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義軍雲集

自沛縣龍天羽大破秦軍後,消息很快傳遍各郡縣,六國後裔、舊貴族問訊後紛紛起兵,山東百姓殺了當地守蔚令丞,自立諸侯王,響應起義。

魏咎自封爲魏王,田瞻爲齊王,韓廣也比百姓擁爲韓王,藏荼爲燕王,趙、楚也紛紛抵抗官府響應起義,六國舊貴族同時招兵買馬,建立軍隊政權,造反的人多得難以估計,各路人馬以討伐秦朝爲名,攻城掠地,其中猶以農民義軍力量龐大。

原本前往沛縣支援秦軍的各路苦工隊伍,因大雨延誤行程,按照秦朝法律規定,誤期當斬。陳勝、吳廣便趁着天下百姓怨憤難當,義軍雲集的時候,殺掉押送監軍的將尉,利用“魚腹丹書”“篝火孤鳴”等計策發動戍卒起義,更有“且壯壞死則已,死則舉大名耳!王侯降相寧有種乎?”的豪言壯語。

陳勝自立爲將軍,吳廣爲都尉,以響應真龍天子之名,培土築壇,宣佈誓約,號稱“大楚”起義軍隨即佔領大澤鄉,招收義兵,準備攻打蘄縣。

同時彭越在鉅野抗拒官府,殺死監押的軍官,響應沛縣起義,英布、蒲在番陽與淮陽各自起兵抗秦,響應四方義軍,當真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勢。

龍天羽見四面八方相應起義,秦朝廷自顧無暇,知出兵時機已然成熟,當即召開軍事會議,作出擴大起義範圍的戰略佈置。

曹參等認爲應集合主力直取咸陽,推翻大秦暴政,然後稱帝爲王安撫天下,蕭何沉思不語,一時舉棋不定。

龍天羽搖了搖頭,神秘一笑給人高深莫測之感,因他畢業考古系,對歷史文化自然精通,深知秦朝力量猶在,決計不可掉以輕心,否則傲兵必敗,而且自己要克服農民革命的侷限性,西攻咸陽,自會有其他義軍不自量力,要先辨清形勢,穩定根基不遲。

龍天羽見呂臣已過六十花甲之年,怕經不起南征北戰的行軍之苦,便由呂臣、呂澤留守沛縣、豐邑,並制定南下與東征的戰略方針,擴大根據地,同時分兵兩路,由曹參、灌嬰率兵主力二千人,東征泗水郡,龍天羽親自帶領樊噲、蕭何、夏侯嬰、呂勝,率軍主力三千人馬,先取薛郡、昌邑,然後兩路匯合攻打彭城。

翌日三軍整裝齊發,由於長途跋涉露營辛苦,龍天羽沒有隨身攜帶呂稚和蕭湘兒,累得二女揮淚送行。

同年八月初,曹參、灌嬰幸不辱命,攻陷泗水郡,並沿路招兵入伍,已由二千人發展到三萬人,騎軍二千,戰車百輛,而龍天羽廣施仁義,每到一處嚴令不可擾民,並宣佈廢除秦朝苛政,施行紅軍長征時期的“八大”方針,獲得百姓擁戴,使龍軍達到五萬人,鐵騎五千,戰車千輛,成爲義軍中最大的隊伍。

與此同時,陳勝、吳廣招收義兵,攻打蘄縣,奪取蘄縣後,即令符離縣人葛嬰率軍攻打蘄縣以東,相繼攻陷躑、瓚、鈷、拓、礁等郡縣。義軍沿路收收人馬,等到兵臨陳縣時,已有戰車六七百輛,騎兵千餘,步兵六七萬衆。

這日龍天羽與曹參等兩路大軍匯合,駐紮彭城外三裡外,準備次日攻城,夜裡舉行作戰會議。

蕭何道:“彭城守軍只有四五萬人,攻陷城池不足爲患,只是半個月來,我軍連夜征戰,舊兵已乏,新軍訓練不足,硬攻只怕會傷亡慘重,長久下去疲兵不能長遠。”

龍天羽點頭道:“不錯!上兵伐謀,其下攻城,屈人之兵非戰,拔人之城而非攻,次謀略之法,不知守將何人?”

曹參想了想道:“聽說守軍主將是位年輕有爲的將領,名叫紀信,副將周苛均屬良將之列,可惜立場不同,甘爲暴秦所用。”

龍天羽聽到紀信之名,心想這不是歷史上楚漢滎陽之戰,甘心爲劉邦一死的忠義之士麼?此等人才定要收爲己用,亂世沒有比人才更重要的了,當下詢問道:“我欲收降此人納爲己用,不知諸位將軍可有良策?”

樊噲心直口快道:“那也好辦!給灑家撥兵點將,殺入城內,活捉那紀信小兒,不就成了。”

龍天羽微笑道:“我想要他心甘情願的臣服,最好上禮不動干戈!”

