的照片一放,比什麼宣傳都有用。”

“誰都希望在優美的環境裡工作。”蘇城點頭認可。

陳祖年擡眼看了看蘇城,見他面色未變,趁機道:“這麼說,咱們廠的學校和醫院,可以留下來?”

“爲什麼這麼問?”

“哦,我是聽說,集團的戰略部,似乎有要取消學校和醫院的計劃,說是耗資太多。”濟柴的醫院和學校,都是早年建立的。濟柴動力機廠式微以後,全都變成了空殼。不過,隨着這些年濟柴的復興,每年數億元的收入,也讓學校和醫院復活了過來。只是運行的模式不同了,免費醫療和免費入學都終止了,代之以醫療保險和補貼入學。儘管如此,做了大半輩子國企人的陳祖年,還是希望能保留它們。

蘇城並不諱言,道:“取消學校和醫院的計劃,確實有做出來,但是否執行,還要看你們的。”

陳祖年精神一振。忙道:“您說。”

自從聽說蘇城要來視察,他就琢磨着怎麼提出這件事,現下有了機會,自不會放過。

蘇城向後示意了一下,張超就站了出來。道:“濟柴的學校和醫院等公共設施,我們將會分成兩部分,進行不同的處置,集團目前所擁有的公共設施和未來得到的,也會做相同的處置。”

勻了一口氣,他看看周圍全神貫注的濟柴人,說道:“公共設施將按照可盈利和不可盈利兩種方式來分配。對於可盈利的公共設施。將會置於集團的公共事業部統一管轄,對於不可盈利的公共設施也會分成兩種,一種是分公司獨享的公共設施,例如廠醫院。將由分公司自負盈虧,並設定一個安全線。盈利的1%可以繼續投入,超過2%的警戒線,就要縮減開支。超過2.5%就要進行強制處置。對濟柴來說,你們去年的盈利是3.8個億。那所有該類型的公共設施的年經費最好控制在380萬到760萬之間,如果超過950萬,那就必須關閉或者賣掉。同意嗎?”

雖然好像在大路上遛彎,但陳祖年知道,張超的話肯定是受到蘇城授意的,等於是非正式的通知了。

他向後面看看,發現沒人反對,才輕聲道:“這樣也好,能控制支出。你剛纔說,不盈利的公共設施也分成兩種,另一種是什麼?”

“另一種對集團旗下所有的公司都有利的公共設施,例如職業技術學校可以爲集團內所有公司服務,研究所和研究院也是如此,它們屬於集團共享的公共設施,將會由所在地的分公司和集團按比例投入,安全線的設置,除了按照分公司的盈利來設定,還會按照集團的盈利來設定,目前仍然是1%,2%和2.5%的界限,但以集團的盈利做基礎計算。要說明的一點是,同樣是教育機構的幼兒園和中小學,因爲是分公司獨享的公共設施,總公司不會負責。”張超知道濟柴會同意的。如今不比以前,別說是私人企業了,就算是國有企業,也在紛紛的喊輕裝上陣。

什麼是輕裝上陣,就是把以前的福利部門,例如醫院、學校、環衛乃至於經營不善的三產公司,通通拋棄,或者丟給社會,或者出售關門,以集聚資金,通過核心業務參與市場競爭。

不過,只要沒有陷入危機的國企,總是有福利化的衝動。一汽就是個明顯的例子,他們在90年代的精簡浪潮中,將負債累累的工廠醫院拋給了政府,留下了大量的債務和冗員,以及每年數百萬元的經費負擔。然而,20年以後的一汽恢復了經營活力,廠醫院也再次建了起來,而且支出更多,經費更高。

從蘇城的角度來說,使用政府和社會提供的保障體系是最經濟的。但是,像濟柴這樣的老廠,本身就有廠醫院和職工學校的設置,費老鼻子的勁將它們拋棄,不如進行限制和整頓,這也能從另一個側面,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畢竟,大型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當20世紀90年代結束,冷戰的餘燼消除,全世界的企業或多或少的都會引入福利,未來的谷歌、微軟耗資上億美元,建設全世界最奢華的辦公區,通用豐田每年支出上億美元向員工分紅和獎勵,所圖的不就是競爭人才。

