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

李滄抱着六歲的女兒,坐在汽車的副駕駛座上,手指越過碼頭,高聲說:“團團看,這個就是大輪船了,我們造的是貨輪,能運好多好多的東西。////??”

他的妻子燕曉玲同在學校工作,此時也好奇的四處打量。雖然丈夫是船舶專家,她也去過幾次船廠,但像是大華船廠這樣的私企,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尤其是大華船廠的機械化程度,給了她很深的印象。

90年代初的中國,輕工業經歷了暴利和整合以後,正在煥發出世界性的競爭力。重工業卻幾乎沒有任何的變化。有幸在80年代初更換設備的船廠,差不多就是中國最先進的船廠了。大華實業爲了製造lng船,而引進的一批先進裝備,差不多達到了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的水平,光是從外觀來看,就漂亮的很,以國人目前的認知,說是未來科技都可以。

李滄的小女兒似乎也被大輪船所震懾了,咿咿呀呀了半天,問:“輪船裝的多,還是火車裝的多?”

“當然是輪船,你看到的啊,是2萬噸的散裝貨輪,火車一節車廂只能裝60噸。所以說,一艘貨輪裡面,能裝300節火車車皮的東西。”

“能裝洋娃娃嗎?”

“當然能裝。”

“能裝100個?”小女孩自己比劃了一下,似乎覺得不夠,又加了一個:“裝101個?”

李滄哈哈大笑,說道:“別說100個了,一萬個十萬個都能裝得下。”

“10萬個……”小女孩冥思苦想,終於聯想道:“十萬個爲什麼。”

“對,十萬個爲什麼。”李滄高興極了,扭頭道:“曉玲,你給她看《十萬個爲什麼》了?”

《十萬個爲什麼》可以說是中國少年科普第一書,李滄身爲一名科學家,自然希望女兒能夠讀讀這本書。這也是他和燕曉玲設計的育兒計劃中的重要一環。

這套書,自59年出了第一版以後,屢次再版,並在90年代初,再次掀起了熱賣潮,直到20年後,仍是相當知名的品牌,且適合全年齡層閱讀。一個接受了大學教育的正常學生,不能回答一半以上的問題,絲毫不用羞愧。

燕曉玲抿嘴笑笑,說道:“團團挺喜歡的。特別是天文卷,前兩天還纏着我要看星星。”

李滄更高興了,抱着女兒一陣搖:“團團,爸爸帶你去看星星好不好?”

小女孩悶悶的“嗯”了一聲,說:“我好像看到了星星。”

兩人愣了一下,轉瞬才意識到,是李滄把女兒給搖暈了,眼冒金星,不禁相視一笑。

司機看了看後視鏡,等他們的濃情蜜意結束,輕聲道:“李教授,我們大華和本埠的好幾個大學都有聯絡。您要是有興趣的話,我可以幫你聯繫,借用他們的天文望遠鏡。”

曉玲連忙道:“怎麼好意思。”

“沒關係的。蘇董和楊主任都和我說了,我的任務就是招待好你們。任何要求,只要大華船業能做到的,我們一定儘量去做。我印象裡,大華前段時間才捐贈了一臺天文望遠鏡給復旦,你們去看,肯定是可以的。”司機得到授意,說的非常輕鬆。

燕曉玲是從“人人平等”的年代裡過來的,去商店裡買東西,都要受店員的白眼,很不適應的道:“你們太客氣了。來的時候坐飛機,訂的還是頭等艙。我和老李出門,連軟臥都捨不得的。”

司機看着前方,緩行的同時笑道:“李教授幫了我們大忙,別說是國內飛行了,你們就是去國外,也是全程頭等艙和五星級酒店。”

燕曉玲眼中頓時閃出了星星。

要說中國人最想出國的年代是什麼時候?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兩個時間段,絕對是要名列前茅的。

所不同的是,80年代出國的人,多是想看看外國的月亮爲什麼那麼圓,以留學、商務和考察爲主。雖然也有借考察之名,行旅遊之實的,但總體來說,仍然是學習階段,只要能出去就行。

90年代出國的中國人,已經開始將國外旅行當作一種難得的享受了。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旅第一個推出了新馬泰旅行線路,叫價一萬多元,供不應求。

燕曉玲住在首善之地,沒少聽某某用羨慕的語氣說:某某出國了一趟,買了多少多少好東西。

她從沒想過,自己竟然有機會出國旅遊,而且是五星級酒店!

燕曉玲不自覺的看向李滄。

李滄又是驕傲又是苦惱。驕傲的是,良好的待遇說明了自己的價值,是對自己的認可。苦惱的是,接受的好處越多,他就越難離開大華船業,回到學校。

假如是以前,李滄會毫不猶豫的拒絕蘇城的邀約。但是,眼瞅着平地造船法在製造船舶過程中的巨大作用,眼看着一倉庫又一倉庫的零件和鋼板到位,李滄突然有點猶豫。

大華船業的發展勢頭太好了,而且,李滄也通過自己的工作,融入了這個欣欣向榮的團體。

即使lng船尚未開建,現在的平地造船法、分段造船法,以及正在研究中的巨型總段造船法,已經令李滄感受到了勃勃生機。

離開轟鳴吵雜的船廠,回到寧靜安逸的學校?

