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龍且搦戰

翌日,楚軍果然派士卒到關外交戰,而漢軍閉門不戰,任由楚軍叫罵,這喊號之的士兵嗓門極高,大罵韓信忘恩負義,背叛楚國,投敵漢室,接着又侮辱韓信當年受胯下之辱,又數次被漢王所擒,還有顏面存活於世,諸如此類云云。

漢軍將士聽了楚軍辱罵都怒火中燒,特別是一些尚未知道韓信謀計的將領更是紛紛請纓,出門與楚軍正面對抗,所向披靡,士氣正盛的漢軍,何曾受過這等氣,被敵軍指着鼻子罵?

韓信淡淡冷笑,根本不理會城下的士卒,他更在乎的是戰場的成敗,爭這些口舌之爭完全庸人自擾,而且還會擾亂陣腳和計劃,是他不能允許的。

“傳令下去,閉關不戰,讓楚軍繼續罵,耗耗他們的銳氣,等磨掉鋒芒之後,我軍再出關迎戰!”

“遵令!”

邵雄、趙虎、刑晉、樑越明等將領拱手應諾。

而昨日被安排伏擊的漢軍將領灌嬰,早已帶精銳騎士和甲士出關了,這一次與楚軍交戰的關鍵,還是在於策略,光靠硬戰,實乃用兵之下策。

“韓信,你背叛楚國,不得善終……”

“胯下之辱,奈何苟活於世!”

“……”

楚軍在關外輪番叫罵,意在激怒韓信,但關內有軍令在,漢軍無人敢出關迎戰,任由楚軍囂張跋扈,但兩日下來,楚軍早已消耗掉了耐心,變得煩躁起來,此行糧草攜帶不多,已經堅持不了多久,再過幾日就要斷糧了。

後方的糧餉不可能過多運過黃河,支持楚軍作戰,而項雲的本意就是讓先鋒佔領有利地形,以戰養戰,等候楚軍大規模渡江與漢軍正面抗戰,讓他們在攻城掠地中搶奪糧食供給自己,這也是戰爭中襲戰常用的辦法。

龍且此刻帶軍來攻打韓信,卻數日沒有一點建樹成效,自然有些心急了,退又覺得有失顏面,無功而返,進則有雄關要塞扼守,敵軍不出戰,大傷腦筋。

兩日過後,楚軍在此擺開了陣勢,來到井陘關外,騎兵、弓箭手、盾牌手、甲士有序地排成了方陣,森立的刀槍,披甲的戰士肅然而立,在巨盾的掩護下弓箭手將一枝枝長箭搭上長弓,巨盾縫隙間猶如探出了一排排狼牙。

“龍將軍,韓信遲遲不戰,我們屯兵在此,一來影響進度,孤軍深入,乃兵家大忌,二來北面和西北都有漢軍正規軍把守,倘若繞到我們後方,前後夾攻,我們便會大虧了。”龍且身邊的一位謀士仲孫彘說道。

龍且皺眉不語,坐在白鬃馬上,手持兩刃斧,望着井陘關,哼道:“這韓信,縮頭烏龜,心無大志,枉我以前還提防此人,實不足爲患。”

就在這時,井陘關城門大開,由城關內奔出許多騎兵,奔騰在古山道上,氣勢如虹,整個山體都跟着顫抖着,很快衝鋒下來,旌旗飄展,鐫刻着‘韓’的字樣,原來是韓信親自帶兵出戰。

“漢軍出戰了,太好了,韓信終於按耐不住了。”副將夏央興奮喊道。

龍且微微一笑,心想只要漢軍出戰,他們就有七成把握,剿滅出關這支漢軍了,假如韓信親自出戰,那更絕妙了,擒殺韓信,漢軍必然大亂,真是天助我也!

“咚咚咚——”

城關上戰鼓喧天,馬蹄轟隆,大地震憾,衝鋒的騎士發出攝人的呼嘯,聲勢極爲駭人。

韓信親率了八千騎兵,兩千弓箭手出關迎戰了,鹿死誰手在此一搏。

隨行的漢軍大將有紀信、周苛,左右將軍林秋、林摯,由於此戰在於誘敵,因此除了騎兵外,挑選輕甲類的弓箭手,奔跑的速度要比那些渾身武裝的甲士、重甲士要輕鬆的多。

一萬漢軍衝出兩百多步,列陣與楚軍遙遙對峙,對峙之中,雖未有拼殺,但那氣氛卻壓抑的近乎窒息,雙方的殺氣凜冽,精銳之師相撞,將是一場血雨腥風的惡戰。

“韓信,你終於肯露頭了,當日楚營一別,你帶兵攻漢,兵敗之後不敢回到楚國,卻投敵漢國,你這等叛國之人,今日我龍且非取爾首級不可!”龍且舉起雙刃斧遙指對方的韓信,破口大喊道。

韓信搖頭道:“當日兵敗,信雖被漢王所俘,有意收服我,但被我拒絕了,本想回來楚國親自向項王請罪,熟知那項王后顛倒是非,與項王商議後,竟通緝擒殺韓信,甚至連我那些鄉親以及曾對信有過一飯之恩的大娘都被你們殺害了,此仇不報,韓信也誓不爲人!”