大華實業身爲私企,站在國企和政府機關的夾縫中,要想爭奪人才,自然不能學國企的短視。

對現在的大華來說,他們並不缺乏資金,反而是缺乏運用這些資金的人。譬如此刻,如果能用每年幾百萬的醫院經費,換來幾十個懂得中亞語言和習俗的員工,蘇城必然是義無反顧的。退而求其次,如果能用超過國企標準的福利,吸引到大量新畢業的外語系學生,蘇城也甘之若飴。

90年代初的外語專業。可不像是20年以後,真真是搶手到了天上去。

尤其是學習小語種的年輕人,競爭只會比蘇城當年畢業的時候還要強。幾十個政府單位,爭搶一名法語系或德語系的學生,這種盛景,對90年代纔出生的後世大學生們來說,只能在夢中出現了。

1993將是中國迎來跨國公司的元年。這一年,中國工商界的代表榮毅仁做了國家副主席,國家主席則邀請了15家跨國公司的代表。在中南海舉行會面。同樣是這一年,摩托羅拉公司將全球董事會,從美國搬到了中國召開。

中國的企業迫切的渴望與外國企業合作,而外國的企業,又迫切的想要走進來。

再沒有什麼時候。中國是如此的缺乏語言人才。

蘇城和他的大華實業,永遠都不畏怯競爭。無論是市場的競爭,政府關係的競爭,還是人才的競爭。

最強烈的競爭,往往意味着最大的利潤。

假如福利能增強大華的競爭能力,蘇城只會舉雙手贊成。

等大家消化了張超帶來的新信息,蘇城接過話來。道:“大華實業,雖然是一傢俬企,但它同時也是員工們的企業。濟柴動力機廠在制定福利計劃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你們支出的是公司所有員工創造出來的利潤。在場的各位,都列在了公司的特殊貢獻名單上吧。既然如此,你們就得認識到,公司的紅利計劃。是在利潤率超過7%的情況下,根據超過的數額。按比例進行分紅。而福利支出,將會降低公司的利潤,進而影響到所有人的分紅,所以得慎之又慎,嚴格監管和控制。如果因爲福利超標,而引來員工的反對,那就得不償失了。”

衆人紛紛點頭。陳祖年等國企轉過來的管理層,更是深刻的認識到,福利無止境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張超接着又談了集團新成立的公共事業部的問題,以及加強分公司管理的問題。這些話,如果是由戰略部單獨約談分公司,效果肯定不怎麼樣,但有蘇城坐鎮,沒有誰敢說個不字。

等嚴肅的話說完了,蘇城才笑呵呵的對陳祖年道:“陳廠長明年就到退休年限了,有什麼想法?”

大華的退休制度延續國企的風格,目前有資格退休的,其實都是企業管理層,雖然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沒有建出來,但安置的都不錯。這算是一個輕鬆話題了。

陳祖年笑笑道:“我身體還好,準備學陳良,弄個有院子的房子,侍弄些花草。”

“有沒有想發揮餘熱的意思?”

“嗯?”

“到集團的戰略部任顧問吧,給年輕人提提意見,再給大華培養些人才。”蘇城說的誠心誠意。

陳祖年張張嘴,遲疑道:“這樣好嗎?”

“國外的企業領導人,經常有做到七十多歲的,你如果願意繼續工作,那就再來幫大華10年。”

“那……那好。”陳祖年自然不是真的想回家侍弄花草,剛纔因爲張超的話而有些鬱郁的心情,也瞬間敞亮起來。

陳祖年原本就是濟柴動力機廠的老廠長,他退休後的生活有了着落,其他人也爲他高興。集團的嚴格管束產生的情緒,也悄然消弭。

就像是官員一樣,企業高官只要身體健康,都希望能任職的時間越長越好。而從蘇城角度來說,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在人才缺乏的時代,就任的時間長一些未嘗不是好事。將陳祖年調任集團戰略部做顧問,將會開啓一條通道,既不會影響其他員工的升遷,又能保證管理者與集團利益一致。

