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圖謀楚業

彭城西兩百里,楚軍大營。

一抹鮮紅的夕陽垂灑在天際,那久違的霞光,映照着數萬張年輕的臉龐,漫山遍野都是戰士,年輕黝黑的面龐,眼中充滿迴歸的興奮。黃鬃、黑鬃、白鬃地戰馬匯成片片斑斕的雲彩,寒光閃閃的刀槍,在夕陽餘暉照耀下,閃爍着詭異的清冷光輝。

夕陽緩緩落下,無數白色的帳篷,像是一朵朵盛開的小花,散落在塵沙中間,戰馬的嘶鳴與荒郊風沙的狂舞交雜在一起,匯成行軍獨特的小調,嫋嫋的炊煙在塵土中搖搖晃晃升起,遠望去,就像是落日下舞動的面紗。

項羽率十多萬大軍,沿途又有很多投靠過來的流民壯年,隊伍得到了補充,十多日下來,這支大軍竟然增長了兩倍,有三十萬衆,當然十多萬人馬連盔甲都沒有統一起來,兵器更是不濟,等着回彭城補給統編。

范增施出幾條蠱惑人心的政策,例如誰跟霸王項羽歸返彭城,並誓死效忠,將來裂分爵封王,全家享受輕賦稅減徭役的優待,故此從洛陽、滎陽、商丘,一路下來,聲勢浩大,將項羽的名望推向。

已發展成騎兵八萬,步兵十中五萬、弓箭手三萬、重甲兵五萬、戰車三千兩,儼然成爲中原最強大的霸主姿態,就是要一統諸侯王也不是沒有可能。

情場失意後,項羽勵精圖治,發憤圖強,激發了奪取江山的雄心,想到自己的父親無敵形象,自己的姨娘哪一個不是風華絕代,相信他擁有無敵形象和江山的時候,美女肯定會住滿後宮,何愁沒有嬌妻侍妾?

可是他的心卻還是有一點不捨和惋惜,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項羽自詡英雄,過不了情關也非沒有道理。

軍營帥帳,項羽、范增、龍且、季布、滕琰等二十餘位親信將領聚集一堂,正密謀商議着進兵彭城,逼着楚懷王孫退位之事,這時的楚軍已經到了一國不容二主的地步,所以項羽要稱霸天下,必先掃除楚王孫熊心這個障礙。

范增謀劃道:“熊心是當初起義抗秦時,爲了號召江東子弟打起的一面旗幟,名號楚懷王,激發楚地百姓抗秦的鬥志和士氣,如今秦朝已滅,分封天下十八王,此一時彼一時,他的存在只會阻擋楚國的發展,他只不過是相國李園扶起的傀儡而已,但是暫時要安撫各地諸侯的異心,不得不注意輿論,衆口鑠金,人言可畏,老夫之計,我們要把這傀儡掌握在掌心,完全聽從咱們驅使,並制住李園等人,國事完全由籍兒來接手,卻不是斬殺的時候,那樣正給諸侯一個反你的接口如果挾天子以令諸侯,主權便在霸王手中,誰若不聽令便是反楚,出兵平息,有罪名也是落在楚王身上,一等天下將安,再取而代之,登基爲帝!”

不得不承認,范增作爲政治謀略家,眼光是很毒很準的,雖稱不上王者之計,卻也適合梟雄用之,爲達到目的,無所不用其極,哪怕手段不是光明正大,卻也符合兵者詭道,這也是他處世準則,要成就大事,必是不尋常之路,滿口仁義道德的君子只能做英雄,卻成不了梟雄。

季布有些猶豫道:“亞父,李相國也是江東楚地復國功臣,手握大權,可調動的人馬不下十萬,駐守在彭城,如果強攻的話,師出無名,恐怕會引起楚地百姓反感與恐慌,致使各地諸侯對楚軍心存芥蒂,說不定聯合起來針對我們。”

范增雙目精光,完全不像七旬,捋須冷笑道:“現在各地諸侯都自顧不暇,忙着招兵買馬,建立城郭,就算這邊有大舉動他們也不敢吱聲,不過我們未必要把事做絕,可以在城外設伏,等楚懷王與李相出來接風時,趁機囚困起來,然後接管城防,派兵控制城內秩序,大權在握,以霸王的名義下一道旨,封懷王爲義帝遷都舊地,誰若不服以亂黨罪就地屠殺,清除李園黨羽,如此依賴,彭城勢力便是咱們的了,到時百廢俱興,選賢任能,富國強兵,使楚國強大,一方面對漢川之地進行經濟封鎖,使其老死在西南蠻夷之地,另一方面在中原挑撥諸侯內戰,使其相互積怨成仇難以結盟,這樣才能一直臣服在楚國之下。”

項羽仔細一想,便採用了范增之計,嘆道:“亞父之言在理,李相和楚王與咱們又無大仇恨,只要他們不需手段,我們也並非要屠殺乾淨,畢竟這個時候彭城有大動亂時咱們也無好處,派兵在城外列隊,等候楚王、李相親自接見,倘若他們拒門不出,那就殺進去硬奪過來,彭城是本霸王和兄弟們拼殺得來,豈能拱手讓人?”

