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那又如何

這次的會面,石油總公司和大華,各有各的想法。

蘇城是希望通過周老,將各項事務敲定,而石油總公司則是希望藉此加入中哈石油管道,從而獲得政治和經濟上的好處。

要將石油管道做下來,談判是不可避免的,周老更多的是充當公證人的角色。因此,無論蘇城和陳立正吵的有多兇,周老都不吭聲。

周老不說話,石油總公司那邊的官員,也都是隻聽不說。毫無疑問,陳立正是他們推出來的代表。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石油總公司的總經理眼瞅着是要退的人了,根本不願意得罪蘇城和林永貴。而有資格出頭的林永貴和楊長亭,又因爲切身利益相關,不能完全的代表總公司的利益。於是,其他部門和分公司的官員們,就把排名其後的陳立正給推了出來。

幾十億美元的建設合同,還有以後的維護和運營,誰不想分一杯羹。林永貴儘管與蘇城簽訂了合同,並且得到了石油總公司的認可。但是,那章子是總經理蓋的,其他人不管承認不承認,總是要爭一下的。

哪怕只是爭到了1%,那也是上億元人民幣的生意,比他們辛辛苦苦一個月都要強。

而且,以國企的德性,又怎麼會在乎合同的事。

其中,又以賀海濤等石油機械廠最爲熱切。別的不說,一期1000多公里長的管道,二期和三期又是分別1000多公里,光是做石油管道都能吃的肥死。當然,究竟有多肥,就要看是誰來掌握採購權了。

石油管道的股份是已敲定的事,各家也沒有爭奪的慾望。真要說起來,承攬石油管道雖然名利雙收,但利益更多的是遠期利益,前期付出的可是不少。若是能把石油管道的建設權給奪下來,那可是現成的好處。說不定一任廠長下來,肥油就全都吃盡了。

不過,石油管道的建設權和石油管道的成本是息息相關的。想從石油管道的建設中多獲得利潤,那石油管道的成本就要提高。也就是說,各家等於是用這種方法。從大華實業和勝利油田的手裡分得好處,蘇城怎能不肝火上揚。

看着一票中老年幹部貪婪的嘴臉,蘇城乾脆收起了笑容,冷冷的道:“採購和建設是石油管道的基礎,也是一體的。大華實業會自己負責,不勞費心了。”

“那你的設備從哪裡來,工廠、工人和技術如何解決?”陳立正也是有準備的,一句話就抓住了大華實業的軟肋。

如今的大華實業,各個分公司加到一起,也就是萬多人的規模。這還是年年招新以後的結果。而技術工人主要都集中在大華船業、濟柴動力機廠兩個分公司,其生產任務比普通的國企要重好幾倍。要大量抽人出來是無法做到的。

就算能做到,幾千一萬人也不夠。而且,正如陳立正所說的那樣,大華還缺少專業的工廠和設備來生產它們。

石油總公司就不同了。幾十年的發展,令他們創建了門類繁多的專業公司。生產閥門的,生產管道的,生產管道油漆的。生產管道油漆的塑料桶的……林林總總,說要拿下七成的採購。的確很有可能。

蘇城並不介意將生產任務交給國內企業,但那得是在大華實業的監督下進行。也就是說,採購歸大華實業掌管,而國內企業僅僅是單純的供貨商,他們不光要提供產品,還得保證質量,否則就要受到合同懲罰。

石油總公司自然不這麼想,他們就想像是過去幾十年裡做的那樣,將工程攬到自己的手上,然後自己生產,自己監督,好賴是一回事,利潤是另一回事。

按照計劃經濟時代的規則,石油總公司自己給自己生產,用這樣的採購方式尚且有制約的手段,儘管制約的也不怎麼樣……但是,當甲方變成大華實業這樣的私企的時候,一旦將採購權都放給他們,那對方真是裁判球員加守門員一把抓,無人可制了。

做的狠了,部門衆多的石油總公司,能把球迷和媒體也兼任了,自己在自己的報刊上發表吹捧文章,讓你有苦都說不出。

因此,儘管有點被突襲的意思,蘇城仍然穩穩的堅持道:“設備、工人等等,大華會自行解決的,不用你們越俎代庖。”

