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

當時後唐、後梁相爭,怎麼看都是後唐贏的盤面大一些,樑國的文臣武將都往後唐跑,李繼韜這傢伙不走尋常路,竟然從後唐叛變到了樑國,真有種!

這麼有種的一個李繼韜,現在尷尬了,因爲大梁已經被滅了,現在的天下是李存勖的。

來吧兄弟,找自己的老主子李存勖去聊聊天兒,看人家會不會原諒你?

李繼韜沒別的辦法,他也只能去聊天了,因爲就憑着潞州這巴掌大的一塊兒地方,他根本守不住。

那就硬着頭皮去一趟吧。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李繼韜去了,李存勖還真就原諒他了。

不僅原諒了他,兩人關係還十分親密,李存勖還經常帶着他打打獵,郊個遊啥的。

這就奇怪了,李存勖雖然看重李繼韜他爹李嗣昭,但繼韜同學犯的可是叛國罪,這是要殺頭的,你即便是功勳舊將之子,給你免個死罪也就頂了天了,但死罪可免,活罪還要受啊,這怎麼就一點事兒都沒有了呢。

李存勖心軟了?

不是,是因爲有錢能使鬼推磨。

李繼韜來之前,他母親楊氏先到洛陽打了一個前站,這個楊氏很會斂財,帶了銀錢四十萬兩到洛陽行賄。

行賄的對象主要是伶人、宦官,最後還有一個李存勖的老婆,劉夫人。

好了,最主要的兩方勢力就這樣被牽出來了。

伶人、劉夫人。他們都很愛財。

一個是小人,一個是女人,小人和女人的話,沒人敢聽,但李存勖非常愛聽,而且偏聽偏信,十分的言聽計從。

所以說李繼韜的死罪可免,甚至可以光復原職,因爲他走了後門。

當然李繼韜最後也是個死,但這個死因不是伶人、夫人工作不到位,而是他自己露餡兒了。

具體是這麼個事兒,李存勖的弟弟李存渥看不慣李繼韜(想想當年存渥同學追趕李嗣昭諸子的橋段,也能理解),見一次罵一次,把對方罵的七上八下的,很是惴惴不安。

看來洛陽非久留之地,還是要趕快走啊。於是乎,李繼韜向李存勖辭行。李存勖玩上癮了,不讓他走。

既然皇帝不同意,那就要另想辦法,另想的辦法就是軍情召喚。

李繼韜給潞州的弟弟李繼遠寫了封信,讓他安排軍隊譁變(當然是假的),這裡一譁變那就是緊急軍情了,朝廷自然要派自己這個主將回去平息事件,這不就走成了嗎。

問題是操作過程中有個失誤,這封信還沒出城就被人截獲了,事情肯定就敗露了。

這種事情在當時就是擁兵自重挾持朝廷外加謀反吶,死罪逃不了了,所以李繼韜就被砍了腦袋。

這顆腦袋掉的有點“冤”,無論是伶人還是夫人,隨便哪個派別出手都能保李繼韜一命,更何況是雙方一起出手呢,怪只能怪繼韜同學操作失誤,誤了一條老命。

下面,我們來隆重地介紹一下這兩股勢力。

首先是伶人。

李存勖手下的伶人名氣很大,因爲後世的歐陽修在《新五代史》中單獨列出了一章《伶官傳》,來描述伶官的“豐功偉績”。

做伶人竟然能讓人著書立傳,也真是超凡脫俗了。

我們說過,李存勖平生有兩大愛好:唱戲和打仗。

現在仗打得差不多了,他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唱戲上來。

既然要唱戲,不可能自己一個人唱,伶人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

當時李存勖兵入開封,滅了大梁,享受着紅花和喝彩聲打馬從街上進城的時候,有人攔路,攔路的就是個伶人,名叫周匝。

這個周匝之前是李存勖身邊的紅人,戰場上做了樑軍的俘虜,李存勖很是掛念。現在這個大活人猛得從大街上跳了出來,可把李存勖高興壞了。立刻賞給對方一個刺史做。

讓伶人做刺史,千古奇聞了。然而這還沒完,周匝又向李存勖引薦了兩個救命恩人,說沒有這兩個人,我早就死了,咱要知恩圖報是不是,您看是不是也要意思意思?

