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飛錢司

不過段正明未來的生活,不會象他想的那麼慘……

一行人在山林裡又轉了兩天,正月初二下午,蔣清帶着大夥鑽出山林,這裡就是華竹部地界了,屬於烏蠻與白蠻混雜地區,這也意味他們相對也變得安全了。

於是蔣清找來幾匹馬,幾人騎馬向東飛奔。

蔣清先行找到王巨,將情況稟報了一下。

第二天段正明與段正淳兄弟就被帶到。

王巨讓他們坐下。

這些天亡命生涯,讓這對兄弟吃了不少苦頭。

不過王巨也沒有說,而是道:“世子,你看看。”

王巨說着,拿出一張紙,就是他寫給朝廷奏章的草稿。

得到大理,得治理大理。

如何治?王巨在這張紙上寫得很詳細,流官與土官分權而治。

因爲大理情況特殊,因此必須置永久性的經略使,主管大理一路政務,永久性的安撫使,與兵馬總管一文一武掌管大理軍務,提舉使與轉運使,掌管大理財政,刑獄使掌一路刑獄案件,營田使掌一路農田水利,不過營田使則屬於經略使管轄了,因爲農田水利也是政務。

實際就是在州府以上正式置了一級官員,讓大理變成三級制度,路、州、縣,而非是象其他地區是州縣兩級官制,雖然路有提舉司、轉運司、刑獄司等機構,不過對州一級別的官員罕有直接領導權。

爲何得分權,這也是王巨害怕出現安祿山之類的情況,畢竟是大理。而非是中原地區。

一個分權。政、軍、財、刑分割。就不易產生安祿山。

而且爲了進一步防範,流官三年一任,但爲了接手的官員熟悉當地情況,所以是分批交接,如第一年任命經略使,第二年則任命安撫使,第三年則任命提舉使。

不過必須置路一級別官員,畢竟大理廣域廣大。貧富不均,生蠻也多,以後隨時能出現叛亂,如果不置路一級官員,則無法教導當地百姓,合理的開發,也不能根據情況調撥財政賦稅。就象騰衝府,那麼多裸形族,如何徵稅,不能徵稅。難道不派官員治理,那麼就要從其他地區調撥稅賦支援。還有以防叛亂。那更是要集中力量去鎮壓了。

這是路,下面纔到各州府縣,州府置知州知府、通判、判官籤判,知置知縣主薄,餘下的則由附屬官員將由蠻人擔任,實行蠻漢共治局面,用此緩和衝突。

稅賦則還是王巨在廣南西路執行稅賦政策,若是兩稅則是十稅抽一,若是身丁錢,則是身丁其家總收入的十五分之一。

不過商稅則必須把持住。

不要小看了這個商稅,未來羅殿與自杞能立國,則是茶馬交易帶來的龐大商稅,南北江蠻之所以能強大,也是利用地形的優勢,把持了漢人與西南諸夷的貿易稅賦,所以才得以強壯。

這個王巨必然杜絕了,那怕不惜用兵去討伐。

也必須控制住商稅,否則這個十稅抽一,根本滿足不了未來治理所帶來的支出。

除了商稅,還有坑礦作監其他的收入,結合在一起,基本就可以滿足未來治理支出需要了。

然後到兵,現在王巨手中的兵力主要是來自廣南西路的兵,而且薪酬很高,將來肯定不能支付這樣的薪酬,因此王巨將唐朝府兵制、屯田制以及鄭白渠的保捷軍制結合起來。

未來大理的駐兵仍以廣南的兵力爲主,從善闡府鎮池周邊抽出一些耕地,讓兵士實行屯田制度,屯田所得歸兵士所有,然後象鄭白渠保捷軍那樣,每年再發放十幾貫兵餉即可了。這樣就可以保留五六萬的廣南兵,然後將五六萬廣南兵分成三批輪戍,南邊則是交趾、東面則是邕州桂州,西面則是大理。同時大理與交趾本路可保持五千到一萬名土兵,那麼足以能應付各項戰事,而且由三路分擔這幾萬兵支出較少的邊軍,也不會產生巨大的負擔。

