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九丐十儒

“宣劉摯、樑燾、安燾進殿。”

一會三人被帶了進來。

大夥都好奇地看着這三人,安燾三人除了臉色在海風吹拂下,略有些黝黑外,餘下都還好。

這不是早朝,而是在延和殿,王巨說話了。

“祖宗懲戒前朝之敗,故節制兵權。”

不僅是安史之亂,南北朝、五代十國的更替,多是由武將發起的,但這一點王巨就不用解釋了,都是士子,都讀過很多書。

“就象貨幣,先是由金屬貨幣取代貝殼等落後的貨幣,現在由絹幣逐步取代銅幣,都是大勢所趨。但是祖宗是如何節制兵權的,那就是武將不得掌管國家財權與政權,以免我朝又象前面某些朝代那樣。但是三位,請翻看當年的邊境諸州,有幾個文臣,領兵作戰的有幾個文臣?正是因爲如此,儘管太宗兩次伐遼,先後失敗。可在隨後的自衛戰爭中,除了君子館失誤外,餘下那一點敗給了遼國。滿城之戰、遂城之戰、唐河之戰、徐河之敗、雁門之戰……”

有人將宋朝之敗,全部歸罪於宋太宗。

其實這真太冤枉了。

即便宋太宗兩次北伐失敗,也不能真的全部怪罪宋太宗,非是宋太宗無能,而是當時的遼國太強,最強!

甚至遼國之初都不及當時的遼國三駕馬車牛鱉!

或者說宋太宗的制度不好,且看後來的各國情況吧,有幾個武將管理國家政權的,有,但這些國家都十分地落後!

也就是宋朝的這兩個祖宗發明的制度,整整領先於世界八九百年!

但問題出在哪兒了,也就是下面王巨所要說的:“但後來呢,同樣是自衛戰,好水川、定川砦、三川口,打一場敗一場。何故?文臣治軍也。或說三川口領兵的乃是劉平,定川砦領兵的是葛懷敏,然而劉平是誰在調動,範雍!葛懷敏經過戰場考驗嗎?沒有。還是呂夷簡公等文臣推薦,由是立爲主將。嗯……如同高遵裕也。”

“如果由狄青取代韓公掌管涇原路,種世衡取代範公掌管涇原路,王信取代其他人掌管鄜延路,那會如何?有人說張亢是武臣。就算是武臣吧,且看慶曆戰爭中府麟路的表現!”

“國家需要士大夫,確實,正是士大夫的治理,我朝內治勝過了歷朝歷代,即便前面有的朝代在某些時候獲得大治,但不會象我朝這樣綿延不絕。然而術有專攻,士大夫絕對不是無所不能的。”

“三位,你們去了彼岸,也看到許多地方許多情況……”

三個人被船帶到彼岸後。安燾吃的苦最少,餘下兩人那可是吃了很多苦頭,這才被船拉到麗州,讓三人聚在一起。

不過就是那樣,還刻意帶着他們去了幾個部族,看那些土著是如何吃人的。

爲什麼能看到,因爲隨着人口增加,各土著部族人口數量爭劇減少,與王巨“良心發現”,殺戳也隨之少了。因此也默認了一些土著效忠。

包括那些毛利人。你們食人可以,但不管你們食死人,或者食活人,別吃遷徙過來的中國人。

這些部族繼續食人。不過食的是其他部族戰俘,或者死人。

於是在他們食人之時,麗州的幹部們,將這三個大佬帶到了這些土著部族裡“參觀”,看了,噁心了。三個人回來後吐得天昏地暗。

但王巨指的不是這個。

“彼岸這些年各種捐贈,先後資助了我朝一億多貫財富,但三位你們也看到了,彼岸絕不是處處都是黃金之地,相反的除了地廣人稀之外,幾乎是一無是處,甚至許多氣候環境惡劣之極,都無法想像。這是海商們帶着百姓一步步開拓出來的。但我想問幾句的是,彼岸有沒有進士及第的士大夫在治理着百姓?一個都沒有。彼岸赤貧百姓有沒有我朝之多?也沒有,相反的只要定居下來,彼岸百姓多數是安居樂業。”

