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定都之論

項羽揮動方天畫戟見人便殺,一口氣斬殺三四百名敵兵,附近交鋒秦卒聞風喪膽,他正殺得起勁,忽然聽到秦兵撤退的金鑼聲,愣了一下:“全線退兵?與楚議和?搞什麼名堂?”

“上將軍,秦兵潰散回撤,咱們是否要乘勝追擊!”荊濤騎馬縱前,朝着項羽詢問道。

項羽想了想道:“不錯,論士氣敵弱我強,乘勝追擊全殲了二十萬秦軍,何其壯哉!”

他勒馬剛要下令追逐,身旁陳平急忙阻攔道:“霸王三思,以防敵軍有詐,眼下黃沙遮天,四周看不清敵我,一旦追逐過去,萬一有伏兵,咱們豈不中了圈套,不若暫且停止進攻,收拾殘局,看章邯玩什麼把戲,也好針對敵意制定計策!”

項羽仔細思考陳平之言不無道理,萬一前面有陷馬坑、絆馬繩對付騎兵可就遭了,暗中弓弩手萬箭齊發,如今剩下兩萬多精騎可經受不了無謂傷亡,點頭道:“陳將軍言之有理,傳令下去,暫且退兵五里至鴻門,安營紮寨避過風沙,再瞧秦軍章邯還有何把戲?”

楚軍收拾好兵器和戰馬盔甲連,扶着傷員後退三裡坡,安營紮寨。

夕陽之下,落葉蕭蕭,愁雲慘淡,風沙漸漸收斂。

范增在房後列隊迎接項羽、陳平、季布、龍且等將領凱旋歸來,捋着鬍鬚笑道:“哈哈,秦軍二十萬竟被咱們五萬楚軍打得落花流水,真是痛快啊!”

季布唏噓道:“若不是忽然颳起風沙,咱們乘勝追擊,定能斬殺更多的秦兵。”

范增搖頭笑道:“唉?依老夫說,這場風沙來得及時,秦兵人多勢衆,前仆後繼車輪戰,利於久攻;楚軍人少貴在精銳,利於速戰,若是晴日廝殺起來,秦軍愈戰愈多成包圍之勢,我軍困鬥發揮不出威力,風沙一起,咱們騎兵的威力才真正體現出來,將秦軍重甲方陣和兩翼包抄過來的人馬切斷連接,反而層層圍困秦兵受到奇效,天助吾大楚也!”

項羽疑問道:“那如今退兵是利還是弊?”

范增微笑道:“利弊均有,不過沒有孤軍追擊還是對的,此次攻秦目的在於滅秦還不是殺光秦兵和秦人,若能減少傷亡又能達到目的當然最好,章邯退兵,一來使詐,二來就是別有隱情,秦軍撤退時高呼‘與楚議和’想必還有下文,咱們不妨等章邯動作,他一有變動,咱們再行計策對之。”

龍且皺眉道:“會不會是章邯見敗勢已成,不想做秦王二世殉葬品,故此金鳴收兵,要改投靠咱們楚軍了。”

項羽冷道:“他想投降楚軍,門都沒有!項梁叔父的仇焉能不報,嶢關一戰,八萬江東子弟都被章邯全殲斬殺,無論這回章邯使什麼把戲,咱們也要先斬章邯,再殺入咸陽城,宰了秦二世胡亥、趙高趙成這些王八蛋,然後在咸陽燒殺搶掠三日,挖掘秦陵鞭屍嬴政,讓西秦徹底滅亡!”

“啊?”衆將驚呆,想不到項羽手段這麼狠辣,氣勢逼人,都不禁覺得毛骨悚然,面對這等霸王人物,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函谷關往西乃是秦川之地,山路崎嶇,周圍重巒疊嶂,萬丈山崖陡立,怪石嶙峋,車不併道,十分崎嶇,一旦走過這段天險關隘塞口,將是富饒的關中土地。

夜幕降臨,銀輝灑滿大地。

龍天羽帶領兩位嬌妻及張良、灌嬰、樊噲、張雲和兩萬八千騎兵,夜行露宿快馬兼程,消除幾處楚兵留下的暗哨路障,長驅直入順利地通過秦川險地,來到潼關外五里,只要度過潼關,便是渭水北岸的荒野平地,半日內就能直搗咸陽。

龍天羽一路觀山望水,感嘆鬼斧神匠的山川秀奇,雄偉壯闊,在兩千多年前植被還沒遭到大面積破壞,人煙稀少,叢林怪獸時常出沒,到了夜間,成羣的豺狼虎豹在山林中長嚎肅嘯,若不是大批人馬結隊同行,還真不敢夜行荒山野林。

淳于婉兒依偎在丈夫壞內,夜風冷襲,蜷縮了一下芳軀,月光映在她那絕世容顏上,朦朧柔和,顯出一股脫俗飄逸的氣息。

龍天羽一邊策馬,回想到曆書與眼前事實的差距,驀然問道:“對了,婉兒,關中之稱從何得名?”

