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茶馬古道

儷兒就讓隨身帶來的小婢問這些人,她不大懂當地的蠻語,小婢也不大懂,但這個小婢就是黃驊從邕州請來的蠻女,能勉強交流。儷兒發瘋似的逃出新房。

這不行哪,一羣人隨她後面追。

儷兒來到黃驊安息的臨時住所,黃驊醉了酒,儷兒叫不醒,外面的人又追過來。她急切之下,拿了一根繩子上吊自殺了。

小婢將她救下來時,她臉色發青,已經沒有了呼吸。

事兒大了。

段正明走過來,劉開也走了過來。

問清楚經過,劉開愕然道:“豈能有如此風俗?”

段正明也茫然,白蠻也開放,婚前的少女與寡居的寡婦擁有絕對的社交自由,但是成親後,若是丈夫活着,如果與外人不清不楚,那就要遭到殘酷的懲罰,況且是洞房之夜。

主要他歲數太年青,見識不多,並且大理擁有許多種族,各個種族皆有不同的風俗,比如金齒百夷男人不幹活,婦女勞作,那怕前面生下孩子,後面就要下地務農活,比如分佈在麗江一帶的麼些族,經年不洗澡,男女社交自禁忌,比如騰衝以西、北緬克欽邦地區的裸形族,無衣服,以木皮蔽體,但源於漢晉濮人遷移過來的撲子蠻,對男女交往有着極嚴的規矩,甚至非配偶,都不準牽手。

實際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就是一些部族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人口又稀少。潛意識地避免近親繁延。造成的性作風開放,以利於引起非近親血緣。

比如麼些族,至少王巨不會嘲笑他們。

其次就是真正文明落後形成的惡風陋俗。

不過隨着文明推進,許多惡劣的陋習便消失在歷史長河了。

當然,後世還能看到一些影子,比如烏蠻這種奇怪的鬧洞房,但只是動動手腳,開開玩笑。不象現在真正胡來。

所以段正明真的不知道啊。

但他飽讀漢家詩書,多少受儒家文明的影響,王巨不是武將出身,是文臣,黃驊也是舉子,兩人在路上還交流了許多儒學經義,相談甚歡,做爲黃驊的女兒,那麼肯定接受不了這種惡俗了。

“這可怎麼辦?”

劉開也急了,說道:“用冷水將黃醇之潑醒。”

一個侍衛提來一桶井水。澆在黃驊的頭腦門上。黃驊一下子被潑醒了,然後奇怪地看着大夥。接着又看到了儷兒的屍體,立即發瘋地問:“怎麼啦,怎麼啦!”

小婢又哭哭啼啼地將事情經過講了一遍。

“劉勝之,你爲什麼不說,”黃驊一把將劉開的衣服揪着,氣憤地問。

“醇之兄,我也不知道啊。”

黃驊怒氣衝衝,這時候段正明正在向招羅毗解釋原因,讓招羅毗賠罪。

“走,”黃驊忍着怒氣,對侍衛說道,賠個鬼罪!人死已經不能復生了,但在這裡,人家人多勢衆,而且烏蠻也比較兇狠,說不清楚。因此不出使大理,將儷兒的屍體搬上馬背,帶着手下回去了。

這事兒是劉開開玩笑惹出來的,黃驊帶着手下走了,劉開還愣愣地站在這個寨不寨,城不城裡。

現在形勢王巨就象一個放大版流氓美帝,大理則是一個縮微版的天朝,段正明一看事兒要糟,連忙走過來說:“勝之,這如何是好?”

招羅毗還站在另一側呆呆地想,我哪兒做錯了……?

劉開責備道:“世子,你們大理怎能有如此野蠻風俗?”

wωω⊙ тTk ān⊙ C ○

“我真不知道啊。”

“世子,不瞞你說,這次前來出使,少保對我們交待了他的底線,只要你們段家對大宋不惡,他對你們段家也不會惡,這一條,我可以對天發誓!”

