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風捲殘雲

嚴格的說起來,朱顯波派兵瓜分印度大陸是被奧朗則布逼的,如果他不私底下和荷蘭人交好,不組織當地印度土王反明,朱顯波甚至會幫助他統一印度大陸。就像波斯那樣,他們只需要給大明的海上行動特提供方便就好了,可惜奧朗則布不是阿拔斯。

要知道大明需要控制的是海洋,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精力來控制全球大陸。但是一旦敵人先動手了,就必須惡狠狠的打壓,不然將來的波斯、埃及、土耳其甚至身邊的日本、俄羅斯都會蠢蠢欲動。朱顯波可不想看到四面楚歌。

朱顯波要讓全球的人都知道惹到大明,雖遠必誅!戰後,吳三桂奉命帶兵返回,畢竟三萬騎兵對於新疆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唐寧波在留在了加爾各答,負責幫助劉輝加固城防設施,同時朱顯波想在印度大陸佔領的幾個海港和兩河流域的出海平原設置印度行省,唐寧波是未來總督的合適人選。

此戰之後奧朗則布雖然保留了王位,但帝國國土損失了近四分之三,並不是朱顯波不想趕盡殺絕,只是這麼大的大陸,如果大明不能完全控制就會有一個又一個的年輕王者崛起試圖統一大陸。奧朗則布的存在可以壓制這些年輕的冒險者們。

而奧朗則布則將歐洲人徹徹底底的趕出了自己的國家,爲的是向大明表決心。經過數次交手,這位一向武斷的帝王開始重新認識大明。

戰後的半年內,朱顯波將主要政務都交給朱朝陽處理,自己則天天盯着兵部,盯着驅逐艦。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約半年之後,三個造船廠一同發力造出了約六十艘驅逐艦,雖然這些軍艦體積不到二級戰艦的一半,火力更是不到四分之一,但用於海港附近的巡防足夠了。

在朱顯波的要求下,天津和杭州日夜加強海軍訓練。造船廠每交出一個編隊的軍艦,就立刻裝備,六十艘驅逐艦正好覆蓋廣州、杭州、天津三個帝國的核心港口和大阪、長崎、仁川三個東北亞大港。北海艦隊抽調出近十艘二級戰艦派往大西洋支援姚啓聖。

有錢就是好辦事,朱顯波加強海港防務,最開心的就是那些開始涉足海外貿易的商人和以打魚爲生的漁民。先前一些偏僻的小島經常有海盜出沒,有了靈活機動的驅逐艦,漁民們往往在發現海盜報告朝廷沒多久就能看到海盜的覆滅。

朝廷保護海洋航行和漁民作業的決心也讓那些曾經在陸地犯事就想着去做海盜的人也大爲收斂,驅逐艦的出現讓一些沿海海港的治安都有了大幅度的好轉這也算是軍事投資的編輯效應吧。

在第二批的六十艘驅逐艦交付海軍之後,朱顯波同樣在第一時間調整了東海艦隊的編制,東海艦隊被更名爲西太平洋艦隊。艦隊在管轄所有的驅逐艦編隊的同時抽調了十五二級戰艦前往大西洋。

就在朱顯波全力催促第三批驅逐艦的時候,從西方傳回消息。姚啓聖率艦隊攻進意大利本土,大獲全勝是自然,令人不安的是姚啓聖攻陷了梵蒂岡,焚燬教堂,驅逐了教皇!

