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孤身去日

對於朝廷這些大臣來說,朝鮮王室也好,日本民衆也好,只不過是外族,既然皇上和諸多要臣堅持重用強硬派姚啓聖,他們也不便反對。畢竟他們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政治前途和每年是否增加俸祿。當然李承宗是個例外,作爲一個三朝老臣,當然希望年輕的皇上統治下大明四平八穩,因此想法也保守點。

對於李承宗這樣的臣子,朱顯波也沒有責備的打算,只能散朝之後找時間聊聊,讓他能夠釋懷,要不然時間長難免有種失落感。

安排好增援的事情,朱顯波還有一個更大的計劃要去實施。說起這個計劃,原本第一次東征日本時就像去實施,但那時候海路兩邊打得都順風順水,大明機會沒費什麼力氣就把日本給佔領了。但現在看起來,朱顯波有點後悔。要是當初把自己的這個計劃實施了,說不定日本就不會出現叛軍。

當朱顯波把自己的計劃和周濤、朱丹和張蕾一說,三個人都連連搖頭反對。理由很簡單,太危險了。大明現在人才濟濟,犯不着事事親力親爲。朱顯波的理由也很簡單,只有他這個現代人思考就能知道那些個散落在諸島上的大明的性格、脾氣、愛好等.而且他親自去方顯大明的誠意。三女拗不過朱顯波,尤其是朱丹和周濤,作爲深宮多年的女人對於朱顯波的順從和依賴日益加劇。

最後四人小組會議的結論就是朱顯波去可以,帶上張蕾。每人各三個彈夾,這些年這手槍利用的機會還真少。儘管朱顯波已經有金剛罩護體,但是以防萬一還是必要的。之所以選擇張蕾同行倒並不是張蕾的武藝多麼好,而是對羣臣宣稱皇上陪張蕾去東北散心,這樣也可以避開朝臣的窮追猛問。也不易讓外國間隙掌握朱顯波的行蹤和真實目的。張蕾倒也無所謂,反正外面比深宮自由,朱顯波則多了個伴。

商量好出發日期後,朱顯波有單獨召見了徐光啓和劉立洋,向兩人說明自己遠行的目的。兩人也是吃驚不小,最後被迫向大臣們傳達:皇上攜張蕾出遊東北。而王拓也早已根據朱顯波的安排,選派了四名錦衣衛跟隨朱顯波。這些人都是當年朱顯波從少林寺的武林大會帶回京師的,經過特戰大隊的訓練後,又入選了錦衣衛。分別是武當的宋慶峰、曾加和華山的陳輝、方誠。

要說這四個人不但武功了得、政治過硬。最主要的是多從被王拓派往各地執行任務,算是經驗老道的江湖人士,給皇上做個臨時保鏢絕對夠格。而方誠由於多年在日本執行任務,已經是個日語通,可以擔當此行的翻譯。

朱顯波揣上事先準備好的文書和路上所需要的衣物,和張蕾兩人扮成夫妻。四個錦衣衛包圍裡則帶了大量的黃金和白銀。四人全部僕人打扮,其中宋慶峰的身份是龍文員外的管家。

儘管這已經是朱顯波無數次出遊了,但這一次,說實話他自己心裡也沒底。主要是對日本各地的大名沒底,還好有張蕾在旁邊,這兩人說是愛人倒又不十分親密。明明互相思念,卻又分開了許多年。這次也算是找找愛情的感覺吧。

主僕六人一路由陸路過三海關,經朝鮮乘船前往九州島來到朱顯波此行的第一個目的地——小倉城。小倉城位於九州島正背面隔海相望就是日本本島。

由於小倉城的錦衣衛事先已經得到通知,朱顯波一行剛小倉城就有事先潛伏在當地的錦衣衛將他們領入城內。爲首的錦衣衛叫莫軼。

朱顯波初來咋到,當然儘快瞭解當地情況。一行人剛剛用餐結束朱顯波就把莫軼叫來“快說說,這九州島是什麼個情況?”

“啓稟皇上,自從關原會戰,九州各城的領主基本未發生改變,只有少數幾個是子承父業。以南部的島津家族勢力最大,目前實際控制着內城、出水城、大隅高山城等七座城池,領土和人口約爲九州島的三分之一。不過比起全盛時期與大友爭霸時期的島津家族勢力已經縮小了很多。”

“不管怎麼說,第一個還是要爭取下島津忠恆。你繼續說說其他的情況吧。”

“目前實際管理小倉城的黑田長政,黑田長政是黑田官兵衛的嫡孫。目前實際控制這小倉、中津和府內等九州島東北三城。尤其是以府內城人口最多,也最繁華。目前黑田長政就居住在此地。”

“他與島津忠恆關係如何?”

