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

王建覺得李茂貞欠打,所以就派了王宗儔(又是義子)帶兵伐岐。這一次征伐比較成功,一舉侵佔了對方秦、鳳、階、成四州,打到了大散關。

按說李茂貞的戰力還是很雄厚的,更何況手頭上又多了一個最能打的劉知俊,怎麼會敗成這個樣子呢?

原因很簡單,人才再多,你要會用,如果你連用都不用的話,這人才怎麼發揮作用呢。劉知俊就是那個沒有被好好利用的人。

李茂貞手下的大將們自成體系,他們的戰力也比較平均,總體來說就是打人不成,被動挨打還是能夠防得住的。這也造就了李茂貞偏安一隅的現狀。

這時候來了一個特別能打的劉知俊,段位之高能夠把岐國衆將甩出幾條大街去,這些大將心裡就不是滋味了。

心裡不是滋味你們倒是知恥而後勇,奮起直追呀,他們不,畢竟打擊敵人要比提升自我來得更快,也更輕鬆。所以這些人樂此不疲地向李茂貞進讒言,要把劉知俊踢出岐國去。

李茂貞不是傻子,起初還對衆人的聒噪不以爲意,但禁不住周圍的人都這麼說啊,人人都說一個人壞的時候這個人不壞也壞了。

更何況李茂貞還要顧及衆人的感受,花花轎子衆人臺,他雖然是老大,手下人的意見也不能完全無視。

所以,李茂貞對劉知俊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一度剝奪了對方兵權。

這時候一個人看不下去了,這個人是李繼崇,他對李茂貞說:

“劉知俊是壯士,他遇到絕境而來投奔我們,不應該因爲讒言而貶斥人家啊。”

李茂貞雖然聽從了他的建議,恢復了劉知俊的官職,但是岐國當地的大小軍官都欺負劉知俊是外來戶,根本不聽從他的指揮,這個官職還有什麼用嗎。

шωш ¸ttka n ¸CΟ

李繼崇爲劉知俊感到可惜,把他全家接到了秦州居住。

好巧不巧,秦州現在被王建的蜀軍攻佔了,劉知俊順勢就帶着全家人投靠了王建。

王建得了劉知俊,大喜,心想終於有個一流戰將了。但是領導賞識並不代表這個人可以混得開,他要有羣衆基礎才行。

蜀國的戰將和岐國的水平差不多,劉知俊到了蜀國,遭受了當初在岐國時候一樣的待遇,他又一次被孤立了。

在庸人面前,優秀是一種原罪。

這樣看來,劉知俊罪無可赦。

罪無可赦的人也許死掉是最好的歸宿。

劉知俊奔蜀幾年之後,王建病重,這位多疑的君主自知時日無多,在臨死之前下了一道命令——誅殺劉知俊。

殺掉對方的理由很簡單:對方太能打了。

這麼能打的人留在蜀國,他造我兒子的反怎麼辦,那時候可就沒人制得了他了。這是個隱患,隱患必須消除在萌芽狀態,所以,劉知俊死了。

劉知俊是個軍事奇才,他在大梁的時候展現了自己的高光時刻,那時候即便是人才濟濟的大梁軍團中都沒有人能夠做他的對手。

但是,他一旦逃到岐國,以及隨後逃到蜀國,就很少再打勝仗。這倒不是本人戰力下降了,而是周邊的人不服從指揮,任你主將再是天縱奇才也翻不起浪花來。

以上的這種情況困擾過當時很多名將,其中包括從淮南投奔到大梁的王茂章,以及跟隨王師範投降的劉掞。

劉知俊的死是一個悲劇,但對於他本人來說未嘗不是一種解脫。畢竟鶴立雞羣久了,老是被羣雞欺負,讓人有點不忍看。

…………………………………………………………

蜀國和岐國大打一陣後就都消停了下來,開始很默契地搞摩擦。

摩擦摩擦,總之不會打得太厲害了,對雙方都有利。

這邊的事情告一段落,我們再去探訪一位老朋友——徐溫。

徐溫在吳國的日子很滋潤,他現在大權獨掌,說一不二,國主楊隆演已經習慣於看他的臉色行事。

但你權力再大也是個人臣,身爲人臣卻挾持幼主就會有人找你麻煩。

找麻煩的人是鎮南節度使劉威,歙州觀察使陶雅,宣州觀察使李遇,常州刺史李簡。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楊行密時代的功勳舊將,他們眼看着少主被徐溫欺負,心裡沉不住氣了。

最沉不住氣的是李遇,他曾公開叫囂:“徐溫是什麼人,我還從來沒有注意過他,現在他竟然以吳國宰相自居嗎?”