朱顯波知道這姚啓聖絕對幹得出來,雖然此時歐洲天主教四分五裂,姚啓聖的舉動還是引發了強烈反彈,各國的教徒都紛紛給朝廷施壓,要求朝廷與大明劃清界限。甚至要求歐洲各國聯盟趕走大明軍艦。當然那這些只停留在動議和口頭上。

英國倒是還好,由於國內清教徒的支持國王查理沒有收到更過分的要求,但西班牙王室和法國孔代親王則變成了騎虎難下。一方面他們不願意就此和大明斷交併站到大明的對立面去。但又不得不顧及國內教衆的聲音。法國則自顧不暇,孔代親王在馬賽越做越大,孔代可沒時間管姚啓聖。

意大利是反應最強烈的,不過大明已經兵臨城下,他們除了包圍羅馬好像沒別的事情可做,想趕走大明不是那麼簡單的。好在姚啓聖並沒有在意大利呆太久,在他躍躍欲試的想回兵攻陷整個羅馬時,意大利朝廷來和談了。意大利王室不傻,等到姚啓聖攻陷羅馬,這個東方的瘋子不知道會不會對皇室進行驅逐或者屠殺。所以他們要趁着事情還在可控範圍內爭取主動。

秉承朱顯波一貫的控制海洋威脅陸地的原則,加上姚啓聖也不想四面楚歌,懲戒教會,攻到羅馬城下,給意大利王室足夠的教訓就夠了,於是就同意了意大利政府的和談,除了要錢還是要錢,姚啓聖知道,軍艦大明朝廷會源源不斷的補給,但軍隊的開銷也會越來越大。最終意大利政府提出允許明朝軍艦在必要時停靠熱那亞、卡利亞里等港口,大明的商船則可以在意大利沿岸自由貿易。

這對意大利王室來說還能接受,畢竟朝廷還是王室掌控,錢來自稅賦,大不了向民衆多收點稅,而且以上幾個港口對歐洲諸國一向也是開放的,最多把強大的大明當做一個歐洲鄰國。

在拿到了意大利政府的賠償金之後,姚啓聖片刻也沒有停留,立即揮師北海,這一次他的目標是荷蘭人。在得到了來自朝廷二十艘軍艦的增援之後,這一次姚啓聖準備強攻阿姆斯特丹,目的還是讓荷蘭聚集全國海軍力量趁機消滅荷蘭海軍現存的全部主力。

同樣得到消息荷蘭人爲了保衛首都和海峽的港口早早就調集幾乎全國的全部軍艦嚴陣以待。首都不是一般的海港,不管大明想聲東擊西還是強攻,阿姆斯特丹必須全力防守。

不過,姚啓聖沒有給和荷蘭人任何機會,他將從倫敦募集的水兵留給穆友前,而接着就從穆友前的艦隊抽調了十艘軍艦,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艦隊浩浩蕩蕩的開往英吉利海峽。

英國皇家海軍再次被邀請參加戰鬥,英國人對荷蘭人的敵對情緒讓他們根本不用動員,何況大明這次的艦隊遠遠超過荷蘭,這樣的忙在不幫,就是查理犯傻了。不過他們的任務是陳兵海峽,嚴密監控大西洋和北海海面,防止法國海軍和荷蘭其他潛在盟軍前來搗亂。

姚啓聖則親自率着艦隊繞過布魯日直撲鹿特丹,沒想到的是鹿特丹除了猛烈的岸基炮和大量的陸軍駐守之外,沒看到任何海軍。

很顯然荷蘭人是想死保阿姆斯特丹,由於阿姆斯特丹位於艾瑟爾湖西南端,被整個陸地包裹着,確實不利於海戰大部隊展開,但荷蘭人也忘記了這是一條死衚衕。

而且姚啓聖一向不按常規出牌,這是一個近乎瘋子的戰場精英。他想做的事情,目前來看基本上沒有妹完成的。這一次對姚啓聖也是個考驗。

姚啓聖命令艦隊一字排開,整個艾瑟爾湖一時間幾乎完全是軍艦,等到荷蘭人看到大明艦隊時,他們後悔了,這次姚啓聖帶來的艦隊從數量上幾乎就是荷蘭海軍的一倍,這還不計算載員、火力和射程。在擁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姚啓聖沒有給荷蘭人機會。而且那些火力強大的岸基炮幾乎派不上用場。

