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暴風雨前

龍天羽下定決議後,親筆寫下一封信函給項羽和范增,答應在明晚前去鴻門赴宴,並擬定明晚的出兵計劃,由灌嬰帶領精兵一萬與周昌、柴武的四千騎兵,負責接應,另外派人通曉周勃率大軍分成兩路,準備潛行過去,一旦楚軍使詐,立即前去解救。

張良、樊噲、虞子期、夏侯嬰等十幾員大小將領謀士跟隨龍天羽前去赴宴,順便選擇數百餘鐵騎隨行,即使有事也足夠抵擋片刻,等候援軍的趕來。

淳于婉兒和依依也都想跟他前去鴻門宴,卻被龍天羽拒絕,已經有兩女落在楚軍手裡來要挾他,被迫深入虎穴,怎麼放心再帶兩女進去,萬一楚軍使詐,突圍衝殺中走散了誰,都得不償失啊!

就這樣,婉兒和依依留守咸陽,王陵父子、張雲、葛離及兩位故有邵泉、顧桀一同鎮守城池,負責應對突發狀況,保護兩位少夫人的安全,對於龍天羽而言,幾位夫人比城池更重要。

出兵與赴宴細節商議妥當後,陳平起身告辭,要回藍田聯絡他手下的一批患難兄弟,在鴻門宴時候,趁機一起逃出藍田投奔咸陽龍軍,從此與楚軍徹底劃清關係。

司馬卯從大廳一角忽然起身地,有些擔心說道:“沛公,末將有一事相請,明晚可否由司馬卯帶屬下人馬兵去接應陳侯,撤退時好有個照應。”

龍天羽目光瞧着陳平,這樣難得的軍謀可不能出了什麼意外,點頭道:“好吧,明晚你就帶三百騎從南門而出,在半路等候陳平將軍的到來。”

司馬卯大喜,謝過了沛公,又向陳平充滿尊敬地點頭示意。

陳平心頭一熱,想不到自己昔日的部將仍如此敬重自己,頗有義氣感!

龍天羽親自送陳平至城門口,互相叮囑對方時刻小心范增的毒計,惺惺相惜,令陳平一陣感動,心想得如此明主,實在是自己的幸運啊,上馬前陳平眼眶隱隱溼潤,嘆道:“陳平有幸逢遇仁主明君,如有命回來,必定鞠躬盡瘁爲沛公效犬馬之勞!”

龍天羽感慨道:“陳先生此去多加小心,凡事見機行事,不可魯莽求功,避免與楚軍正面硬抗,只要全身撤回咸陽,日後咱們聯手不愁沒有擊敗楚軍項羽的時候。”

陳平點頭,道:“不勞沛公相送,陳平就此告別!”

龍天羽揮手示意,城門開啓,陳平帶領數騎揚鞭而去,直奔東南方位藍田城。

張良在旁微微一笑,心想天羽又拉攏人心的手段真是越來越高明,既不用錢財也不用美女,只須短短几句話,無形中讓一位能人賢士甘心情願爲他效命,明主魅力和過人氣度真不簡單啊。

樊噲見沒仗可打了,明晚還要去楚營受氣,心中悶悶不樂,只是不敢作聲罷了,難道他敢說,不能用彭城來換兩位龍弟妹嗎?

或許諸將都瞭解主帥的脾氣,沒有說什麼,任何時候,只有絕對的服從。

龍天羽看着陳平背影遠去,長長吁了一口氣,驀然道:“侯嬰,傳盟主令,派人通知九路義軍首領前來行宮館驛議事,準備去鴻門封王!”

……

荒野上十萬楚軍正在安營紮寨,人多嘈亂,輜重騾馬裝卸不停,鴻門之地到處在是楚軍的人影,一個時辰忙碌過去,勉強有烽火軍營的模樣。

楚軍步兵則有輕裝步兵和重裝步兵兩種,他們都是在江東各自郡縣經過一定數月嚴格訓練的正規軍。

輕裝步兵不穿鎧甲,持弓、弩等武器,戰時居前排,專事遠距離殺敵之責。

重裝步兵身着銅甲,以戈、矛、戟等長兵器與敵人近身搏殺。

十萬多人馬五路人馬分成五路,鴻門營地核心三萬人,是此次宴會的主場,其餘四路盤桓交錯,連營數裡,旌旗飄舞頗具陣勢。

項羽、范增、季布、項莊到處巡視營地,登到山坡高處向四下裡細看,營地雛形基本建成,由於處在丘陵中高處立營設寨,利用樹林山勢亂石丘鑿等種種天然條件,砍木立柵,成爲有效抵禦夜襲的防守工事,又挖出長達數裡的壕坑,幾個出入口用木板鑲嵌鐵皮搭成吊橋,既能阻擋敵兵忽然來襲,又能在宴會時防止諸侯逃走。

范增所揀鴻門立寨之處,非常有利,前面一側是渭水分支河流,以水爲障,背後山丘緩而陰面陡峭,不利於敵兵從山丘另一側出兵,五個分營地全都在設置一重又一重的柵欄和壕溝,看來這次夜宴,楚軍花了大血本,不成功則成仁!