“如今我朝士大夫幾乎將所有權利歸攏於手,政權、財權、兵權,甚至軍器監、牧馬司、木棉監等這些技術、工匠類所做的活計,也攏於文臣管理,沒有權利再可搶了,就直接對陛下說,這天下乃是陛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陛下,你也要將權利交出一部分吧。但無妨,只要大家能將國家治理得更加富強,相信陛下也捨得放棄一部分權利。可問題是再沒有權利可爭之時,便從同部爭權,黨同伐異。”

如果沒有彼岸做證明,王巨還是說不清楚的。

但有了彼岸做證明,文彥博所說的話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我在彼岸論述過士大夫,說過一句話,文臣內治很重要,但士大夫肯定沒有象我朝這樣重要,就象我朝開國之初,雖開始用文臣治國,但有多少是進士及第的文臣?其次就是各個人種,我朝人種十分優秀,吃苦耐勞,聰明過人,但最大的缺陷就是國家太大,太大了就不容易齊心,不團結。但諸位身爲士大夫,卻帶頭黨同伐異,讓國家產生分裂,爲何?”

“我朝懲戒前朝之敗,對外戚、宦官、武將權利皆做了限制,就不知道千百年以後,會不會有人懲戒我朝之敗,將士大夫定於三教九流之外……九丐十儒,或者批儒批孔,三位,那時你們會不會在九泉之下感到慚愧乎?”

這纔是元朝九丐十儒的由來。

元朝的統治者同樣不是傻子……不過與宋朝一樣,矯枉過正,並且失誤的地方很多,特別將中國劃成了四個人種,漢人列爲最低賤的四等人……不但如此,敢情後來的那個幾百萬人的小門茹國,還繼續以爲自己是最高貴的人種,中國是最低賤的人種。

所以僅是幾十年,便被朱重八驅逐出去。

“或者你們能說,我們不是黨同伐異,伐的就是你,但我當真是奸邪,這兩年,爲了銀行司,爲了國家。我晝夜難安。現在漸漸粗定,我幾個月後則去陝西了。或者你們又說,那纔是最危險的時候,國內有聲望。又手握重兵,會對國家不利。不錯,我會手握重兵,但等我將陝西路軍隊整編完畢後,我又要用兵西夏了。等到西夏平定。基本穩定之時,我甚至爲了避嫌,還要遠遁海外。都到了這份上,還是奸邪,三位,我問你們,那麼什麼樣的大臣纔是國家的棟樑,國家的忠臣!”

其實這段話不僅說給這三個人聽的,也是說給其他人聽的,說給趙頊聽的。

否則去了陝西后。後方說不定就有小人作祟。

“諸公,黃河長江之浩浩蕩蕩,乃是不擇各條細流,無論這些支流來自那一條江河,都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千萬年來一直流淌不休。泰山之高,乃是不分土巖,都將它們當成自己的基石,所以千萬年來一直屹立不倒。況且是我朝,長江黃河泰山只是我朝一個小小的區域。如果強行將羣臣分爲新黨舊黨,甚至往後繼續細分朔黨、洛黨、關黨、蜀黨與南黨,再將百姓分爲南人北人,那麼不論如何治理。國家也會迅速四分五裂了。”

王巨這番話可謂用心良苦。

但這三人並不領情。

且不說他們在大海上擔驚受怕。到了彼岸後,飲食沒有虐待,但也沒有獲得什麼尊敬。

他們是高高在上的,不尊敬還行嗎?

因此儘管王巨將他們召回來了,三人仍懷恨在心,特別聽到一件事後。立即找到了李清臣。

“李公,我朝在沒煙峽又慘敗了?”