一個“越俎代庖”的形容,足夠說明蘇城的心情了。陳立正卻不在意的繼續問:“你剛纔許諾說,會盡量用國內企業來生產和建造中哈石油管道。”

“嗯。”

“國內能生產和建造石油管道的公司,全部屬於石油總公司,既然如此,石油總公司直接給你們提供七成材料和設備,不是更簡單。”陳立正皮笑肉不笑的抽動了兩下嘴角。

“採購制不是這樣的。”蘇城再次否定,道:“採用哪個公司的材料和設備,採用何種規格和價格,必須由大華實業來決定。”

“石油管道所需的材料和設備如此之多,蘇董如果全用採購的方式,我們怕是供應不及。”賀海濤陰惻惻的發出威脅。他掌握着中國最大的石油機械廠,倒是真有資格這麼說。

如果石油總公司不向大華實業提供產品,那大華實業採取全進口的方式,成本肯定要提高不少。這也是石油總公司的底氣。

蘇城果然沉默下來。

陳立正呵呵的笑了兩聲,狀似打圓場的道:“能提供的,我們還是要儘量提供的。蘇董的心思我也明白,您看這樣如何,我們雙方採用合作生產的方式。石油總公司出人,出廠房,出技術,單獨成立一家公司,生產石油管道,管道加溫設備和管道壓力設備設備,以及管道儲存裝備。大華實業準備一部分的資金和技術人員,生產出來的產品應用在中哈石油管線中。同時。該公司所需的產品,也儘量在國內進行採購。”

“那就是合資公司了?”

“沒錯,合資公司。合資公司作爲一個單獨的實體,單獨進行管理,按照大華實業的要求完成生產。蘇董若是願意的話,整個生產過程,都可以派員監督,若是不願意的話,白得三成利潤。不也挺好。”陳立正很爲他着想的樣子。

蘇城倒是不反對這個提議,無外乎再多一家關聯企業罷了,遂問:“合資公司的佔股呢?”

“石油總公司出人,出設備,出土地。出技術。大華實業象徵性的出一筆錢就可以了。佔股方面,石油總公司七成,大華實業三成。”

“三成!不可能。”蘇城暗自冷笑,心想:真是太看的起自己了。

陳立正茫然不覺,笑道:“自己生產總好過外購,你我合作,大華實業降低的成本不止三成。石油總公司獲得的也不止利潤,中國的石油工業水平也能借機提高,不正是雙贏,三贏嗎?”

這一次。愛國主義的大旗又升起了,他的說法也不算錯,若是將中國替代爲石油總公司,那就更準確了。

蘇城不置可否。他認真想了一下,看向林永貴道:“林書記。勝利油田是什麼意思。”

“唰”

十幾個人整齊的看向林永貴。在爭奪小集體的利益的時候,國企的心很齊。

林永貴“咳咳”了幾聲,狀似憨厚的笑了兩聲,撇清自己道:“無論你們得出什麼結論,我都支持。”

石油總公司是他的上級單位,也是正管領導,勝利油田的獨立性雖強,也不能完全忽視人家的意見。何況,林永貴的最終目標是石油總公司的總經理職位,得罪所有的同僚,可不是得到這個職位的正確選擇。

因此,林永貴表示棄權,再正常不過了。

“唰”

十幾顆腦袋又整齊的轉向蘇城。

“我明白了。”蘇城說了這麼一句,又沒了聲息。

林永貴有點歉疚的看看他,很是無可奈何。

蘇城偏着腦袋,自己琢磨着。

要是嚴格按照合同說話,那石油總公司根本沒有提要求的資格,除非他們能說動哈薩克斯坦方面。

但是,石油總公司明顯不準備用合同說話。他們顯擺的是自己的政治權利和國企身份。

或者說,他們就是在借用自己壟斷地位,強行索取好處。

合資公司看似公平,但石油總公司只要獲得超過五成的股份,那就擁有了合資公司的控股權,如此一來,採購哪家的產品,還不是由着他們選擇。

如果同意三七分成的合資公司,那比三七分成的比例採購還糟糕。

這簡直就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故事。

是把我當猴耍啊!

