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

Part1抑鬱症——心靈感冒

邢小姐,28歲,已婚。邢小姐14歲時在學校曾被老師誤會偷了同學的東西,當時她被老師和同學狠狠地諷刺挖苦,雖然事後丟失的東西很快被找到,老師和同學也向她表示了歉意,但她還是因爲羞憤做出了極端的事情——她吞吃了一整瓶安眠藥。自殺事件後,邢小姐再也不願意去學校上課,她的父母不得不給她轉了一所學校。

邢小姐大學畢業後被一家中型公司錄用,由於她工作能力突出,表現優秀,很快她從一名普通文員被提拔到了總經理秘書的崗位。可是做總經理秘書時間不長,邢小姐就被毫無緣由地安排去了銷售部。這時,14年前發生的那件事再次浮現在邢小姐的腦海中,她覺得一定是公司的領導聽說了她過去的這件事情,所以才把她調離總經理秘書的崗位。從此以後,邢小姐變得不願跟人交流,整天悶悶不樂,鬱鬱寡歡。

其實,邢小姐完全想錯了,她被調離總經理秘書的崗位和她14歲時發生的那件事情一點關係都沒有。之所以把她調去銷售部,是因爲妒忌心強的總經理夫人看見自己丈夫的秘書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大學生後心生醋意,硬逼着自己的丈夫把她換掉的。

但是邢小姐從此卻再也擺脫不了14歲時那件事的陰影,自殺的念頭開始不斷在她腦海中出現。

邢小姐這是患上了心靈感冒——抑鬱症了。對於邢小姐來說,應該儘快擺脫那件不愉快的往事,而擺脫它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要將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遭遇到的不快和多年前的這件事情聯繫在一起。同時,邢小姐也應該敞開心胸,積極主動地與總經理進行溝通,瞭解自己被調離的真正原因。

抑鬱症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不高興”“愛生氣”,它明顯的特徵是自我評價過低,情緒持續低落,心情壓抑,容易發火,並由此帶來思維遲滯、興趣喪失、茶飯不思、寢食不安、唉聲嘆氣、甚至悲觀絕望等。重度抑鬱症患者則會發展到悲觀厭世,經常想到自殺甚至實施自殺行爲。

有的抑鬱症患者需要長期依靠安眠藥、鎮靜劑和抗抑鬱藥物來抵禦這個看不見的“灰色殺手”。

西方人對抑鬱症的認識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但我國真正認識到抑鬱症的危害卻只有短短的20年時間。西方人稱抑鬱症是“情緒的感冒”,我國的專家則把抑鬱症更加形象地比喻爲“心靈感冒”,感冒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避免的,抑鬱症也同樣。

據中國精神衛生中心公佈,我國目前約有1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各種精神類疾病,其中,患有抑鬱症的人大約有3000萬人,他們中有15%的人最終死於自殺。

Part2抑鬱症——心靈殺手

自殺,相信我們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念頭。

某網站曾做過如下民意調查:

在“你想過自殺嗎?”一欄下分別有5個選項:

1.從沒想過。

2.以前想過。

3.現在想。

4.偶爾想。

5.不想。

其中回答“以前想過”的人約佔18%,“現在想”的佔45%,“偶爾想”的佔18%,“從沒想”和“不想”的分別佔13%和7%。

而在同一網站對“你認爲自殺是一種什麼行爲?”的網上調查也給出了4個選項:

1.衝動之舉。

2.活着沒有希望,死了一了百了。

3.對自己和家人不負責的表現。

4.對現實生活的逃避。

其中有37%的人選擇了第二項,有38%的人選擇了第四項,有10%的人選擇了第一項,有15%的人選擇了第三項。

在“如果遇到問題你會怎麼辦?”的3個選項中,回答“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的人佔54%,回答“向家人和朋友救助”的人佔17%,回答“自殺”的人佔30%。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委託中國衛生部以浙江省爲樣本調查浙江省居民的精神衛生狀況。該調查持續了一年時間,涉及浙江省10大行政區70個縣(區)200多個鄉(街道、社區)的居民共5000人。

調查結果顯示,僅沒有自控能力,有自殺傾向的重型抑鬱症的發生率已超過4%,輕型抑鬱症的發生率接近4%,兩者相加接近8%,如果再加上那些時而抑鬱,時而狂躁的心理疾病患者,發病人數已接近人口的9%。

由此可見,自殺現象已經成爲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嚴重的社會問題。

請看以下因患抑鬱症自殺的案例:

2003年4月1日,香港演員張國榮跳樓自殺。

2004年11月9日,以《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一書成爲美國暢銷書作家的張純如(華裔),在自己的轎車內飲彈身亡。

2005年2月22日,韓國女藝人李恩珠在家中上吊自殺。

2005年1月1日,山西鑫龍稀土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恩龍在新年第一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2005年1月1日傍晚,陝西金花集團副總裁、上市公司金花股份副董事長徐凱進入西安某酒店預定的房間,自縊身亡。

演藝界名人和成功企業家因抑鬱症自殺的例子還可以列舉出很多,而社會上的普通人羣因抑鬱症自殺的案例也屢見不鮮。

2005年6月21日晚上10點40分,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三年級學生張某從學校中心教學樓13層的廁所跳下,他跳樓一小時後,有人在他跳樓的那扇窗戶前發現了一把椅子——張某跳樓前曾在這把椅子上坐了很長時間。我們可以想象,他在結束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曾經做了何等艱難的心理掙扎。

