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搬空整個縣城

整個臨沂的財富已經超出了楊軍威等人的預料,單單是一個知府家中便搜出來六百多個箱子,六十多萬兩銀子以及價值五十多萬兩白銀的黃金,還有其他的珠寶,因爲楊軍威不懂價格,所以也就沒有估價。

但可以肯定的是,將這些珠寶全部換成銀子的話,恐怕也要有個十萬兩左右。

六十輛馬車瞬間被佔用了一半,而這也僅僅只是知府一家而已。

另一隊人馬在縣令家中也是搜出了約五六十萬兩白銀,裝滿了二十多輛大車,這才僅僅兩家,他們帶來的馬車就已經不夠用了。

無奈之下,楊軍威只好下令,將所有衙門裡的馬車全部徵用,因爲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國庫那邊沒有清剿呢。

要知道國庫裡搜出來的,可不比他們兩家任何一個要少多少。

當然了,這只是楊軍威自己的想法,當國庫真的被打開之後,楊軍威卻傻臉了。

所謂的國庫,還沒有縣令和知府兩家的任何一家有錢,偌大的一個國庫,裡面只擺放着大約不到二十萬兩白銀。

不過楊軍威並不知道這時期清廷每年的稅收是多少錢,自然也就不知道平均下來每個縣要繳納多少的稅賦。

楊軍威更不知道,此時這上不上下不下的時候,國庫裡能有將近二十萬兩銀子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此時清廷每年的稅收也才1.2億至1.4億左右,平均下來每個縣也就摺合不到十萬兩銀子,一個臨沂縣能有將近二十萬,這在全國已經算是富裕的了。

儘管如此,二十萬兩白銀就是兩百個箱子,又佔去了十多輛馬車,每一輛都壘的高高的,上面擺滿了箱子,若是不用繩子固定着,興許走着走着箱子就掉下來了。

不過儘管如此,楊軍威也還是要面臨着一個問題,馬車依然不夠用,現在每一輛馬車上放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這都還沒走呢,馱馬看起來都很吃力的樣子,這要是上了山,估計還真就走不動。

無奈之下,楊軍威只好一邊下令士兵繼續搜,一邊將馬車上的白銀給拆開,將八十多輛馬車上的箱子分散在一百輛馬車上。

“大人,我們發現了糧倉,裡面有很多糧食。”

剛指揮完部隊的拆裝工作,正愁着去找新馬車的楊軍威,手下士兵忽然彙報道。

“糧食?”

楊軍威一愣,疑惑道。

糧食可是個好東西啊,但近衛軍近期又不缺糧食,存糧起碼還可以吃上幾個月。但是話又說回來了,等他們糧食吃完的時候正好是冬天,到那時想要去找糧食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可現實的問題就擺在面前,這些糧食他們是運不走的,除非先把白銀送回去,然後在拐回來運糧食,這樣的話時間上或許就不太允許了。

“開倉放糧!把糧食都分給百姓。”

許久之後,楊軍威終於決定道。

這一次他們的搶劫雖然很順利,但是最終他們搶走的錢,那些當官的肯定要算在百姓頭上的。

這年頭百姓本就過的不易,每年豐收之後都要把糧食賣了換錢繳稅,另外還要交糧稅,各種稅賦壓的人有些喘不過來氣,甚至忙活了一年,到頭來一口糧食也落不下。

楊軍威甚至已經意識到了,他們這邊一走,那些當官的肯定會去搜刮百姓,將他們的損失給拿回來。

楊軍威覺得自己似乎應該做點什麼,畢竟這裡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會是他們的根據地,部隊早晚是要擴軍的,這裡也是他們募兵的首選地,打好基礎,也是爲自己的將來鋪路。

“去通知知府和縣令,就說糧食是我發的,他若是敢收回,我立刻率軍打回來,要了他們全家的命。”

楊軍威對着身邊士兵吩咐道,旋即帶領着其他士兵走向糧倉所在的方向。

糧倉附近圍觀的人很多,但是敢上前去領糧食的人卻沒有,日子過的雖然苦,但咬咬牙也就過去了,今日這糧食一旦領走了,那他們也將不是順民了,朝廷肯定會秋後算賬的。

想想幾十年前的太平天國,當時不也鬧的很兇?後來呢?不還是被朝廷給滅了?那些跟隨了太平天國的百姓們呢?他們的命運如何?

歷史只會告訴你,南京曾經發生過大屠殺,但卻沒有明明白白的告訴你,南京有兩次大屠殺,第一次發生在太平天國時期,作爲戰勝者,曾國藩與李鴻章二人率軍直入南京,將那裡太平天國的順民全部屠盡。

具體人數已經無從考量,但絕不少於十萬,而且那些都是敵對勢力的民衆,他們是有反清意識的,這些人若是不殺,日後必然將會是新一代反清勢力的中堅力量。

現在圍觀的百姓大多也都是這種想法,那件事情也不過才發生了四十多年的時間,當年經歷過,聽說過的老人大有人在。

而這年代又是倚老爲尊的年代,但凡什麼事,凡是沒老人點頭的,其餘人一概不準參與,那些老人深知道,這些近衛軍雖然表現的很平和,絲毫沒有傷他們的意思。

但老人們也知道,一旦拿了糧,就等於是造反,朝廷若是追究下來,他們必然會遭殃。沒糧吃雖然很痛苦,但比掉腦袋要好的多。

“哎,別走啊,糧食,你們不要糧食了?”

