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

項梁、項羽等人面面相覷,聽到老者渡江高歌楚辭,別有寓意,瞧見此人銀鬚飄揚,一副道風仙骨,不似凡人模樣,衆人心生好奇,目光一時聚向江上來者,料知老翁必是大有來頭。

項梁帶着數十位將領佇立江畔,清風徐來,浪花四濺,望着江邊的一葉扁舟慢慢靠近,心下均感茫然。項梁不敢失禮,拱手道:“不知江上老丈,仙居何府,可否通上名諱?”

那老翁順水渡舟而來,見岸邊諸將領及潮水般的義軍,不由欣然點頭,說道:“夫子姓範名增,居人,順江水而來,只求明君良主!”

項羽聽到范增的名字,渾身一震,臉色掩飾不住欣喜,心想:“是他?踏入中原之前,父親大人再三叮囑,除了讓我找項梁外,另有兩個重要的人傑,一個是劉邦,一位則是范增,一旦見到劉邦第一時間便除去此人,天下可得;再者是凡是聽取范增謀略,亦可得到天下。但劉邦已被龍天羽除掉,以至我無緣見到,今日得晤范增謀士,由此看來,當真天助我也!”

項梁語氣溫和地道:“老丈遠道而來,必有見教,願乞明示。”

范增也不隱諱,開門見山地說:“增已老,本不足議天下事,然則秦軍反撲,天下義軍形勢危危可及,故不揣冒昧,上陳愚見!”

項梁“哦”的一聲,尋思:“看他相骨奇特,必是深謀遠慮之人,龍天羽劍法高超,英勇無匹,又有張良輔佐,所向披靡。而項軍中武將勇士雖多,卻無良謀異士,倘若納爲義軍謀士,足能與龍軍匹敵了。”

想明此節,登時心生籌碼,堆起笑容道:“老丈但講無妨,項某人洗耳恭聽便是。”

此刻扁舟靠近渡口,幾名項軍拋下甲板,搭到小舟舵頭,范增拾階而上,走到諸位將領面前,捋着鬍鬚道:“老夫以爲,名正則言順,若要聚集義軍力量,勢必有名望的君主才能凌駕諸軍首領之上;陳王之敗,故因戰直不利,但他不立楚王后人而自立爲王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項梁甚有同感,問道:“沛縣龍天羽文武雙全,以一人之力,震撼大秦根基,已經成爲諸方義軍的首領,不知他可有明君人選?”

范增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道:“沛公龍天羽本非望族,豈能爲王?自古王者,非名族莫屬,這是天意民意所鍾。當初秦滅了六國,楚國最爲無罪,自從楚懷王受騙入秦而不能迴歸楚國,楚人無不懷念懷王,至今念念不已,自壽春復楚國號,徵兵入伍起事江東後,楚國將士蜂起響應,成爲各地義軍聚集最快,與龍軍也相差無幾,此次渡江規模宏大,更是意義深遠,西有虎豹秦軍,東有驍勇龍軍,對峙彭城互有傷亡,倘若將軍出師前立場不明,則前途茫然矣。”

項梁等人吃驚不小,不知他到底來意如何?

項羽施禮道:“先生若有意,請到軍中詳敘,運籌帷幄決戰千里,評議天下大事如何?”

范增瞧見項羽英姿勃發,氣概不凡,心中一凜:“難道他便是我要尋覓的將星?”微笑道:“那老夫就卻之不恭了。”

江水浩淼,浪花拍岸,愁殺渡江人;多少千古人物臨江賦詩,天地悠悠,盡爲過客,人世滄桑,誰主沉浮?

卻說龍天羽在盱臺戰勝章飛的五萬秦軍,或殲滅或俘虜,繳獲兵器及戰馬車輛無數,龍天羽整編這支北返的隊伍,約爲四萬人馬,排好陣式後開始渡過淮水,來到垓下。

大軍暫作休息,龍天羽站在一處山丘望着四面的平川,想到《史記》中記載,公元前202年,項羽被韓信十面埋伏的陣法所困,兵敗垓下,虞姬爲了不讓項羽掛心,自盡身亡,演繹了一場霸王別姬的歷史典故。

而如今虞姬何在?故地猶存,佳人縹緲,不禁心生淒涼之感,她是自己來到古代以來,第一個相處的女子,也是自己返回楚漢時期第一個深愛的女人,她是那麼的善良柔美,若是落在旁人的手中,命運又會如何呢?

