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伏秦救燕

龍天羽、李月瑤、夏侯嬰、葛離、張雲一干人等帶領着三百餘人沿途暢通無阻,三日後抵達洛陽。

夜幕降臨,站在高坡遠望,幾名將領簇擁着龍天羽的身旁,以他馬首是瞻。

李月瑤一身勁裝,甲冑和盔甲都是自制,格外精美,傲人的身材展現無遺。

“龍郎,洛陽已是各路諸侯軍共同佔領的城池,若以龍軍身份進入,雖然其它義軍無異議,但楚軍項羽范增必定會從中作梗;除非換成其它軍服,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混入城內,在各路軍發現之前抵達函谷關。”

龍天羽嘆道:“估計楚軍正在奮力攻打函谷關,一旦成功勢必派重兵把守,以阻擋秦兵夾攻爲藉口提防龍軍入關,這樣各路諸侯軍到時候在關內均以項羽爲首,孤立咱們彭城的義軍,此計的確陰險毒辣。”

夏侯嬰等人也感到形勢的不啊利,如果上將軍都不知如何解決險境,他們就更難插嘴了。

龍天羽望着燈火通明的洛陽城,護城河道將城池和平路隔開,高高的城牆,雄偉的城樓,顯出濃厚的軍事建築的特色。

黃塵古道,固壘城外,淹沒了多少歷史人物英雄豪傑,歷經千秋,古蹟猶存。

龍天羽感慨萬千,望着遠處古城默然不語,李月瑤也猜不透夫君的心意,靠在身邊陪着他佇立靜望。

忽然有兩名飛騎馳近,正是其中一路採集情報的偵察兵趕回來,老遠飛身跳下馬背,奔到龍天羽身前時,撲通兩聲,跪倒在地道:“稟上將軍,十里外有兩隊人馬正朝函谷關進發,前頭的似是燕軍,緊追在其後的是黑甲秦兵的先鋒軍,在三十里外塵煙沖天,似是大批軍隊正在往洛陽進發,有可能也是秦軍。”

龍天羽疑問道:“三支人馬分別有多少人左右?”他說的三支自然指燕軍、秦軍先鋒營及後面的大隊人馬。

偵察兵道:“燕軍有一千人左右,秦兵先鋒人馬至少有兩千人,而且都是騎兵,後面的秦軍主力,由於太遠了看不清,遠望陣勢少說也有二十萬之衆。”

李月瑤吃驚道:“那裡這麼多的秦兵?”

龍天羽卻問道:“秦軍主力從什麼地方來?”

一名偵察兵想了想,回道:“從正東偏北的方向,行軍速度不算快,似乎有戰車和重型兵在內。”

龍天羽劍眉深鎖,沉思半晌,緩緩道:“是章邯!”

夏侯嬰在旁奇道:“彭城一戰,章邯主力殆盡,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怎麼會突然冒出這麼多人馬?”

龍天羽嘆道:“黃河下流一段地區,有十幾座城池以定陶爲中心,並沒有被攻陷,各路義軍被秦軍打怕了,誰也不敢迎其鋒芒,至今未有諸侯軍去攻打;而力量相對雄厚只有龍軍和楚軍,咱們四處征戰疲於奔命,又從趙地殺回去守防彭城,元氣大傷一直未有時間反撲這塊地區的秦兵;楚軍則在起兵後只佔了江東地區,便按兵不動,後來乘龍軍與秦軍決戰之機渡江,直接西進並號召各路諸侯跟隨直逼函谷關,所以定陶一帶的秦軍控制的城池得到苟延殘喘的機會,想必這次章邯孤拋一擲,把中原一帶的秦軍糾集在一起,從諸侯軍背後反撲函谷關外的各路義軍。”

李月瑤思索起來,終於點了點頭,想到了其中關鍵,不由對丈夫的頭腦甚是佩服,只從行軍的方向就能分辨出主帥和軍種,可知他的分析能力真是無人能比啊,嘆道:“世人都稱小女子爲才女,可與自從與龍郎認識以來,無論在各個方方面遜君甚遠,才知道什麼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以前常自以爲才識出衆,現在想起來真是汗顏啊!”

龍天羽聽着才女的恭維,心情頓佳,伸手摟住她富有彈性的蠻腰,大笑道:“瑤妹真才實學,天下共知,是不是徒有虛名,有不到爲夫來爲你辯解吧,呵呵,眼下就有一事需要你來運籌帷幄,瞧才女的思維如何?”

李月瑤明眸皓齒,深情回望,修長的睫毛眨了兩下,目光雪亮,說道:“啊,我想到了,夫君定是想問月瑤,眼下秦軍追來,咱們該如何入關,燕軍被秦軍先鋒營緊追,沒有不救之理,依我看莫不如鋌而走險,埋伏在途中把先鋒秦兵屠個乾淨,然後混入燕軍中進城。”

龍天羽當衆拍了她兩記翹臀,滿意地笑道:“不愧爲名動天下的楚才女,一言即中爲夫的想法,以二百多人對付二千秦軍,的確太冒險了,不過隨行帶來一批連弩,可十支連發,不但殺傷力大而且最適合羣攻,只要埋伏在沿路兩邊,短時間內可以處理掉先鋒騎兵。

“不過需要燕軍配合才行,我們就假裝一支遊散兵團,嗯,就先叫僱傭兵吧,攔住燕軍的隊伍,然後配合反擊才行,夏侯嬰,一會你領幾個親衛去辦。”

夏侯嬰在旁領命,一時還猜不透主帥的意思。

龍天羽補充道:“我不便出面,你們也最好改裝束一下,就說這是義軍的領地,盤問燕軍的帶軍將領,然後告訴他們,咱們已經埋伏好準備伏擊秦軍,讓他們配合,清楚了嗎?”