具體到陳祖年的任命上,蘇城是準備將黎渙祥調到濟柴動力機廠的。這樣的空降,自然要詳加準備才行。

黎渙祥的資格是足夠的,但濟柴作爲大華旗下人數最多的分公司,要也不能粗暴的對待。

參觀視察的重頭戲在濟柴的職業學校。這裡和海滄的培訓基地,共同爲大華的兩大技工提供地。在這裡上學的學生,都簽有協議,首先要在大華系統內進行篩選,若有剩餘,纔會留給社會其他工廠。以大華實業目前的擴張速度。剩餘的學生不是沒有,但也着實不多,因此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報名。

隨着國企的衰落,中國一方面是對工人的需求降低,另一方面卻是對技術工人的需求增加。這樣的矛盾,再過20年都難以解決。

和學校的教師短暫的見面後,蘇城又前往實驗工廠,在車工的車間裡,藉口休息。讓大家都留在外面。

休息室內,林永貴早就等在了那裡。

他換上了黃灰色的工裝,頭髮也弄的極乾燥,亂蓬蓬的像是稻草似的。若是隻看背影,任誰都以爲是位工廠老師傅。

蘇城有些好笑的伸出手來。道:“林書記。”

“蘇董。”林永貴緊緊握住了蘇城的手。

前兩日的會議,雖然完成了預想的任務,但仍然讓他有挫折感,對蘇城的信任度卻有提升。

短暫的幾句閒話,林永貴直接步入正題,道:“我讓人研究了一下,目前來看。中哈的石油管道的可能性比較高,而中阿石油管道……嗯,阿塞拜疆的政治局勢不太穩定,國家估計不會批准。因此。我們也許可以先建立中哈石油管道,一期管道從阿克糾賓油區啓程,到中哈邊境的阿拉山口。再從那裡輸送到克拉瑪*依乃至內地,二期管道。我們可以延長到哈薩克斯坦西部的裡海港口阿特勞,這樣一來。我們就能購買整個裡海地區的石油了。”

這和蘇城瞭解的差不多,他贊同點頭,又問:“長度呢?”

“一期大約在800到1200公里之間,要實際測繪。二期管道要超過2000公里了,2500公里也有可能。如果再延長到阿塞拜疆,大概再增加1500公里。”林永貴說的拍拍額頭,笑道:“只要能簽訂協議,我會用剩下的時間,完成這項工作了。”

“輸油量?”

“1000萬噸,每年。”

“最好是2000萬噸每年,後續輸送能力5000萬噸是基礎。”蘇城解釋道:“國內的石油消費量與日俱增,我覺得,應當以日本做標杆,考慮到二十年三十年後的需求。“按照五年完成的話,大華就能吃下2000萬噸。就怕到時候,大家不給我們這個機會。”

林永貴也笑,然後道:“好吧,2000萬噸就2000萬噸,這樣一來,成本提高的厲害,時間也要增加了。”

假如按照正常的速度,完成1200公里的石油管道,大概需要4年到6年的時間,這已算是快的了。而簽訂協議的時間說不定,但花費一兩年的時間,根本不算什麼。歷史上的安大線,日本追求的安納線,以及中國最終成功的中哈線,都不是一兩次談判談定的。

中哈俄日幾國領導人,在石油管道的問題上,糾結了好幾年的時間。每次的首腦會談或者部長會談,都會談到相關問題。而年復一年的討論,並不一定能解決問題。最開始的時候,俄羅斯期待佔領中國石油市場,因此積極推進中俄石油管道,但90年代的中東石油相對廉價,中國似乎更喜歡海運。耽擱了一段時間以後,普京上臺,開始傾向於歐洲市場,再到日本插足,談了一半的中俄石油管道又回到原點,直到尤科斯公司被普京吞吃,纔算是正式結束。至於中哈石油管道,其實始終都在等待中俄石油管道,然後在各種漫天要價的泥潭中翻滾。