並且都不用象河東河北路,要經過集訓,兵力是現成的,平定大理後,將各軍裁減一下,便能產生一支精銳的軍隊。

然而還有的王巨並沒有寫。

高楊兩家打得不可開交,再加上段正明兄弟來了,奇貨拿到手了,平滅大理已經難度不高。

不過打敗大理還不行,得要治理起來。

這個過程必須要用兵,還必須要精心的治理,所以得有一個文武雙全的人領手這項艱鉅的任務。

那麼除了章楶別無第二人選。

而且這個時間比較漫長,可能是三年,可能是五年,等到大理安定下來,纔可以正式實施段正明所看到的流官制度。

並且想要治理起來,就要最大限度地實施改土歸流制度,別看諸葛亮七擒孟獲,孟獲對蜀國也比較忠心。假如蜀國不滅亡,但時間久了,誰都不能保證孟獲子孫還會對蜀國忠心。唐朝南詔蒙氏就是最好的證明,南江蠻也是最好的證明,儂智高也是如此。

因此最少得讓大理境內三分之二地區實施改土歸流,沒有了各個蠻首掣約,大理才能真正治理起來,這個改土歸流過程,必然會不停地用兵。

所以也需要章楶南下,並且還要給章楶放權。

還有餘下的一些措施,真正沒辦法實施改土歸流了,得將他們分化,分成各個小部族,那麼即便叛亂,影響力了不那麼大了,更易平定。

這些就沒有寫在這張紙上了,王巨等他看完後,道:“除了這些措施外,還有你們兄弟。”

“少保如何安置我們兄弟?”段正明苦澀地說道。

“我第一個安排,會向陛下請求賜封你爲大理郡王,至於你弟弟。則可以賜封國公之爵。並准以世襲。當然,能世襲的只能是你們以後子女中的一個人,同時,你們可以適度地去京城覲見陛下。”

這個覲見的什麼,真的無所謂。

雖然宋太祖宋太宗幹掉了好幾個皇帝,不過那是在以前,現在則不同了,比如占城國王就釋放回來。聽說還帶回大量禮物。

再說他們是階下囚,還能指望什麼?

王巨繼續說道:“另外我在東川郡城這裡將重建一個大型互市場所,大世子,你也去過廣南,應當知道廣南的商稅制度,一道往稅,本州之內一道過稅,本路之內兩道過稅,但在這個互市裡,往稅非是百分之三。而是百分之二徵稅,過稅則是百分之一。如果徵收商貨價格超過五十萬貫,則歸朝廷所得,若是在五十萬貫之內,扣掉管理成本,餘下收入會做爲你們的收入。”

百分之三的稅率,扣掉管理成本,也能得到七八千貫了。

不過段正淳問了一句:“如果商貨很少呢?”

這個得說清楚,不要以後讓自己掏腰包來彌補,自己那有錢墊付?

“若沒有,一年也最低交給你們五千貫,當成你們的收益。”

“爲何?”段正明不解地問。

“希望你們做一個對大宋忠心的郡王,並且五十年後,隨着你們子孫增加,這個上限,將是一百萬貫商貨的稅賦所得。如果滿了一百萬貫商貨交易,那麼你們段氏可獲益一萬多貫。”

其實真正的原因不僅是收買段氏人心,也在收買烏蠻人心。

東川郡也有許多烏蠻,瀘州與戎州下面許多部族也多是烏蠻,許多部族比較閉塞,燕達用兵北上,打得很辛苦。並且爲了用兵成本與節約時間,許多部族只好用了招撫政策,依然還是各個土司制度。

如果將這個大型互市打着段家的旗號,那麼就會有許多支持段氏的烏蠻交來交易。

只要商貿交易了,商貨流通起來,不僅改觀了各族百姓生活,而且南北通流,也能改變一些地區封閉的情況。那麼巴蜀地區以後就能與大理緊密聯繫在一起了。

這個王巨換不着說的。

“至於你們所擔心的交易商貨數額不足,估計也不會出現,東川郡上面就是巴蜀,這個交易量很龐大,並且稅賦少了近半,這裡未來交易極限肯定不止五十萬貫,一百萬貫同樣也有可能。這是第二個優惠條件,第三個,你們來看。”

王巨拿出一張大理地圖,上面標註得很詳細,甚至每一座山峰都標了出來。

段正明色變,人家情報都如此發達了,大理還能用什麼來抵擋?