三天三夜的狂轟濫炸之後,荷蘭海軍艦隊幾乎全部沉入海底,只有三分之都不到的海軍士兵在戰艦沉沒之前逃回了岸上。不解恨的姚啓聖冒着岸基炮的危險對着阿姆斯特丹炮轟了兩天,阿姆斯特丹整個海港一片火海,阿姆斯丹城的大半個城區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不堪騷擾的荷蘭王室終於派人和姚啓聖談判。

雖然荷蘭人不肯付錢,姚啓聖也不在乎,一直帶着艦隊在阿姆斯特丹徘徊了十天,這十天裡姚啓聖找到了兩個造船廠和一個海軍訓練基地,當然他沒有放過它們,一頓炮火之後化爲灰燼。同時姚啓聖揚言如果荷蘭王室不按照先前的談判支付大明戰爭賠款,那麼他將派遣艦隊每個月對阿姆斯特丹炮轟一次

摧殘了一番阿姆斯特丹之後,姚啓聖沿着海岸線再次仔細的搜尋了荷蘭海軍可能藏身的地方,不過最終沒有發現殘留的海軍。於是艦隊在炮轟鹿特丹造船廠之後,又到北海轉悠了一圈,然後回師攻陷布魯日和英國海軍隔海相望。姚啓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布魯日作爲艦隊暫時駐守的海港。

消息傳到京城,羣臣騷動,認爲姚啓聖摧毀梵蒂岡必然導致歐洲人的全力反彈,爲了緩和大明與歐洲的關係,大臣們建議立即撤換姚啓聖。朱顯波則更擔心姚啓聖的個人安危,於是下旨將姚啓聖的艦隊一分爲二,一部分回到休達港替換穆友前,穆友前的大西洋艦隊開往布魯日接替相關任務。

而艦隊的另一部分任舊命名爲遠洋艦隊,定性爲遠征軍,繼續由姚啓聖統領,不過朱顯波要求姚啓聖立即回國,爲了是減少歐洲人和朝中文人們對姚啓聖的非議。而朱顯波的真正目標就是歐洲人發現的新大陸。姚啓聖明白朱顯波的意圖之後很是興奮。

穆友前則接替了姚啓聖駐防整個大西洋和北海,苗安則單獨帶領一個艦隊負責地中海的安全。大明此時表面是兩個艦隊,實際上光休達港就聚集了一個艦隊的軍艦。而朱朝光的商隊已經擁有了十艘商船、五艘武裝商船和五艘護衛戰艦,戰事也能迅速形成一個編隊。

整整四個編隊的軍艦留在歐洲不是沒有道理的。除了地球東方的大明帝國,現在的世界上最發達的就是大西洋和地中海、北海包裹的這一片歐洲海洋強國了。朱顯波想要牢牢的控制住制海權就必須控制住這些國家。

可以讓他們發展商貿,但絕地不允許他們通過海外殖民掠奪財富壯大。

西元1654年,在大明帝國的遠征艦隊在姚啓聖的帶領下繞過了南新大陸,直逼新大陸東部地區,威脅到了荷蘭和西班牙的殖民地沿海地區。

兩軍對壘,荷蘭人力不從心,而這個時候,已經被困了數月的荷蘭遠征軍指揮官摩根少將飲彈自盡。毫無鬥志的西班牙遠征軍在卡馬喬准將的率領下,向大明艦隊交出了自己的武器,宣佈投降。當然這些消息要幾個月之後才能傳回到歐洲和大明,一向膽大妄爲的姚啓聖舊毛病又犯了。

之後,姚啓聖開始向東進發。向着北美髮動了大規模的強勢反擊。歐洲各國殖民者在陸地上的戰爭連戰連敗,甚至連最初抵達的法國人、意大利人都不得不放棄殖民地向姚啓聖投降。僅僅英國人由於和大明的特殊關係被保留了部分領地,但也行動也大大的受到了約束。

