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

章邯在驪山腳下又收復了當地守秦始皇陵的部隊,加上殘餘兵力,整編成十萬大軍,浩浩蕩蕩趕往鴻門,要與楚軍議和歸附在項羽麾下。

有的將領不解,秦軍十萬兵力,楚軍只有五萬,而且糧草短缺,再戰下去勝算機率會更大,爲何要降楚軍,章邯嘆道:“楚軍人數雖少,卻身經百戰不畏死,數萬項軍就將二十萬秦軍打得潰散,而且再耗下去,肯定會便宜後面的義軍,與其那樣坐以待斃,倒不如及時歸降,與楚軍合力,先滅趙高,再對付後面義軍,將來分封天下,也好撈個萬戶王侯。”

秦軍沿大路北上幾十裡,正午之前,便到了鴻門峭塬之地。

峭塬中間象刀劈似的斷爲兩半,南北洞開,猶如城門,鴻門因此而得名。

在鴻門之外,楚軍列好方陣,軍陣之前有十幾位將領謀士,分別爲項羽、范增、季布、龍且、英布、陳平、荊濤、鍾烈武、申陽、田安、田市等。

秦軍隊伍前坐騎上將領爲章才邯、陸漸離、秦劍英、蒙天化、姜維、候鵬、聶輝等十多員大小將領,策馬當先,十萬大軍氣勢顯得有些沉悶,畢竟是降軍,有些的戰績彪炳的將士宗覺得愧對了秦人身份。

國破山河在,秦滅六國,六國滅秦,反反覆覆到底誰纔是勝利者呢?

“停!”章邯手臂一揮,秦軍倏然止步,蹄聲踏在原地,戰馬低嘶。

此刻在對面楚軍中,陳平朝着項羽低聲道:“秦軍訓練有素,頹敗歸降之際,仍然方陣整齊絲毫不亂,章邯果然是一代名將。”

項羽冷笑道:“陳軍師還曾舉薦韓信會成爲一代兵法大家,還不是敗在了龍天羽之手,至今生死未卜,名將不是看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陳平臉色尷尬,硬着頭皮巴結道:“上將軍言之有理!”說完回過頭去,心中大爲不快。

秦軍肅穆列陣,槍頭如林,旌旗遍野,所有士卒靜觀着主帥的一舉一動,也有的士卒手緊緊握着戈柄,隨時準備應付突發情況出現,擔心楚軍使詐。

章邯下馬解去身上寶劍,除下頭盔提在手中,走到項羽騎前數丈,高呼道:“罪將章邯,往日助紂爲虐有違天道,今日特攜帶十萬秦軍兄弟誠心投靠項上將軍,順應天下民心所向,希望上將軍不計前嫌,讓我等有戴罪立功爲天下百姓出力的機會,攻克咸陽,擊殺趙高,廢除一切暴政酷刑律法!”

項羽飛身下馬,上前攙住章邯手臂,表面做足功夫,大義凜然地說道:“迷途知返,善莫大焉,你能在此關鍵時刻反省乃是功德一件,自今日起你就是楚軍大將,你麾下將領也全部各領兵權,準備攻打咸陽,等到除去二世昏君和趙高賊相,滅了秦朝,各位一起論功行賞,封土列侯!”

章邯見項羽沒有記仇,涕淚交下,當面向項羽訴說趙高的種種行徑,殘殺忠良坑害百姓,以及弒君篡位的卑劣行徑,並解釋當初迎戰義軍、圍殲楚軍都是各爲其主,軍令在身當時不敢違命。

項羽爲穩住秦軍,拉攏得力將領,施出范增提前交給他了陳詞,慷慨激昂地鼓舞秦軍將士一番,讓十萬人馬放下疑慮,安心爲楚所用,當前正值用人之際,項羽就立章邯爲雍王,又封有傷在身的司馬欣爲大將軍,安置在楚軍營中休養,其餘秦將仍居原職,一切軍銜等攻落咸陽後再進行封賞。

這一場秦楚結盟,使項羽麾下實力大增,不但由五萬人馬擴增至十五萬大軍,手下猛將又添增不少,由關內劣勢一下子變成強勁勢頭。

范增看着遠處蜿蜒的渭水,捋着鬍鬚輕笑着,有了章邯帶軍歸附,滅秦已成定局,再加上壽春徵集江東的二十萬援軍趕來,掉過頭對付龍天羽和其他幾路義軍就容易多了。

正在這時,有偵察人員快騎飛奔而來,口中驚慌喊道:“報……”

秦楚所有人皆聽到偵察兵的呼聲,衆目睽睽望去,不知到底發生了何事。

那人策騎很快來到陣前,飛身落馬拜在地上稟告道“報上將軍,北面五里發現龍軍精騎人馬!”