夏侯嬰被點通後,招呼葛離、郭典過來,跟他一起去準備旗幟標語等用具。

龍天羽下令二百多人趕往三裡外的一處山坡,左首下方正是官道直通洛陽,大路的另一側是處荒郊樹林,十里內只有此處適合伏兵。

衆人把戰馬放的遠離戰場,以免秦兵被發現動靜,打草驚蛇,交由專人負責看管馬匹和軍資用品。

龍天羽、李月瑤帶領一百名精銳埋伏在主坡上,均上好了連弩;張雲帶蕭川、虞峰兩名精銳師的小將及六十名戰士趕到下首方準備阻擊秦兵後撤;而夏侯嬰、葛離、郭典則帶四十多名精銳士卒攔在路口,等候燕軍的到來。

李月瑤趴在丈夫身側,低聲道:“我怕咱們人手不夠,不能全部殲滅秦軍的先鋒營啊,逃走一些會暴露咱們的行蹤嗎?”

龍天羽凝思道:“應該不會,任誰也想不到咱們只有二百多人先行至此,更在城外襲擊兩千多的騎兵,即使咱們射不死那麼多秦兵,但可以把敵兵逼進樹林,然後以火攻除去後患。”

李月瑤想了想,面帶喜色道:“還是夫君的鬼主意多啊,噢,你看,燕軍來了。”

果然在東面坦路上奔馳着數百騎,車十幾輛的人馬,旗號上依稀繡着燕的小篆體,看形勢急於奔命,旗幟斜倒,隊伍混亂,一看就知這支人馬沒有經歷過什麼戰鬥,突然被秦兵追擊,顯得如此慌亂。

夏侯嬰提前放好了欄木擋住燕軍去路,怕對方誤會,在旗幟上寫着諸侯盟軍的字樣,並喊着讓對方先停下來。

在這後有追兵的情況下,都嚇破了膽誰還敢停步,但去路被封,前排的燕軍臨到跟前,不得不倏然勒馬,氣的叫罵讓路。

夏侯嬰喝道:“燕軍莫慌,我們正是接爾等脫險入城的!”

在燕軍正騎中突然傳出一位女子的聲音道:“啊,這不是彭城義軍的夏侯嬰將軍嗎?”

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八章 阿房宮毀第二章 陳平獻策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七章 簽訂條約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九章 大戰序幕第五章 才女心碎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五章 收服蒼軍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九章 生死與共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五章 君王之勢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九章 三道題目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一章 佔盡便宜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三章 楚龍交鋒第二章 篡位弒君第十章 虎將爭雄第一章 奇兵突現第十章 命運抉擇第十一章 計中有計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三章 刀嘯劍吟第一章 楚奪井陘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三章 明主難遇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三章 張良用計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十二章 鳳舞豔樓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十二章 伊人遠去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六章 驗證真理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七章 陰陽冥宗第二章 楚國備戰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二章 火炮出爐第十一章 夫妻同心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三章 入室伴狼第九章 仙子迎夫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六章 有緣無份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三章 水淹廢丘第十章 龍牙部隊第十章 香豔離別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九章 七種武器第三章 楚軍夜襲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一章 祁山點將第十二章 神女誕子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九章 意在沛公第三章 罷黜百家第二章 戰敗項羽第九章 破月兒身第二章 秦軍反撲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三章 大戰對峙第六章 成事不足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一章 龍韓對決
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八章 阿房宮毀第二章 陳平獻策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七章 簽訂條約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九章 大戰序幕第五章 才女心碎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五章 收服蒼軍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九章 生死與共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五章 君王之勢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九章 三道題目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一章 佔盡便宜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三章 楚龍交鋒第二章 篡位弒君第十章 虎將爭雄第一章 奇兵突現第十章 命運抉擇第十一章 計中有計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三章 刀嘯劍吟第一章 楚奪井陘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三章 明主難遇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三章 張良用計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十二章 鳳舞豔樓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十二章 伊人遠去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六章 驗證真理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七章 陰陽冥宗第二章 楚國備戰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二章 火炮出爐第十一章 夫妻同心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三章 入室伴狼第九章 仙子迎夫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六章 有緣無份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三章 水淹廢丘第十章 龍牙部隊第十章 香豔離別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九章 七種武器第三章 楚軍夜襲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一章 祁山點將第十二章 神女誕子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九章 意在沛公第三章 罷黜百家第二章 戰敗項羽第九章 破月兒身第二章 秦軍反撲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三章 大戰對峙第六章 成事不足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一章 龍韓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