淳于婉兒星眸微張,睫毛輕眨閃爍着神光,沐浴着月光下,柔聲道:“關中之說源於此處西有大散關,東有函谷關,北有崤關,南有武關,爲四塞之國,故稱關中!在春秋戰國羣雄爭霸的時代,這四關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固若金湯,成爲商周春秋兵家必爭之地,此裡氣候溫和溼潤,涇、渭、灃、澇、滻、灞、高、橘八水縱橫,人口密集富庶,又號稱‘八百里秦川’。”

龍天羽輕輕點頭,想到了《史記·貨殖列傳》中的記載:“故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漢書·地理志》亦言:“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都將關中放到很高的位置,也是西秦橫掃天下的立足之本。

張良策騎在後,聽到龍天羽和小師妹談起關中地勢,忽然問道:“天羽,倘若將來你平定天下,一統七國,是否想着要定都在彭城呢?”

龍天羽聞言回首,不假思索地答道:“如果真有統一的那天,選擇彭城也不錯,畢竟義軍起於沛縣,後來佔據彭城爲根據地,現在所有力量和將士們的家眷都安在彭城,經濟繁華,人口稠密,不失爲定都好地方。”

張良微微一笑,說道:“天羽歷來能人所不能,智勇雙全,似乎這個草率答案不是你的真正的想法吧?”

龍天羽尷尬笑道:“願聞其詳!”

張良加鞭催馬,縱前與天羽並駕齊驅,神態自若,侃侃而談道:“自周平王動遷以後,春秋戰國時代開始,烽火戰事不斷,直到西秦統一六國平息了戰亂,熟知暴秦無道,窮奢極欲,苛政猛於虎狼,致使天下民不聊生,紛紛起義,六百多年來一直沒有停止過戰爭,彭城四面平原,富饒繁華,陸水四通八達,但也容易受到包圍,不是用武之國,如果得到諸侯支持很容易稱王,如果諸侯要反,那也很容易亡國。”

淳于婉兒在天羽懷中挺直嬌軀,如春睡的海棠般甦醒過來,嫣然一笑,接着道:“而關中左有淆谷及函谷關,右有隴中蜀川,沃野千里,南有生產豐富的巴蜀,北有可以畜牧作貿易胡人國境,三面均有阻擋,易守難攻,向東一面又可居高臨下,東制諸侯。

“諸侯安定時,可以利用黃河及渭水運輸便利,將天下財貨、貢品供給京師;諸侯有變,關中戶口也可很快集結百萬雄兵順河而下,又方便供應討逆軍糧秣,無疑是得到扼天下之喉的優勢,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若夫君捨本求次,在天下剛穩之極選擇彭城爲都,一旦突起戰事,必然四面受敵,實乃不智之舉!”

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十章 鳳舞九天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五章 衛三公子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六章 欲廢墨蘭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九章 劍嘯筵席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八章 窮寇莫追第六章 隔岸觀火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二章 戰敗項羽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十一章 亢龍昇天第五章 詩仙附身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三章 罷黜百家第八章 行蹤暴露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二章 守城攻略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九章 秦楚大戰第十二章 青衣遭襲第一章 抱美人歸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十一章 夜觀星象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八章 嬌妻歸來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十二章 伐旦嬌妻第十一章 長城決戰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四章 陳勝請王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五章 刀尖逃生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十二章 非煙落紅第八章 少女情懷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八章 王者歸來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十章 劍插腹地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一章 萬里長征第十一章 劍道突破第十章 血債血還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七章 墨門遊俠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三章 楚龍交鋒第七章 命運難違第二章 雙修之法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九章 劍透章平第十二章 非煙落紅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一章 穩定軍心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一章 拂曉鏖戰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八章 拳腳鬥狠
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十章 鳳舞九天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五章 衛三公子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六章 欲廢墨蘭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九章 劍嘯筵席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八章 窮寇莫追第六章 隔岸觀火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二章 戰敗項羽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十一章 亢龍昇天第五章 詩仙附身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三章 罷黜百家第八章 行蹤暴露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二章 守城攻略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九章 秦楚大戰第十二章 青衣遭襲第一章 抱美人歸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十一章 夜觀星象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八章 嬌妻歸來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十二章 伐旦嬌妻第十一章 長城決戰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四章 陳勝請王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五章 刀尖逃生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十二章 非煙落紅第八章 少女情懷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八章 王者歸來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十章 劍插腹地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一章 萬里長征第十一章 劍道突破第十章 血債血還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七章 墨門遊俠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三章 楚龍交鋒第七章 命運難違第二章 雙修之法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九章 劍透章平第十二章 非煙落紅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一章 穩定軍心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一章 拂曉鏖戰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八章 拳腳鬥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