據統計,目前大學校園裡的抑鬱症患者的比例已高達到24%,爲什麼大學生患抑鬱症的比例如此之高呢?據社會學專家分析,這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第一,家庭對他們寄予厚望,同時他們對自身的期望值也很高;第二,他們對社會的複雜性缺乏整體認識;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第四,他們對承受挫折的心理準備不足;第五,他們沒有樹立起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一旦現實與理想發生衝突後,他們就會陷入迷茫和慌亂之中,如果不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那麼自殺的悲劇就有可能發生。

更嚴重、也是最可怕的是連鎖自殺效應。有些人在經歷親人的自殺後,其內心深處會產生強烈的自責感,並久久無法解脫,隨後也走上自殺的道路,請看以下案例:

遼寧盤錦市遼化花園小區70歲的劉大媽和她50歲的兒子被人發現雙雙死在家中。警方在勘驗現場時發現劉大媽留下的一封遺書:“我是自己願意死去,與別人沒有關係。”在劉大媽的遺書後面還有其子留下的一句話:“願隨母親而去。”

據鄰居介紹,劉大媽患抑鬱症已經很多年了,其子是某單位的一名中層領導,平時對母親十分孝順,劉大媽獨自一人居住,她的兒子每天都會準時來爲她做飯,收拾屋子,並陪她散步。

劉大媽患抑鬱症多年,她的抑鬱症已經深深地影響到了她的兒子。患重度抑鬱症的劉大媽最終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其子卻把母親的自殺歸咎於自己,內心產生了無法排解的自責,也隨母親而去。

Part3緩解抑鬱症狀的3種方法

既然我們把抑鬱症形象地叫做“心靈感冒”,那就大可不必把它看得過於可怕。感冒是人人都會得的一種常見小病,抑鬱症也一樣,得了它不必害怕,以下3種方法可以有效緩解抑鬱症狀,你不妨嘗試一下。

1.曬太陽。陽光是最好的天然抗抑鬱藥物,特別是早晨的陽光對治療抑鬱症的效果最好。

意大利的研究人員發現,讓抑鬱症患者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堅持每天戶外運動30到60分鐘,讓其身體和臉充分沐浴在和暖的陽光下,暢快地呼吸新鮮空氣,舒展並運動四肢,人的抑鬱情緒就會隨之消失。

有些人隨着季節的交替,情緒也會出現相應地變化,所謂“傷春悲秋”指的就是這種情形。有些人看到秋風蕭瑟,落葉飄零,萬物蕭條,心情就會變得傷感,意志就會變得消沉,做什麼事情都打不起精神來。其實,這就是比較常見的季節性抑鬱症。陽光療法對此類抑鬱症患者的治療效果最好,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人的陰霾情緒會漸漸消失。

2.做運動。做運動也是消除抑鬱的好方法,運動的方式有很多種,游泳、慢跑、快走、爬山、跳繩等。

當你感覺自己心情鬱悶而又無法排解時,不妨試試運動療法。運動可以讓人的大腦神經興奮起來,人的大腦中有一種叫“內啡肽”的物質,它能讓人精力充沛,充滿活力。人在運動後,大腦中的這種物質就會格外活躍,從而會讓人產生一種輕鬆愉快的感覺。但運動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強度才能達到預期效果,不論何種運動,每週至少做3至4次,每次持續20至30分鐘。

3.聽歌曲。當你抑鬱時你很可能對什麼事情也提不起興趣來,但這時一定要用理智戰勝自己,並告訴自己:“我不能就這樣消沉下去,必須要想想辦法。”強迫自己聽聽歡快的歌曲,歡快的音樂可以使人精神振作,當你聽到曲調歡快的歌曲時你心中的憂鬱就會一掃而光。

Part4笑聲可治療抑鬱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笑是良好情緒的反應,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現。

用笑聲治療抑鬱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我國很多醫院都開設有幽默病房,笑聲俱樂部也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

張女士心情抑鬱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她說她每天愁眉不展,整個人變得很麻木,既不會笑也不會哭,感覺內心特別空虛。後來經朋友鼓勵,她加入了一個笑聲俱樂部,在那裡,她被笑聲感染了,終於她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她說,是笑聲把她從抑鬱的深淵中解救了出來。

多笑可以使人長壽,心情抑鬱的人通常感覺生活中沒有什麼令人開心的事情,多看喜劇片,多聽相聲,多看笑話和幽默小品可以讓人心情放鬆,並重現歡顏,從而擺脫抑鬱情緒的困擾。

成立於2000年的奧地利抑鬱疾病學會是歐洲最專業的提供抑鬱疾病信息的機構之一,2002年,該學會推出了首張笑聲CD,這張光盤讓人一看就會忍不住嘴角上翹,這張光盤上印了一個可愛的卡通笑臉,上面還寫着——笑出你的健康。這張光盤上市後受到整個歐洲醫學界的關注。

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10章 心病四 恐懼 (3)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1章 前言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10章 心病四 恐懼 (3)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
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10章 心病四 恐懼 (3)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1章 前言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10章 心病四 恐懼 (3)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