諸將轟然領命,軍令如山,對軍人而言,只聽從直系上屬的命令,要他們弒君,都不會含糊。

正在這時,外面一名侍衛進賬稟告道:“上將軍,外面一位自稱楚國將軍韓信在轅門等候,要拜見上將軍。”

項羽一愣,韓信?豈不是曾委與重任,駐守函谷關,阻擋義軍入關的韓信大將軍嗎?媽的,他還敢來求見,老子放重兵把守天險關口,六七萬精兵依仗中原第一雄關,易守難攻,就是自己帶兵硬打起來,守軍若一心死守,除非有數倍的兵力才能攻克,他可好,面對一羣散兵遊將的雜牌軍,雖有兩三倍的兵力,但是戰鬥力根本一塌糊塗,若不是他無能,丟了函谷關,老子會輸給龍天羽?

想到這,項羽氣不打一處來,冷眉倒豎,虎目含威,整個人的氣勢一下子寒冷許多,冷哼道:“韓信,哼,他不是被龍天羽生擒了嗎?敗軍之將,還有臉來見我?”

“難道是龍天羽使的反間計,早已收服了韓信,才故意放他回到楚營投靠咱們,實則安插在我軍的奸細!”

“推薦他爲帥的陳平已經投靠了龍天羽,在軍中與他結拜兄弟的鐘離昧也戰死在漢川,此時他來,難道還妄想掛帥嗎?”

項羽聽到鍾離昧的名字,臉如寒霜,冷冷哼了一聲,伏擊漢軍他不知情,是范增私下與鍾離昧、季布、龍且、滕琰等心腹將領商議的,而鍾離昧曾在龍天羽手中大敗並且受過重傷,對他恨之入骨,自動請纓去伏擊,落雁峽一役險些成功,亂箭中射中虞姬,使龍軍精銳死傷過千,成績還是不錯,可惜算人者人必算之,最後全軍覆滅在漢川途中,消息傳來,項羽火冒三丈,礙於范增情面,一時沒有追究違反軍令罪狀。

范增雙眼眯起,面無表情,讓人看不出他的想法,作爲軍中首席謀略家,佈局的思維和膽量大爲重要,謀計就是一局套一局,當局者迷,佈局高手的隱忍力非比尋常,令人難以從他表面猜到他真實想法,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這就是謀計,他看了項羽一眼,淡淡道:“還是召進來了解一下情況爲好,楚軍正值用人之際,不宜輕易放過任何一個良才,當然若是他心存私心或已歸服了龍天羽,咱們也絕不姑息。”

第五章 諸子後裔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十章 近水樓臺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二章 以血還血第十二章 宮廷政變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一章 火燒眉睫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三章 善戰非兵第八章 游龍神鵰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十二章 青衣遭襲第四章 三擒之約第三章 伊人心醉第六章 壯士惜哉第十一章 夫妻同心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十章 出浴嬌嬈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六章 千古罪人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十一章 亢龍昇天第九章 龍蛇混雜第九章 鋒芒展露第十章 惺惺相惜第一章 山澗春色第四章 東楚喋血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六章 以柔克剛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五章 破北盟軍第一章 祁山點將第五章 身敗名裂第六章 將計就計第九章 大戰序幕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一章 月神舞女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二章 篡位弒君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十章 婚前雲雨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三章 虞兮香魂第六章 陰陽棋局第六章 西征開始第四章 君心難懂第四章 樓蘭古國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七章 血光沖天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九章 生死一瞬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五章 反客爲主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章 火海鏖兵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十一章 計中有計第十一章 龍虎風雲第九章 生死一瞬
第五章 諸子後裔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十章 近水樓臺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二章 以血還血第十二章 宮廷政變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一章 火燒眉睫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三章 善戰非兵第八章 游龍神鵰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十二章 青衣遭襲第四章 三擒之約第三章 伊人心醉第六章 壯士惜哉第十一章 夫妻同心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十章 出浴嬌嬈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六章 千古罪人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十一章 亢龍昇天第九章 龍蛇混雜第九章 鋒芒展露第十章 惺惺相惜第一章 山澗春色第四章 東楚喋血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六章 以柔克剛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五章 破北盟軍第一章 祁山點將第五章 身敗名裂第六章 將計就計第九章 大戰序幕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一章 月神舞女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二章 篡位弒君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十章 婚前雲雨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三章 虞兮香魂第六章 陰陽棋局第六章 西征開始第四章 君心難懂第四章 樓蘭古國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七章 血光沖天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九章 生死一瞬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五章 反客爲主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章 火海鏖兵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十一章 計中有計第十一章 龍虎風雲第九章 生死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