王巨指着洱水邊上的三座山峰與下面一塊平地說道:“這裡十頃耕地,它們將作爲你們段家的永業田,這三座山峰上有一些茶葉,同樣賜予你們段氏,作爲永業田。當然,你們得派相關的人手去管理了。”

大理有茶,不過現在的普洱茶名氣不大,產量也低,不過若經營得池,這個產業也會帶來一筆收入。

“那麼我們要做什麼?”段正明問,他不傻,得到了這麼多好處,就得有付出。

“你們要做的就是對大宋忠心,適度地號召百姓聽從朝廷管理,當然,你們做爲大理未來最高的階官,名義上的首領,也可以向朝廷提出一些建議,比如一些官員做得不好,一些政策不當,以便讓大理百姓過上更美好安定的生活。同時若有大型活動時,你們也能做爲最高官員參加,不過有一條切記,你們有監督之權,但不可以真正參與到軍政政務當中,非是對你們不放心,而是怕你們的後代會產生不好的想法。這就是對你們唯一的要求。”

“就這樣?”段正明有些不相信。

“大世子,你以爲要怎樣?”王巨道,段氏號召力沒有想像的那麼大,但也不可忽視,不僅眼下的用兵,將來的治理與穩定人心也會發揮作用,所以王巨纔給予了這麼多優惠條件。他又說道:“不過這段時間,你們最好不要外出。”

得暫時將他們軟禁起來,不過挑明瞭說。段氏兄弟內心就不會排斥。王巨又說道:“這一路長途跋涉。你們吃了不少苦,早點下去休息吧。”

然後安排人手讓他們下去休息了。

等他們離開,王巨對黃驊說道:“醇之兄,你看看這份詔令。”

也就是王巨提出那個旅遊業的設想。

朝廷同意了置飛錢務的建議,並且還在京城置了一個飛錢司,與郵驛監結合起來,反正都有兌換系統,兩者不相沖突。並且不是王巨所說的南方城市,普及到了全部各個商業城門,一共有四十六個城市置了飛錢務。

還有的大臣聰明的,曾計算了一下,如果措施得當,一年可以爲朝廷斂出一百多萬貫,甚至兩百多萬貫的收益。

這麼多收入,不算少了。

但王巨其他建議,朝廷則沒有再提了。

黃驊說道:“一是朝中有大臣擔心長途旅遊,會有風險。二是朝廷還以斂財爲主。”

之所以有飛錢司的想法。是王巨從旅遊業中聯想起來的。

爲何有旅遊業,爲的是改善南方許多落後地區的收入。加強交流。而且一旦普及起來,確實會養活許多人。

簡單的,一路過來得要吃喝穿住行,這無疑就養活很多人了,還有王巨所說的,各景點銷售當地的工藝品,觀看當地人的風俗,以及導遊的啥,這些雜七雜八加在一起,養活的人可不少。

但朝廷在中間受益不是很大。

又加上有風險存在,這纔是朝廷沒有批准的原因。當然,王巨自己派人組織,朝廷也不會反對。不過以後若是出了事故,其責任就是王巨的了,或者是王巨手下的了。

“無妨,太過完美,反而容易讓君主忌憚。”王巨自嘲地說。

黃驊想勸,不過轉念一想,如果宋朝真容不下王巨,還有海外呢,於是沒有勸,只是說了一句:“朝廷如此斂財,長久下去,會嚴重缺乏貨幣。”

現在朝廷一年盈餘多少,王巨不大清楚。但知道盈餘會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這些盈餘將分成三條儲蓄,一是糧食,各常平倉嚴重缺少糧食,所以東南那次旱災,導致餓死了大量百姓。儲蓄過多,必然帶來沉重損耗,但最少得儲蓄一部分,這樣無論大災或用兵,國庫裡就會拿出充足的糧食賑災或用作軍糧了。

第二部分便是貴重財貨,包括香料珠玉,這個多放在內庫了。

第三部分就是帛與錢,帛一般不會儲蓄很多的,有一個保質期,因此一旦盈餘多,必須儲備銅幣與金銀。

可是宋朝貨幣嚴重不足,即便王巨從海外帶來大量銅,還是不足。那麼就會導致貨幣進一步惡化,也會妨礙商業流通。

王巨笑了笑說:“不會,朝廷可能會用兵西夏。”

“用兵西夏?”