李清臣鄭重地點點頭。

六部都置了侍郎,但不是每一部都置了尚書,置尚書的只有兩三部,但終是尚書,不是宰執。真正的宰執只有七個半人,中書二王一張,門下蔡章,還有尚書兩個中丞,範蒲二人,還有半個,韓縝,雖韓縝是樞密同院,可權利無限下降了……勉強算是半個宰相吧。

不過這與六部侍郎無關,也與六部尚書無關,他們只是執行機構。

因此那天王巨將整個計劃說出來,尚書六部官員並不在其列。

所以李清臣也不知道真相。

不過沒煙峽之敗沒必要掩蓋,反而傳了出去,也傳到呆在驛館聽候朝廷安排的三人耳中。

“李公,何謂知州,能否管轄一州事務,然而我們三人到了彼岸卻象一個傀儡一樣,難道我們不是知州,而是管制的犯臣?”樑燾憤怒地說。

你們那等於就是犯臣,不過李清臣與這三人關係不錯,怎好說呢,便道:“樑公,安公,劉公,既然回來了,就沒必要招惑王子安了,況且當時他也是爲了銀行司。”

“斂財之舉罷了。”劉摯不屑地說。

“劉公,說實話,銀行司真的不錯,倒是沒煙峽那邊讓我很擔心。”李清臣說道。

他也是舊黨。

不過王巨一再的惠民,那不能再攻擊其斂財了。

另外就是讓許多舊黨憎恨的紫鈔,那不叫紫鈔,而是強行讓外戚權貴納稅。

但隨着近兩億貸款下去,一半流入到了外戚權貴手中,當成了他們擴大產業的資本,還有近半流入到了中小商賈手中,置辦了許多作坊,因此今年紫鈔仍達到了六成比例,然而這也不能太當真的,主要許多中小商賈將自己產業收入掛於外戚權貴名下避稅。而原來的朱鈔比例萎縮已經停止,實際不是停止,因爲還有許多中小商賈繼續將產業往權貴名下掛,實際只要不再萎縮了,就說明了它們的擴大。同時還有一個地方能看到的,那就是纔開始執行齊商稅時,朱鈔數額急劇萎縮,但從今年春天時起,朱鈔數量再度激增起來。

這是一個方面。

還有一個方面。

因爲各種惠民政策,使得百姓手中的財富增加了一點。以及去年相當於一千五百萬貫的布帛用於基建,不僅是用來興修萬春圩的,實際主要還是各州道路橋樑。手中有錢了,道路方便了,交易無疑就擴大了。

於是造就了另一個收入的增加。

王巨首先推出的便是坊場河渡制,王安石將它進一步完善改進,甚至將孔王廟拿出來當成草市供百姓交易,再將這個交給私人承包,國家從中謀利,結果讓張方平一頓狠批。

這個時間最短的是三年。長的有五年,甚至一些經營時間需要更久的,可以十年二十年,比如王巨秋後即將推出的另一項承包業務……那就是二十年!

並且不是一次性承包的。因此每年開春之時,各州都要重新進行一次投匭中標,對到期的坊場河渡進行重新拍賣承包。

但因爲交易在朝廷種種政策刺激下擴大,今年開春後的中標,僅是坊市一項。數額就激增了三十七萬三千六百餘貫,這是新貫,如果是舊貫,幾乎接近五十萬貫!

如果不是王巨,可能大家不能發覺。

不過有了王巨,便有了解釋。

並且王巨說了一句,現在纔是一個開始,在這些政策刺激下,坊場河渡的收入會越來越多。

比如各個作坊的增加,無疑會徵得更多商稅。各個坑礦增加,無疑會得到更多抽解,而交易量的增加,不僅得到更多的商稅,各個坊市草市交易量同樣在擴大,因此朝廷也得到更多的承包費用。

因此朝廷不斷地推出各種輕徭薄斂的政策,寬賦於民,而國家收入並沒有減少。

這纔是所謂的不加賦稅而國自用。

並且眼下爲了西夏還在斂財中,一旦西夏事了,朝廷再進一步的寬賦寬稅。大宋大治就將到來了。然後王巨有意嘆息一句:“如果不是前兩場慘敗,朝廷至少可以抽出一億貫錢帛,那麼在這兩年內,就可以調出近億貫的錢帛。供各州府用於廣修道路水利,並且還可以將各種支移等苛捐雜稅去除,說不定明年就可以實現真正的大治了。”

大治是什麼?