和中亞幾國比起來,俄羅斯的政治經濟以及能源優勢都要大的多,中俄管線排做第一,無可厚非。如果不是明知道安大線不行,蘇城也不會推進中哈線,裡海石油的成本總是比成熟的俄羅斯石油高。

然而,又有幾個人能想到,俄羅斯竟然會出現普京這樣一名鐵血黨員,竟而完全滅掉了葉利欽時代氣焰囂張的七大寡頭,令強悍的尤科斯石油公司徹底解體。

蘇城在紙面上記下林永貴說的數字,又重新看了一遍,才道:“中哈石油管道也可以。關於石油管道的具體設計細節,我們之後再談,我想說說加快建設時間的問題。”

林永貴坐穩當了,道:“我沒有試過國外競標,你說說看。”

蘇城習慣性的看看門外。確定車間內只有他們兩個人,才輕聲道:“到中亞競標石油管道,無外乎兩個手段,一種是請中國政府出面,聯絡石油管道的事宜,一種是請哈薩克斯坦政府出面,聯絡管道。我們公司之間,只能談經濟賬。”

“這麼說,我們要找外交部。或者國務院的某位領導出面?”林永貴歪着腦袋,似乎已經開始考慮人選了。爲了公家的事情,找找關係並不算什麼丟人的事,說不定還能建立新的關係。

蘇城卻笑了笑,道:“我覺得。首先要做通哈薩克斯坦政府的工作?”

“啊?怎麼做。”林永貴愣住了。大華和勝利油田,可是中國公司。

“方法當然有很多。”蘇城撇撇嘴,道:“我想最直接的,還是資金往來吧。”

林永貴想了一下,才明白資金往來是行賄。

他有些吃驚,但並不意外。

兩人如此秘密的見面,自然是要談一些正式場合不方便談的事。而在國際商業活動中。行賄向來能夠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和經濟體系不完全的國家。

哈薩克斯坦是剛剛成立的獨聯體國家,國內的貿易政策乃至政治綱領,恐怕都不完整。如果事事都想着照規矩做,那什麼事都別想做成。

和歐美國家的政客,或者前蘇聯的間諜比起來,中亞國家的政客還不算太貪婪。至少收錢了以後,會說聲謝謝。

與其進行毫無誠意。曠日持久的政府間談判,私下裡的交易,確實更容易進行。

林永貴悶聲道:“放出資金以後,請哈薩克斯坦政府主動嗎?”

“對,這樣能減輕我們的壓力,另外,哈薩克斯坦的政府收入很低,他們的唯一指望就是石油收入,所以在條件方面,一向很苛刻。放出資金,也許能得到比較好的條件。”

林永貴對行賄沒什麼心理負擔。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外資沒少通過行賄獲取利益,他的關注點更多的在談判中:“你理想的條件是?”

“單獨成立管道公司,雙方各50%的股權,自由採購石油。”大華早就有預案了。

石油管道就像是石油高速公路一樣,雖然需要不菲的運營費用,例如加熱管道和維修管道,但過路費同樣不低。就算按照90年代的價格來算,每桶石油徵收1美元多點的費用,2000萬噸就是1.4億美元以上。

這筆錢,日後能夠輕鬆的增加到3億美元。對哈薩克斯坦方面來說,這比他們一個州府都要值錢了,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除了直接的利潤以外,能否自由採購石油是一項很重要的特權。例如阿塞拜疆的石油,是否能通過這條石油管道來運輸,就是由石油採購的條款來決定。

如果哈薩克斯坦決定通過石油管道的石油來自哪裡,那他們多半會要求中方只採購哈薩克斯坦出產的原油。如此一來,蘇城即使得到了阿塞拜疆的石油,仍然要通過土耳其轉運,成本會提高不少,麻煩也會增加不少。

在交通條件令人捉急的裡海地區,能否掌握石油管道對石油版圖的影響是決定性的。

特別是在石油價格上漲的時候,石油管道先運輸哪個石油公司的石油,後運輸哪個石油公司的石油,運輸多少,分分鐘都是百萬美元上下。

當年海灣戰爭時,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蘇城就想方設法的通過權力人士,儘可能多的運輸瑟坦油田的石油,而權力人士的權力之所在,就是對石油管道的控制權。