“李秉常漸漸成年,梁氏爲了掌權,居然將兒子禁錮起來,朝廷有許多人以爲這是一個機會。”

“似乎是一個機會。”

“不是機會!朝廷小視了西夏,當真西夏有那麼好滅的?若此,我都不會讓韓韞在陝西苦心經營那麼多年了。與西夏相比,大理弱爆了。”不是大理百姓不勇敢,而是西夏那是真正的遊牧民族,真正的騎兵,這時代騎兵無疑是最無敵的兵種。一旦面臨國破家亡之時,反撲起來,戰鬥力絕對不可小視。

“若是無功,少保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士氣,又會跌落。”黃驊擔憂地說。

“可是朝廷沒有下詔詢問我,我如何上書?”王巨道。

而且不知道王韶現在的情況,南方又離不開章楶,或者讓他率領大軍西征,然而捫心自問,王巨可做不到立即滅掉西夏。

除了這三個人,其他人更差。

特別王巨又遠在南方,不大好過問,因此他在心中默默說了一句,小皇帝,你可千萬不要衝動啊。

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685章 撈人第107章 盜版第245章 王巨心很野第121章 省試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594章 長子第853章 囚籠(上)第738章 哭第445章 二王(中)第799章 不敢碰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237章 三百斤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21章 朱鈔第822章 是他第328章 一個門客,一個太監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128章 快活第580章 遙思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296章 胡鬧(上)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649章 海盜(中)第205章 禁馬第33章 愚者第835章 同意第223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下)第296章 胡鬧(上)第359章 聰明人第605章 冒泡(上)第624章 縮影第726章 微調第211章 成事在天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674章 惡婚(下)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20章 講道理第822章 是他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718章 拯救第96章 放榜(上)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367章 變化第674章 惡婚(下)第317章 坐臥者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20章 講道理第380章 桑弘羊第586章 值得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395章 富!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654章 不會吧第473章 迷宮(下)第235章 孩子氣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755章 你不懂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646章 長城(下)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661章 自曝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619章 拉尼娜第488章 泄露第363章 霸道第175 新私商(上)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441章 火拼第124章 觀燈第426章 楚懷王第140章 明妃曲第453章 三十萬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下)第848章 誘餌第816章 響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738章 哭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269章 那一公第80章 磨練第61章 六拜(上)第427章 擔心第617章 呵呵第594章 長子第476章 鼓聲(下)第160章 錢哪(下)第382章 掏心窩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
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685章 撈人第107章 盜版第245章 王巨心很野第121章 省試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594章 長子第853章 囚籠(上)第738章 哭第445章 二王(中)第799章 不敢碰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237章 三百斤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21章 朱鈔第822章 是他第328章 一個門客,一個太監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128章 快活第580章 遙思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296章 胡鬧(上)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649章 海盜(中)第205章 禁馬第33章 愚者第835章 同意第223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下)第296章 胡鬧(上)第359章 聰明人第605章 冒泡(上)第624章 縮影第726章 微調第211章 成事在天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674章 惡婚(下)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20章 講道理第822章 是他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718章 拯救第96章 放榜(上)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367章 變化第674章 惡婚(下)第317章 坐臥者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20章 講道理第380章 桑弘羊第586章 值得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395章 富!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654章 不會吧第473章 迷宮(下)第235章 孩子氣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755章 你不懂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646章 長城(下)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661章 自曝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619章 拉尼娜第488章 泄露第363章 霸道第175 新私商(上)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441章 火拼第124章 觀燈第426章 楚懷王第140章 明妃曲第453章 三十萬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下)第848章 誘餌第816章 響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738章 哭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269章 那一公第80章 磨練第61章 六拜(上)第427章 擔心第617章 呵呵第594章 長子第476章 鼓聲(下)第160章 錢哪(下)第382章 掏心窩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