李存勖毫不含糊,嗖的一聲又甩出了兩個刺史的位子給另外二人。

我的天,三個刺史就這麼封出去了,你讓前線流血打仗的將士們怎麼想!

這個壞頭兒不能開,於是乎文武百官的代表人物郭崇韜當場反對,嚴厲批評了李存勖錯誤行爲:

“跟隨陛下您打天下的都是忠勇之士,如今大功纔剛告成,一個功臣都沒封,你這裡就先把伶人封爲刺史,難道就不怕寒了天下人的心嗎?”

天下人心是大事兒,李存勖不敢胡來,這事兒就沒成。

但是現在沒成,不代表今後不成。

周匝等三個人在李存勖身邊軟磨硬泡,天天獻殷勤,硬是在一年之後討了景州、德源、憲州三個刺史的位子出來。三人心滿意足了,走馬上任去禍害老百姓去了。

郭崇韜大怒,來找李存勖理論。

李存勖說了一句很糊塗也很氣人的話:

“我知道這樣做不對,但之前已經許了他們三個了,你總不能讓我失信於人吧!”

我的天,刺史可是僅次於節度使的高位,這個位子武將打拼一二十年都未必能拼得來,你就爲了這麼一個可笑的理由給丟出去了!

然而這還沒完,伶人做官的先河已經開了,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一次就會有後面的無數次。

於是乎,伶人史彥瓊做上了節度使,郭從謙做上了從馬直指揮使,天下人眼睜睜看着伶人出門做高官,士人、武將寒透了心。

伶人裡面最得寵的就是景進。

而這個人得寵是因爲他很專業。

當然,伶人的專業就是唱戲,但景進在這個基礎上開拓創新,唱出了新花樣,突破了新高度,整出了新境界。

他把宮外的一些奇聞異事編成小曲兒唱給李存勖聽,李存勖特別喜歡,以此作爲了解宮外大小事情的一個消息渠道。

而渠道是很重要的,特別是這個渠道還是給皇帝用的。

久而久之,李存勖有什麼事情都會和景進商量,有了問題也會聽取他的意見,這個人成了李存勖的專職秘書。

皇帝的秘書就是後世的內閣,而景進就相當於內閣首輔。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專業固然很重要,但創新尤爲重要,思路決定出路啊。

景進這個首輔確實也威風八面。

涉及到國家機要事宜,李存勖竟然會把文武百官全都支開,單獨與景進商量對策。

景進牢牢地把握住在李存勖面前的第二大話語權(第一是劉皇后),話語權有時候是治國安邦的利器,有時候也是真金白銀。

就景進這個水平,他的話語權只能屬於後者。

於是乎,託門路找關係走後門的、行賄的、認親戚的(孔謙稱景進爲八哥,當然這不是指鸚鵡,而是對兄長的敬稱)都來了。

景進來者不拒,賺了個盆滿鉢滿,看誰不爽了還經常向李存勖進讒,達到了“一言可活人,一言可殺人”的新高度。

在景進的帶領下,伶人團體作爲一股獨立的力量登上了後唐的政治舞臺。

這股力量一旦亮相就展示出了無限的殺傷力和破壞力,他們“出入宮掖,侮弄縉紳,羣臣憤嫉,莫敢出氣”,把百官欺凌得苦不堪言。

當然,伶人裡面有壞人肯定也有好人,只不過好人比較少,最具代表性的就一個,叫做敬新磨(名字很有特色,估計是藝名)。

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三章 北伐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三章 北伐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鐘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之後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王建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一百九十九章 魏州之亂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
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三章 北伐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三章 北伐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鐘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之後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王建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一百九十九章 魏州之亂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