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對着幹

“登報道歉,有損大華實業的企業形象。如果三角債沒問題就算了,如果真的有問題,我們登報說沒問題,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蘇城苦口婆心的解釋。

做企業和當官是一個道理,縣官不如現管。童大林是市企業局的局長,雖然不能給大華實業造成大的損傷,但也屬於應當結交而非得罪的對象。蘇城沒有見過他,但也非常確定,自己的公關部門和他有所接觸。

此刻,童大林不是故意找碴,他是真的不明白:“企業形象有個什麼用?如果銀行不給企業放款,企業都沒了,還形象?”

“如果有幫助的話,我們撤掉通知。說實在話,童局長,銀行放不放款,和我們大華實業登報不登報,沒什麼關係。三角債的風險,大家現在都看的到,銀行拒絕放貸很正常。”

童大林自然知道,銀行拒貸不是大華實業決定的,但他已經着急了,仍道:“總之,死馬當作活馬醫,你們登報道歉一下,我們就拿着報紙去找銀行,說明沒有什麼三角債的事,到時候貸款下來了,你們愛做什麼做什麼,你看這個怎麼樣?”

這樣的要求,還真的很中國特色。以時代的觀點來看,大華實業好像真的沒有損失什麼,最多是銀行輕信。

可在蘇城眼中,這種事情造成的名譽損失是無可估量的,而且隨着大華實業的規模增加,損失也會增加。

蘇城緩緩搖頭。說:“你們就算是有了登報道歉的東西,找銀行也不會有用的。”

童大林臉一繃:“不試一下怎麼知道沒用?”

“你這樣試一下,有用沒用不說,我們的大華實業的名譽首先要受損失啊。”蘇城能用一句話就讓副部級的中遠船務投降,但他偏偏對市府官員無奈。這個時候,他分外的羨慕大慶和勝利油田管理局,一手廠權一手政權。資金充沛到供應全國,級別又高又和省府不在一個系統,真正是土皇帝的幹活。

童大林用手一提褲子。手叉在腰上,不高興的說:“名譽損失有什麼關係,等過上一半年的。誰還記得這件事啊,對不對?”

70年代的國企是老爺和二老爺,一門心思的搞家族鬥爭。80年代的國企是愛買不買,除了組織生產之外只關心政府能幫多少忙。踟躇到了90年代,企業也不過剛剛開始重視銷售,對於企業形象是完全沒有概念的。

蘇城不解看着童大林,童大林不解的看着蘇城,兩個人毫無溝通的基礎。

彎子繞了一個又一個,蘇城只是不允。

童大林失去了耐心,氣憤的離開了大華實業。臨走的時候揚聲說:“你們這是給市裡的招商引資政策抹黑,蘇董事長,請你好好考慮一下。”

他的聲音很大,在樓道里發出陣陣迴響。

童大林莽撞的走下樓梯,同一層的陳祖年等人都打開了辦公室的門。

一會兒。陳祖年就和李琳敲響了蘇城辦公室的門。

李琳如今是濟南動力機廠的公關主任,同時也是大華實業集團的公關部成員,衣着鮮豔之餘,卻是比以前保守了不少,長款大衣下面只是一雙五寸高跟鞋,比以前的七寸十寸版輕鬆多了。

他們來之前。先問了小楊主任,陳祖年就直接說:“蘇董,市裡其實也就是想要一個名義,我們找個報紙,發個豆腐塊,交給董局長就行了,用不着喝他置氣啊。”

李琳也贊成道:“蘇董,讓我去找董大林說一下吧,這個人最早是當兵的,復原以後,從革委會幹起來的。你看他那條皮帶就知道,喜歡鑽牛角尖,不相信理論,什麼都要試一下。他要是認爲咱們影響了企業局下面的企業貸款,那肯定會有偏見。我想,咱們要不幫他弄些貸款?”

大華實業的資產良好到令人難以置信。有瑟坦油田源源不斷的資金注入,大華實業的存款比許多銀行的支行的資金總量都要多。如果不是隨時準備爲包銷的天然氣買單,大華實業已經可以競爭最賺錢的公司了。

在通貨膨脹,銀行貸款利率超過10%,長期貸款利率高達20%的狀態下,銀行求貸的心情其實是相當迫切的。從這一點來說,他們不肯貸款給濟*南企業局下屬的工廠,確實有聯想的成分。

但蘇城是不會因此而登報道歉的,他同樣否定了李琳的建議,道:“你如果幫董大林貸款,以他的性格,肯定會貸款給最困難的企業。這種無底洞,不管丟多少錢進去,連一個水花都別想起來。我們也會因此受牽連的。”

“董大林是常務市長周華的人,咱們要是不聞不問的話,怕也不行吧。”李琳說着又解釋了一句:“周市長不太相信三角債有多少威脅,咱們公司上次開了新聞發佈會,我就被周市長數落,說咱們是危言聳聽。他覺得,只要企業能正常經營,有債務也不怕,甚至能互相抵消,還能減少財務上的糾紛。”

“荒謬。”蘇城罵過,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數十年的計劃經濟和強化版的運動鬥爭以後,政府官員不懂經濟是必然的。而且,三角債的存在,本身就可以說是計劃經濟的餘孽。這是一種國外發達國家或者發展中國家都沒有出現過的經濟危機,是國企互相劃賬,領導簽字,以及銀根收緊導致的變態產物。

如果全是私人企業,無論如何都不能形成全社會性的三角債危機。像是大華實業,只要蘇城堅持不允許拖欠債務,就不會有這樣的危險,但是,80年代末的國企領導人,能硬起來的只是少數人,如果有董大林這樣的局長強制要求,廠長們多半是要屈服的。

