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

Part5心胸狹隘的危害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區別僅僅是看利多還是弊多,而心胸狹隘則是有百害而無一利。首先,心胸狹隘會使人的挫折耐受力和抗壓力降低,挫折耐受力和抗壓力的降低會導致更多的挫折,而過多的挫折一定會直接影響到受挫者的情緒,情緒低沉就會導致心情灰暗,這樣,一來沒有心情去參與社會交往活動,二來他人也不願意在社交場合看見一個心緒不佳者敗壞了大家的興致。

由於心胸狹隘會使一個人朋友盡失,在這種情況下又無法結識新朋友,這樣就缺乏朋友之間的有益交流和溝通。而正常的社會交往是人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途徑,當這種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人就會因爲無法感受到人世間的溫暖,看不到生活美好的一面而在內心產生壓抑和沮喪,最後導致消沉和頹廢,而且會對周圍的人產生厭煩、鄙視和戒備心理。長此以往,孤僻、妒忌、自負、猜疑等許多不良消極心態就會積累起來,使原本狹隘的心胸變得更爲狹隘,偏激的認識更加偏激,性格缺陷就會惡性膨脹,因此,狹隘有百害而無一利。

Part6如何克服偏執和狹隘的心理

心胸狹隘是偏執性格的主要成因,而心胸狹隘這種病在這個世界上是花多少錢也買不到藥來醫治的。醫院可以爲你換心、換肝、換肺,但換不了你的思維。由於心胸狹隘導致的偏執性格若矯正不及時,就有可能在嚴重精神刺激下惡化發展成爲有病理性妄想症的偏執型精神病。

偏執者是這個社會上心理最脆弱、抗挫折能力最差的羣體。想要改變自己偏執性格的朋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提高認知法。由於偏執者很難對他人產生信任,因此不會接受任何善意的忠告,作爲家人,特別是父母和配偶,首先要與他們進行感情上的認真交流,讓他們反思自己的行爲,問問他們,難道他們所遇到的挫折和障礙都是別人的錯嗎?他們自身就有沒有責任嗎?患者的家人或朋友在對患者進行開導時一定要拿自己的切身經歷來做例子,讓患者知道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處理方式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

親友在幫助偏執者提高認知度時,一定不可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讓偏執者自己慢慢體悟到自身的問題。

假如偏執者能逐漸對自己有一個正確客觀的認識,就會對自身進行認真反思,這時他們就會產生改變自身人格缺陷的願望。

2.善於忘記法。人的大腦有選擇性記憶或選擇性忘記的功能,一般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常常牢記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並會因爲某種刺激激活這些記憶。每激活一次他就記憶一次,時間越久這種記憶就越深刻。同時,人的大腦還有一種善於忘記的功能,即對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當時會報以感激,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感激之情就會越來越淡。我們應該學會把這種記憶功能和忘記功能調轉一下方向,牢牢記住曾經給過自己幫助的人,忘記曾經給過自己傷害的人。學會忘記那些使自己不快的人和事,就能成功“倒空”在大腦裡時刻干擾自己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魔”。

牢記那些曾經讓自己愉悅或感動的人或事,能有效刺激大腦的興奮點,並激發自己的創造力。而時刻讓過去的挫折、失意和被欺騙的痛苦佔據自己的大腦,就會嚴重抑制自己的創造力。痛苦和快樂是一對水火不相容的冤家,但痛苦與快樂的戰爭又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痛苦的力量經常能很容易地戰勝快樂。我們常說要快樂的生活,那麼什麼是快樂?“快樂”就是很“快”就“樂”完了的幸福感覺,“樂”是很“快”就會過去的。但痛苦卻永遠伴隨在我們左右。在痛苦中享受快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但把痛苦當做快樂不是自虐又能是什麼?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忘記痛苦,丟掉痛苦,而正因爲快樂太少了,所以我們更應該記住它並不時品嚐回味它。

3.換位思考法。偏執者的另一個大問題是永遠以自我爲中心,並極度自私,這就使得偏執者不會從他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也是他們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原因之一。一個人要是沒有朋友那就活得太淒涼了,而且性格會越來越孤僻,越來越自私。偏執者的邏輯是,既然天下人都與我爲敵,那我憑什麼要爲他們付出呢?可是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不付出就能得到的利益。不想付出只想得到,最後只能得到他人的輕視,而最傷害偏執者自尊心的莫過於此,何況他們把自尊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建議偏執者遇事時不妨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考慮。

4.多讀名人傳記法。多讀名人傳記對我們每個人都裨益良多,很多名人都有各種心理問題,但他們都成就了各自的偉業。許多政治家和商界鉅子都有偏執性格,一團和氣的老好人是絕對當不了政治家的,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要推行他的政治理念就必須要有強硬的手段,這個強硬的手段就是偏執。同樣,一個成功的大企業家或商界鉅子也都是以個性強硬、偏執而著稱,否則他們就根本無法管理好他們的商業帝國。

