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樊噲示威

卻說章邯帶着舊部十幾員大小將領,以及三四萬虎豹秦兵追至在去往潼關的一個盤山隘口,見一員猛將單槍匹馬擋住了去路,正是龍天羽麾下的大將樊噲,手持長矛,虎視眈眈地瞪着秦軍,竟有一絲挑釁的意味。

章邯遠望隘口處濃煙遮路,倘若設有伏兵,一陣冷箭和滾石,這三四萬人馬如何能抵擋住龍天羽精銳的伏擊廝殺,心中生出幾分怯意,左右顧曰:“樊噲是龍天羽帳下武將中的一員猛虎,素與灌嬰、周勃齊名,當日彭城一戰,本將軍曾見識過他的勇猛,不可輕敵,龍天羽向來善於攻守之道,此時派一員勇多謀少的將軍來擋路,很可能是在勾引我軍入套,當心前面有埋伏。”

樊噲見秦軍停足不敢越雷池半步,還真如玄女猜測的一樣,頓時豪氣更勝,指着陣前一排秦將,喝道:“豐沛樊噲在此!秦狗誰敢來決一死戰!”

“欺人太甚!”蒙天化手持長斧,撥馬奔出便想上前迎戰。

章邯阻止道:“退下,連傻子都看出他在用激將法,你難道不懂兵不厭詐之道,若連着都沉不住氣,還怎麼帶軍打仗?”

蒙天化被章邯一番訓斥,強忍住氣,勒馬返回陣前。

陸漸離、秦劍英、姜淮、翟林、聶輝等將領都暗自警惕,遠望樊噲被後的煙氣,心想自己若衝進去被一陣羽箭射來,非死不可。

樊噲得勢不饒人,策騎又奔出幾丈遠,目眥欲裂,吼聲如雷道:“一羣鳥人,是戰是退,全憑一句話,此時連屁都不放一個,卻是何故?”

秦將一時將目光都聚向章邯,以他馬首是瞻,是戰是退,誰也不敢擅自做主。

章邯心想自己帶舊部剛投靠楚軍,就臨陣脫逃,以後這個臉往哪裡擱?但反過來一想,范增工於心計,先滅齊國田安田市的軍隊衝鋒做肉盾,然後再讓我帶軍衝鋒陷陣追趕龍天羽,最後英布、龍且帶楚軍精銳殿後,明顯是一箭雙鵰之計,既可以打擊彭城義軍,有可以借敵人之手來削弱非楚人的實力,也夠陰險的!

進,則兇險萬分,退,則違抗軍令,當真進退兩難之局啊!

陸漸離似乎看出將軍的舉棋不定,低聲獻計道:“將軍,不如先撤出五里,然後原地待命,等候英布龍且二人帶精銳前來,這樣兩軍合力一不怕龍軍伏擊,二來也好向霸王交待。”

章邯正苦於無計可施,忽聞陸漸離所言甚是可行,點頭道:“如此也好,傳令下去,大軍退出五里,等候西楚援軍到來。”隨後他掉頭騎走,幾員將領緊追其後,不戰而退。

秦卒見主帥後撤,紛紛擔心對面的伏兵會衝殺出來乘勝反撲,嚇得慌忙逃竄,不敢再停留半步,有的邊跑便往後瞧,生怕突然殺出一支龍軍鐵騎來。

樊噲見秦軍匆忙撤走,鬆了一口氣,暗贊玄女真乃神人也!

他只見秦軍遠去後,掉馬奔入隘口濃煙之內,在隘口裡面正埋伏着隨行的一百餘騎,本來留下百餘人攔截數萬秦軍,這些隨從親兵都已做好與樊將軍一起壯烈犧牲的準備,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樊將軍!樊將軍!”

“秦兵真的退了?”留下的鐵衛還有些不相信,起疑問道。

樊噲嘆道:“淳于嫂嫂真乃神仙下凡,早就算定章邯不敢追擊,還真的言中了,走,咱們的任務完成了,快去追上沛公,在等半個時辰楚軍就要趕上來了。”

百餘士卒都猛點頭,能活着當然比死好,除非到沒有選擇的時候。

這一次竟然沒有折損一兵一卒,每人就立下一個功勞,留守的鐵衛皆大歡喜,隨着樊噲策騎追趕前方的大部隊而去。

章邯帶軍浩浩蕩蕩退守五里後,重新整隊列陣,雖然臨陣脫逃不假,但也不能在楚軍面前表現出來一種膽怯的樣子,還要裝得理直氣壯,氣勢如虹不可。

不到一刻工夫,楚軍五虎將的其中兩位英布、龍且率領兩萬精兵追至,忽見秦軍按兵不動,頗爲不解,龍且有氣道:“章將軍,霸王讓你帶兵追殺龍天羽,他的人頭何在?”