楊軍威剛一來到糧倉,便發現氣氛有些不太對,還沒等他搞清楚情況,百姓便紛紛轉頭往回走,情急之下,楊軍威只好大喊道。

百姓們走了,這糧食給誰去?他們也帶不走,楊軍威又不想留給清軍,一旦這些糧食留在這裡,日後清軍圍剿的時候,必然要用到這些糧食,燒了的話又太可惜,捨不得。

“這位好漢,實不相瞞,老小兒家中餘糧尚未用完,足夠支撐到二月之後的豐收。”

一名老人回過頭來,雙手抱拳說道。

先不管家中餘糧是否真的夠,哪怕是一粒糧食也沒有,他們也不敢要這些糧食,那可是砍頭的罪過。

“餘糧雖夠,想必也是難以溫飽吧,何必要跟自己的肚子過意不去呢?”

看着枯瘦如柴的老人,楊軍威先是一愣,有些搞不明白。

他沒有想那麼多,雖然很疑惑這些人爲什麼不要糧食,但也知道肯定是有原因的,不由再次勸說道。

“你們是叛軍。”

老人有些發楞,不知該如何回答楊軍威的話,旁邊的一個小孩倒是直言道,搞的老人心中猛然一緊,急忙將小孩拉到身後。

“額!”

楊軍威也愣了,這次他終於知道百姓們爲什麼不肯要糧食了,感情因爲他們是叛軍,怕要了糧食被朝廷砍頭。

“諸位鄉親,我近衛軍在此之前並未做過任何背叛朝廷的事,作爲清廷起步最晚的新軍,第一個完成編練的新軍,我軍原本是奉了西宮太后的命令開赴邊界,打算與俄軍決一死戰。

但卻沒料到西宮太后竟然使詐,以私自調動軍隊爲由,要將我們處死,我們自然不肯束手就擒,雖然不知道西宮太后爲何要如此做,但我軍依舊沒有反叛的意思。

誰知黑龍江將軍竟然調動軍隊,將我軍堵在大興安嶺,那裡的冬天可是極寒,人進去便能被凍成冰棍,而我軍又沒有過冬物資,所以就出來了。

清軍不堪一擊,我軍只用了半天的時間便全殲圍堵的清軍兩千餘人,今日我軍攻佔臨沂縣城,將這臨沂縣城洗劫一空,而你們卻平安無事。諸位,你們覺得帶我軍走後,清廷會放過你們嗎?”

楊軍威用半嚇的方式解釋道。

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告訴這羣百姓,自己不是叛軍,是朝廷逼着他們反叛的。

但最終的結果卻無法改變,反叛了就是反叛了,沒什麼可說的,也沒什麼可解釋的。現在他們拿着武器佔領了這座縣城,這就是最好的解釋。

“這……”

老者讀過幾天書,也知道些道理,聽完楊軍威的話之後,深知此話在理,要想破解這個難題只有兩個方法,第一,拿着糧食跟他們走,永遠當叛民。第二,被他們殺一些人,日後朝廷追究起來的話,他們也好有個交代,至少不會牽連到活着的人。

但無論哪一個方法,他們都不想選擇,這畢竟是要顛覆他們的正常生活的,沒人願意那麼幹。

“放心吧,我軍兵強馬壯,有錢,有糧,有槍,有炮,沒人能欺負的了你們。”

見老者有些迷茫,楊軍威繼續鼓動道。

“你們真有這麼強悍?”

老者終於忍不住了,開口詢問道。

太平天國之後,清廷對於民間一直實施高壓政策,壓的百姓有些喘不過氣來,但凡是有點反抗苗頭的,便是血腥鎮壓。

這次臨沂城破,當官的全遭殃了,百姓們反而平安無事,清廷肯定會以爲有百姓從中引領,否則的話近衛軍也不會再一日之內橫掃整個臨沂縣城,並且分文不留。

“我軍在一個半月之內便從黑龍江的大興安嶺,突破重重阻礙,並且未損一人便來到了這山東,我想這意味着什麼,您應該知道吧?”

“可這糧食怎麼辦?馬上就該豐收了啊。”

老者仍舊捨不得糧食。

“我軍有足夠的餘糧,可供大家堅持到來年豐收。”

楊軍威想了下,此時北方種的是玉米,口感並不好,而部隊使用的則全都是小麥,很少有玉米,大不了到時候派軍下山,讓百姓們收糧就行了。

“好,我跟你們走。”

見對方既然這麼說,老者也只能答應了,反正橫豎都是個死,還不如搏一把,興許還能活下來。

第9章 戰前對持第13章 未戰先死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37章 打哪呢你?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89章 恩威並施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0章 欺人太甚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103章 震驚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84章 屈辱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200章 辦學第6章 軍刺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03章 震驚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138章 反衝鋒第32章 卸磨殺驢?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9章 頤和園第10章 欺人太甚第99章 麻煩事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27章 新的開始第79章 夜襲清營第207章 刺殺(2)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41章 未來的路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208章 刺殺(3)第102章 徐世昌第221章 國債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149章 監視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209章 刺殺(4)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149章 監視第77章 一語道破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17章 突圍?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74章 勸降第96章 地主聚會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87章 全國大發展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23章 三個月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01章 這是商量好的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149章 監視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29章 敲打德國人
第9章 戰前對持第13章 未戰先死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37章 打哪呢你?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89章 恩威並施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0章 欺人太甚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103章 震驚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84章 屈辱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200章 辦學第6章 軍刺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03章 震驚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138章 反衝鋒第32章 卸磨殺驢?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9章 頤和園第10章 欺人太甚第99章 麻煩事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27章 新的開始第79章 夜襲清營第207章 刺殺(2)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41章 未來的路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208章 刺殺(3)第102章 徐世昌第221章 國債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149章 監視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209章 刺殺(4)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149章 監視第77章 一語道破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17章 突圍?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74章 勸降第96章 地主聚會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87章 全國大發展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23章 三個月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01章 這是商量好的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149章 監視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29章 敲打德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