蘇城的怒火,熊熊的燃了起來。

他一向重視公司的公關工作,尤其是政治公關,這是因爲他知道,國內外的石油公司永遠不可能脫離了政治影響而獨立工作。

什麼公平正義,在每年上萬億美元的能源行業是不存在的。就像是他在阿聯酋得到的瑟坦油田,多少家公司競標,大華實業付出了四千萬美元,還是貸款的,獲得了每年十億美元的回報。其他公司付出了幾百萬美元,卻一無所得,這又怎能用公平正義來解釋。

然而,陳立正和他身後的石油總公司的高官們,還是太高看自己,太小看私企了。

也許在他們眼裡,中國境內的石油公司,就是他們案板上的肉,今天想剁一塊,那就剁一塊……

在中國境內的石油事務中,或許真的如此。

但在中哈石油管道的問題上,卻絕非如此。

蘇城握緊拳頭,做出了決定。

陳立正也等的不耐煩了,靜默了七八分鐘以後,忍不住問:“蘇董,你是什麼意見?”

和舒蘭坐在一起的女孩兒也詫異的看向蘇城,心想:他閉着眼,不會是睡着了吧。

忽的,蘇城睜開了眼,黑亮的眼珠,正好看向女孩這邊。

女孩子正研究呢。一時間有點不好意思,垂下眼瞼。須臾,她又覺得不對,心想:我怕什麼呢。

她馬上擡頭,再看向蘇城,人家卻已挪開了視線。

“合資公司……也可以。”蘇城的聲音不大,緩緩的,道:“利潤三七分……也可以。但是,大華實業要七成。石油總公司要三成。其他條件不變。”

當他說到“利潤三七分也可以”的時候,陳立正的心跳都加快了。

接下來的轉折,則是讓陳立正的心跳變的更快。

不止是陳立正,讓在場的中老年官員都有幻聽或者心臟病犯了的懷疑。

“大華七成?蘇董,這可不能開玩笑。”陳立正幾乎有莫名其妙的感覺。

蘇城堅定不移的道:“不開玩笑。如果要成立合資公司。大華實業必須佔七成。”

“投入呢?”陳立正強忍着問。

蘇城理所當然道:“還是按照你們說的。”

“啪”

賀海濤拍案而起了,爲了石油管道的訂單,他先是站在中哈石油管線這邊,又站到安大線那邊,幾乎要心力憔悴了。現在被蘇城一鬧,登時也肝火上揚了,怒道:“你瘋了不成。還其他條件不變?我們出人,出土地廠房,出生產線,然後你叉個手。檢查一圈,就要佔七成,你當我們是傻子?”

蘇城經過了適才的長考,不慌不忙道:“因爲訂單捏在我手裡。你們有人。有生產線是沒錯,但沒訂單。你們就賺不到這筆錢。生意就是生意,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

做出了決定,就要毫不猶豫的執行下去。蘇城是決定了背水一戰的。

雖然得罪了石油總公司,很有可能讓國內的業務陷入困境——首當其衝的就是海滄基地中每天生產的數十萬噸成品油,這是中石油的絕對領域,哪怕限售一天,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

但蘇城分析了局勢,覺得自己能承擔這樣的損失。大不了僱船把成品油賣到國外去,雖然利潤將因此變的微薄,甚至造成虧損,但只要等到林永貴上臺,翻盤也未可知。

當然,要是林永貴不能如期上臺,大華實業的地位可就尷尬了。在周老漸漸淡出上層權力圈的情況下,蘇城除了不願打交道的蘇老,很難再找到能幫忙說話的人了。

如果這是賭桌,蘇城等於是全壓了。

賀海濤並未意識到這一點,彷彿氣笑了似的,表情扭曲的道:“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我們付出人、財、物,然後得三成股份?那得到七成的大華實業付出了什麼?”