平常時節,中東可是有海運優勢的,而在哈薩克斯坦,石油從產油區前往消費區,最主要的通道是石油管道。

哈薩克斯坦不管是和哪個國家做生意,在石油管道的權力方面,向來是不放鬆的。

林永貴並不熟悉中亞的石油環境,以爲蘇城只是提出了普通的要求,畢竟,只是50%的股權,就合資公司而言再正常不過了,因此,他跳過問題,道:“我們要準備多少資金?”

他說的是賄賂金。

蘇城眼都不眨,道:“我的想法……對方如果答應各百分之五十,由我們自行決定石油採購的條件的話,要多少給多少。”

林永貴這才意識到條件的苛刻之處,猛擡頭看向蘇城,道:“總要有一個界限吧。”

蘇城展開手掌,伸出五根手指。

林永貴訝然:“500萬美元?”

“乘10。”

林永貴震驚的合不攏嘴。

5000萬美元,也許只是石油管道成本的百分之幾。但就總數來說,它實在是太大了。他的腦海裡,還處於提瓶酒,就能走後門辦事的思維模式呢。

蘇城用手指輕叩牆壁,道:“這部分資金,勝利油田不太好出,就由大華實業負責吧。”

“好吧。”林永貴聲音沉了一下,然後道:“這樣的話,如果中方得到50%的管道公司股份,勝利油田可以多讓出幾個點。”

“這樣也好。”蘇城口中說着,心裡加了一句話:暫且如此。

他其實不怎麼想要管道公司的股份。因爲管道公司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很容易被人提高到國家安全的高度,而管道公司的利潤,他並沒放在眼裡。不過,管道公司的影響力很大,如果能避開股份問題,只獲得由管道帶來的影響力,那就是最完美的了。

但怎麼做,蘇城並沒有答案。

(未完待續)

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434章 打腫臉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458章 總統府第372章 鑽井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413章 橄欖枝第630章 前菜第66章 肥油星第361章 規模戰第416章 競標日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74章 誇街第331章 逆反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553章 作弊日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633章 延產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208章 質問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226章 掙扎第605章 歡慶第103章 外戚第617章 保密工作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82章 跑部進京第185章 輪椅上的小胖第434章 打腫臉第308章 狼來了第79章 吃丸子第127章 井涌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270章 國儲局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395章 ……蓄力第251章 考覈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11章 小玩意第499章 宴會場第15章 靠山吃山第466章 大小會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25章 部門利益第665章 大案第339章 登記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143章 國外油田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253章 請託第647章 大賺第94章 技術手段第348章 讓他們來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637章 陰謀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339章 登記第259章 外銷第16章 化緣第25章 部門利益第126章 壓力第188章 壓價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80章 生產標兵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277章 崩盤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541章 賄選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72章 這貨是誰?第161章 聯絡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216章 不能做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
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434章 打腫臉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458章 總統府第372章 鑽井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413章 橄欖枝第630章 前菜第66章 肥油星第361章 規模戰第416章 競標日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74章 誇街第331章 逆反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553章 作弊日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633章 延產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208章 質問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226章 掙扎第605章 歡慶第103章 外戚第617章 保密工作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82章 跑部進京第185章 輪椅上的小胖第434章 打腫臉第308章 狼來了第79章 吃丸子第127章 井涌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270章 國儲局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395章 ……蓄力第251章 考覈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11章 小玩意第499章 宴會場第15章 靠山吃山第466章 大小會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25章 部門利益第665章 大案第339章 登記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143章 國外油田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253章 請託第647章 大賺第94章 技術手段第348章 讓他們來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637章 陰謀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339章 登記第259章 外銷第16章 化緣第25章 部門利益第126章 壓力第188章 壓價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80章 生產標兵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277章 崩盤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541章 賄選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72章 這貨是誰?第161章 聯絡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216章 不能做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