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

只見男人朝着安南彎腰笑道:“見過安南公主。奴才是奉了陛下的命令前來保護公主的。”

男人叫陳景,以前家中有錢的,也是被當成了小公子一樣培養的,但是沒想到啊,一朝得罪了朝廷,被罰進宮中來,只是當時年紀尚小,有無依無靠的,就沒有了要報復皇上的狠心,而且因爲年幼潑的皇上的寵愛,被皇上信任,年紀不大就成了一個院子耳朵主管,若是按天安南的心思在這上面的話,恐怕很好看出這個人的,只是世事難料啊。

安南笑笑:“說是保護,是來監視的吧,本宮這裡不需要不長眼的人。從今往後給宮裡的信,你該知道怎麼說吧。”

男人把安南的所有表情都看到眼裡,笑道高深莫測的:“奴才明白,不過奴才也想知道公主做的事情,奴才也想爲公主做事的。”

安南現在沒時間理他,自覺地非常的厭煩,一個眼神撇過去,東哥立馬把人帶走了。

公主府雖然是內務府監製的,但是後面安南親手改了尤其是她回到京城之後,不起眼的公主府裡現下就有一個牢房,不大,也就是有八個單獨牢房。

安南有些迷信,比如東西都是儘量的成雙成對的,最是能發財的,雖然牢房這東西不一定要用上,但也必須是個吉利的數字。

“公主,今天跟柳吾寧發現了……”

東哥剛要說的時候,被安南打斷了:“死人是吧,我知道了,已經派了人過去,東哥你把痕跡都抹平了這些人都是衝着我來的。”

東哥立馬擡頭看着安南,眼神中流露出擔心的神情:“公主。”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這件事一定要做的極其的細緻,本宮從來不是被人拿捏之人,這仇本宮也不會隱忍,明天天黑之前,本宮需要知道所有的過程,還有看緊了那些人,宮裡面一點消息都不能被帶進去。”

東哥意識到了事情的重要性,趕緊領命走了。

柳家的人在柳吾寧的搜查中,發現了很大的漏洞,找出了幾個人。柳老爺子本想護着人的,但是看着柳吾寧拿出來的東西,柳老爺子緊閉上了房門,並且再也不打算出來了。

人送到安南公主府,東哥也順理成章的查了出來,結果所有的線索都指向永安公主府中。

安南知道結果的時候,手下輕輕摸着貓貓,好像對這個結果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安南的下手很快的,夜裡的一場大火,把所有的屍體燒的一乾二淨,京兆尹知道的時候,趕緊的從家中跑來,他心下了然是安南做的,對這個柔弱的公主也多了一份瞭解,趕緊連夜託人把他的奏摺從皇上的書桌上拿了下來。

只是唯一的變故是雲南王世子,沒有過來,甚至是都沒給安南迴個信。

東哥有些不忿,她認爲方寧已經搭上了別人,拋棄了公主,這是她不餓能接受的。

而事實也基本如此。

方寧現在和別人是在同一條船上,並且沒有辦法下來。

西南的蠱毒不僅是可以控制人心,還能白骨生肉的,一些有了大病,即將快要死的人,也能通過這個獲得新生。

而蠱蟲一開始就是用來治病救人的,只是後來被有心之人利用了。

而方寧就是能找到這個能力的人。

所以在被人威脅之後,他把家中帶來的一些人送了過來。一開始的方寧並不是想投靠他,只是想給自己找一些出路,畢竟安南公主他心裡還是有點不信任的。但是他沒想到自己反被拿捏住了。

一個久病纏身的人,一朝身體變好,就會變的拼命的珍惜,尤其是再次遇到生病的時候,恨不得求爺爺告奶奶一般只求自己能趕緊的好起來。這對一個手握大權的人來說更加的珍惜。

太子先錢就被人預言過活不過成年,他不相信,拼命的活着,姚皇后也給他找各種救命的東西,但是都沒多少的用處,他的身體依舊是風一吹就倒,簡直就像是閨閣中的小女孩一樣。這樣的身體就算是活過成年,皇上也不會把天下交給他的,太子明白其後的道理,所以在手中一些權力之後,他避過姚皇后皇上,還有太醫院的那些人,在各地拼命的照着藥方。

許是被太子想要活命的慾望感動到了,還真被太子找到了,身體也在一點點的變好,然後熬到了娶妻的日子。

只是可能是前段時間的積勞成疾,在回京不久之後,太子的身體又變得不好了。

靠着吃以前的藥忍着,可是太子並不滿足現有的狀況,他不僅是想病好,他還想的變的更加的強壯,強大起來,最好還能續命。

這種情況下,太子就想到了巫蠱之術。然後方寧推薦了人,太子的病肉眼可見的好了。

但是巫醫卻說,這件事情是極爲引起反噬的,只有通過讓有血緣的人爲自己承受痛苦,太子才能長命百歲。

所以太子的目光很快的看到了安南的身上。

方寧知道太子的打算的時候已經騎虎難下的,何況京中太子的人都在看着他,萬寧一時間沒有辦法反抗。

而永安公主就變成了那個蠢貨。

巫醫很多的,等級不一樣。好的就像在太子身邊的那個一樣,而差的就像被永安公主看到的那個一樣。

實際上她們是用各種亂七八糟的巫蠱來隱藏太子身上的那種。

不過在二公主慌了之後,連夜派人把巫醫殺了,太子也被反噬了,那個蠱蟲不僅沒有成功種在安南的身上,甚至便不知所終。

要不是皇上和皇后的目光都在安南的身上,恐怕太子的異狀他們早就發現了。可惜就是沒有人發現。

而那個找不到的蠱蟲,現下就在安南公主的手裡。

沒有了方寧這個人,安南依舊可以把想要的東西弄到自己手中來,而至於方寧當然是要事情結束之後,再算賬了。

陳景不是不識時務之人,沒幾個時辰就已經投向了安南,不爲別的,就爲了那天在河邊安南跟十八皇子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