樊噲聞言一瞪,搔頭道:“衝鋒陷陣,帶兵打仗,我老樊決不服輸,出謀劃策當說客,可是萬萬不通。”衆人看他的怪模樣,無不莞爾。

龍天羽淡淡一笑,向蕭何問道:“岳丈可有良策針對此人?”

蕭何嘆道:“紀信與周苛皆是忠君愛國之士,更不爲金銀財寶和美色歌姬所動,恐難以說服,唯有曉以大義,噢,是了,聽聞紀信乃是一個大孝子,其母知書通禮,識得大體,如今居住碭縣,若是能說服紀母做稅客,紀信必降之。”

龍天羽點了點頭,疑問道:“爲何紀信人在彭城任將,而其家人卻在碭縣居住?”

蕭何解釋道:“這是秦王嬴政當年分封三十六郡時,定下的嚴令,凡將領帶兵過三萬者,五年輪換守地,家眷不得同行,爲了更好地控制將領,教他們不敢有異心,否則家族老小處以極刑。”

龍天羽哪想到尚有這麼多苛刻條令,不禁暗罵秦始皇他娘,生出這樣的暴虐梟雄,致使天下民不聊生,他卻獨自享樂。

沉思半晌道:“明日灌嬰、周勃、呂勝各率兵一萬將彭城南北西三面圍住,獨留東門方便城中百姓逃生,勞煩岳丈親筆一封書信,上寫暴秦罪狀,且素知紀將軍爲人忠賢,故留下東門給逃生百姓,免得殃及池魚,使百姓受苦,本將給他五日期限,考慮是繼續助紂爲虐還是改爲天下蒼生謀福。”

周勃不解道:“既然要圍城困住守軍,卻爲何要留下一門,豈不任由守軍突圍和援軍供應糧草,既無後患之憂,紀信如何能降?”

龍天羽環顧衆人,告戒道:“此人越是忠義之士,便絕不會輕易招降,倘若重重包圍,更會使城中守軍百姓上下團結一心,攻城則難上加難,如今留下東門,網開一面,使百姓免受戰禍之苦,造福於民,由此可以瓦解守城軍民團結,動搖軍心,試想有路逃脫,誰還會誓死抵抗呢?何況我等義軍反秦目的不是遺禍百姓,相反正是爲蒼生謀福,更要讓天下人知道龍軍的仁義,得一城是小,得天下民心纔是根本。”

曹參等聽得目瞪口呆,沒有想到攻座城池還有這麼多勞什子道理,同時把龍天羽的地位推向聖人一般,實在非是常人能與。

蕭何拍案讚道:“好個網開一面,也唯有賢婿想得出來,如此定會使紀信等人心生敬意,又可贏得城中百姓的擁戴,果然好計!”

龍天羽說道:“這無非是心理戰術,對己在關鍵時刻絕了逃生之念,置死地而後生,攻敵則令對方心存僥倖心理,不戰自潰。明晚曹將軍領精兵一萬輕裝上路,夜行晝宿,不可讓人發現蹤跡,兩晚即可抵達碭郡城下隱伏,稍後我則與夏侯嬰連夜趕到,岳丈坐鎮此處,樊將軍統兵三萬緩行在後,上午行程下午安營休息,走到半路時則速回彭城圍困秦軍。”

衆人面面相覷,心想這主帥完全不按常規出牌,使人難以猜知他的想法,指揮軍隊如同變戲法一般神奇玄妙。

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一章 范增毒計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九章 蒼龍遇伏第八章 暗殺漢王第十一章 會終人散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八章 暗殺漢王第一章 兄妹爭辯第二章 火炮出爐第五章 詩仙附身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一章 五行學說第十章 戰營烽火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八章 一夜柔情第五章 如虎增翼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一章 鶯歌燕舞第七章 兩虎相爭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一章 月神舞女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三章 大戰對峙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三章 再逢強敵第四章 龍虎對峙第一章 酒入愁腸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五章 爲君一舞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十一章 龍虎風雲第六章 成事不足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十二章 生死抉擇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九章 樊噲示威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六章 陳平歸漢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九章 化險爲夷第八章 魔教之行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二章 漢衛之戰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九章 青峰俠路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二章 漢衛之戰第五章 函谷雄關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
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一章 范增毒計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九章 蒼龍遇伏第八章 暗殺漢王第十一章 會終人散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八章 暗殺漢王第一章 兄妹爭辯第二章 火炮出爐第五章 詩仙附身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一章 五行學說第十章 戰營烽火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八章 一夜柔情第五章 如虎增翼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一章 鶯歌燕舞第七章 兩虎相爭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一章 月神舞女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三章 大戰對峙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三章 再逢強敵第四章 龍虎對峙第一章 酒入愁腸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五章 爲君一舞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十一章 龍虎風雲第六章 成事不足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十二章 生死抉擇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九章 樊噲示威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六章 陳平歸漢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九章 化險爲夷第八章 魔教之行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二章 漢衛之戰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九章 青峰俠路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二章 漢衛之戰第五章 函谷雄關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