劉開還真沒有撒謊,即便以後王巨真的用兵大理,真的將大理滅掉了,段氏他還想保住的,甚至都不會象曹彬滅南唐那樣,將李煜送到京城,然後死得不明不白。爲何呢?因爲段家信佛,信到最後,全部成了吃草動物,傷害性不大。那麼給一些權利與好處,就可以利用段家穩定人心。

然而劉開這話兒只說了一個片面,便讓段正明產生了誤解。

他茫然地盯着劉開問:“那麼你們家少保何故如此?”

“實際少保用意很簡單,逼你們大理向中國稱臣,當然,不是讓你們段家去京城,而僅是一個稱臣子,就象占城那樣,大理還是由你們段家治理。”

段正明一到邕州城,王巨便將他爲何用兵占城,以及用兵占城後的種種做法講給他聽,不過段正明有點不大相信,又問:“爲何?”

“分清主次,至少你們大理就不敢支持我朝周邊諸蠻,他們也不敢猖獗,我朝就可以專心北方了。”

這個說的是五個地區的蠻人。

第一個就是自杞與特磨道,自杞蠻以後讓宋朝南方官員頭痛了,不過也只是一個頭痛,並沒有用兵入侵的什麼,倒是用兵大理,侵吞了大理好幾個郡府。主要原因南宋是他們衣食父母,沒有了南宋買馬,自杞蠻息菜了。現在自杞蠻與特磨道更沒有對宋朝產生妨礙。

第二個就是西南諸蠻,實際就是貴州地區的蠻人。宋朝強勢時,他們倒向宋朝,大理強勢時,他們倒向大理。到了南宋時,段譽已經控制不了大理,宋朝也偏安一隅,許多強大部族自稱君王了。但總的來說,這一部分蠻夷對宋朝也沒有產生危害,因爲在他們的前方隔着真正的夔峽蠻(宋朝的夔峽路包括西南諸蠻,但根本就沒有控制,略略控制的地區那就是重慶三峽南部地區的蠻人,這裡纔是真正的夔峽蠻)、北江蠻、南江蠻、梅山蠻。因此這部分蠻人與劉開所說的也沒有多大關係。

第三個羣體那則關係到一部厚重的史書。宋朝的馬……茶馬古道!

北宋的馬源比南宋廣泛。分成四大部分。

一是契丹馬,多是從河東路走私過來。

二則是西夏馬,西夏馬又分成兩部分,一是官市馬,關係和好時,兩國互開互市,西夏每年向宋朝銷售若干馬匹,但這部分馬大多非西夏馬。而是多阻卜與遼國夾山地區運來的契丹馬,也就是後來成吉思汗成就的那支無敵大軍跨下的蒙古馬。

蒙古馬能夠吃苦耐勞,長途跋涉,所以元蒙用它們征服了半個歐洲。

不過宋夏宋遼之間的衝突,距離都不大長,因此對馬的要求不是能長途跋涉,而是要求短距離爆發力強,體格高大,這才能在戰場上發揮戰馬的威力,所以站在宋朝立場。契丹馬非是良馬。

西夏爲何這麼做?他們自己將良馬保留下來,放在戰場上。遼國對宋朝馬政實施禁榷,馬相對而言很便宜,西夏一不失國內良馬數量,二則能從中賺取差價。

二則是私馬,這些馬那多是真正西夏馬了,其中不泛被譽爲大宋第一良馬的西夏河套馬。

第三部分則是秦州那邊得到的吐蕃馬,在唐朝時,以日月山爲界,山西青海湖兩邊纔是良馬,山東則多是矮小的川馬。隨着遊牧過渡,青海湖兩岸已經不適宜人類居住了,於是吐蕃各族全部遷移到山東,也就是河湟地區。這些良馬同樣帶了過來,相互雜交,成了後世有名的三河馬雛形。這種馬也不錯。

