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降伏李自成

九月響應號召,日更一萬,分3-5章,求評論,求票票。給點動力啊,書友們!)

這樣又過了幾日,兩軍交戰明顯起義軍人數一天比一天少,本來死傷就嚴重,加上開小差的。朱顯波征討大軍還有七萬,敵軍只怕從十幾萬也剩下不到五萬了,死的,傷得,投誠的,開小差指望另起爐竈的。畢竟很多人時臨時來投,沒一起共過生死,大難臨頭也很正常。何況這周至已經被圍,短糧缺草的,從將軍到士兵個個垂頭喪氣,還不如趁早散去。

期間戚宏亮仍舊出戰了兩次,但都不能短時間內拿下李自成,朱顯波再三安慰戚宏亮然後便不再準其出戰。朱顯波知道戚宏亮心裡不舒服,但李自成心裡更有復仇之火。兩人血氣方剛,不及時阻攔肯定要出事。

又過去了幾日,朱顯波看敵軍士氣全無,於是又派將把西門也圍了起來,並宣稱,再不投誠,聖上將四面圍城,活活困死他們。這一招確實管用,畢竟周至是座小城,城防不堅固,糧草儲備也嚴重不足。

很快半個月過去了,朱顯波按照先前的說法,將四門圍了起來,因爲現在城裡剩下大部分是死忠了,並安排東西北三門各調部分火槍手,日夜加緊攻城。洪承疇擔心敵人從南面突圍,率領部分敢死隊增援南門,說是護駕。

事情朝着朝廷方預想的方向發展,朱顯波他們兵多將廣,起義軍彈盡糧絕,不突圍只怕死路一條。

朱顯波等人則日夜提防着。終於,李自成等人準備率部準備從南門突圍,該來的總會來的,看樣子,這小夥已經暫時成了義軍首領。其餘三門猛將如雲。南門只有朱顯波自己和洪承疇兩個將軍,他是故意的。不給敵人希望,敵人是不會上鉤的。朱顯波心裡盤算着,我朱顯波是皇上,就算不能突圍,如能抓住或刺傷皇上,也能給起義軍爭得一條生路。

裡面的人早就憋不住了,尤其是那些首領,在兩軍對壘的第十六天,幾萬人浩浩蕩蕩從南門,衝出,洪承疇不愧是沙場老將,指揮調度十分得法,先是用柵欄等阻礙敵軍快速衝擊,然後傳信其他三門同時攻城,正門殺的難分難解。其他三門卻瞬時佔領了城內。李自成面臨背城一戰。

必須給點下馬威,不然雙方死傷更大,朱顯波再次拿出了自己的霸王弓,衝到軍前彎弓射箭,幾個回合下來,敵軍被朱顯波射出了幾條道來,那些臨近他的軍士,嚇得紛紛後退。而城牆上早已火槍齊鳴,弓弩滿地他。

這場仗是朱顯波穿越以來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決戰。前世雖然看過不少決戰的電影,但真正來臨時,朱顯波多少有點緊張,原因很簡單,對手是李自成,而且敵人是爲了求生而突圍。所以朱顯波也打起十二分精神衝在陣前,隨時準備防範敵人騎兵的突破。

而朝廷的火槍的火槍確實厲害,就算是同樣是弓弩,朝廷這些久經訓練的軍士射出來也比起義軍有殺傷力。最重要的是朝廷軍士氣高昂,而起義部隊則失去了高迎祥這個領頭人,士氣低落,已判散沙,要不是李自成苦撐只怕早已瓦解。

儘管如此,朱顯波還是沒有手軟,不斷的拿着霸王弓對準敵人的突擊隊射箭。而朱顯波身後的火槍手和弓箭手尖皇上都如此神勇,個個憋足了勁瞄準敵人狠狠的打擊。

瞬時間,投降大半,戰鬥一直持續到黎明,幾乎全殲敵軍,戚宏亮則在亂軍當中俘虜李自成等幾位首領,這武狀元也是死要面子啊,打了三天沒生擒李自成,現在終於逮着機會了。

對於那些俘虜的或投降的起義軍將領,洪承疇建議立即處死,朱顯波基本同意,單獨留了李自成,讓洪承疇去勸降,結果被罵得滿臉通紅怒氣衝衝的返回。朱顯波和張蕾見狀大笑,洪承疇才嘟囔着嘴說,“那個混蛋比我還義正言辭,皇上還是趁早殺了他。”

“我問你,這次大戰我們殲滅多少起義軍,投降了多少,逃跑了多少。”

“殲滅了五萬,投降的也有五萬吧,估計逃跑的也不下三四萬。”

“所以,如果不收服那些人,陝西永無寧日,我大明也不得安生。";

“那聖上的意思?”

