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打腫臉

“怎麼了?”孫道孚看秘書放下電話,催問了一句。

“大華那邊問,咱們如果引進技術的話,準備怎麼購買設備和儀器?巨型總段造船法,每個船廠預計最少要5億元的資金準備,巨型總段工廠,大約要1億元。”秘書停了一下,接着複述道:“麥工回答,會爭取貸款解決。”

孫道孚微微點頭。重工業的費錢,大家深有體會,貸款是必由之路。他不解的問:“有什麼問題?”

秘書苦笑:“大華的蘇董要求,是與中船共同貸款。假設中船能貸款20億的話,希望能幫大華實業,同樣解決20億元的政策性貸款。”

政策性貸款的利率較低,是國企看家的法寶。基本上,政府要扶持哪個企業,就可以給予相當數額的政策性貸款。即使是較低的標準,政策性貸款也能便宜2個百分點,相對於20億來說,就是每年減少4000萬的利息,着實是不少了。

事實上,以中船的身份,他們拿到低三個點五個點的低息都不奇怪。1993年,正是國內持續加息的時間,央行一年內兩次調整利率,最高到了14%,即使如此,普通企業仍然拿不到款子。

大華的現金流充沛,但也得有未雨綢繆的思想。

另一方面,大華在國內與中船亦是競爭對手。雖然沒到價格戰的激烈程度,但也不能小視了這個傳統的龐大企業。

以政策性貸款的利率,中船的融資成本天生就比大華低1億元以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大華的員工,拼死拼活的工作。拉開的距離也許就是這麼多。蘇城又豈能讓他們得到技術,反而佔去了市場先機。

換一個角度,大華船業若是能有20億元的貸款,那大華實業就不用再輸血給它了。蘇城可以把資金交給大華實驗室,大華投資、大華燃氣公司,大華海上運輸公司以及大華石化等企業。

這些企業部門都是屬氣球的,只要給錢,就能膨脹。

蘇城知道貸款的價值。別的企業人也不傻。

坐在會議室內的中船衆,全都是一副表情凝重的模樣。

銀行行長變成香餑餑,被人圍着請客的時代,正是始於90年代初。在此之前,銀行的行長們還要求着人貸款,而在此之後,銀行行長們對貸款人就不假顏色了。

億元貸款這種恐怖的數字。哪怕中船是正部級的央企,也要費一番精神才能拿到,蘇城翻翻嘴皮就想弄到,許多人都覺得天方夜譚。

包括孫道孚的秘書在內,好些集團下屬的官員,都悄悄的低下頭。準備承受孫道孚或者某人的怒火。

然而,周圍靜悄悄的。

有資格說話的,不論是孫道孚還是他的副手,或者下面船廠的總經理,似乎都沒有說話的意思。

秘書悄悄擡起眼皮。窺了一眼,發現正襟危坐。皺眉低頭的全是沒有決定權的傢伙,而有決定力的幾個人,似乎全都是一副如釋重負的模樣。

“除此之外,股權方面呢?”孫道孚的話裡,暗示着將會同意大華的請求。

他的秘書驚訝壞了,這可是20億元的低息貸款,怎麼能同意呢?

“20%的股權是大華提出的底線。”秘書嘴上做出回答,腦筋飛速的轉動。好一陣,他纔想明白。貸款用的是中船的錢,雖然需要中船出面,要總經理等人利用多年積累的人脈,但那又如何。

多年積累的人脈,可換不來一套巨型總段造船法。多年積累的人脈,同樣換不來中船1%的股份。

這種時候,若是能用20億的低息貸款,把談判妥妥的辦下來,那是再好不過了。

秘書想的入神,直到耳邊傳來不知是誰,鬆了一口氣的聲音:“他們選定了哪幾家船廠了嗎?”

秘書猛然驚醒,忙說:“麥工沒提到。”

“問他。”

孫道孚這樣一說,秘書連忙拿起電話,撥打麥文貴的bp機,對着話筒說:“是否選定了接受技術的船廠。”

1993年的手機,可沒有短信的功能,只有漢顯的bp機,能通過尋呼臺,看到這段話,若是數字的bp機,就只能按照約定好的類似密碼的本子,自己來翻譯常用語了。

此時不是適合撥打電話的時間,秘書給傳呼臺留言後,就放下了話筒。

一會兒,麥文貴將電話打了回來:“大華準備單獨和各家船廠談判。”

會議室內的氣氛頓時變的尷尬了。

單獨談判,豈不是意味着誰給出的條件好,誰就更容易入選?

對中船內部來說,這就意味着競爭了。

榮尚國面沉如水,他本來準備獅子大開口,要一個好條件,纔出讓20%股份的。

但是,如果爲此而不能獲得巨型總段造船法,那就得不償失了。

衆人不禁看向孫道孚,似乎有想讓他出面轉圜的意思。

孫道孚裝作沒看見,此時出面,豈不是出力不討好。不管定了哪一家,只要大華實業不同意,那不過是憑白得罪幾個人罷了。

他想了想,直接道:“單獨談判也可以,但任何一家船廠,都不允許單獨和大華實業簽約,必須得到集團的允許才行。這一點,是紀律。”

“我同意,不能爲了一時的痛快,斷了自己的後路。”榮尚國率先贊同,並道:“大家應當形成攻守同盟,以有利於我們的條件,和大華實業談判。”

