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立儲君

送走徐光啓後,朱顯波又找來王拓、劉立洋等人。()朱顯波找的這些人無一列外都不是世襲宗族,都是朱顯波提拔起來的新貴,應該是比較能夠接受改革的。

但是會商的結果卻令朱顯波十分失望,這些人對於朝廷中的小改小革都很支持,原因也很簡單,一切都在皇上和朝中諸位大臣們的掌控範圍內進行改革。改革的效果明顯,改革的阻力也相當小。

如今皇上提出的這些東西他們聞所未聞,自然不敢盲從。

這樣一來朱顯波想要推行改革就顯得十分艱難,邢強和孫曉跟、吳寶定等人的名字又不斷的在朱顯波腦海裡閃過。

用還是不用,怎麼用?這些都讓朱顯波一時無法釋懷,儘管邢強等人才華過人,但目前都是六品、七品。邢強還有前科。如果不能升到關鍵位置,他們對改革的幫助也無從談起。

但是如果連升三級,不斷朝中官員會有非議,甚至連他們自己讀可能會迷失方向。

得找機會考驗他們!

於是朱顯波開始醞釀新的考驗計劃,同時開始在朝堂內觀察期新人來。

就這樣新的一年在朱顯波滿懷期盼的尋找新人中到來了。

大明的京師經過一年多的改造,開始呈現萬象更新的局面,而大力發展工商業也讓京城的規模越來越大。京城裡除了皇上朱顯波,其他人都是喜氣洋洋的過大年。

不是朱顯波不想好好過大年,他也在思考自己要不要將改革進行下去。

思來想去,朱顯波決定放手一搏。

不過朱顯波新年做的第一個決定卻與改革毫無關係。

1649年初春,太和殿。

文武百官恭候皇上主持新年的第一次朝會。

“諸位愛卿,新的一年開始了。在過去的一年裡,辛苦大家了……”朱顯波一改往日由太監在朝殿上大喊一聲,有本早奏,無事退朝的慣例。他一個人開始了看似漫無目的的年度總結和新年展望。

這段演講足足講了四分之一個時辰。

內容無非是表彰過去一年甚至二十年來朝中文武百官的功績,照例告誡一番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廉政清明的爲朝廷爲大明百姓做好本職工作。

最後在諸官昏昏欲睡之際,朱顯波終於提到了重點。

“朕自登基以來,雖然自認勤政愛民,然天命難違,朕年歲逐漸大了。江山社稷需要年輕人來接班。朕想趁着今天的朝會,立下儲君……”

“譁……”昏睡的百官開始騷動,儘管他們有足夠的思想準備。但是立儲君不是有下官上奏,而是由皇上在新年的第一次朝會上提出確實有點意外。

而且此時的漢王殿下人還遠在印度洋,皇上要立儲君,會是誰呢?朱朝光?朱朝燦,又或者是朱朝封?

所有人心裡沒底,包括徐光啓和王承恩。

尤其是王承恩,節前皇上頻頻單獨召見幾位大臣,唯獨沒有自己,難道?

“朕以爲儲君之位非常重要,如果沒有變故,朕百年之後江山社稷和大明的數萬萬子民就要交給他。因此必須選一位德才兼備之人。

大皇子朱朝陽,現已成年,文武雙全,歷任兵部侍郎,監國、馬六甲總督和印度洋商貿隊指揮。在陸軍和海軍都接受過鍛鍊。

朕以爲大皇子,漢王殿下是我大明儲君的合適人選。諸位愛卿以爲如何?”朱顯波沒有給諸位大臣打岔的機會,直接宣佈了候選人。

這其實也是朱顯波整個春節在思考的一件事情,畢竟朱朝陽從目前表現出來的氣質來說,並不差。而自己要推行改革,必須穩定住朝中的局面,讓某些人斷掉幻想也是一種選擇。

那些原本中立立場或者朱朝陽的支持者總算鬆了一口氣。而反對者也鬆了一口氣,準確的說是泄氣,皇上看來早有準備,他們今天是倉促應戰沒有勝算。

“皇上選賢任能,微臣贊同。只是漢王殿下如今遠在印度,如若冊封,皇上可否下旨另選賢臣換回漢王殿下?”徐光啓小心翼翼的問道。

他這番話有好幾層意思,最明顯的無過於他徐光啓擁護皇上的決定。至於禮節上,國之儲君理應呆在京師協助皇上處理朝政。大明的當朝太子遠在印度做生意,這些士林出身的官員們一時無法接受。

“微臣贊同徐大人,皇上,請即刻下旨召回漢王殿下,早日完成冊封。”原本就是朱朝陽的支持者的王拓在朱顯波宣佈要立儲那一刻也沒反應過來,前些年他和諸位大臣提過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曾經一度都只差宣佈了,皇上還是壓了下來。