大家都懂的,就是史書上誇張手法記載的文景之治那樣,各個倉庫裡糧食多得放不下了,串錢的繩子都腐爛了。百姓因爲富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李清臣雖是舊黨,同樣也渴望着這種大治。

如果王巨纔回來這樣說,大家不相信的。然而今年王巨這樣說,九成大臣不得不信服。

雖然不能說大治,但最少漸漸小治到來了。

在這種情況下,連同洛陽那羣捨不得離開洛陽,繼續在“修書”的耆老們,都不敢吭一聲,如果這三個好朋友,繼續“頂風作案”,下場會更慘。

因此李清臣再次告戒:“銀行司真的不能再攻擊了,在這上面,王子安做得是不錯。不相信,你們可以觀察一段時間。”

此一時非彼一時,今年不是前年了。

“至於沒煙峽那場慘敗,陛下並沒有說什麼,儘管有大臣上書,表示了擔憂,你們也勿要再說了。”

李清臣也上書過,表示現在很好啊,確實是很好,他也不能抹良心說話,當真黑心地替高利貸主打抱不平……或者徵了權貴的商稅,朝廷也在做謙讓了,因此沒必要畫蛇添足。

只要過了今年,還有明年一年休生養息,全國“小治”大約就到來了,那時伐夏就伐夏吧。

甚至李清臣看到先是謝景溫與富紹庭陸續招回,富紹庭還破格重用讓他擔任了三門發運使。

後是安燾三人只是在海外小戒了一下,現在又被召回,李清臣以爲王巨這三年宰相期內,在內治上快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了。

在這關健時候,朝廷爲何莫明其妙地在敵境築城?

李清臣想不懂啊。

…………

“黑子哥,你怕不怕?”郭小四看着黑壓壓的敵人,直哆嗦地問。

“小四,不能怕啊,越怕越死。”那個叫黑子哥的人說。

剛說完,一排石彈雨掉了下來。

平夏城很大,加之提前修建了四個甕城,那麼隨之的城牆與護城壕就沒有修好了。

城牆沒有修好,必然是凹凸不平,儘管士兵與民夫一起躲在城牆的後面,如果石彈落下來的位置正處於城牆不平的地方,並且是中間凸裡面凹的一面,儘管城牆分卸了一部分石彈落下來的力量,但隨後滾落下來,還是傷了十幾名將士。

正好郭小四不遠處,就有一個民夫被滾落下來的石彈砸中,痛苦地趴在地上**着。隨後被其他人擡到城中心的營地中救治。

因此郭小四臉色變得更加蒼白了。

“小四,我看你平時嘴皮子挺靈利的,怎能怕到如此地步?”叫黑子哥的人譏笑道。

不過這也不能完全叫譏笑,而是叫玩笑。

郭小四說:“爲什麼我們沒有虎踞炮?”

“不知道啊。”

虎踞炮是王巨發明的。但郭小四與那個叫黑子哥的人不知道的是,虎踞炮已經停止了生產。

不要問火炮的成本有多高,在明朝可能叫成本,但在宋朝,那還叫成本嗎?

其實投石機、霹靂彈已經成爲一個歷史。火藥包不是歷史,但只使用於興修道路與坑礦中了,因此朝廷停止了生產。至於原來的虎踞炮,以後漸漸調到河東河北,用於防禦了。但陝西路這邊,漸漸用新式火炮替代。

然而這個內幕,不是郭小四與黑子哥兩人能得知的。

但實際不是虎踞炮,不錯,西夏確實剿獲了許多虎踞炮,但數量終是有限的。不問李憲那支軍隊。實際那支軍隊雖在伐夏時孤立於河西之外,有些損失,但不能稱爲損失慘重。也非是種諤那支崩潰的軍隊,雖然三軍崩潰,一些犀利的武器,讓種諤帶走了。主要器甲的來源還是來自靈州城外,西夏決開黃河大堤,導致高遵裕與劉昌祚手下的將士損失慘重,同時丟掉了大量器甲。

但在西甕城,劉法看着夏軍。不解地問:“郭將軍,西夏那來那麼多藤盾?”

