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血流成河

交易員們帶着滿心的不確定性,進入了交易池。

他們都看了早上的新聞,也看了昨天的電子盤交易的情況,大部分人還聽取了公司分析員的報告,但對於今天的價格,仍然很少有人能夠給出肯定的判斷。

至於正確的判斷,這種東西從來都是不存在的。

一名代客操作的執行交易員率先給出了今天的價格:“出售,200手。”

比昨天的收盤價低10美分的報價,說明他的客戶還是看低行情的。

沒有人立刻和他交易,卻有人立刻提出了新的價格:“出售,15.52美元,300手。”

這次是低了13美分。

稍一個遲疑,對面興業銀行的交易員舉手,將15.52美元的300手原油給吃了下來。

接着,馬上就有三名交易員同時拋出了近千手的原油,價格依然是15.52美元。

興業的交易員再次遲疑了,買下了200手的一份以後,發現沒人接盤,乾脆也偃旗息鼓等着了。

交易員們全都習慣了這種事,一人自動自覺的降價,打出15.48美元的手勢,要求賣出500手。

幾秒鐘後,花旗銀行的自營交易員站出來接盤了。

這個動作,像是給交易員們注入雞血似的,瞬間穩住了價格,且有人用15.50的上擡價格,完成了數筆交易。

摩根史丹利和此時的jp摩根(未來的摩根大通),再加上高盛和花旗銀行,是紐約原油市場上的王者,差不多掌握着紐約原油期貨市場的節奏。而在更加國際化的倫敦市場,四者的力量依舊不俗,只不過行事更加的保守罷了。

正因爲如此,花旗銀行的出現,而且是以買多的形象出現。很自然的催生了市場的聯想。

一方面是原油增產的消息,一面是花旗銀行的入市,在很短的時間裡,兩者似乎能夠產生抵消的效果,可沒過多長時間,原油的價格又開始了下跌。

金融是根植於信心的,但信心不能孤立的存在。尤其是在一級市場。你如果相信,你就掏錢出來。聚集的資金越多,說明相信的程度越高,這是發現價格的基礎,也是期貨系統運行的基礎。

但市場裡沒有更多相信原油價格上升的金錢了,剛剛出現的花旗銀行,像是個影子似的,買了2000手不到的原油就偃旗息鼓了,而相信原油增產導致油價下跌的金錢還在。

於是,新的價格被發現了。

特別是當15.38的價格出現的時候,不少交易員的心理價位都產生了變化。

楊明匆匆而來。習慣性的看了一眼大盤,不由道:“我還以爲大家會傾向於油價上升,沒想到連一刻鐘都沒有堅持下去。”

“這就好像中石油,雖然無數人都以爲它會漲,但該跌的時候還是要跌。不掏錢出來的信心是假信心。”蘇城自然而然的給了一句。

楊明不解道:“這和中石油有什麼關係?”

“哦……算了,一個長故事。”對蘇城來說,要說信心和價格的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中石油,可對90年代中期的中國人來說,這還是一個陌生的故事。

楊明自不去追問,笑道:“不管怎麼說,蘇董您的計劃實現了。”

“哦,還沒有完全實現。”蘇城看看15.35美元上下浮動的油價,道:“這比前兩天的價格還稍微高一點,對了,看你跑過來,什麼事?”

“國內又派了人過來。”

“從國內派來的?”

“呃……好像是從法國,今天早上到的。”楊明也是經過信息局做了調查的,搖搖頭道:“據說是國內派到法國進修學習的,臨時派到倫敦。”

見吸引了蘇城的注意,他低聲提醒道:“叫楊靖善,級別高,學歷高,背景好像也很不錯,檔案放在國務院,公費到巴黎一年多了。”

“哦,二代?誰家的?”

“還不是特別清楚,您知道的,信息局獲取這這方面的信息還是比較少的。報告裡猜測,應該不是非常特別的家庭,畢竟,他一直在銀行裡工作,晉升的速度也不是特別快。”楊明簡單的解釋了一遍。

90年代很流行留學,因爲是全公費的,回去以後又能鐵定提拔,算是最適合二代們的晉升途徑。用一個簡單比較就很容易理解,同樣是到外地外單位兩三年,支援邊疆又辛苦又沒有延續性,回來以後,通常也就只能得到一級最多兩級的晉升。而留學海外,即使是辛苦也是相對舒服的辛苦,回來以後,不僅很快會被提升,而且由於學歷上的優勢,還非常具有延續性。其實,哪怕是沒有晉升,免費到巴黎留學也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來的這位主兒,自然比田棟樑的檔次要高不少,何況,田棟樑本人還是蘇城強行留下的。

如此看來,田棟樑的報告應當是發揮了作用。

將一名法國進修的銀行人派到倫敦來,也算是用心了,至少了解國外的情況,若是再能有不錯的英語能力的話,比從國內派過來還恰當。

蘇城點點頭,問:“人來了?”