“帶他來見朕。”

不久,李自成被帶到堂上。怒目圓睜的他根本不把朱顯波這大明皇上放在眼裡。

“李自成,你算是少年英雄,兩次領兵敗於朕手,不是你無能,是朕威武神明。論武藝單挑,朕陣中能勝你的人也比比皆是,但朕可惜你這一身的才華,今後就爲朝廷效力吧。”

李自成把頭一撇,還是不搭理朱顯波。朱顯波尷尬的看看周圍,將軍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洪承疇噌得就站了起來“你個敗軍之將,聖上對你如此客氣,你卻不識擡舉。”

這傢伙還是倔強的撇着個腦袋,死活不說話。

朱顯波知道碰到硬漢了,得來軟的。朱顯波對自己的口才有信心,不怕你是死扛到底,我朱顯波一定有辦法。

“你和朕年紀差不多,你爲了貧苦百姓,朕何嘗不是爲了天下黎民?想必朕登基這幾年的事情你也有所耳聞,就算你帶兵打仗比朕優秀,如果和朕死扛,朕有大明子民做後盾,你最終還是會輸,那既然知道結局的,又何苦掙扎呢,還要連累無辜百姓,戰火一起,黃金萬兩。退一萬步講,就算讓你這次僥倖得勝,然後和朕拼過你死我活,必將是兩敗俱傷。到那時北方的蒙古,皇太極趁機南下,你如何抵擋,臺灣的荷蘭乘機北上,東瀛江戶幕府將軍派人騷擾,你如何應對,西北方沙俄進犯,西南吐蕃趁機獨立你如何抵擋?”

“這。。。";李自成很顯然沒想到皇上是個演說家,更沒想到原來皇上的軍隊還要面臨這麼多威脅,難怪讓起義軍輕易做大。自己和高迎祥等人一直以爲自己英勇無敵,朝廷軟弱無能,看來有點自負過頭了。畢竟皇上是當家的,要照顧方方面而起義軍只有一個敵人。

“你們起義軍說,當今皇上荒淫無道,朕今年不到十九歲,登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後宮,何來荒淫無道?你們不是在忽悠百姓嗎?你們說皇上不理朝政,那河南山東的災民怎麼會慢慢消失了。你們鼓吹迎闖王,不納糧,作爲一個軍事統帥,難道就不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前期你們可以搶劫民舍,搶劫官糧,當你們打下了江山怎麼辦?不納糧軍隊餓死,納糧失信於人。沒了老百姓的支持,你認爲你們得起義事業能繼續下去嗎?”

李自成慢慢轉過頭來大量眼前這少年皇上,想自己二十出頭,已自覺文武雙全,沒想到眼前這小皇帝,戰場上威猛無比,說起話來卻斯文中帶剛,含蓄中吐刺,今天算是遇到厲害角色,李自成的自負心態開始轉變。

“你的理想是救黎民於水火,但事實是你應經被朕打敗兩次,今天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條,命都沒了如何拯救黎民。朕不是殺不了你,是不想殺你,那天你陣前搶高迎祥的屍體,朕就能殺了你。朕之所以沒這麼做,是因爲,朕和你的理想是一樣的。而且朕的大明江山也需要人才去守衛。”

“皇上,我。。。”李自成欲言又止。朱顯波心中一喜,朝洪承疇看看,這陝甘總督也沒剛纔的火氣了,畢竟李自成肯叫他皇上已經在內心開始接受朱顯波了,必須趁熱打鐵。

“你肯叫朕一聲皇上,說明你並非窮兇極惡,造反也只是當時形勢所迫,生計所迫。朕也會不計前嫌,好生待你。你就跟隨朕打理這大明江山吧,一起抵禦外族入侵。只要你歸順朕,那些投降的起義軍,朕早就說了既往不咎。”