如今選擇這個時間點宣佈儲君人選,王拓也一直擔心朱朝陽落選,現在總算一顆石頭落地了,見到徐光啓支持皇上的決定,王拓也迫不接待的表態。

政務院首相、錦衣衛指揮,兩個權傾朝野的一品大員相繼表態,其他臣子只好陸續站隊,畢竟皇上這次立儲君選的是長子,符合祖制。

但是有一部分人例外,爲首的就是國丈兼副相王承恩。

“皇上,國之儲君,身負使命關係重大。而漢王殿下遠在印度,微臣建議等漢王殿下回京之後皇上再做決定。”

王承恩的這番話看起來和徐光啓差不多,實則有天壤之別,他也強調了朱朝陽人在印度,冊立儲君,本人怎麼可以不在場?言下之意,本人可能不同意,又或者在漢王殿下回京的這段時間裡皇上會改變主意,當然如果再陰暗點,這漢王殿下也許回不來呢?

“是啊,皇上英武神明,體魄健壯,設立儲君不急於這一時。”王承恩一言既出,立馬有人附和,雖然表面上沒有反對朱顯波立儲,但是他們的策略和王承恩一樣,能拖則拖。誰知道將來發生什麼事情。當然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沒有比今天皇上立即決定冊封漢王殿下對他們更糟糕的結果。

好在符合王承恩的臣子畢竟還是少數。朱顯波又把眼光投向了劉立洋。

這個劉立洋也不知道爲啥就是不願表態支持朱朝陽,這些年來,朱顯波一直想讓他改變主意,甚至將朱朝陽調到兵部做侍郎,成爲他的直接手下。他雖然沒有像王承恩那樣明確反對朱朝陽,並有自己的候選人。但骨子深處他還是傾向於支持朱朝光甚至張蕾的兒子五皇子。

朱顯波是想用嚴厲的眼神逼他表態,劉立洋不爲所動。一來他還沒做好思想準備接受朱朝陽成爲皇上,二來他認爲目前的局勢之下,他的支持並不那麼重要,第三他也贊同王承恩和徐光啓的部分觀點,人遠在印度怎麼冊封。

朱顯波無奈,只得轉向李自成,李自成是朱朝陽的岳父。軍委大臣,爲了避嫌不方便第一個站出來說話,但如今明顯朱朝陽的支持度不夠,朱顯波也顧不得那麼多了,那意思很明顯,不要顧及身份了,你得出來說話。

李自成心裡也急,當他聽說要選儲君時,心想不妙,難道王承恩他們得逞了,又或者是皇后娘娘改變主意了……還好,皇上還是選的朝陽。女兒的下半輩子有着落了,自己的仕途也會更進一步。

“皇上,微臣以爲能繼承皇上天下布武雄偉方略的唯漢王不可。漢王殿下天生聰慧,勇武過人,又曾師承劉大人、微臣以及君主駙馬姚大人,任過總督,做過監國。倘若得皇上賞識立爲儲君,再拜以名仕學文。假日時日,漢王必能文武造詣上大幅度提升。

因此微臣以爲不管漢王殿下身在何方,他都是陛下最出色的皇子,是我大明合適的儲君。況儲君之位關係朝廷安慰,羣臣關係,微臣以爲皇上當早立儲君,讓臣子們將心思集中在輔佐皇上,培養儲君上來,而不是內耗。”

李自成一番話是朱顯波想聽的,雖然不是從劉立洋嘴裡說出來,但總的意思表達清楚了。皇上立儲君就是不想讓羣臣再繼續分裂下去。

現在剩下的問題是等朱朝陽回京之後再冊封,還是即刻冊封然後讓人替換朱朝陽回京。朱顯波則更希望朱朝陽留在印度。

對於立朱朝陽爲儲君,朝中大臣似乎都傾向於支持皇上,對於冊封的時間點,大臣們又傾向於等到朱朝陽回京之後。

至於朱顯波的想法,朱顯波自己估計只怕一旦說出滿朝震驚,一個大名帝國的儲君怎麼可以長期漂泊在印度洋上,作爲一個商船領袖滿身銅臭呢?

本着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朱顯波又親自點名了一些臣子,讓他們各抒己見,最後朱顯波還是點了劉立洋,沒辦法,他是前兵部尚書,現軍委要員,他的態度很重要。

劉立洋無奈,只得應付皇上:“皇上聖命,選賢任能,微臣佩服。只是微臣的觀點和徐相一樣,皇上應即刻下旨召回漢王殿下。”