一旦談不成條件,宴會當場就孤拋一擲,徹底撕破嘴臉玩陰的。

忽然一陣馬蹄聲急促奔來,十餘騎旋風般由遠及近,這時箭塔崗哨的守卒破口喊道:“來者何人,速速報上名來,否則就亂箭穿心,就地正法!”

“且慢,我乃霸王麾下軍師將軍陳平,出使咸陽,回來報信。”遠處喊聲頗大,擔心守卒錯以爲敵兵,冒失射箭,豈不白白送了性命。

范增眼中精光暴閃,陰笑道:“走,咱們去看陳平帶來了什麼好消息。”

項羽、季布、龍且、英布、桓楚、項聲等大小將領也都在關心龍天羽的決定,大步矯健地迎了過去。

守卒聽到來者自報了身份,知道是自己人,還是一員有名將領,不敢絲毫怠慢,急忙打出開寨門放行的旗號。

陳平和隨行的十餘騎護衛馳入營地,翻身下馬,他正準備去帥帳把傳達的消息及時彙報,驀地瞧見正面不遠處出現了項羽、范增等人的身影,正在向這邊走來。

“鎮定一些,一切隨我見機行事!”陳平低聲向着身旁幾位親兵侍衛囑咐。

這十多名侍衛是隨着陳平陽武起義時候收的部下,對陳平十分忠誠,保持面色不動,退在一旁,均想過了今日,明晚就可以投奔龍軍了,無論如何都要跟陳侯挺過去。

“陳平拜見上將軍、範先生!”陳平幾人躬身行禮。

“有什麼收穫?龍天羽是否同意親自來鴻門赴宴,商議封王之事?”項羽性子急躁,見面劈頭就問到了衆人最關心之處。

陳平面色平和,淡笑道:“回上將軍,計策實施得一切順利,那龍天羽一聽到虞姬和月瑤要歸還他,哪裡還有心情在乎彭城之地,他還說不愛江山愛美人,只要有這些才女名姬相伴,即使得不到天下也不遺憾,唉,看來真然範先生言中了,龍天羽風流成性,征戰沙場雖有勇有謀,可是遇上美人卻心無大志了。”

衆人神色雀躍,笑罵龍天羽好沒出息。

范增並不理會這些,只顧問道:“龍天羽可有信函回覆?”事關重大,范增暗想陳平這人不是平庸之輩,萬一他在中間搗鬼就遭了。

陳平點頭,從懷內掏出龍天羽所寫的那封信函遞了過去。

范增迫不及待先瞻過目,細閱兩遍這才放下心來,對着陳平說道:“陳將軍,這次你爲楚軍立下大功,實在是辛苦了,老夫忽然想起一事,藍田城兵力空虛,一時疏忽忘記留下心腹大將鎮守,萬一有龍軍偷襲,那些校尉不足成事,還請陳將軍親行回去坐鎮後方。”

陳平眉頭一皺,心中暗罵這隻老狐狸想支開自己,怕自己從中壞事,看來他仍不放心我啊,當下故作忠心道:“陳平領命,自當嚴守藍田城!”

“這就去吧。”

“是!”陳平拱手向項羽、范增等人一揖,轉身上馬出營。

項羽見他十餘人策騎遠去,不解問道:“既然陳平此次做說客有功,爲何還要支走他,藍城不是有鍾離昧、薛公、魏無知等將鎮守嗎?”

范增冷笑道:“宴會前不但要支走他,還要派人密切注意他的行蹤,老夫有種直覺,那就是陳平有投靠龍軍的意向,這可不能不防,陳平善計,若不能爲楚用,決不能讓他活着去他處謀發展,另外埋伏一千人馬藍田城通往咸陽的必經途中,若發現陳平真有投靠跡象,中途殺無赦!”

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五章 詩仙附身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九章 虎視衛地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六章 深入虎穴第三章 誰與爭鋒第十一章 難忘今宵第八章 蒸汽機械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九章 破月兒身第十章 劍插腹地第五章 陰陽五行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七章 動能方程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四章 美人虞姬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五章 渡河伐衛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一章 拂曉鏖戰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十一章 夫妻同心第二章 香閨旖旎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二章 香閨旖旎第二章 文韜武略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九章 帝王佩劍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三章 生死一戰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四章 冊立太子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六章 三足鼎立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五章 雙雄對決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七章 城破人亡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一章 佔盡便宜第四章 殺伐戰場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八章 行蹤暴露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六章 空城疑計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五章 衛三公子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九章 沙場對弈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八章 王者歸來第四章 鐵血軍魂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五章 衛三公子
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五章 詩仙附身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九章 虎視衛地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六章 深入虎穴第三章 誰與爭鋒第十一章 難忘今宵第八章 蒸汽機械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九章 破月兒身第十章 劍插腹地第五章 陰陽五行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七章 動能方程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四章 美人虞姬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五章 渡河伐衛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一章 拂曉鏖戰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十一章 夫妻同心第二章 香閨旖旎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二章 香閨旖旎第二章 文韜武略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九章 帝王佩劍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三章 生死一戰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四章 冊立太子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六章 三足鼎立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五章 雙雄對決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七章 城破人亡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一章 佔盡便宜第四章 殺伐戰場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八章 行蹤暴露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六章 空城疑計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五章 衛三公子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九章 沙場對弈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八章 王者歸來第四章 鐵血軍魂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五章 衛三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