所謂“有利於我們的條件”,自然是相類似的條件。如果幾個船廠的條件類似,那江南造船廠這樣的大廠,自然容易被選中。

南遠船廠的總經理呵呵一笑,道:“咱們本身就是一個集團內的,共同進退理所應當,不過,具體的條件,還是先聽大華怎麼說吧。”

“現在定條件,卻不知道大華那邊的想法,定下的條件,怕是也無法執行,不如不定。”贊同南遠總經理的人更多,總共三個總段造船法的名額,除了最大的幾家船廠,其他小船長不免會有別的心思。

榮尚國暗歎一聲,端起茶杯,默默的喝水。熱氣蒸騰的茶水,漂浮在他的眼前,擋住了他的視線。

朦朧中,榮尚國的腦海中,浮現出蘇城的身影。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榮尚國見過許多年輕的精英,他們用很短的時間,創造了很大的成就,某些人的成功,偶爾也會讓榮尚國覺得羨慕。

但沒有一個人,像是蘇城這樣,讓榮尚國覺得震顫。

二代海上鑽井平臺,三代海上鑽井平臺,分段造船法,巨型總段造船法,平地造船法……光是船舶公司的成就,就令榮尚國覺得難以追趕。

最難得的是,大華船業和大華實業一樣,始終是以技術增漲爲發展方向。這樣的公司,在90年代的中國,是極爲少見的。

90年代的中國企業,仍然處在市場的圖騰崇拜狀態下。事實上,也確實有無數的公司從市場中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但在內心裡,榮尚國是看不起那些商業公司的。

無外乎是倒買倒賣的掮客罷了。榮尚國總是將那些商人,和貪污腐敗,錢權交易聯繫在一起。

但蘇城和他的大華實業,是完全不同的。

榮尚國專門瞭解過蘇城的履歷,知道他是以技術起家,以技術發家的。

這樣的公司,在現在的中國是很不討喜的,某些公司,更是將之當作肥羊,有機會就沾點便宜。

榮尚國曾經以爲,做技術的就是容易被人佔便宜。

蘇城和他的大華實業,改變了榮尚國的這種認識。

就像是現在,堂堂正部級的中船集團,有什麼資格占人家的便宜。

還不是大華說什麼,中船就聽什麼。

偏偏大華並不是要挾。蘇城是充分利用了中船內部的矛盾,利用了小單位的利益糾葛,做出的決策。

不管是榮尚國,還是孫道孚,大家即使明知道大華在使手段,也只能就範。

互相之間的力量衝突,令中船像是一隻大象似的,步履維艱,難以作出正確的反應。

曾經的部委,被一家民營公司牽着鼻子走,榮尚國偏偏生不出氣來。仔細想想,又得歸功於蘇城的堂堂正正。

他是用堂堂正正之師,擊潰了中船。

沒有陰謀,沒有收買,更沒有賄賂。

蘇城的手段就擺在陽光下,讓你自行選擇。

打敗他的唯一方法,結束他遙控的唯一方法,需要中船各部門衆志成城,將一切事情擺在陽光下來做。

但……那又怎麼可能。

得出這個結論,榮尚國反而輕鬆下來。

天要下雨孃要嫁人,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好了。

只要隨大流,江南造船廠,總不會被踢出名單。

會嗎?

眼看着茶杯中捲曲掙扎的毛尖,榮尚國忽然又不確定了。

“今天就到這裡吧。”孫道孚也有些意興索然。

幾個月前,過春節的時候,他還在與蘇城商討合作競標的事情。然而,合作競標的結果是中船退出了競標,大華實業獲得9個新船的訂單。

那個時候,大家都嘲笑大華實業打腫臉充胖子。

現在又怎麼樣?

孫道孚只覺得中船的臉都要被打腫了!

……

……

第169章 老同學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208章 質問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578章 結束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142章 東京第356章 亞洲人第70章 大慶也要第281章 新觀點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98章 紅燈綠燈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580章 測量船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48章 專利要嗎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600章 繼續下鑽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51章 酒宴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590章 開門紅第480章 勢力第339章 登記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97章 監控系統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515章 登記第31章 丟骨頭第43章 去機械廠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395章 ……蓄力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468章 設局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133章 炫耀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93章 船用柴油機第105章 漁船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204章 噴涌的石油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223章 三角債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534章 協商第270章 國儲局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84章 直供產品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647章 大賺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488章 踢出局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198章 建廠第456章 軟肋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57章 華僑優惠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653章 投資名單第628章 還有電子盤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96章 拉風第640章 怕他們跑了第610章 金融城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403章 再培訓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657章 投名狀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665章 大案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582章 展團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414章 元旦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347章 外出第31章 丟骨頭第273章 截止日
第169章 老同學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208章 質問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578章 結束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142章 東京第356章 亞洲人第70章 大慶也要第281章 新觀點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98章 紅燈綠燈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580章 測量船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48章 專利要嗎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600章 繼續下鑽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51章 酒宴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590章 開門紅第480章 勢力第339章 登記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97章 監控系統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515章 登記第31章 丟骨頭第43章 去機械廠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395章 ……蓄力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468章 設局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133章 炫耀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93章 船用柴油機第105章 漁船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204章 噴涌的石油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223章 三角債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534章 協商第270章 國儲局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84章 直供產品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647章 大賺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488章 踢出局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198章 建廠第456章 軟肋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57章 華僑優惠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653章 投資名單第628章 還有電子盤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96章 拉風第640章 怕他們跑了第610章 金融城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403章 再培訓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657章 投名狀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665章 大案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582章 展團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414章 元旦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347章 外出第31章 丟骨頭第273章 截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