另外,與大明帝國簽署了秘密協定的西班牙終於在這個時候露出了它那反覆無常,貪婪的性格,撕毀了與大明之前簽署的和平協議。託雷斯悍然率領兩萬軍隊由塞爾維亞進攻休達。當然得到的是迎頭痛擊。託雷斯小看了穆友前,打起仗來其實他一點不會輸給姚啓聖,只是進士出身的他比較低調而已,戰敗後託雷斯在回國後不到三個月鬱悶而終。

而姚啓聖根據朱顯波的要求,抵達北美之後就努力的和當地的印第安人聯盟。只有先聯合當地人才能徹底的趕走這些先於大明到來的歐洲殖民者。事實證明這種策略是正確的!

很快,荷蘭、西班牙國內主戰派下臺,在最短的時間內,主和派成爲了美歐洲唯一的聲音,北美的歐洲各國總督向大明帝國新大陸總督姚啓聖遞交了降書。承認大明帝國在新大陸上的領土主權。承認印地安人擁有阿巴拉契亞高原一帶建國的主權,並承認印地安聯盟的獨立。

淫地安聯盟成爲了大明帝國與西方勢力之間的緩衝區。而印地安人與西方人之間數百年的世仇。使得印地安人不得不緊密地依靠着大明帝國,成爲了堅實的盟友。

姚啓聖又將目標瞄準了加勒比海和新大陸南端那些富饒的土地。在他的眼裡只要還有陸地被海洋包裹着,那裡沒有大明海軍,他就有使命去征服。

歐洲仍舊是一團紛團,不,甚至比歷史上的歐洲更加的紛亂。大明帝國通過之前安排的那些渠道,錦衣衛門開始挑撥各國關係,並開始在暗中支持法蘭西孔代親王和王室顫抖,而獲得了東方人友誼的法國人則獲得了更大的利益。

在東方人的暗中支持和推波助瀾之下,孔代獲得了西班牙人的友誼。在法國國內的權勢日益膨脹,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但越是因爲這樣,越是讓法蘭西王室的那些人感受到孔代的威脅。他們思前想後,決定私底下和大明講和,不然早晚被孔代取代,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爲此他們甚至不惜將十八歲的公主嫁給四十出頭的朱顯波做小妃子。

而此時大明西北的俄羅斯也遭受到來自歐洲和土耳其的騷擾。俄羅斯帝國不得不與伏爾加河流域的那些汗國簽署了和平協定。得以抽出了近十萬軍隊向南增援駐防,以抵抗各國遠征軍的進攻。

而俄羅斯帝國的衰落,使得他對中亞地區的控制減弱,原本被俄羅斯控制的汗國紛紛獨立。俄羅斯帝國不再是一個橫跨兩大洲的超級巨無霸,他再也沒有了昔日的榮光,俄羅斯民族那對土地永無止境的貪婪與戰有被阻攔在烏拉爾山以西。