“由於是外來戶,黑田家族並不像島津在當地那麼受歡迎。但由於都是接受京都王室和大明的統治,黑田家族倒也不懼島津。”

“還有大一點的家族嗎?”

“加藤清正的兒子加藤宏泰目前實際控制着九州中部巖尾、熊本和宇土城。同樣是外來戶,在當地的羣衆基礎一般。”

“看來還是有不少文章可以做。”

“屬下還從當地的日本朋友那裡得知,島津忠恆爲人溫和,喜好茶具和舶來品。並不像像他的先輩島津義久等一樣霸氣,但他的大兒子島津長部卻十分有野心,常常不滿其父委曲求全的行爲。對於整個九州島的武裝力量和部署,等明日再向皇上彙報。”

“你們的情報瞭解得很詳細。朕代表大明感謝你們。”

“這些都是屬下們應該做的,屬下等已經爲聖上安排好衣食住行。有什麼事情隨時吩咐。”

“既然出來了,就不要再叫聖上,以後就叫我龍員外,龍老爺即可,免得暴露身份。”

“屬下遵命!”那個叫莫軼的錦衣衛儘管已經是老資格了,但如此近距離的爲皇上服務還是第一次,本來還是十分惶恐,現在看來,皇上平易近人,而且對自己蒐集的情報也十分滿意,一顆懸着的心終於落地。

“既然黑田長政在府內城,想必府內城的盤查也比小倉嚴密。這樣吧,莫軼你們對當地比較熟悉,就由你們去府內去選購兩件像樣的見面禮給島津忠恆和島津長部!銀兩問宋慶峰拿,記得要挑嘴上等的舶來品和武器鎧甲等。”

“是!”

看到莫軼麻利的安排人前往府城採購,朱顯波感慨自己這些年重用錦衣衛總算第一次親身體驗了下這些所謂情報特工的辦事效率。這些錢沒白花啊,王拓也對得起他那一品大員的稱號。

趁着空擋,莫軼又帶朱顯波等在小倉城內轉了轉,由於不是黑田長政的居所所在,並未發現城內有大量的武裝力量出現。老百姓情緒倒也安定,沒大明朝廷那些大臣們想的那麼嚴重。也許是消息閉塞的緣故,又或許是老百信已經習慣了多年的日本戰國殺伐時代。

不到兩天時間,出去辦貨的錦衣衛就回來了。

“都買了些什麼?”

“回來老爺,買了一個金時鐘。一把定利劍。”

“金時鐘,花了不少錢吧。哈哈,島津忠恆也該有人給他送終了。”

“回老爺,這鐘,全身周圍都包金。在日本絕對是稀罕貨。”

朱顯波拿過來一看,這西洋人還是真是懂藝術與生活的結合。就一個小小的鬧鐘要是趕在朱顯波的前世100塊買倆。但是這是明朝,時鐘本來就稀缺,何況背部以及外面全部包金。

“多少錢買的?”

“四千五百兩,最主要的是府內那些西洋人不願意隨意賣。我們經常去傳教會募捐纔有介紹信。”

“不錯,希望島津忠恆能喜歡。把劍拿來我看看。”

錦衣衛遞上劍,朱顯波結果一看:此劍像劍更像刀,劍身微微向前彎曲,劍刃有半寸寬,鋥亮鋥亮的直冒寒光。劍身後半部是黝黑的寒鐵,一股寒氣逼人心魄。準確的說叫刀更合適。只是這日本人刀劍本分,或者說喜刀,但又崇拜中國的君子劍風,因此纔給武器取名定利劍。