以前的李滄,會給出確實的答案。

現在的李滄,面對如山一般高大的鋼鐵巨輪,卻無法下定決心了。

“爸爸,星星沒有了。”懷裡的小女兒叫了起來,打斷了李滄的遐想。

他哄了哄女兒,擡頭笑道:“王師傅,那麻煩你看一下,哪天方便看一下天文望遠鏡,我們用半個小時就好。”

“好嘞,我回去以後,就幫你們聯繫。”司機說完,就專心致志的開車了。

李滄有段日子沒見妻子女兒了,陪着他們在碼頭好好轉了一圈,到了中午,纔回到辦公室,準備取了飯票去食堂。

到了門口,正好與蘇城碰上。

“這位是嫂子吧。”蘇城比李滄的動作快多了,立刻迎了上來。

和煦的笑容,令燕曉玲感覺很好,也笑着自我介紹:“我是燕曉玲,我家老李,多虧你的照顧,還白白胖胖的。”

蘇城哈哈大笑,道:“李教授對我們大華的重要性,相當於五個工廠,作爲企業主,我得照顧好他。”

燕曉玲抿嘴一笑,也覺得挺驕傲的。五個工廠衍生自錢學森的五個師,差不多是中國的至高評價了。

閒聊了兩句,蘇城又道:“李教授來的正好,我這裡有幾頁訂單,要請你看一下。嫂子,我再借用10分鐘。”

“去吧,我們逛一會,大華船業的環境可真好。”燕曉玲在10年前,還是一個文學女青年,此時望着藍天白雲,藍水黑船,不禁詩意大發。

蘇城心裡一動,笑道:“這裡的環境,只能說是沒有被破壞。真要說好,您可以去大華總部看一下,我們正在申請聯合國的園林獎,自賣自誇的說,真的是一片美景。”

“我聽學校的老師說過,你們有好多的珍奇樹種。”燕曉玲的眼睛都亮了。

李滄不得不出面打斷道:“蘇董,你剛纔說有幾頁訂單?”

“哦,對了。你和我來。”蘇城一馬當先,進了會議室。

李滄隨後跟上。

一天沒來,只見能容五六十人開會的會議室裡,此時已經坐滿了員工,全都忙忙碌碌的整理着文件。

一箱又一箱的文書,被貼上標籤,放入箱子,註明內容,再搬運對方起來。

李滄約略一數,房間最後,已是堆了上百個箱子。

“這些就是了。”蘇城用手指了一下,又從臺前拿起一個本子,交給他道:“目錄。”

“目錄?”李滄也是智商一百好幾的人了,此時突然覺得腦筋有些轉不過來了,不禁道:“你說的幾頁訂單?是幾頁訂單目錄?”

“當然了。一個訂單,差不多就要籤一箱子文件了,最近可把銷售部的傢伙給忙壞了。”

李滄心驚膽戰的翻開手上的本子,只見裡面的內容簡明扼要:

編號921025,1600噸遠洋漁船共6艘,一年交付。

編號921028,1.2萬噸散裝貨輪一艘,一年交付。

編號921102,4.2萬噸集裝箱船,18個月交付。

六頁紙刷刷的翻過去,李滄只注意看兩年內要交付的船舶,肯定是超過50萬噸。

“怎麼會這麼多!”李滄又是激動又是驚訝的道:“兩年內新增船舶噸位50萬噸,國內有這麼大的需求量?”

蘇城笑了,道:“你看遠洋集團就知道了,咱們國家的油輪都是租借的。我把價格壓低了三成,用戶的購買力就增加了一倍。”

大中型船舶,差不多是全球統一的價格。自從蘇聯解體以後,世界上再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製造一個船舶工業體系的全部產品。無論是中船也好,大華船業也好,法國的大西洋船廠也好,他們都要向外國購買超過自身一半以上的設備和原料,這就使得船舶的價格相對統一。

降價三成,又能用人民幣付款,不激起國內公司的購買慾才奇怪。

90年代初的中國,是個人有條船,不販毒不走私,兩年就能再賺一艘回來。在銀行提供大量的金融支持以前,這是先富起來的人,財富增值的極好選擇。

蘇城看着默然不語的李滄,道:“我準備再次擴大船廠的面積,等到202號船交工,大家都積累了經驗以後,一次性開工5條船。李教授,能完成嗎?”

李滄突然有種心潮澎湃的感覺,像是回到了大學時似的,不自覺昂首挺胸,重重的點頭。

……(未完待續。

第184章 出國第397章 ……應對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226章 掙扎第351章 中國的援助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18章 升官第405章 窗戶紙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87章 誘*惑第142章 東京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636章 15美元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169章 老同學第633章 延產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129章 海洋採油廠第51章 酒宴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496章 設備第574章 開標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105章 漁船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65章 約談第409章 大優勢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263章 責任感啊第184章 出國第56章 抗偏磨第496章 設備第582章 展團第665章 大案第33章 紅酒牛肉第304章 深交所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658章 水到渠成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140章 b計劃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9章 東*營市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192章 策劃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142章 東京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358章 新油田第59章 賭油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466章 大小會第27章 友誼第445章 拒絕第156章 困難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374章 含油層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154章 覲見第579章 初探井第198章 建廠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529章 回饋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367章 如何戰勝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358章 新油田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149章 楔子第3章 敲定去向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546章 建房第76章 最好的肉第67章 測井技術
第184章 出國第397章 ……應對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226章 掙扎第351章 中國的援助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18章 升官第405章 窗戶紙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87章 誘*惑第142章 東京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636章 15美元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169章 老同學第633章 延產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129章 海洋採油廠第51章 酒宴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496章 設備第574章 開標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105章 漁船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65章 約談第409章 大優勢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263章 責任感啊第184章 出國第56章 抗偏磨第496章 設備第582章 展團第665章 大案第33章 紅酒牛肉第304章 深交所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658章 水到渠成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140章 b計劃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9章 東*營市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192章 策劃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142章 東京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358章 新油田第59章 賭油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466章 大小會第27章 友誼第445章 拒絕第156章 困難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374章 含油層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154章 覲見第579章 初探井第198章 建廠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529章 回饋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367章 如何戰勝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358章 新油田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149章 楔子第3章 敲定去向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546章 建房第76章 最好的肉第67章 測井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