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

李存審在處理鎮州問題上有自己的看法:

第一,鎮州之事涉及到晉國的臉面,這裡都損兵折將打了將近一年了,怎麼能讓他投降呢。不受降,打下來!

第二,鎮州已經被打殘了,既然都被打殘了,那就最後再打一次,把他徹底打死。必勝的一仗,爲什麼不打?

而促使李存審做出最後攻城決定的,是鎮州城裡面的一個內應。這個內應名叫李再豐,他是個將領。

這個將領也沒做啥高難度動作,先是跟李存審取得了聯繫,然後在城頭上垂下來幾條大繩索,當天夜裡,晉軍順着繩索爬上城去,一鼓作氣,拿下鎮州城。

鎮州居民受盡了張氏父子的苦,等到城破之日人人喜笑顏開。李存審把張處瑾兄弟及他們的黨羽一同綁了,打算送到李存勖那裡去聽候發落,但是送不出去。

因爲鎮州百姓不讓這些人走,不讓他們走,留下來做什麼呢?

答案是吃肉。

鎮州人恨死了張處瑾等人,想要把他們生吞活剝。

可見鎮州百姓的怒火已經抵達了頂點,只要你敢押着這些人上街,百姓們估計連刀子都不用,一人一口就能把他們生吃了。

“生啖其肉”,莫過於此。

但李存審不能讓百姓這麼做,張氏兄弟是重犯,需要由李存勖親自發落,他不敢越界,越界後李存勖會找他算賬。

怎麼辦?拿死人來辦。

李存審命人把張文禮的屍體拖了出來,綁到了大街上,然後對這一具高度腐爛的屍體進行了加工處理(千刀萬剮)。

鎮州百姓全體圍觀,從頭看到尾,心滿意足,氣兒也消的差不多了。

既然氣兒消了,那就別再鬧了,然後大家收拾收拾回家睡覺去了。

畢竟仇要報,日子更要繼續過下去不是?

解決了百姓的問題,李存審把這些罪人送去給晉王李存勖發落。

在送去的這些人裡面,少了張處球的一些家屬,這要歸功於任圜。

任圜做通了李存審的工作,他認爲張氏兄弟固然難免一死,但張處球曾經主動投降,爲其留點香火也是應該的。

李存審不好駁對方的面子,而這些事情也在他的權限範圍之內,因此就網開一面,做了通融。

任圜這個人,厚道啊。

這些人送到李存勖面前,無一例外,全部處死。

殺了這些人,總算是爲之前的陣亡將士報了仇,接下來要解決一件事情——讓誰來主政鎮州呢?

李存勖認爲符習這個人不錯,又是鎮州故將,那地片兒他熟,於是任命對方爲成德節度使。

按理說晉王都發話了,成德又是個大藩鎮,符習應該千恩萬謝去上任纔是,畢竟天上掉餡餅的事兒不是天天有的。

但符習不受命,他怕被餡餅給砸死。

爲此他給出的理由看上去很充分:“前任成德節度使王鎔還沒有下葬,王氏一族又沒有後人(都被張文禮殺了),末將要盡家人之禮將其下葬,葬禮結束後再來聽命。”

忠臣吶!

而在忠誠的背後隱藏的符習這個人的明智與審慎,他知道,成德節度使這個位子不能接,接過來就有大-麻煩。

於是在下葬了王鎔之後,符習到李存勖那裡去報到,但仍然固辭成德節度使的職位。這時候晉王身邊的人也咂摸出味道來了,一起進言,請李存勖兼任成德節度使的位子。

李存勖推脫一番,不管假意或真心,準了。

成德(治所鎮州)是個重鎮,李存勖拼着全國之力,陣亡了四位上將,最後才把這個地方拿下來,他會把到手的肥肉轉手送人嗎?

符習不是傻子,相反,他很聰明。

他知道李存勖任命其爲新的成德節度使只是個幌子,目的就是爲了安撫人心,最終目的是讓他把這個位子推辭回來,這樣晉王就可以順理成章兼任這個地方的節度使了。

成德實在是太重要了,作爲河朔三鎮之一,李家自從李克用時代起就想把這個地方牢牢抓在手中,但一直不能如願。

李存勖上位後,與王鎔又是聯姻又是結盟的,甚是會做小伏低供着對方,目的就是把這個盟友好好把握住。

正所謂我打不下來,那就團結過來。

現在好不容易找機會打下來了,難道李存勖還會輕易放手嗎?

所以說,李存勖與符習之間有一個交易,這個交易沒有明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符習陪着李存勖唱一齣戲,唱好了有賞。

賞賜很快就來了。李存勖把魏博一分爲二,把相州、衛州單獨拎出來,成立義寧軍,任命符習爲節度使。

這次李存勖應該是真心的。

但是符習又一次推辭了。他是這樣說的:

“魏博是個霸府(勢力強大,能夠成就霸業的藩鎮),不能拆分,懇請大王授予我河南一鎮,我自己去取!”

意思很明白,您只給我個名號,剩下的我自己去打!

魏博是個什麼地方,是晉國與大梁征戰的前沿陣地,又處在晉軍的後方,承擔着兵員、器械、糧草各類人員物資的集結、轉運工作,這是個核心區域。

把這個地方給你符習,這是晉王對你的信任,同時也是考驗。

但符習是個什麼身份呢,算是個降將,你一個降將過來就佔了這麼一個關鍵位子,晉王同意,他手下的人同意嗎?

所以說符習始終保持了冷靜頭腦,他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精準,我既然是降將,那就做降將該做的事情。

降將該做什麼呢?納投名狀,去前線贏取戰功,以此取得晉國集團的認可。

符習竟然這麼上道兒,李存勖很滿意。

滿意的結果就是授予高官厚祿。

李存勖任命符習爲天平節度使、東南面招討使,帶兵出征。

再次出征,那就是滅樑之戰了。

然而在這場大戰爆發之前,李存勖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這件事情李存勖曾經一直想做,但沒有做成,現在他認爲時機成熟了。

這是件什麼事情呢——登基稱帝。

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九十九章 柏鄉之戰(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三章 北伐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極限運動愛好者李存勖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務事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
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九十九章 柏鄉之戰(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三章 北伐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極限運動愛好者李存勖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務事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