這就是事先沒打招呼的結果,朱顯波還是有點點後悔了,應該先和這些老狐狸們通通氣,這樣大家都有面子,結果也可能會是自己想要的。

第467章 馬德拉會戰第394章 風起雲涌第320章 內訌第341章 醞釀改政體第145章 收復臺灣(4)第287章 微訪西南第56章 開科取士第348章 殺人滅口第404 血腥亞丁灣第20章 假冒信王第43章 清理後宮第66章 永失吾愛第330章 遭遇反擊第381章 峰迴路轉第373章 弒兄囚父第266章 運籌帷幄第260章 加官進爵第348章 殺人滅口第498章 逼退荷軍第339章 攻陷議會大廈第158章 欲立儲君第385章 郎情妾意第14章 書生徐光啓(2)第217章 孤身去日第499章 設南洋行省第353章 兩位小姐?第45章 選後(2)第380章 美人計第34章 潛回京師第390章 幹掉赫姆茲總督第112章 大戰前夕第228章 我是穿越來的第143章 收復臺灣(2)第23章 太妃是我的女人第242章 違抗聖命第165章 攻佔馬尼拉(2)第489章 商業明星第296章 分封計劃第294章 知此知彼第363章 狗咬狗第301章 爲皇儲忙第273章 改造京城第328章 澳洲村寨裡的日月旗第217章 孤身去日第275章 西伯利亞省第345章 衆裡尋她第404 血腥亞丁灣第133章 鳳求凰第187章 中央銀行(3)第255章 天蠶土豆第328章 澳洲村寨裡的日月旗第56章 開科取士第247章 引蛇出洞第246章 準備種菜第174章 換相風波第273章 改造京城第208章 殲滅援軍第212章 六方會談第51章 應對考驗第193章 伏擊堯勒瓦斯第349章 皇上是內奸第362章 小事化了第308章 烏雲來襲第79章 喜得皇子第343章 立儲君第402章 尾隨第66章 永失吾愛第70章 貴妃懷孕第192章 智取莎車(2)第308章 烏雲來襲第392章 重回德黑蘭第18章 開導王拓第38章 爭奪皇位(2)第372章 奧朗則布準備上位第176章 換相風波(3)第492章 蟲困第184章 大將軍神炮第358章 世家亂(2)第396章 美女聚首第341章 醞釀改政體第17章 皇家錦衣衛第385章 郎情妾意第275章 西伯利亞省第31章 相聚恆山(2)第327章 部落戰爭第290章 進入角色第113章 奮勇爭先第63章 出海貿易第242章 違抗聖命第136章 五年規劃(3)第459章 借刀殺人第119章 集權(2)第54章 江南首富第73章 研製大殺器(2)第231章 害羣之馬第55章 江南首富(2)第82章 二次科考第373章 弒兄囚父第6章 相識劉三第343章 立儲君
第467章 馬德拉會戰第394章 風起雲涌第320章 內訌第341章 醞釀改政體第145章 收復臺灣(4)第287章 微訪西南第56章 開科取士第348章 殺人滅口第404 血腥亞丁灣第20章 假冒信王第43章 清理後宮第66章 永失吾愛第330章 遭遇反擊第381章 峰迴路轉第373章 弒兄囚父第266章 運籌帷幄第260章 加官進爵第348章 殺人滅口第498章 逼退荷軍第339章 攻陷議會大廈第158章 欲立儲君第385章 郎情妾意第14章 書生徐光啓(2)第217章 孤身去日第499章 設南洋行省第353章 兩位小姐?第45章 選後(2)第380章 美人計第34章 潛回京師第390章 幹掉赫姆茲總督第112章 大戰前夕第228章 我是穿越來的第143章 收復臺灣(2)第23章 太妃是我的女人第242章 違抗聖命第165章 攻佔馬尼拉(2)第489章 商業明星第296章 分封計劃第294章 知此知彼第363章 狗咬狗第301章 爲皇儲忙第273章 改造京城第328章 澳洲村寨裡的日月旗第217章 孤身去日第275章 西伯利亞省第345章 衆裡尋她第404 血腥亞丁灣第133章 鳳求凰第187章 中央銀行(3)第255章 天蠶土豆第328章 澳洲村寨裡的日月旗第56章 開科取士第247章 引蛇出洞第246章 準備種菜第174章 換相風波第273章 改造京城第208章 殲滅援軍第212章 六方會談第51章 應對考驗第193章 伏擊堯勒瓦斯第349章 皇上是內奸第362章 小事化了第308章 烏雲來襲第79章 喜得皇子第343章 立儲君第402章 尾隨第66章 永失吾愛第70章 貴妃懷孕第192章 智取莎車(2)第308章 烏雲來襲第392章 重回德黑蘭第18章 開導王拓第38章 爭奪皇位(2)第372章 奧朗則布準備上位第176章 換相風波(3)第492章 蟲困第184章 大將軍神炮第358章 世家亂(2)第396章 美女聚首第341章 醞釀改政體第17章 皇家錦衣衛第385章 郎情妾意第275章 西伯利亞省第31章 相聚恆山(2)第327章 部落戰爭第290章 進入角色第113章 奮勇爭先第63章 出海貿易第242章 違抗聖命第136章 五年規劃(3)第459章 借刀殺人第119章 集權(2)第54章 江南首富第73章 研製大殺器(2)第231章 害羣之馬第55章 江南首富(2)第82章 二次科考第373章 弒兄囚父第6章 相識劉三第343章 立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