章邯回道:“前面龍軍設下埋伏,我軍兵力過少不便強攻,正當左右爲難之時,幸得兩位將軍來的及時,咱們這就進兵,去與龍天羽的三萬精騎決一死戰!”

英布臉色微變,疑道:“此話當真,龍天羽真在前方設下伏兵?”他心中暗想的是即使兩萬精兵加上三萬秦軍,不過五萬人,恐怕也對付不了龍天羽這般戰神級人物啊,何況霸王又不在,誰能擋住龍天羽那般鬼神莫測的劍法?

他望了望龍且,龍且瞧了瞧英布,追是不追?

龍且問道:“章將軍,你親眼所見是龍天羽帶領餘部阻截伏擊你們嗎?”

章邯道:“並沒有看見龍天羽,而是他帳下一員虎將樊噲,在隘口叫陣,而後面濃煙四起,寒光閃動,似乎埋伏下許多弓箭手和長槍手,依我瞧,正是龍天羽之計,倘若他親自露面,誰都不會冒然進攻,忽然換一個猛有餘而謀不足的樊噲,此中則更是大有文章,若追擊必然中伏也!”

龍且和英布也不是泛泛之輩,自忖陣前對壘廝殺,二人絕不在樊噲之下,但若後面埋伏着龍天羽、夏侯嬰、周勃、灌嬰等人,突然殺出卻是萬萬不敵。

英布也感爲難道:“咱們是追還是不追?”

龍且嘆道:“假如是樊噲一人帶軍,不足爲懼,我們聯合追上,看看前方情況再隨機應變!”

章邯、英布均覺得此計可行,傳令下去,兩股大軍繼續前進,直奔盤山隘口。

此時山坡隘口處,濃煙未散,卻不見一個人影。

龍且、英布、章邯、陸漸離、蒙天化等將領面面相覷,望着前面的濃煙疑慮不解,想到誰若帶兵先入,很可能落個死無葬身之地。

沒有主帥在跟前,誰會犯傻嫌自己命長,以身犯險來邀功?

英布驀然微微一笑道:“章將軍,不如你派一支人馬進去探路,若遇到伏擊,咱們再考慮如何破解闖陣?”

他說的客氣,但秦將都知道他不安好心,是要秦兵來送死!

秦劍英怒氣衝衝道:“英將軍,爲何你楚軍不先派支人馬進去試探,難道我部兄弟的命就一文不值嗎?”

英布喝道:“大膽,這還輪不到你來說話,對上級無禮,就是違抗軍令,按軍法當斬!”

秦劍英憋得臉通紅,正好反駁,忽被章邯喝住道:“劍英,不得無禮,我等同爲楚將,不可再分彼此,否則如何對得起霸王擡愛器重,既然英布將軍有提議,不如派秦兵一千,楚卒五百組成一支敢死隊,來突擊這塊隘口,若是隻派一方人馬前去,回來彙報未必使雙方將領信然,不知兩位將軍意下如何?”

龍且點頭道:“甚好,這就清點人數,共去探路!”

倏然一支快騎飛奔而來,有名傳令官在馬背上高呼道:“範軍師有令,即刻退兵,不得追擊……即刻退兵,不得再追擊……”

第四章 情挑依依第三章 浴血蘭溪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一章 歸返師門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三章 夜下激鬥第一章 鶯歌燕舞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三章 東征在即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九章 子羽登場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五章 反客爲主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一章 鳳舞來人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六章 初露鋒芒第八章 神兵出爐第十章 劍插腹地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九章 封王詭計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三章 夜下激鬥第九章 渭關大捷第二章 刀聖項羽第七章 論政天下第一章 燕丹勇士第三章 浴血蘭溪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五章 情意綿綿第九章 鋒芒展露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七章 陰陽冥宗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七章 欲擒故縱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八章 揭開身份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四章 駐軍鴻門第十二章 登陸決戰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四章 駐軍鴻門第十章 出浴嬌嬈第二章 易水離別
第四章 情挑依依第三章 浴血蘭溪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一章 歸返師門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三章 夜下激鬥第一章 鶯歌燕舞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三章 東征在即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九章 子羽登場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五章 反客爲主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一章 鳳舞來人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六章 初露鋒芒第八章 神兵出爐第十章 劍插腹地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九章 封王詭計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三章 夜下激鬥第九章 渭關大捷第二章 刀聖項羽第七章 論政天下第一章 燕丹勇士第三章 浴血蘭溪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五章 情意綿綿第九章 鋒芒展露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七章 陰陽冥宗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七章 欲擒故縱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八章 揭開身份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四章 駐軍鴻門第十二章 登陸決戰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四章 駐軍鴻門第十章 出浴嬌嬈第二章 易水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