忽地想到了韓信,他是中國戰爭史上罕有的軍事家,胯下受辱的故事古往今來廣爲傳頌,很多人把它視爲韓信性格中最有特點也頗值得沉思的一部分,自不持言,後世人也把韓信當作能屈能伸的“真丈夫”的典型。

龍天羽心想此時自己手下收羅了興漢三傑,蕭何與張良,若能再納韓信爲麾下,相信統一天下,直如囊中取物。當下找來兩名黑甲精銳的戰士,吩咐二人乘馬向東,到淮陰郡尋找一個叫韓信的人。

二人領命後,騎馬向淮陰地區馳去,至於此行能不能找到韓信,便看造化是否弄人了?

隊伍短暫的歇息過後,繼續行軍上路,爲了避免秦軍圍堵,避過重兵防線,繞走下邳進入龍軍控制的範圍,沿路崗哨見得主帥歸來,迅速向彭城快馬彙報,待離彭城三十里時候,蕭何等人早在迎接主公的歸來。

龍天羽、張良、灌嬰、樊噲、夏侯嬰、張雲、陳嬰諸將縱馬在前,柳詩詩、郭鈺瑩、張倩三女則坐在安車中跟隨其後,大軍列成長陣緩緩行在後面,聲勢浩大。

在迎接的隊伍中,蕭何、曹參、周勃、呂臣、呂澤、紀信、袁英等十多名將領恭候多時,呂雉、蕭湘當然亦在迎接的隊伍中,二女兩個月來無時不在期盼着君朗的歸來,今日總算得償所願。

蕭何等人備好酒水,爲衆人接風洗塵,見主帥只帶着五百人南下,回來時候竟多帶來了三萬人馬,更有數十輛精良武器運來彭城,對主公的敬仰當真猶如滔滔江水一般。

龍天羽下馬見過衆將領,微笑道:“這次行程雖然九死一生,步步荊棘,卻也收穫頗多,結納奇人異士歸附龍軍,對抵抗秦軍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同時得到壽春郭族輔助的兵器,可使我軍戰鬥力提升一個檔次,哈哈亡秦指日可待矣!”

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三章 誰與爭鋒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七章 陰陽互補第四章 逆境轉折第四章 愁雨渡江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十二章 宮廷政變第十一章 長城決戰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二章 姬兒入懷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四章 謀客夜訪第七章 項王出兵第九章 龍鳳呈祥第二章 漢衛之戰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三章 楚軍夜襲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二章 匈奴出兵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八章 春心蕩漾第二章 夜取碭郡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十章 芸熙公主第八章 才女雙飛第十二章 伐旦嬌妻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五章 陰陽五行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八章 青樓爭風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三章 登陸夜襲第七章 二女矯情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三章 雲雨過後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四章 謀客夜訪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三章 真正交手第一章 龍韓對決第二章 身陷伏擊第八章 突來戰事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十二章 神女誕子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一章 不斬來使第四章 炸飛胡虜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六章 沛縣起義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六章 深入虎穴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八章 天地之道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三章 楚軍夜襲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一章 主宰歷史第三章 浴血蘭溪
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三章 誰與爭鋒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七章 陰陽互補第四章 逆境轉折第四章 愁雨渡江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十二章 宮廷政變第十一章 長城決戰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二章 姬兒入懷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四章 謀客夜訪第七章 項王出兵第九章 龍鳳呈祥第二章 漢衛之戰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三章 楚軍夜襲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二章 匈奴出兵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八章 春心蕩漾第二章 夜取碭郡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十章 芸熙公主第八章 才女雙飛第十二章 伐旦嬌妻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五章 陰陽五行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八章 青樓爭風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三章 登陸夜襲第七章 二女矯情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三章 雲雨過後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四章 謀客夜訪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三章 真正交手第一章 龍韓對決第二章 身陷伏擊第八章 突來戰事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十二章 神女誕子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一章 不斬來使第四章 炸飛胡虜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六章 沛縣起義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六章 深入虎穴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八章 天地之道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三章 楚軍夜襲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一章 主宰歷史第三章 浴血蘭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