堂下一片寂靜,李自成陷入了沉思。戚宏亮則緊張的看看皇上,再看看李自成,心想,逮是逮到了,要是這廝不投降,我這功也算白立了。

李自成低下了頭,不再瞪着朱顯波和堂下的人看。估計心裡也動搖了,這皇上說的也不無道理,更何況如今兵敗被俘虜。如果被處斬,那自己的理想抱負也就成了浮雲了。

朱顯波看李自成似乎在沉思,於是繼續發動攻勢“不錯,朝廷前幾年可能是有疏忽。但總得給朕一點時間吧。朕和朕的那些朝廷大臣們都十分勤勉,甚至很多官員連續幾個月都不休息。大部分官員的俸祿都借給朕救災了,難道這些還不夠嗎?放眼當今天下,說到仁智禮義信,朝廷哪方面也不曾有重大缺失。朕破格重用徐光啓以來朝廷的火器發展神速,不管那些農民起義軍多麼能折騰,最終肯定是打不過朕的。白白丟了性命不說,還牽涉朝廷大量的人力物力,對其他的民衆簡直就是犯罪。等絕大多數老百姓醒悟過來,他們一定會痛恨並唾棄那些堅持頑抗者。難道你要堅持成爲這樣的人嗎?”

“朕知道你曾殺死參將王國和榆中縣令,但只要你今後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爲國爲民立功,朕保證既往不咎。”朱顯波知道點李自成兵變的故事,這小子性格缺失夠叛逆的,也許他不敢投誠還有個原因就是怕官府繼續追究。

“李自成,看到沒有?吾皇不但英勇善戰,還是如此寬厚仁義。你遇此明君,還不思棄暗投明嗎?”旁邊的戚宏亮着急了。

“戚宏亮,讓他想想吧,朕不想勉強誰。”說着朝戚宏亮看看,示意不要再激怒李自成,情緒波動太大不利於勸降。

良久,李自成才擡起頭來“皇上,草民還有個要求,希望皇上能將高迎祥的屍首還給我。";

“沒問題,高迎祥也算是一方霸主。朕會讓洪將軍以封疆大吏的禮節厚葬高闖王。”朱顯波看到機會來了“朕不是那種睚眥必報的小人,朕還要讓天下人知道,那些被迫造反的人只要真心歸順,朕一定仁慈以待。”

“朕真的很需要人才,尤其是你等青年才俊,更何況那些起義軍本來是普通百姓。你若肯歸順朕,那麼他們也會或歸順朝廷,或回家種地。難道你不希望他們都有個好歸屬嗎?”

朱顯波見李自成是個比較講情義的人,自己活部活得成還是個未知數,居然跟朱顯波討要起首領的屍首來,心想死了的高迎祥你捨不得,難道就捨得活着的幾萬起義軍?既然你捨不得,我就從這些俘虜和歸降的起義軍入手。

朱顯波真是個天才,他這一問,李自成更加無話可說了。自己如果執意抵抗,那些起義軍只怕也不明事理追隨至死,那自己罪過就更大了。

“朕也不逼你,你下去好好想想吧,但三天之內必須給朕回話。”朱顯波看看差不多來了,故意轉背轉身離去。欲擒故縱,朱顯波會的還真不少,這個時候李自成的心理防線已經快突破了,再重擊一下也許能奏效。再者自己已經廢話半天了,李自成再不答應也沒臉面繼續說下去。實在不行下次換人上。

“臣李自成願效犬馬之勞!”李自成思前想後,覺得也別無他路。朱顯波停下腳步,微笑着再次坐下。

軍帳裡一片歡呼。大明皇上果然文成武德,這麼驕傲自負的李自成也被皇上說服了,將士們自然十分高興。

“戚宏亮,帶李自成下去換裝好好休息。”

“是!”李自成能投降,皇上很高興,戚宏亮的功勞也總算有了着落,所謂不打不相識,朱顯波也想讓兩個年輕人找機會親近親近。

衆將也替皇上和戚宏亮高興,皇上得一將才,戚宏亮也立大功一件。

——————————————————

兄弟姐妹們,朋友們給力支持下!收藏、紅票!什麼都行!

你們的鼓勵就是我碼字的最大動力!

魔力在這裡拜謝了!

