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慘烈鏖兵

彭越帶兵兩萬攻向城樓左側,張耳、張熬帶兵攻向左側,盾牌手在前擋架,將雲梯手、刀斧手、長矛手困在中間,靠向雄關要塞隘口,後面數排弓箭手均向城頭狂射,掩護己方的士卒進攻。

夏侯嬰令旗一揮,五千弓箭手排於陣前,向城頭放箭,亂矢齊發,多如飛蝗,漫天箭羽黑壓壓地籠罩了函谷關上空。

韓信也擺動令旗,鍾離昧帶兵守左方,蒲節帶軍守右方,中門城樓由藤琰、荊磊陪主帥坐鎮把守。

楚卒用長板與盾牌擋住飛射疾來的箭矢,同時幾排的弓箭手也開始朝關外的盟軍亂射,一時間雙方遠程攻擊已然交鋒。

由於雄關城牆太高,遠比中原城牆高厚許多,搬梯豎起爬城困難也大,盟軍士卒冒着箭矢石塊,滾木燙油,石粉毒煙,仍往城關上進攻。

攻城不像夜戰,人多勢衆一要般狂涌衝上將敵人包圍羣殲,人越多氣勢越猛,攻城的面積有限,雲梯有限,能利用的進攻空間也有限,十多萬人一齊衝到城下也白搭,只有被守城將士亂中射殺擊斃,因爲人數太多,任你閉眼隨手拋一塊石頭都能打中好幾個人。

往往聰明的將領都是分波進攻,前仆後繼,與對方大體力戰,接連不斷一波猛似一波,後方列陣的戰士還能休息養神,最重要的避免充當炮灰的絕色。

守城之上能站開的士卒也不足一萬,城內的守軍在列隊一批批替補更換,殺聲震天呼地,亂箭縱橫散射,即使在城關內也得時刻用盾牌擋住身體,否則不知何時就被空中突然飛來的箭矢射中。

“殺啊!”城下三四萬衝鋒將士,口中吶喊,鬥志昂揚,如潮水決堤般洶涌地衝鋒沙場,爬梯的士卒腰間掛着單刀,一手舉着盾牌,一手扶着梯子向上攀登,用盾牌擋擊迎頭砸下的石塊滾木,有的堅持不住便掉了下去,不死也殘廢。

城上弓箭手眼看許多敵兵用盾牌擋住了正面的石塊,徐徐接近城頭,忍不住從旁邊射了幾箭,盟軍爬梯的士卒,冷不防中箭栽落下去,當場身亡,兩方尚未兵器交擊,但傷亡已經上千,盟軍在死傷損失上大大處於下風。

但盟軍不缺人,死了一千倒下,還有一萬衝上,使城頭的守軍忙得焦頭爛額,一不謹慎便被雄關外射來的箭矢穿中,慘叫聲中,一頭栽落城下,摔個反屍骨不全,腦漿迸裂。

“給我上,快點衝上去!”彭越揮矛坐於騎上指揮先鋒軍,眼見不少部下中箭身亡,或被石塊滾木砸下,氣得暴怒,奈何仍未爬上城頭傷敵不得,一邊大吼道:“弓箭手射死他們,快!”

鍾離昧在城頭也喝道:“狠狠地砸,別讓盟軍爬上城頭,弓箭手配合……油鍋煮沸了沒有,給快給老子燙死這羣王八羔子。”

他身經百戰,當然清楚守城的關鍵就是不能讓敵軍爬上城牆,此刻以地利優勢居高臨下,敵兵便像釘在板上的肥肉任其宰割,一旦蜂擁撲上來,那時城頭面積小,又要與敵廝殺,又要阻擋下面的敵軍,場面混亂不堪,乃守城大忌!

鍾離昧指揮着部下迅速反攻,趁着敵軍尚未衝上城頭,肆意地擊殺,一個個活鮮鮮的生命,在他們眼下手中,變成了一具具猙獰恐怖的死屍,戰爭猶爲殘酷。

夏侯嬰見戰鬥激烈展開,雙方交兵,哪一方先退,場面局勢則敗軍如山倒,令旗又是一揮,喝道:“田都聽令,帶兵一萬,正面進攻,伐城樓撞關門。”

“得令!”田都叫了一聲,拎着一口長柄刀,指揮着一萬齊軍由正面進攻。

前五排盾牌手高舉長盾掩護住後面的方陣,由鐵弩手反擊,闊步移近,兵甲鏘鏘震響,井然有序,減少混亂進攻中的傷亡,逼近城關下面,後排一輛戰場上駕着一根粗尖木,衝撞着函谷關的厚城門。

“嘿喲……嘿喲……”齊軍幾十名士卒擁着戰車長木,反覆有節奏地使着寸勁。

“砰……砰……砰!”每一次撞擊聲顯得異常沉悶,城門四角的門框和頂部落下岩石沫與灰塵土。

城裡的守卒也成羣地堵在內側擁靠着城門,以防被敵兵破門而入,站在最裡側的士卒依靠着石門,跟着石門反覆震動,震得內臟受損鮮血噴了幾口,萎靡不振。

守門一名校尉官見狀怕城門扛不住硬撞過久,便召來士卒用幾根長木傾斜支撐城門上半腰處,這樣可以頂住敵兵的撞擊力道,一時誰也奈何不了誰。

一列列的長梯架在高處城牆上,盟軍將士爬上去又摔下來,摔下來又爬上去,前仆後繼,死的死,傷的傷,不到半個時辰,城池下以積起一堆堆死屍,血流成河,侵入黃沙之中。

夏侯嬰坐鎮在後方,已經出動五萬人馬攻城,但傷亡慘重,至少折了五千之多,而楚軍也就死傷幾百人而已,大多是被弓箭射中;不像盟軍攻城的將士,有弓箭射死的、失足摔死的、石木砸死的、熱油燙死的、刀斧砍死的、長矛刺死的等等,五花八門,橫屍遍地。