此外就是回鶻馬,西夏未得到河西走廊之前,宋朝也通過各種方式,包括購買,或進貢回賜等形式,得到不少回鶻馬種。不過後來西夏佔據了河西走廊後,南絲綢之路道路崎嶇難行,多是鹽鹼地戈壁灘,因此得到的回鶻馬數量就漸漸減少了。

第四部分則是川馬,不是宋轄內四川漢人養的馬,而是茂州到黎州這一川西地帶,他們飼養的則多是真正矮小的川馬,後來康熙滅吳三桂用的這種馬,雖然矮小,爆發力也不強,不過它能吃苦耐勞,特別是能在山道上奔馳,當然,放在北方戰場,這個馬就一無是處了。

不過馬的宋朝對馬的需要數量太大了,僅是這一地區飼

養的馬匹數量,那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許多有遠進的黎州蠻便從大理那邊購買戰馬,販運到宋朝賺取差價。

然而大理的馬則同樣是矮小的滇馬,售價不高,於是茶馬古道從北宋時就隱約地產生,從大理西北部開始,一直沿伸到青海南部地區,南面則達到西藏內腹,甚至延伸到印度,一個以馬爲主體的龐大商道漸漸產生。

不過北宋馬源廣泛,對這條馬道數量要求不大,直到南宋時,幾乎全部依賴這條馬道了。那時茶馬古道才正式繁榮起來,一直到明朝,不過那時茶馬古道已經不僅是販馬之道,而是一條真正重要的商業道路。

這裡過來的則是真正的藏馬,比較高大,宋人也比較喜歡。

因爲這條馬道,就涉及到兩國交界的第三個蠻部,或者說蕃部,黎州蠻,實際這部蠻人對宋朝十分友好,儘管他們是川西藏人的祖先,但在宋朝南方周邊各個蠻部當中,他們是最爲省事的一個羣體。

不過大理將他們馬源控制住了,沒辦法,只好也向大理稱臣進貢。

這是第三種蠻或蕃,還是與劉開所說的無關。

然而還有兩種蠻人,一是敘州蠻,宜賓南部地區的蠻人,二是瀘州蠻,瀘州長江南部的蠻人。兩部蠻人,敘州蠻不喜生產耕種,多是畜牧業,瀘州蠻開始有了高度的農耕文明。相同之處便是也養馬,然後將馬賣給宋朝,另外就是將宋朝的物產運向烏蠻,再將烏蠻的物產運到宋朝,謀取其中的差價。同時兩部皆很不老實,時常抄掠宋境百姓。熊本用兵後,瀘州蠻情況稍稍改觀,不過敘州蠻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也不一定完全是大理支持的緣故,不過大理肯定要負一部分責任,最少烏蠻要負一些責任。

劉開指的就是這兩部蠻人。

如果大理成了宋朝真正臣屬國。一南一北施壓。雖然不能完全使這一地區改觀。但肯定會改觀許多。

若僅僅是逼大理稱臣,這條理由充足了。

而且對於段氏來說,敘州蠻與瀘州蠻管他們屁事,至少這樣一來,一是杜絕了王巨可能的大軍入侵,二是說不定他們真能替段氏剷除高家,不讓段氏做大理的傀儡王。

因此段正明後悔莫迭。

“世子,你這回明白我爲何如此竭力搓合成這門親事的原因了吧?因爲三十七部烏蠻相對而言。是支持你們段氏的。而黃醇之則是王少保手下第一傔客,即便黃醇之這個女兒,少保平時也視之如從女如妹妹。以她的身份嫁給毗少部長,毗少部長一點也不屈之!那麼你們段氏也會相信少保的用心了。同樣,也是爲了少保大計,黃醇之這才忍痛割愛,同意將愛女嫁給毗少部長。但是沒想到啊……”