第150章 清理門戶第39章 爭奪皇位(3)第372章 奧朗則布準備上位第496章 英吉利海峽圍堵戰第213章 馬六甲協議第88章 對峙潼關第192章 智取莎車(2)第76章 視察新兵營第120章 改制兵部第220章 人吉城主第124章 北海艦隊第38章 爭奪皇位(2)第410章 開發澳洲第474章 西班牙人攪局第345章 衆裡尋她第124章 北海艦隊第78章 改進火槍第254章 文理並舉第460章 準備會戰第300章 死囚定西北(下)第493章 勸退海雷丁第274章 遠景規劃第130章 美女歸來第333章 遭遇夾擊第247章 引蛇出洞第291章 坦白第57章 天子門生第386章 遇到麻煩第234章 燙手山芋第313章 海灣博弈第280章 大事化小第208章 殲滅援軍第15章 錦衣衛選拔第149章 教子有方第379章 中西合璧第272章 預熱第73章 研製大殺器(2)第294章 知此知彼第78章 改進火槍第474章 西班牙人攪局第151章 轉折點第335章 狼入羊羣第69章 升格錦衣衛第76章 視察新兵營第146章 後宮易主第300章 死囚定西北(下)第137章 東征(1)第134章 五年規劃第68章 讓鳥兒飛第107章 武林大會(3)第425章 各懷心思第323章 各司其職第262章 漢語大賽第256章 迎接功臣第62章 鄭和寶船第147章 秀女妮娜第337章 英國再次內戰第191章 進軍葉爾羌(2)第170章 清除內奸第228章 我是穿越來的第201章 欲蓋彌彰第251章 扶植工商第79章 喜得皇子第270章 薩馬拉會談第264章 心繫納斯比第60章 強推銀元第166章 結盟協議第346章 藏身妓院第165章 攻佔馬尼拉(2)第162章 華人求救第89章 攻克潼關第249章 巡視菜園第267章 千里奔襲第119章 集權(2)第344章 驚天血案第116章 相思成災第104章 冰雪魔女第307章 規劃加爾各答第106章 武林大會(2)第160章 “天津號”戰艦第416章 非洲探險第493章 勸退海雷丁第140章 東征(4)第296章 分封計劃第199章 擴編水師第288章 美女中招第257章 皇上家宴第501章 莫臥兒叛盟第238章 發明煤球第126章 出兵朝鮮(2)第486章 圍攻亞歷山大第6章 賣箱置業第156章 東印度公司第340章 查理復辟第261章 特殊任務第355章 山重水複第56章 開科取士第227章 麻煩來了第387章 懲除惡人第230章 來了工程師
第150章 清理門戶第39章 爭奪皇位(3)第372章 奧朗則布準備上位第496章 英吉利海峽圍堵戰第213章 馬六甲協議第88章 對峙潼關第192章 智取莎車(2)第76章 視察新兵營第120章 改制兵部第220章 人吉城主第124章 北海艦隊第38章 爭奪皇位(2)第410章 開發澳洲第474章 西班牙人攪局第345章 衆裡尋她第124章 北海艦隊第78章 改進火槍第254章 文理並舉第460章 準備會戰第300章 死囚定西北(下)第493章 勸退海雷丁第274章 遠景規劃第130章 美女歸來第333章 遭遇夾擊第247章 引蛇出洞第291章 坦白第57章 天子門生第386章 遇到麻煩第234章 燙手山芋第313章 海灣博弈第280章 大事化小第208章 殲滅援軍第15章 錦衣衛選拔第149章 教子有方第379章 中西合璧第272章 預熱第73章 研製大殺器(2)第294章 知此知彼第78章 改進火槍第474章 西班牙人攪局第151章 轉折點第335章 狼入羊羣第69章 升格錦衣衛第76章 視察新兵營第146章 後宮易主第300章 死囚定西北(下)第137章 東征(1)第134章 五年規劃第68章 讓鳥兒飛第107章 武林大會(3)第425章 各懷心思第323章 各司其職第262章 漢語大賽第256章 迎接功臣第62章 鄭和寶船第147章 秀女妮娜第337章 英國再次內戰第191章 進軍葉爾羌(2)第170章 清除內奸第228章 我是穿越來的第201章 欲蓋彌彰第251章 扶植工商第79章 喜得皇子第270章 薩馬拉會談第264章 心繫納斯比第60章 強推銀元第166章 結盟協議第346章 藏身妓院第165章 攻佔馬尼拉(2)第162章 華人求救第89章 攻克潼關第249章 巡視菜園第267章 千里奔襲第119章 集權(2)第344章 驚天血案第116章 相思成災第104章 冰雪魔女第307章 規劃加爾各答第106章 武林大會(2)第160章 “天津號”戰艦第416章 非洲探險第493章 勸退海雷丁第140章 東征(4)第296章 分封計劃第199章 擴編水師第288章 美女中招第257章 皇上家宴第501章 莫臥兒叛盟第238章 發明煤球第126章 出兵朝鮮(2)第486章 圍攻亞歷山大第6章 賣箱置業第156章 東印度公司第340章 查理復辟第261章 特殊任務第355章 山重水複第56章 開科取士第227章 麻煩來了第387章 懲除惡人第230章 來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