夏侯嬰實在看不過眼,令旗一揮,下令道:“韓博聽令,統軍一萬五千人,分成左中右三面進發,以弓箭遠射爲主,別讓守城的楚軍有露頭的機會。”

“得令!”韓博清點一萬五千人馬,分成三組,每組五千人,兵臨城下時分散開,排列成數排,對着城頭放箭不止此刻前中後三個距離同時輪波不停地往城頭放箭,楚軍守卒許多在城牆上剛露身投石,便被射成了刺蝟。

楚軍的防禦稍微減弱,盟軍的士卒便得到了機會,重新架起斜倒的雲梯,往上迅速攀爬。

“四丈、三丈、兩丈……”

頂着飛石箭羽,冒着性命危險,仍在往上爬,終於有人登上城頭,揮刀砍了兩名楚卒,卻被守軍十幾個長矛手刺中,摔下了城牆,跌成肉餅,早已斷氣身亡。

後面緊接着又登上百餘名盟軍將士,與楚軍廝殺在城頭,但很快又被替補上來的守衛以雷霆手段剿殺,一時楚軍也有不畏死的露身舉起大石塊砸向雲梯,然後自身被射成爛窟窿,卻捨身阻斷了盟軍的攀爬。

很多楚兵見辦法有效,便不要命地紛紛站起來防守投石,有的明知必死無疑,乾脆直接跳下城,在半空中保住敵人的身軀或長梯,與盟軍士兵同歸於盡。

戰鬥十分慘烈,面對不畏死的楚軍精銳,盟軍士卒開始膽怯,攀爬的速度和進攻的氣勢明顯降下許多,要不是後方大軍坐鎮,又有將軍觀望指揮大局,說不定早就逃命了。

“這就是精兵與散兵的區別!如果換成我彭城義軍的鐵騎軍在此就好了,能跟楚兵硬拼下去!”夏侯嬰在後觀望戰局形勢,有感而發,兵貴精不在多,如今相反,親率八萬烏合之衆攻打天險,死傷慘重,再熬半個時辰,恐怕只能剩下一半兵力了。

但臨行前主公交待,一個時辰方可退兵,眼下傷亡雖重,但仍未到退兵之機,只有任由其生死,嘆了一口氣道:“所有鼓手,擂鼓助威!”

“咚咚咚……”鼓聲喧天,戰馬嘶嘯,雙方戰士在忘情地拼殺,城下五萬人馬,顏色斑斕的盔甲撲向城上,倒下一批涌上一批,腳下的屍體不堪入目,有缺肢少腿的,腦漿迸裂的,腸肚流滿一堆,戰爭的殘酷,若非親身經歷,絕難想像它的無情。

韓信也是第一次指揮大軍守城激戰,見到眼前一面撕死的場面慘絕人寰,長舒一口氣,身爲將軍,這一切都已是註定解不開的血債,人吃人,與人殺人到底有什麼區別,最兇猛的野獸之戰也沒這麼激烈吧!

他極力控制着自己激動的情緒,壓住洶涌澎湃的心情,仰天大吼:“殺……啊……”這一生吶喊,奠定了韓信日後一代兵神的地位與根基。

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七章 井陘之戰第五章 如虎增翼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十二章 突破劍宗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十章 借刀殺人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六章 驗證真理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一章 逃亡開始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一章 兄妹爭辯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十二章 宮廷政變第六章 西征開始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一章 佔盡便宜第六章 擒殺衛禪第九章 秦亡之論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四章 百家聚會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二章 戰敗項羽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五章 龍且搦戰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九章 秦楚大戰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三章 箭主沉浮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十章 借刀殺人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四章 漢軍內奸第二章 二擒韓信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二章 收攬羣雄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二章 文韜武略第十二章 挑逗聖女第九章 突圍破敵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五章 創辦報業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一章 劍似游龍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八章 拳腳鬥狠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七章 欲擒故縱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三章 刀劍爭鋒第八章 嬌妻歸來
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七章 井陘之戰第五章 如虎增翼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十二章 突破劍宗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十章 借刀殺人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六章 驗證真理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一章 逃亡開始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一章 兄妹爭辯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十二章 宮廷政變第六章 西征開始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一章 佔盡便宜第六章 擒殺衛禪第九章 秦亡之論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四章 百家聚會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二章 戰敗項羽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五章 龍且搦戰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九章 秦楚大戰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三章 箭主沉浮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十章 借刀殺人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四章 漢軍內奸第二章 二擒韓信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二章 收攬羣雄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二章 文韜武略第十二章 挑逗聖女第九章 突圍破敵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五章 創辦報業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一章 劍似游龍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八章 拳腳鬥狠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七章 欲擒故縱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三章 刀劍爭鋒第八章 嬌妻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