蘇城用手指敲敲自己的太陽穴,道:“我們想辦法拿下了中哈石油管線。我有納扎爾巴耶夫的授權書,你沒有,所以,分成的比例得我訂。”

賀海濤又氣又怒,偏偏無話可說,臉都像是腫了一圈似的。石油總公司提供的人財物裡面,人和物差不多都要寶石機來出,除了他們,也沒有哪家石油機械廠敢說,自己能組建一個全新的石油機械公司,供應一條上千公里長的石油管道,還能不影響自己的生產經營的。

賀海濤的寶石機付出的多,要求的比例自然就高。蘇城要壓縮中石油在合資公司中的股份,那損失最多的,也必然是賀海濤的寶石機。

如果是這樣也就罷了,偏偏蘇城是一毛不拔,什麼都不投入,就想得到七成的股份,這讓賀海濤如何服氣。

要不是年紀大了體力不足,賀海濤真想一腳踢飛了桌子,舉起蘇城,把他生撕成兩半。

那咬牙切齒的樣子,多半就是在想類似的情節。

陳立正的笑容也冷了下來,說:“蘇董的意思是,石油總公司不同意,以至於退出也沒有關係嗎?”

這是殺手鐗了。如果石油總公司退出,缺少的可不僅僅是石油管道,有可能連一個專用閥門都沒處買去。

蘇城卻是一個磕絆都沒有的,接話就道:“沒關係。如果石油總公司退出,我就找中石化去,如果中石化也不願意做,我想俄羅斯的石油公司,對此一定會感興趣。另外,我覺得國內的私企。也不是沒有潛力可挖,大華實驗室爲了這條石油管道,已經儲備了好幾年了,配套工廠哪怕是不懂技術,來料加工總是沒問題的。”

“蘇董是懂行的,找那麼多的供貨商,管理壓力會有多大,您是明白的。”陳立正並不買賬,威脅的意味十足。要不是周老在側,他估計還要說的露骨些。

一條石油管道需要的裝備是極多的。幾千公里長的管道只是最基礎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採用加溫輸送的管道,每隔一段距離。就需要加溫裝置和監控裝置,若有必要的話,還得投送添加劑以降低石油在管道中的黏性。加壓設備亦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說,這些還屬於管道公司的生產範圍,那麼,中石油的退出還意味着,建設過程中的高架橋。過山與過河的隧道、橋樑所需的大量設備和材料,也很難買到。

假如中石油搞封殺的把戲的話,那還得考慮大量設備和材料的後勤保障工作,例如數以千計的工程車輛。數以萬計的運輸車輛,還有荒郊野外的工人維生設備,例如帳篷、爐竈等等等等……若是再往上來推算,如此漫長的管道線路。還會需要建設數個後勤基地……

什麼是系統工程,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型工程。

一條石油管道所需要的裝備。只有中石油此等上百萬員工的大型集團才能滿足。用採購的方式,壓力還輕一些,若是照蘇城所言,用來料加工的方式,組織成百上千的公司,那系統的複雜度就太高了。

遠遠高過中石油這種國企的管理水平。

如果要讓他們來管理幾百上千個供應商公司,他們爲此增加的幹部,就需要一個幹部局來管理。

不過,威脅只是威脅。蘇城並不相信陳立正他們能發動如此廣泛的封殺。至少,林永貴的中立不可能中立到這種程度。

因此,蘇城只是見招拆招的道:“大華實業的戰略部,就是設計來做這些事,石油總公司若不相信,大可以退出以後,再看結果。”

周老盯着呢,石油總公司現在要是退出,那就是真的放棄了。

陳立正變的猶豫不決了。

就理智而言,他認爲蘇城是在擺空城計。但是,萬一是真的呢?

蘇城敢全壓,他又怎麼敢。

國企的優越感,鍛煉出來的是一羣羣的豺狼。他們會搶奪他人的食物,卻從來沒有爲了食物而拼命的勇氣。

陳立正不情不願的退讓了:“你說的太少了,我們四六分。大華實業四成利潤,石油總公司六成利潤。”

賀海濤等人也乖乖的坐在椅子上,擺出一副撲克臉,似乎默許了陳立正的讓步。

只要超過5成,他們就不吃虧。

蘇城終於笑了出來,繼續第一次的出價:“三七分。大華實業七成利潤。”

“我們出人出力,總要給工人們發點工資吧。我們再降半成,只要55%,大華實業45%”