——————————————

快完本了,魔力在此求一切支持!!!希望大家關注魔力的新書。

第187章 中央銀行(3)第115章 逼退清軍第467章 馬德拉會戰第137章 東征(1)第198章 新疆設省第501章 兒孫福第157章 試探第206章 馬六甲海峽殺豬第389 爲甥出頭第51章 應對考驗第507章 風捲殘雲第271章 俄羅斯美女第89章 攻克潼關第44章 選後(1)第93章 降伏李自成第504章 聯軍的圈套第292章 佈局第419章 擊退土著第362章 小事化了第17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338章 倫敦事件第249章 巡視菜園第366章 剷除世家第248章 “偷渡”第279章 因愛生恨第185章 中央銀行(1)第452章 周旋第370章 攔路搶劫第331章 以一當十第263 漢語高手第188章 準噶爾崛起第261章 特殊任務第258章 旁敲側擊第105章 武林大會第487章 圍堵三大首腦第62章 鄭和寶船第136章 五年規劃(3)第422章 抵制傳教第266章 運籌帷幄第95章 人中牡丹第319章 示威第482章 黑海冒險第323章 各司其職第378章 炮火下的酒會第114章 猛攻錦州第347章 介入血案第304章 以退爲進第322章 中央軍委第486章 圍攻亞歷山大第305章 佈局第310章 上鉤第295章 英國內戰第143章 收復臺灣(2)第297章 滿園春色第6章 賣箱置業第401章 海盜來襲第21章 色太妃第219章 初試刀鋒第301章 爲皇儲忙第74章 礦產法第119章 集權(2)第215章 日本人造反了第236章 鐵匠鋪學徒第35章 撒網第501章 兒孫福第217章 孤身去日第250章 戴罪立功第370章 攔路搶劫第123章 寶劍贈美女第318章 換防第64章 美女發飆第460章 準備會戰第137章 東征(1)第373章 弒兄囚父第359章 血案層出第344章 驚天血案第326章 深入澳洲第3章 廬山救英雄第312章 殲滅戰第7章 收留小惠第373章 弒兄囚父第457章 刁蠻公主第48章 整肅朝綱第133章 鳳求凰第405章 華麗轉身第343章 立儲君第366章 剷除世家第197章 賜婚第369章 換位第365章 朕叫朱由檢第492章 蟲困第19章 陰謀第27章 攜太妃逃亡(2)第268章 屯兵薩馬拉第221章 說服島津第418章 遭伏擊第419章 擊退土著第372章 奧朗則布準備上位第19章 陰謀第242章 違抗聖命
第187章 中央銀行(3)第115章 逼退清軍第467章 馬德拉會戰第137章 東征(1)第198章 新疆設省第501章 兒孫福第157章 試探第206章 馬六甲海峽殺豬第389 爲甥出頭第51章 應對考驗第507章 風捲殘雲第271章 俄羅斯美女第89章 攻克潼關第44章 選後(1)第93章 降伏李自成第504章 聯軍的圈套第292章 佈局第419章 擊退土著第362章 小事化了第17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338章 倫敦事件第249章 巡視菜園第366章 剷除世家第248章 “偷渡”第279章 因愛生恨第185章 中央銀行(1)第452章 周旋第370章 攔路搶劫第331章 以一當十第263 漢語高手第188章 準噶爾崛起第261章 特殊任務第258章 旁敲側擊第105章 武林大會第487章 圍堵三大首腦第62章 鄭和寶船第136章 五年規劃(3)第422章 抵制傳教第266章 運籌帷幄第95章 人中牡丹第319章 示威第482章 黑海冒險第323章 各司其職第378章 炮火下的酒會第114章 猛攻錦州第347章 介入血案第304章 以退爲進第322章 中央軍委第486章 圍攻亞歷山大第305章 佈局第310章 上鉤第295章 英國內戰第143章 收復臺灣(2)第297章 滿園春色第6章 賣箱置業第401章 海盜來襲第21章 色太妃第219章 初試刀鋒第301章 爲皇儲忙第74章 礦產法第119章 集權(2)第215章 日本人造反了第236章 鐵匠鋪學徒第35章 撒網第501章 兒孫福第217章 孤身去日第250章 戴罪立功第370章 攔路搶劫第123章 寶劍贈美女第318章 換防第64章 美女發飆第460章 準備會戰第137章 東征(1)第373章 弒兄囚父第359章 血案層出第344章 驚天血案第326章 深入澳洲第3章 廬山救英雄第312章 殲滅戰第7章 收留小惠第373章 弒兄囚父第457章 刁蠻公主第48章 整肅朝綱第133章 鳳求凰第405章 華麗轉身第343章 立儲君第366章 剷除世家第197章 賜婚第369章 換位第365章 朕叫朱由檢第492章 蟲困第19章 陰謀第27章 攜太妃逃亡(2)第268章 屯兵薩馬拉第221章 說服島津第418章 遭伏擊第419章 擊退土著第372章 奧朗則布準備上位第19章 陰謀第242章 違抗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