這裡請偏執者一定要注意,我絕不是要你們學習名人的偏執,你也一定不能認爲只要偏執就一定能成就大事業。其實,所有名人在成名之前都決不會偏執,而是執著,只有執著才能成就大事業。但偏執對政治家也好,對企業家也罷,都仍然是一個嚴重的性格缺陷,因爲偏執會使他們聽不進去不同的意見,面對剛愎自用、聽不進去不同意見的領導,相信很多人都會保持緘默。古話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可偏執者則是根本不聽,不聽則更暗,所以偏執也會給一意孤行的政治家和企業家帶來滅頂之災。

多讀名人傳記是爲了讓你瞭解名人成功的秘訣,每個成功者都曾經遭受過無數的挫折、羞辱和失敗,他們都是從失敗中走出來的。每個成功者都是一本教科書,他能讓你看見自己失敗的原因並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

5.寬以待人法。寬容是美德,但具備這個美德的人確實不多。任何人在社會上都需要與他人發生聯繫,只要發生聯繫就一定會有矛盾產生。偏執者應該瞭解一下人際交往中的“互酬原則”,不要老想着這件事情自己吃虧了,那件事情自己沒占上便宜。其實在自然定律下,沒有什麼人總是吃虧的,也沒有什麼人總是佔便宜的。在很多情況下,你付出了多少就一定會得到多少。今天沒有得到不等於你明天得不到,明天得不到不等於你後天得不到,今年沒得到還有明年,該來的總會來,不該來的想也沒用。

6.廣交朋友法。要相信人與人之間是可以溝通的,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關鍵在於發現。尤其要相信家人和朋友是可以信賴的,可以參加家人和朋友的社交活動,這樣可以交到新朋友。在社交活動中大家經常會爲一些事情爭論,這是正常的,不要在爭論中因觀點不同而對他人產生敵對心理。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意願和觀點的權利,這種權利是天賜的,任何人也無權剝奪。西方哲人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堅決捍衛你說話的權利。”能經常與他人進行正常交流,你就會發現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就會解除對他人無畏的防範心理。

7.開闊視野法。任何人都一樣,心胸狹窄的人一定是視野太窄,視野太窄是因爲見識太少。見識不僅僅只能從書本上得到,社會生活纔是增長見識的最佳途徑。由於偏執者不容易對他人產生信任,所以,建議偏執者參加一個戶外俱樂部,多參加一些危險性不大的戶外探險和徒步活動。這樣既能鍛鍊身體,又能切身感受到“驢友”們在野外的互幫互助行爲,從而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和信賴。其次,可以參加拓展訓練,拓展訓練是增加人與人相互信任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這兩種方法對糾正偏執性格非常有用。

8.增加抗挫折的能力。對待挫折和失敗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人生在世不可能不遇到失敗和挫折,既然失敗和挫折不可避免,那麼當遭遇到失敗和挫折時,最明智的做法是冷靜總結經驗教訓,以免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做出錯誤決策再次導致失敗,這樣,就不會被挫折打倒,久而久之就自然增加了抗挫折能力。

Test:你是個偏執的人嗎?

生活中有很多性格固執的人,但固執不是偏執,適當的固執,爲人增加了些許可愛的“原則美”,而偏執的人則既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

做完下面這個測試,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是一個偏執的人。

1.經常對他人求全責備。

2.總是責怪別人是麻煩的製造者。

3.對人缺少信任,感覺多數人不可信賴。

4.會有一些別人沒有的念頭和想法。

5.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總是亂髮脾氣。

6.總是抱怨別人不理解你或者不同情你。

7.總感覺別人對你取得的成績沒有給出恰當的評價。

8.總感覺別人想佔你便宜。

以上題目,回答“沒有”得1分;回答“很輕”得2分;回答“偏重”得3分;回答“嚴重”得5分。

答案:

10分以下,恭喜你,你是個心平氣和的人,你不是個偏執的人。

15—24分,你存在一定的偏執度,如果你總感覺環境不順心,那你要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

25分以上,你有一些偏執,建議你學會控制情緒,不要總是發脾氣。

你有狹隘心理嗎?

你覺得自己心胸狹隘嗎?仔細想想,最近一個月,你有如下情況發生嗎?

1.看到別人比自己強,心裡非常妒忌嗎?是否

2.對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心裡非常瞧不起嗎?是否

3.爲了一點小事,就寢食難安嗎?是否

4.別人聚在一起說話,你會疑心他們是在說你的壞話嗎?是否

5.經常爲了一點小利益斤斤計較,不肯吃一點虧,是嗎?是否

6.經常猜疑別人嗎?是否

7.自己付出了,卻沒有得到回報,因而整天生悶氣,是嗎?是否

8.好事沒有輪到自己,心理上感覺不平衡,因此痛苦不堪,是嗎?

是否

上述8個問題,如果你有一個以上回答“是”的話,說明你有了狹隘心理,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

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章 前言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1章 前言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1章 前言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
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章 前言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1章 前言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1章 前言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