龍且冷笑道:“好好好,你若想報仇,儘管放馬過來,本將軍早就想領教你的魚腸劍了。”

魚腸劍雖是名劍,卻非常短小,乃是韓信使出絕殺時候的秘密武器,不便用它來戰場上廝殺,韓信抽出腰間的佩劍,劍鋒指着龍且,喝道:“你不過匹夫之勇,不配做的對手。”

“放肆!韓信小兒,爺爺取你小命!”龍且掄起了雙刃斧,策馬衝前搦戰。

韓信揮舞着長劍策馬前衝,與龍且戰在了一起。

“噹噹噹!”

在電光石火的迅疾光景中,兩人交換了十多下,在馬背上交鋒,不比陸地,講究的就是狠穩準,不需要太多的花架子,因此在戰場磨練出來的劍法和武技,都是以殺人爲目的招數,簡單卻有殺傷力。

龍且的雙斧舞的是雷厲生風,呼呼斧頭破空的聲音極其響亮,而韓信的劍芒閃在半空,如蛇吐芯,破解對方的攻勢。

二人又大戰了三十回合,龍且猛地喝了一聲:“看斧!”

雙刃斧砍下,卻將韓信的長劍斬斷,韓信處事不驚,及時拔馬轉頭退出戰圈,欲退回漢軍陣列。

龍且見狀愣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道:“兒郎們,給我殺——”

“殺——”

兩三萬的戰馬頓時掀起的塵煙,馬蹄聲雷動,楚軍精銳騎兵如同兇猛地狼羣,朝對面覬已久地獵物衝去。

紀信、周苛在後方見韓信敗回,立即抽出了寶劍,呼喝道:“將士們,保護韓將軍,衝鋒殺敵——”

“殺啊——”

楚軍、漢軍瞬間沸騰,一大一小兩股洪流,在關外山腳的空地狂涌匯聚。

片刻之間,兩股奔馳的洪流便激烈地碰撞在一起,“譁”刺耳地戈戟聲響成一片,伴隨着戰馬地嘶鳴、將士地悽嚎,蓬蓬血霧,像是瞬間綻開的花朵。染紅了井陘關外。

兩軍騎兵交鋒,格外激烈,嚎叫和掙扎只持續了一小會兒,碗口大的馬蹄無情踐踏在戰士背上。一柄柄大刀長戈瘋狂地揮劈着,肆無忌憚撕裂骨肉,便如砍瓜切菜一般,每道寒光落下,便是鮮血飛濺。

楚漢兩軍激戰正烈,忽然從東南側的一面殺出一支騎兵來,正是楚將蕭公角帶兵前來斷擊韓信來了。

這一下使漢軍的尾翼處大亂,被楚軍切入進來,首尾都在迎戰,腥風血雨中,大漢的最精銳。與楚軍的最精銳,終於迎來了一場慘烈地正面交鋒,相比之下,漢軍腹背受敵,開始有些不支了。

“活捉韓信小兒,剿滅關外漢軍——”楚軍將領紛紛大喊着。

韓信策馬進入漢軍騎兵中央,見戰圈外面時機已成熟,該是收網的時候了,毅然下令道:“速向西北方突圍撤退……”

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二章 三箭退兵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一章 劍似游龍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九章 三道題目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九章 劍嘯筵席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六章 成事不足第十二章 鳳舞豔樓第九章 樊噲示威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四章 拜師學劍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九章 沙場對弈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四章 駐軍鴻門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十章 近水樓臺第八章 泛舟談情第十二章 伊人遠去第七章 反出墨家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十章 春色滿帳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十一章 破解棋局第五章 臥室春香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六章 空城疑計第六章 深入虎穴第七章 動能方程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六章 出兵高麗第四章 樓蘭古國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五章 陰陽五行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四章 才女鬥智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七章 二女矯情第三章 朝廷政局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二章 月瑤安危第十二章 非煙落紅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十章 芸熙公主第九章 洛陽布兵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六章 陣前決鬥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五章 諸子後裔第九章 秦亡之論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七章 論政天下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十章 戰營烽火
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二章 三箭退兵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一章 劍似游龍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九章 三道題目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九章 劍嘯筵席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六章 成事不足第十二章 鳳舞豔樓第九章 樊噲示威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四章 拜師學劍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九章 沙場對弈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四章 駐軍鴻門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十章 近水樓臺第八章 泛舟談情第十二章 伊人遠去第七章 反出墨家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十章 春色滿帳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十一章 破解棋局第五章 臥室春香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六章 空城疑計第六章 深入虎穴第七章 動能方程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六章 出兵高麗第四章 樓蘭古國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五章 陰陽五行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四章 才女鬥智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七章 二女矯情第三章 朝廷政局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二章 月瑤安危第十二章 非煙落紅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十章 芸熙公主第九章 洛陽布兵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六章 陣前決鬥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五章 諸子後裔第九章 秦亡之論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七章 論政天下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十章 戰營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