無論是虎踞炮、神臂弓,劉法都能理解,高遵裕是主力軍。損失的三軍將士越多,西夏得到的器甲就越多。然而藤盾不一樣,它比水輕,儘管西夏水淹宋軍,許多藤盾皆飄走了。

不是西夏不出產藤,但想做藤盾的原材料。還是來自南方的古藤,西夏儘管有藤,但這個藤不適應做藤盾。

想要再取得永樂城之戰的勝蹟,其實很簡單。

攻破平夏城,但想要攻破平夏城,第一道難關便是這個護城壕。因爲離葫蘆川近,水汽潮溼,又是在夏天,水雨充沛,雖然護城壕的壕水是從葫蘆川引過來的,可是將葫蘆川的水填塞,這道壕溝也不會幹沽。

不過好在壕溝寬度有限,因此西夏第一道難關,便是將壕溝填上許多壕橋,這樣才能實現第二步,將城牆毀去。建設難毀掉容易。於是先前西夏用剿獲來的宋朝虎踞炮,震懾城中的軍民。

然後第二步,那就是填上部分的壕溝,前面是大盾,也就是西夏的大木盾,後面是弓箭手,有許多弓箭手用的還是從宋朝剿獲來的複合弓。

這都無所謂了,關健還有後面的後面,這樣做的用意,便是掩護那些帶着泥袋填塞壕溝的士兵。

不叫問壕溝填塞的困難,這裡水流平緩,真急問題也不大,大不了將上游的水源堵住就行了,而且壕溝也不寬,因爲水流清澈,雖然隱隱能看到裡面有些鐵蒺藜等,讓人噁心的玩意,但只要將這道壕溝填塞好幾十道,那麼就可以進入到第二步,毀城牆。

平夏城遠比永樂城大,但動用的民夫不多,現在城牆都沒有修好,十幾萬夏軍前來,想毀掉它不是很困難的。

那麼在這個平川之地,宋朝這近兩萬名軍民用什麼來守?柵欄嗎?

這都是預實當中的,主要就是藤盾。

不說木盾的缺陷吧,就說這些填塞壕溝的西夏將士,木盾頂多掩護在護城壕前,然後怎麼辦?

然而西夏現在有許多藤盾,一手舉着藤盾保護着自己,提着泥包,扛着到了護城壕前,往護城壕一丟就是了。如果少量藤盾,劉法不奇怪,關健是現在西夏填壕溝的士兵幾乎一人一柄藤盾,那麼這麼多藤看從哪裡來的?

這說明有些不法商賈,將宋朝南方出產的古藤出售給了西夏,甚至連同工藝都賣給了西夏人。

其實這真是一件好事,西夏弱就弱在經濟上,所以王巨暗中發起了經濟戰……只是郭成不知道啊,他只有苦笑,如何回答。

在虎踞炮的掩護下,在藤盾幫助下,很快西夏就在四面城牆外壕溝上填起了幾十道寬闊的堤壩,離這邊堤岸越來越近,郭成下了命令。

三軍開始放箭。

實際夏軍這時候威脅有限,不過郭小四膽子小,加上他身體瘦弱,力量有限,每一箭都落空了,不是落空了,而是落在壕溝內,根本就對西夏將士產生不了威脅。

但他邊上的黑子哥放了三箭,終於擊斃了一名西夏士兵。

黑子哥歡呼起來。

監督戰功與指揮的劉都頭說道:“將頭縮下去。”

殺死了西夏人,劉都頭會替他記錄戰功的,但不要將腦袋冒出來太多。不要搞錯了,西夏人也在放箭。沒煙峽已經摺了兩千士兵,沒必要犧牲更多的人,那怕是民夫。

實際上這也是計劃的一部分。

如果城牆修好,護城壕寬一點問題不大。

就算寬一點,遠一點,那怕象南京的秦淮河那樣,最犀利的弓箭也威脅到彼岸那一邊了,但現在不行,城牆根本就沒有時間來修砌完備,那麼無論兵士或者民夫,只站在城牆下面反擊,那射程肯定是兩樣的。

還有,平夏城修好了以後,大戰也早結束了,它是未來伐夏物資的重要中轉站,而非是前線的重要堡砦,想一想,平夏城之戰結束後,敗,宋朝只能退回熙寧寨,勝,難道只是平夏城?