“石油總公司的福利夠好了。大華實業的工人,也等着過年的紅包呢。”蘇城堅持道:“三七分。”

“你讓一點。”

“就三七分。”蘇城背水一戰,那不管後面是有多大的地方,都不會讓的。

陳立正鼻子都要氣歪了。蘇城一步不退,他總不能步步退讓吧。

“那大華實業,也注入一些資金吧,根據資金比例來分成如何?”始終沒有說話的劉秉開腔了。他在石油部的時代,就是人事司的司長,升了副總經理以後,也是管黨羣的時間多,管業務的時間少。

不過,他和蘇城的關係,比蘇城和林永貴的關係,還要密切一些。此時,劉秉露出了一嘴的大黃牙,賀海濤等人立刻期待的看過來。

一家石油管道公司可不便宜,少說得要幾億元,要是按比例來分成,他們也不算太吃虧。

面對劉秉,蘇城果然笑了笑,低頭想想道:“大華要建設石油管道,資金不能輕易動用。不過,我們可以注入一些技術。”

“什麼技術?”

“硫化氫防腐蝕,超聲檢測柔性無級變徑,分佈式的防盜檢測系統,射頻識別技術……”蘇城一口氣說了七八個,都是大華實驗室完成的重點立項。他每年收集的大牛小牛們,只要能適應大華實驗室的氛圍,成果都是和奶牛差不多的。

陳立正自然而然的看向賀海濤,後者是石油機械方面的行家。

賀海濤眼睛瞪的溜圓,一會兒,道:“口說無憑,這些技術要先檢驗的。”

“隨你們檢驗,但事前說明,技術可以免費提供給合資公司使用,但專利仍然屬於大華實驗室。”蘇城簡簡單單一句話,立刻吸引了充足的仇恨。

“啪!”

“啪啪!”

這次不止是賀海濤,好幾個中老年官員都跳了起來:“不給專利,算什麼注入技術。”

賀海濤也有了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耍猴感,憤然道:“組成了管道公司,你這些技術難道不拿出來用?你這等於還是什麼都沒投入,吃七成的乾股?”

“嗯。”蘇城點頭點的飛快,一副那又如何的模樣。

背朝大河,手持利刃,果然是心胸開闊!

第439章 氣短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188章 壓價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443章 結論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414章 元旦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168章 修路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52章 百萬富翁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76章 最好的肉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405章 窗戶紙第292章 掀桌子第95章 顧問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117章 高科技第442章 聯合第67章 測井技術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362章 拜訪第579章 初探井第413章 橄欖枝第80章 生產標兵第103章 外戚第641章 空窗關閉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42章 大領導第628章 還有電子盤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244章 破局第654章 回京第454章 裂痕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28章 電鍍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635章 急轉直下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654章 回京第167章 祠堂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555章 真相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388章 落實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448章 二選一第446章 主業第369章 你不懂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454章 裂痕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228章 爆發第325章 換一份工作?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84章 直供產品第415章 參與競標第235章 論戰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61章 招工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513章 活棋第202章 新思路第183章 我師父第129章 海洋採油廠第73章 巨單第159章 開標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52章 百萬富翁第68章 高水平第326章 完工獎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381章 居中介紹
第439章 氣短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188章 壓價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443章 結論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414章 元旦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168章 修路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52章 百萬富翁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76章 最好的肉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405章 窗戶紙第292章 掀桌子第95章 顧問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117章 高科技第442章 聯合第67章 測井技術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362章 拜訪第579章 初探井第413章 橄欖枝第80章 生產標兵第103章 外戚第641章 空窗關閉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42章 大領導第628章 還有電子盤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244章 破局第654章 回京第454章 裂痕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28章 電鍍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635章 急轉直下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654章 回京第167章 祠堂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555章 真相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388章 落實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448章 二選一第446章 主業第369章 你不懂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454章 裂痕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228章 爆發第325章 換一份工作?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84章 直供產品第415章 參與競標第235章 論戰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61章 招工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513章 活棋第202章 新思路第183章 我師父第129章 海洋採油廠第73章 巨單第159章 開標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52章 百萬富翁第68章 高水平第326章 完工獎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381章 居中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