“是,他想到辦公室裡來看看。”

“裡面的小辦公室和操作室以外,讓他轉悠吧。”蘇城痛快的道。

楊明快步出去通知,一會兒帶進來一名又高又帥的男人。

能到巴黎來進修的官二代,又在銀行工作,想來也是90年代的富人了,換言之,這就是標準的中國高富帥吶。

蘇城由不得感慨了兩聲,然後才迎上去寒暄。

楊靖善很懂得交流,語氣頓挫而綿軟,不過,等他將客氣話說完,蘇城卻道:“你且休息一下,讓我把這邊的事兒處理完,咱們再細談。”

一句話。楊明就出來,笑道:“咱們到裡面坐吧,喜歡喝茶還是飲料?辦公室裡還有紅酒……”

“開水就行了。”楊靖善大方的笑笑,乖乖的站後面去了。

就這麼一陣子,交易池內的情形又發生了變化,一些執行交易員開始大量的做交易,而許多自營交易員則變成了老頭兒似的。動作緩慢的要命。

祁霄也從辦公室裡過來,小聲道:“交割庫的庫存。好像是增加了。”

原油的國際交易是非常簡單的,只要船舶運載的原油符合入庫要求,那它們運輸到交割庫,交割庫就要收下來,同時從交易所付錢給送貨的產油商。

交割庫的庫存也會實時的顯示在交易所的大屏幕上,使之成爲交易員們判斷價格的因素之一。

一般來說,交割庫的庫存應當是相對平衡的,儲量增加說明原油供大於求,儲量減少說明原油求大於供。所謂的世界原油儲備,很大一部分都是存在商業機構中的。至於國家原油儲備這種東西,實際上是非常不經濟的行爲,因爲平常不能動用,數億桶的儲量就意味着數百億美元的沉澱,總量很多。對原油市場的影響則有限。

蘇城毫不意外的頷首道:“算算也差不多了。”

祁霄沒有參與這些內線交易的具體細節,驚訝的道:“怎麼做到的?”

“讓油輪緩行,再加快速度就行了。”油輪是移動的儲油裝備,10萬噸到30萬噸的油輪都可以很容易的租到。

祁霄砸砸嘴,道:“我以爲咱們儲存的油,都送到交割庫了。”

“不光是咱們的,還有其他公司的。”

“哪裡來的原油?”原油堪稱是全球最大宗的商品了,無論是運輸還是生產,都是成系統化的,整個體系如同工廠的生產線一般運轉,不會無緣無故的多出來,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少出來。

何況,電子屏上的庫存量增加,可是以百萬桶計的,不管怎麼看,都不是大華實業和幾家公司能短時間內積累出來的。

蘇城掩藏着得意笑了:“海滄基地從三天以前,就開始進入停產檢修了。”

“啊?”

“聽說,雷普索爾和其他幾個公司下屬的煉油和化工廠,也都進入了兼修。”

“呀……這個……我完全沒想到。”祁霄期期艾艾的道:“這太明顯了吧。”

“沒事,做你的就好了。”蘇城此時的心臟比任何時候都要大。

大型化工廠和採油設備每年都是需要兼修的,少則20天,多則50天的非工作日,若是選錯了時間就是一場災難,能將全年的利潤吞掉,可若是選對了時間,卻有利潤翻倍的效果。

就現在來說,光是大華實業下屬的海滄基地,每天就要消耗掉120萬桶左右的原油,這其中有一多半是用來生產柴油了,剩下的則用來生產甲醇和乙烯。

哪怕是現在的海滄基地,也沒有進入它的最高峰生產,預計要再過兩三年,110萬桶每天的柴油精煉廠才能徹底建成,而80萬噸乙烯和累積百萬噸的甲醇生產,也會製造出大量的原油需求。