因此壕溝離城牆比較近,也不是很寬闊,可以此戰結束後,稍稍拓展一點,但現在不是。

所以當西夏人將壕溝填到了一半之時,郭成下令放箭,儘管西夏兵士有藤盾掩護,還有許多兵士被射斃。

射斃一人,那就是十貫錢,黑子哥如何不激動?

劉都頭走了,郭小四豔羨地說:“太遠了,我射不中的,黑子哥,十貫錢哪。”

“你小子平時嘴巴子無人能敵,關健時候怎麼不管用呢?記住了,真要力氣不夠,不要那麼拼命地射箭,力氣攢足了,放上一兩箭,說不定這十貫錢就拿到手了。”黑子哥與郭小四是來自一個村寨的人,因此耐心的教導着。

戰鬥在繼續着,天色又到了黃昏之時。

一天一夜下來了,餘下的等於只有四天四夜。

但是西夏各條堤壩漸漸快要蔓延到岸這邊……

PS:今天是除夕了,老午是一個古板與漢皇的人,也是一個憤青,對春節十分看重……呵呵。不過在這裡提前賀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了。

至於宰執天下的什麼,如果宰執天下撲到我這本書的成績,還有心思象我這樣耐心的寫下去,纔怪呢。各位,別比高,以我的成績,比我同成績的歷史架空書吧。否則要求太嚴格了。成績真的影響心情啊,心情真的影響書的質量啊。啊啊,哈哈,再祝大家新年快樂。

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144章 巧遇第644章 長城(上)第837章 三明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621章 膽子大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84章 鬧大吧(三)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245章 王巨心很野第304章 獻舞(上)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167章 鐵門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174章 有條魚第555章 和平派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449章 非急第244章 蕃奸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366章 誣奏第447章 一頃第22章 禍福第183章 賽跑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824章 遲了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366章 誣奏第717章 那個人第282章 用第686章 山林第43章 大哥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335章 高利貸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401章 十條罪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625章 有過第419章 剋星第446章 二王(下)第636章 仙境第3章 伏擊(上)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726章 微調第161章 立威(上)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647章 蘇茂蠻第790章 五天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382章 掏心窩第380章 桑弘羊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120章 上眼藥第623章 自保第20章 講道理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441章 火拼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689章 待發第31章 幸運草第754章 養豬第458章 胃口好第615章 威名(上)第69章 泄密者第594章 長子第244章 蕃奸第294章 倚仗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455章 存在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124章 觀燈第816章 驚喜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397章 名額第225章 礦奴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425章 侵利第280章 不早死第686章 山林第6章 上岸第89章 高家第467章 兵臨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219章 賀蘭硯第236章 不安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8章 懷疑第347章 徐徐徐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32章 山那邊的人
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144章 巧遇第644章 長城(上)第837章 三明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621章 膽子大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84章 鬧大吧(三)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245章 王巨心很野第304章 獻舞(上)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167章 鐵門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174章 有條魚第555章 和平派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449章 非急第244章 蕃奸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366章 誣奏第447章 一頃第22章 禍福第183章 賽跑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824章 遲了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366章 誣奏第717章 那個人第282章 用第686章 山林第43章 大哥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335章 高利貸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401章 十條罪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625章 有過第419章 剋星第446章 二王(下)第636章 仙境第3章 伏擊(上)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726章 微調第161章 立威(上)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647章 蘇茂蠻第790章 五天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382章 掏心窩第380章 桑弘羊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120章 上眼藥第623章 自保第20章 講道理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441章 火拼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689章 待發第31章 幸運草第754章 養豬第458章 胃口好第615章 威名(上)第69章 泄密者第594章 長子第244章 蕃奸第294章 倚仗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455章 存在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124章 觀燈第816章 驚喜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397章 名額第225章 礦奴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425章 侵利第280章 不早死第686章 山林第6章 上岸第89章 高家第467章 兵臨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219章 賀蘭硯第236章 不安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8章 懷疑第347章 徐徐徐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32章 山那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