“勝之,這是我的疏忽,不過大理種種規矩確實與中原不同,並且各族有各族的規矩。雖然我身在大理,同樣也不能一一清楚。否則至少會讓毗部長以漢家婚禮操持的,還望勝之在少保面前替我們解釋一番。雖然發生了慘劇,但我們對少保是很尊重的,包括招羅毗部族,他也不是想有意羞侮漢家,只是隔着自杞部,自杞部與烏蠻習俗不同,因此夜苴部人不知道漢家人的想法,這才……”

“世子,恐怕很難了,少保自幼時母親改嫁,父親早逝,孤苦伶仃,只是少保天生異稟,奮發圖強,這才成了我們大宋的傳奇。但是因爲這段經歷,他很重視親情。如果黃小娘子未死,那還好說。但死了,毗部長,準備戰爭吧。”

“啊。”

“真的,毗部長,你我相識,頗是有緣,我說句衷告話,準備戰爭吧。少保不會讓你們夜苴部挑釁他的威嚴的。”

“不能打……”段正明說。

“是啊,不能打。”招羅毗說道。

夜苴部不是其他烏蠻部,相隔遙遠,它就在自杞部邊上。儘管因爲習俗不同(一個不愛潔,一個超級愛潔),互相不怎麼往來,不過王巨兩次用了雷霆手段,將自杞部七成豪強鎮壓,當真他一點也沒有所聞?

夜苴部哪裡是這支宋軍對手?

“毗部長,這次回去後,我也要受少保處罰了,畢竟這樣的規矩,我居然都不知道。因此這是我最後一次在你們這裡做客了,世子對我也很尊重。我只能說一句,準備戰爭吧。少保性格太強勢了。你們一部力量肯定不足的,因此最好將三十七部烏蠻力量集中起來,看看能不能做到僵持不下,這才能保住你們這一族。”

劉開又準段正明拱了拱手說:“世子,告辭。”

“別急着走,明天吧,我們再想想辦法,”招羅毗衝手下使了一個眼色,意思是想將劉開強行留在這裡。

劉開有點慍怒道:“毗部長,你是何意。”

“委屈劉兄,”招羅毗道,說完拉着段正明說道:“如今之計,一不做二不休,派人追上黃驊那一行,然後將他們殺死。”

“不妥。”

“世子,可以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招羅毗說道,反正在大理境內,王巨哪裡會打聽到真相?

段正明還在猶豫不決,招羅毗開始下令了,讓族中派出許多丁壯騎着馬追了下去。

可是這裡是夜苴部,前面就是自杞部,招羅毗派出的丁壯騎着馬追,黃驊他們也是騎馬而來,追到天明,到了自杞州境內,被巡邏的宋兵發現喝止,他們也沒有追上黃驊一行,族中的幾百名戰士只好騎馬回來。

段正明與招羅毗只好又找到劉開,招羅毗說道:“勝之,她只是一個女子。”

意思犯不着爲了一個少女,就發起戰爭吧。這是戰爭!而不是各部族的開打,那隻能叫戰鬥。

“毗部長,少保很重感情,而這次黃小娘子前來大理,也是少保同意的,否則黃醇之不會同意她來大理。一是感情,二是自責,少保必發起戰爭。”

“二是你可能不知道中國的規矩,慶曆年間,宋夏開戰,仁宗匆匆忙忙地應戰,導致幾年戰爭下來,百姓負擔沉重,又恰逢大旱災,山東陝西盜賊遍佈。遼國乘機來敲詐,要求我朝歸還河北關南十縣,我朝沒有同意。遼國又換了兩個條件,一是嫁公主殿下,二是增加歲幣。結果我朝上下寧願一年加二十萬歲幣,也不願意下嫁公主。爲何,大家都不願意將一國之重,讓一個女子去揹負。事情傳開,少保必然讓人笑話。況且你們這樣的成親……所以少保只能用大軍來堵住大家的嘴巴。”

“勝之,那你爲何幫助我們?”段正明不解地問。

“少保是進士,是士子,我是舉子,也是士子。然而經歷各自不相同,少保在邊陲長大,性格剛烈。我則不然。少保用兵交趾占城,死了許多兵士,流民死亡就更不用說了。但少保又將兵鋒指向你們大理,因此我與其他幾位傔客皆是勸說少保以和爲貴,包括這一行的目標。可少保還是想用武力來強行解決。一旦少保滅掉你們夜苴部,下一步必然是三十七部烏蠻,再下一步就是你們大理,再下一步說不定到了蒲甘國。這樣無休無止,終於何時,則非是我等所願了。這樣說,世子明白了吧。不過我也真要回去了,難不成毗部長想恩將仇報?”