年資更長的雷普索爾等公司,下屬擁有更多的精煉廠和化工廠,除了一些不方便操作的工廠以外,其他停工的工廠,至少能釋放出300萬桶每天的原油供應。

這些原油原本就有很多來自北海,現在都不用往遠處運,直接送到英國的交割庫就行了。

當然,泛亞基金的七家公司一旦這樣做,內線交易的訴訟是逃不掉的。但沒人在乎。

如果說,17美元的時候,雷普索爾等公司還需要考慮一番的話,當原油降到了15美元,累積盈利200億美元以上的泛亞基金諸股東,早就燒熱了腦袋。

訴訟又有什麼了不起的?只要利潤充足,大家寧願打曠日持久的官司。

90年代的歐洲和美國,金融政策寬鬆的令人難以想象,尤其是像大華實業、美國西格這樣的公司,請一個好的律師團,光是用錢就能把政府的起訴團給埋掉,即使經過幾年時間,證實了內線交易,多半也是千萬美元規模的罰款,至於說刑事罪,實在是難得碰到。

幾個小時內,倫敦交割庫的庫存就增加了200多萬桶。

這可是不多見的。

儘管交易商們經常做着比這還要大的交易,但那裡面多是虛擬的交易,賣空的會平倉,買多的也會平倉。現貨原油就不一樣了,它們的生產、需求和消費都是實打實的,如果市場真的表現出了供大於求,那到了終端的消費商那裡,總歸是要體現出來的。

到時候,自然是價格的體現。

15美元的價格,一下子就堅持不住了。

不管許多交易員對原油價格有多看好,原油的價格,迅速的跌到了14.50美元上下。

空方僅僅今日,就要獲得百億美元級的盈利,多方也要產生這麼多的賬面損失。

交易池內,彷彿已被血海浸透。

遠遠的,就能看到氣急敗壞的交易員。

“去吃晚餐吧,把楊靖善叫上。”蘇城伸了懶腰,對今天的交易相當滿意。

楊明去請人了,一名掛着摩根牌子的交易員,與他錯身而過。

“是泛亞基金的蘇城董事長嗎?”摩根的交易員精神的像是小豹子似的,機靈的左看右看,正好將蘇城堵在二樓的樓梯拐角處。

“我是大華實業的董事長,不是泛亞的。”蘇城現在可是相當的敏感。

“是的是的。”摩根的交易員拍拍腦門,笑道:“蘇董近日的操作,令人大開眼界,不知道,大摩是否能得到與您合作的機會?”

蘇城眯起了眼睛。

到了這個地步,差不多是快要抽身離開的時間,泛亞基金的利潤也鐵定要超出200億美元,蘇城算上價差合同,說不定能得到兩個50億美元,要說合作,也不是沒有基礎的。

……

第620章 封閉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115章 戶口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150章 包銷第110章 聚合物驅第76章 最好的肉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369章 你不懂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102章 暗標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457章 阿拉木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596章 只看看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372章 鑽井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428章 父子第30章 採油機第2章 另類招聘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421章 分紅第370章 勘探地第183章 我師父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460章 賣好第414章 元旦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584章 生存空間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637章 陰謀第6章 去油田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364章 物探隊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455章 密談第512章 小瞧嗎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403章 再培訓第567章 甘之若飴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91章 困獸第55章 合資廠第197章 大會戰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3章 敲定去向第658章 水到渠成第413章 橄欖枝第374章 含油層第286章 暴利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44章 蘇廠長第198章 建廠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301章 銀行股第280章 平倉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562章 信息組織第376章 替噴法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203章 併購案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623章 貢獻第106章 漁政船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362章 拜訪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488章 踢出局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332章 私掠證第53章 全額撥付第448章 二選一第122章 找大油田第458章 總統府第91章 困獸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511章 不行!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612章 夜宴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
第620章 封閉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115章 戶口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150章 包銷第110章 聚合物驅第76章 最好的肉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369章 你不懂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102章 暗標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457章 阿拉木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596章 只看看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372章 鑽井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428章 父子第30章 採油機第2章 另類招聘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421章 分紅第370章 勘探地第183章 我師父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460章 賣好第414章 元旦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584章 生存空間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637章 陰謀第6章 去油田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364章 物探隊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455章 密談第512章 小瞧嗎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403章 再培訓第567章 甘之若飴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91章 困獸第55章 合資廠第197章 大會戰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3章 敲定去向第658章 水到渠成第413章 橄欖枝第374章 含油層第286章 暴利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44章 蘇廠長第198章 建廠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301章 銀行股第280章 平倉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562章 信息組織第376章 替噴法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203章 併購案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623章 貢獻第106章 漁政船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362章 拜訪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488章 踢出局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332章 私掠證第53章 全額撥付第448章 二選一第122章 找大油田第458章 總統府第91章 困獸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511章 不行!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612章 夜宴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