董大林似乎真的把大華實業當成旗下的國企來看待。第二天一早,又有人送來一份公函,直言“登報道歉”之事,要求大華實業更改“關於三角債的不當言論”

蘇城沒有理會,自去廠區巡視。

第二天一早,他再來上班的時候,就在辦公桌上看到了《大衆日報》的評論員文章。

報紙是小楊主任放在那裡的,每當有什麼牽扯到大華實業的消息,他總是第一時間放到蘇城的辦公桌上。

蘇城用喝茶的時間,看完了評論員文章《三角債誇大其詞》。

裡面雖然沒點大華實業的名字,但也隱隱透出了批評。不用說,要麼是童局長的手筆,要麼就是周市長的授意。

第二天,又有同樣論調的文章發表。

第三天亦如是。

這是典型的政治輿論,用優勢的媒體資源佔據宣傳高度,然後以泰山壓頂之勢,將反對者碾成肉糜。

在政治鬥爭中,這是當權者的極好的砝碼。

如此進行了一個星期,就連遲鈍的小胖都坐不住了,不知從哪聽說了童局長的事,帶着秦筠到濟柴來勸蘇城,讓他請林書記出面說項。

林永貴是做過政府市長的,認識的人確實不少。

蘇城卻覺得沒有必要,說道:“三角債爆發是遲早的事,用不着說項,最多一兩個月的時間,等國務院對全國三角債狀況進行摸底結束,他們的輕鬆就不攻自破了。其實,堂堂常務副市長出面都借不到錢,本身就能說明問題了。”

他的判斷既是基於自身的瞭解,也是基於對歷史的記憶。秦筠身在局中,就很難有準確的判斷,疑惑的道:“就算三角債的情況很嚴重,如果國務院出面,還是很容易解決的吧。清償掉互相之間的債務就行了吧。”

“哪有那麼簡單,來自破產或將破產的廠子的債務就要不回來了。恐慌一旦爆發,有錢的廠子也不會還債的,銀行還會凍結存貸款,最後就會有更多的廠子倒閉,更多的爛賬,繼續倒閉,明白了?”蘇城接着給出論斷,道:“周市長和他的董大林根本是逆着潮流,這樣大張旗鼓的鬧騰,自尋死路!”

小胖卻是眼前一亮,說道:“師父,你這麼肯定,那就發表文章和他們對着幹啊。”

“不行,民不與官鬥。”秦筠立刻反對。

小胖“嘿”了一聲,道:“我師父哪點像民了?再說了,周董兩人鬧騰的越厲害,估計掉下來的也越重,說不定被擼掉了呢?師父?”

蘇城仔細回想了一遍,慢慢的道:“真要對着幹,好像是可以。”

“那還等什麼!”小胖興奮了,樂呵呵的道:“咱們這就動手,然後找崔哥發出去,到處發,等過兩個月,看董大林說什麼!”

秦筠擰了他一把,道:“你師父也是猜測,萬一兩個月以後沒事呢?萬一是四個月五個月以後,才爆發呢?”

“撐不了那麼久。”蘇城擺擺手,道:“咱們國家的經濟還很脆弱,想拖延時間都做不到,反而有提前爆發的可能。其實,提前爆發也好,說不定就有些廠子,因此活了下來。真到大部分廠子都受不了的時候,破產的也就多了。”

想到此處,蘇城乾脆喊來楊明,讓他召集集團的筆桿子們開始寫文章。

他自己也拿出稿紙,開始構思。

小胖更不用說,要了紙筆,就坐在待客的沙發上,對着一張報紙,咬牙切齒的逐條批駁。

秦筠在旁看了會,臉色數遍,最後受不了了,就搶過稿子修改,最後修的面目全非……

……(未完待續。。

強烈推薦:

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302章 院士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263章 責任感啊第3章 敲定去向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228章 爆發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189章 發佈會第564章 弊案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61章 招工第20章 話國企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52章 百萬富翁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34章 實測數據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79章 吃丸子第579章 初探井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266章 非此即彼第14章 自制淋浴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313章 要來了第512章 金母雞第522章 堆錢第574章 開標第116章 參觀團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368章 營建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528章 擊潰第482章 支持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267章 變動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63章 肉丸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9章 東*營市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344章 體力活第104章 船廠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16章 化緣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102章 暗標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350章 遊行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531章 金錢雨第270章 國儲局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267章 變動第458章 總統府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512章 金母雞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456章 軟肋第267章 變動第153章 大借款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523章 推箱子第421章 分紅第143章 國外油田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155章 共贏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251章 考覈第313章 要來了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14章 自制淋浴第651章 風險投資
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302章 院士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263章 責任感啊第3章 敲定去向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228章 爆發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189章 發佈會第564章 弊案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61章 招工第20章 話國企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52章 百萬富翁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34章 實測數據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79章 吃丸子第579章 初探井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266章 非此即彼第14章 自制淋浴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313章 要來了第512章 金母雞第522章 堆錢第574章 開標第116章 參觀團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368章 營建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528章 擊潰第482章 支持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267章 變動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63章 肉丸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9章 東*營市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344章 體力活第104章 船廠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16章 化緣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102章 暗標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350章 遊行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531章 金錢雨第270章 國儲局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267章 變動第458章 總統府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512章 金母雞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456章 軟肋第267章 變動第153章 大借款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523章 推箱子第421章 分紅第143章 國外油田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155章 共贏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251章 考覈第313章 要來了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14章 自制淋浴第651章 風險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