這句話是實話,在李遇這些人跟着楊行密打天下的時候,徐溫還沒有出頭呢。但人家後來居上,靠近中樞,最後竊取了權柄,就能夠挾吳王而令諸將了,就問你服不服。

李遇說這話肯定是不服的。

李遇不服,徐溫就要找他談話,以楊隆演的名義派使者到宣州召對方到揚州去一趟。

李遇不傻,離開老巢去揚州,到時候被徐溫算計了怎麼辦?所以猶豫不決,暫無決斷。

這時候使者等不及了:“您如果不馬上去,恐怕有人要懷疑您造反了!”

這個“有人”當然是指徐溫。

李遇大怒:“你說我造反,那之前徐溫殺了侍中(楊渥),算不算造反呢?”

正所謂禍從口出,有了這句話也就夠了,使者回揚州向徐溫彙報。

正所謂“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徐溫最疼的一道疤就是殺楊渥那件事,現在被李遇重點提了出來,他很生氣。

羞憤難當的徐溫直接罷免了李遇的一切職務,然後派遣都指揮使柴再用以及徐知誥兩個人,帶兵攻打宣州。

一句話引來一路大兵,夠厲害。

李遇是位百戰老將,守着自己的根據地,難道還怕人打嗎?想玩兒是吧,我就好好教教你們怎麼玩!

柴再用、徐知誥兩個人圍着宣州打了一個多月,硬是打不下來,泄氣了,問徐溫怎麼辦。

徐溫說不怎麼辦,宣州不讓你們打了,我再派個人去把宣州拿下來。

柴再用、徐知誥兩個人很是納悶,心想以我二人的戰力,帶着精銳大軍都拿不下來的城池,誰還能有辦法和能力拿下來呢?

當徐溫派來的人到了前線之後,柴再用和徐知誥才恍然大悟。相視一笑——原來如此。

被徐溫送來的人不是戰將,也不是神仙,而是李遇最爲喜歡、寵愛的小兒子。

柴再用把人拎起來到了城下,向李遇喊道:“你看看誰來了!”

李遇聞聲上城,見到兒子後大驚。

柴再用接着喊道:“如若再不投降,我便殺你少子!”

這個小兒子估計平日裡被寵慣了,也沒啥骨氣,當場哭作一團,哀哀求饒,情狀悽婉。

李遇受不了了,他心如刀割,但又不可能拿着手下人性命開玩笑,當即喊道:

“刀下留人!給我兩天時間,定會給你答覆!”

在這兩天時間裡,徐溫並沒有閒着,他怕李遇不上套,派了一個說客到宣州城內,勸對方投降。

這個說客是何蕘,何蕘是說客領域的老手,他一個人進了宣州城,一句話就把李遇說服了:

“我是來做說客的。如果您老人家不想投降,我也不想活着回去了,您直接把我砍了就行。

但就我看來,僅僅憑藉着一個宣州城,怎麼能夠抵擋得住整個吳國的進攻呢,您還是跟着我出城去投降吧,這樣還能夠保全身家性命。”

李遇投降了,因爲他何蕘口中的“保全身家性命”對現在的他來說具有相當大的魔力。

他捨不得自己的小兒子,他還想好好地過一番安穩日子,享受一下天倫之樂。至於那些身外之事,如過眼煙雲的東西,都隨他去吧!

然而說客的嘴巴不可信,或者說,徐溫的許諾不可信,在李遇邁出宣州城門的那一刻,他就已經踏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徐溫殺了李遇,誅其滿門!

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一章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二百零一章 郭從謙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魏州之亂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
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一章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二百零一章 郭從謙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魏州之亂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