第499章 設南洋行省第159章 文武雙全第503章 扼守西線要塞第143章 收復臺灣(2)第250章 嫁禍他人第72章 研製大殺器第16章 手槍再顯威第42章 剪除閹黨(2)第181章 姚啓聖(2)第93章 降伏李自成第370章 攔路搶劫第148章 皇上吃醋第332章 叢林游擊戰第93章 降伏李自成第75章 火槍列裝第33章 恆山論道第377章 絕色貴婦第108章 滿載而歸第232章 三缺一第272章 預熱第300章 死囚定西北(下)第409章 視察澳洲第190章 進軍葉爾羌第31章 相聚恆山(2)第501章 莫臥兒叛盟第169章 刺殺皇帝第263 漢語高手第17章 皇家錦衣衛第21章 色太妃第6章 賣箱置業第502章 分歧的聯軍第121章 交通藍第341章 醞釀改政體第500章 成立海軍學院第212章 六方會談第342章 三權分立?第420章 目標好望角第234章 燙手山芋第249章 巡視菜園第78章 改進火槍第291章 坦白第157章 試探第311章 捕殺第473章 是英國人第241章 文化盛會第254章 文理並舉第399章 來日方長第168章 訪問爪哇(2)第263 漢語高手i415章試探第212章 六方會談第462章 爲伊人擋風第163章 偷襲馬尼拉第61章 鄭和傳人第291章 坦白第293章 討論未來第218章 我有個條件第480章 皇子被無視第403章 迂迴亞丁灣第31章 相聚恆山(2)第261章 特殊任務第91章 單挑高迎祥第502章 分歧的聯軍第459章 借刀殺人第236章 鐵匠鋪學徒第84章 武狀元戚宏亮(2)第114章 猛攻錦州第87章 爭取民意第184章 大將軍神炮第337章 英國再次內戰第139章 東征(3)第452章 周旋第346章 藏身妓院第185章 中央銀行(1)第367章 封爵第452章 周旋第13章 書生徐光啓(1)第400章 海上施援第257章 皇上家宴第306章 機會來了第73章 研製大殺器(2)第144章 收復臺灣(3)第143章 收復臺灣(2)第87章 爭取民意第501章 莫臥兒叛盟第248章 “偷渡”第337章 英國再次內戰第349章 皇上是內奸第322章 中央軍委第161章 穩固邊疆第101章 初練絕學第364章 敲山震虎第407章 公主大婚第111章 厲兵秣馬第24章 混在後宮第426章 天賜良機第129章 多管齊下第240章 文化強國第27章 攜太妃逃亡(2)第347章 介入血案
第499章 設南洋行省第159章 文武雙全第503章 扼守西線要塞第143章 收復臺灣(2)第250章 嫁禍他人第72章 研製大殺器第16章 手槍再顯威第42章 剪除閹黨(2)第181章 姚啓聖(2)第93章 降伏李自成第370章 攔路搶劫第148章 皇上吃醋第332章 叢林游擊戰第93章 降伏李自成第75章 火槍列裝第33章 恆山論道第377章 絕色貴婦第108章 滿載而歸第232章 三缺一第272章 預熱第300章 死囚定西北(下)第409章 視察澳洲第190章 進軍葉爾羌第31章 相聚恆山(2)第501章 莫臥兒叛盟第169章 刺殺皇帝第263 漢語高手第17章 皇家錦衣衛第21章 色太妃第6章 賣箱置業第502章 分歧的聯軍第121章 交通藍第341章 醞釀改政體第500章 成立海軍學院第212章 六方會談第342章 三權分立?第420章 目標好望角第234章 燙手山芋第249章 巡視菜園第78章 改進火槍第291章 坦白第157章 試探第311章 捕殺第473章 是英國人第241章 文化盛會第254章 文理並舉第399章 來日方長第168章 訪問爪哇(2)第263 漢語高手i415章試探第212章 六方會談第462章 爲伊人擋風第163章 偷襲馬尼拉第61章 鄭和傳人第291章 坦白第293章 討論未來第218章 我有個條件第480章 皇子被無視第403章 迂迴亞丁灣第31章 相聚恆山(2)第261章 特殊任務第91章 單挑高迎祥第502章 分歧的聯軍第459章 借刀殺人第236章 鐵匠鋪學徒第84章 武狀元戚宏亮(2)第114章 猛攻錦州第87章 爭取民意第184章 大將軍神炮第337章 英國再次內戰第139章 東征(3)第452章 周旋第346章 藏身妓院第185章 中央銀行(1)第367章 封爵第452章 周旋第13章 書生徐光啓(1)第400章 海上施援第257章 皇上家宴第306章 機會來了第73章 研製大殺器(2)第144章 收復臺灣(3)第143章 收復臺灣(2)第87章 爭取民意第501章 莫臥兒叛盟第248章 “偷渡”第337章 英國再次內戰第349章 皇上是內奸第322章 中央軍委第161章 穩固邊疆第101章 初練絕學第364章 敲山震虎第407章 公主大婚第111章 厲兵秣馬第24章 混在後宮第426章 天賜良機第129章 多管齊下第240章 文化強國第27章 攜太妃逃亡(2)第347章 介入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