“不會,不會,我只是擔心。”

“也不用擔心,烏蠻各部子弟剽悍強勇,少保雖訓練了許多大軍,但有許多兵力被交趾與占城牽制,真正能動用的兵力不多。如果你們各部團結起來,必能熬過這一關。但要切記,你們大理非是西夏,說句不好聽的,你們兩個大理的力量合在一起,也非是西夏敵手。因此到時候必須派一使遊說,認一個錯,讓少保有一臺階下,少保那邊用兵也會自動停下了,此事也就結束了。”劉開說完,找到他的座騎,翻身上馬,又衝段正明與招羅毗拱了拱手說:“請相信我的話,至少我不會害你們,如果想害你們,少保對付你們一部力量不好,何必讓你們三十七部聯手,請三思。”

這纔是最讓人迷惑的地方……(……)

第721章 真相第603章 幾振(上)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606章 冒泡(中)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82章 鬧大吧(一)第578章 和平第275章 威名(上)第679章 黃雀(上)第574章 維穩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74章 成親第140章 明妃曲第759章 張睦(上)第664章 預熱第35章 關學第179章 兄弟第80章 磨練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830章 反轉第257章 吾願往第457章 拿捏(下)第45章 奇蹟之戰(二)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824章 遲了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83章 鬧大吧(二)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800章 點將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263章 斬龍(下)第740章 裂車(中)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275章 威名(上)第568章 隱患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666章 入彀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314章 錦袍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815章 溫馨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118章 舅家第321章 松溪第702章 大事(上)第563章 羞侮第800章 點將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309章 帶頭第216章 報復第768章 反轉(上)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599章 白衣(下)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426章 楚懷王第356章 世襲第574章 維穩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384章 《感事》詩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835章 同意第63章 親戚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282章 用第113章 侍讀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772章 不殺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415章 潑(上)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435章 嚇一跳第121章 省試第586章 值得第690章 正統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602章 南方第540章 春雷第572章 提醒第587章 燕歸來第730章 兩顆心第715章 犧牲品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805章 授業第476章 鼓聲(下)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299章 舅舅們(下)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
第721章 真相第603章 幾振(上)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606章 冒泡(中)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82章 鬧大吧(一)第578章 和平第275章 威名(上)第679章 黃雀(上)第574章 維穩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74章 成親第140章 明妃曲第759章 張睦(上)第664章 預熱第35章 關學第179章 兄弟第80章 磨練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830章 反轉第257章 吾願往第457章 拿捏(下)第45章 奇蹟之戰(二)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824章 遲了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83章 鬧大吧(二)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800章 點將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263章 斬龍(下)第740章 裂車(中)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275章 威名(上)第568章 隱患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666章 入彀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314章 錦袍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815章 溫馨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118章 舅家第321章 松溪第702章 大事(上)第563章 羞侮第800章 點將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309章 帶頭第216章 報復第768章 反轉(上)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599章 白衣(下)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426章 楚懷王第356章 世襲第574章 維穩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384章 《感事》詩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835章 同意第63章 親戚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282章 用第113章 侍讀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772章 不殺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415章 潑(上)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435章 嚇一跳第121章 省試第586章 值得第690章 正統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602章 南方第540章 春雷第572章 提醒第587章 燕歸來第730章 兩顆心第715章 犧牲品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805章 授業第476章 鼓聲(下)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299章 舅舅們(下)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