范增忙而不亂,趕緊問道:“龍軍來了多少人馬?”

偵察兵顫道:“瞧不清楚,只見遠方鐵騎聲過處,一路塵土飛揚,看陣勢少說也有十萬之衆。”

“來得好快!”季布在旁嘆道,他心知入川一路楚軍處處設卡,沒想到龍天羽的大軍依舊如此勢如破竹,破關斬將追趕上來。

“龍天羽哪裡有那麼多的精騎部隊,這不太可能!”章邯與龍天羽交過幾場大戰,知道對方的精騎只有幾萬人,最多也和項羽的精兵團人數相仿,豈會一下子多出那麼多騎兵來,想必偵察兵被龍軍嚇破膽以致看花了眼。

項羽冷哼道:“慌什麼,來得正好,本霸王還擔心在破城之前碰不到他呢,他終於來了,我就當着各路諸侯的面與龍天羽決一生死,讓天下人看看誰纔是霸主!”

章邯勸道:“上將軍且息怒,章某不才,曾與那龍天羽交手數次,每次皆落下風,大敗而逃,此人足智多謀,劍術奇高,對付他還要從長計議,急不得啊!”

“是啊,上將軍,急不得啊!”季布、陳平等人都異口同聲勸道。

唯有范增此刻卻不發言,冷靜地思考着龍天羽的實力,心想:“如果籍兒當真如他所說,在持有霸王刀的前提下,戰鬥力能提升一兩籌,對付龍天羽便微操勝算,這是一個機會,至少龍天羽在不知情下,肯定會栽個大跟頭。”

項羽哈哈大笑,傲人凜然,指着衆將道:“你們還沒見過本霸王真正實力,焉知吾鬥不過龍天羽乎?”

真正實力?難道項上將軍他還有實力隱藏沒有全部施展出來?

衆人啞口無聲,感受着項羽那股霸氣,都不敢再開口,目光一時望向范增,平時只有他的話,上將軍纔會多聽幾句。

范增捋着斑駁銀鬚,微笑道:“此刻連老夫也想盡快見到龍天羽,瞧瞧他是如何拜在籍兒的手上,不用看我了,你們的上將軍有這個實力,哈哈……”

諸將一頭霧水,即使季布、陳平、英布、鍾烈武等楚軍大將也都疑問重重,更別說章邯、司馬欣等秦軍將領了,不過這些秦將沒有見過龍天羽沙場英姿和身手的,都深信不疑霸王的話。

項羽喝道:“諸將聽令,龍軍雖同爲義軍,卻數次與咱們爲敵,在背後斬殺我們手足兄弟,此仇不能不報,眼下秦軍十萬分成兩翼,楚軍居中,準備北上迎戰!”

“遵命!”無論楚將還是秦將都鬨然應諾。

一場秦楚抗龍的大戰就要拉開序幕了。

此時的龍天羽還不知道秦楚已經大成協議,更猜不到項羽還留有一身霸王絕技未曾施展,等待他的不止是戰場的生死成敗,還有宿命的捉弄!

第二章 劍指賀蘭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六章 深入虎穴第一章 祁山點將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十二章 堅難決定第八章 咫尺佳人第十一章 怒火攻心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九章 渭關大捷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七章 空軍誕生第六章 初露鋒芒第一章 各有所計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十二章 反攻開始第五章 苦思良計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十章 虎將爭雄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八章 追兵殺至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九章 突圍破敵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二章 馬革裹屍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十章 鳳舞九天第二章 朝會議事第五章 才女心碎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九章 水乳交融第七章 簽訂條約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十一章 劍氣如虹第三章 兵神成長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六章 成事不足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二章 劍聖墨蘭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十一章 武器改良第十二章 鬼谷經義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六章 風起雲涌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十章 百步飛劍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一章 主宰歷史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十章 死劫逢生第五章 衛三公子
第二章 劍指賀蘭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六章 深入虎穴第一章 祁山點將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十二章 堅難決定第八章 咫尺佳人第十一章 怒火攻心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九章 渭關大捷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七章 空軍誕生第六章 初露鋒芒第一章 各有所計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十二章 反攻開始第五章 苦思良計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十章 虎將爭雄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八章 追兵殺至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九章 突圍破敵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二章 馬革裹屍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十章 鳳舞九天第二章 朝會議事第五章 才女心碎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九章 水乳交融第七章 簽訂條約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十一章 劍氣如虹第三章 兵神成長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六章 成事不足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二章 劍聖墨蘭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十一章 武器改良第十二章 鬼谷經義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六章 風起雲涌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十章 百步飛劍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一章 主宰歷史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十章 死劫逢生第五章 衛三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