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石詠自己也聽說過, 家族中出現過雙胞胎的人,便也容易生出雙胞胎。但是石詠卻不希望如英頭一回產育便是雙胞胎, 畢竟這個時空醫學尚不發達, 生產是一件極爲危險的事。

除了生產危險之外, 新生兒死亡率也很高。即便在十六阿哥忙着向石詠打趣恭喜的時候, 他也會偶爾流露出些許悵惘的神情。石詠知道是十六阿哥昔年有一個十六福晉所出的嫡子到底沒能站住,十六阿哥聽說了石家的好消息,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往事, 悵悵之情, 頓時難掩。

但既然如英有孕,石詠便決心要想盡一切辦法, 儘可能照料、護着如英, 讓他們的孩子順利出生,平平安安地長大成人。

除了幾家近親以外, 不久石家的好消息便慢慢傳開了去。石詠前往雍親王府, 給某位以“頑劣”著稱的小阿哥上課教習的時候, 便收到了四阿哥生母鈕鈷祿氏與五阿哥生母耿氏託他轉贈給如英的禮物。

除此之外,出人意料的是,石詠還收到了年側福晉那邊的贈禮, 他將這禮品帶回椿樹衚衕, 與如英提起,如英詫異地道:“年側福晉那裡,從來沒有過來往啊!”

石詠想想也是,他唯一與年家有些關係的, 一是好友唐英之妻乃是年氏兄長年希堯的養女,另外就是雍親王從二福晉和十三福晉這邊算起的親戚,都算不上什麼直接的關係。

“對了,早先是聽說年側福晉也有喜了,”如英畢竟面嫩,甚至說起一個“也”字,一張小臉兒也紅紅的,“茂行哥,雍親王府那裡,咱們是不是也該備一份禮?”

石詠對這位年側福晉的生平不熟,且從未與這一位打過交道。他只是依稀記得,雍親王膝下曾有幾個名字帶“福”字的小阿哥,好像都是這位側福晉所出。

可是眼下年氏那裡給石家送禮,到底該如何回,石詠覺得應該好生斟酌斟酌,畢竟年羹堯曾經使手段拉攏二叔石宏武,以至於讓嬸孃王氏與弟弟石喻落到如此尷尬的境地。如今年氏這邊又向他這裡示好,這背後究竟是什麼樣的算計石詠並不知道。但若是有人真將腦筋動到他妻兒弟弟的頭上,石詠絕不會束手。

再者像雍親王府這樣的門第,他若是靠得太近了,便會被認爲是攀附,若是躲得太遠,又會被認爲是疏離。唯有不遠不近,有差事便老老實實辦事,無事便不用熱臉去貼,或許能維持一個比較自然的狀態。

想了想,石詠便說:“照年側福晉送來的,準備一份差不多價值的回去,不要太出挑的,不要送入口的東西,不要送貼身穿用的衣物,平平常常的就最好。”

如英當即明白:“那就是阿堵物唄!”她也不問爲什麼,反正相信石詠自己有成算。

石詠忍不住笑,自家媳婦兒反應太快了。

近來如英偶有害喜的症候,但情況不嚴重,只是不能聞一些葷腥味道,晨起也會噁心作嘔,但除此之外,她也算是能吃能睡,精神很好了。雖然石大娘那裡不讓她再管家理事了,她偶爾看看賬,命人準備準備往來禮儀,都是能做得到的。當下如英便命人準備了鑄有各種吉祥紋樣的金銀錁子若干,裝在一隻精巧的漆盒裡,給雍親王府送了過去。

如英將還禮送給年側福晉之後,雍王府嫡福晉那拉氏不久也表示了一下,似乎對石家沒有刻意巴結年氏感到挺滿意。

這邊如英的情況尚好,石喻的府試之期又轉眼即至。順天府的府試由順天府府丞主持,乃是順天府轄下各縣長案所取中的考生一起,聚在一起,再考一次,再次取中的便能繼續參加院試。

府試比縣試略好些,只有三場,且考試內容與前三場類同,按說石喻此前對縣試有充分的準備,縣試成績也不錯,到了府試,石喻應當很輕鬆纔是。然而石詠沒忘了提醒石喻,“戰略上藐視”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叫做“戰術上重視”。

石詠建議弟弟依舊按照自己日常習慣,早起背書、練字、刷題,保持一貫的考前狀態,並且爭取將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府試通過之後。

石喻將石詠的建議推介給了自己的同窗,準備大家一起相互監督。可還是有一名叫做元誠的同窗,因爲通過了院試,家裡人太過歡喜,爲他連續擺了幾日的席面,大宴賓客。這名同窗卻因爲飲食不慎,得了瀉痢之疾,纏綿數日不愈,到了府試之前纔將將恢復,那狀態自是大受影響。

石喻這邊,倒是一切如常。因爲如英有孕,石家人的分工又發生變化,石大娘重新又管起家務,並且照顧如英,王氏則負責照顧石喻的飲食起居,而石詠則照例負責一切對外的事務,包括陪石喻前往府試報名,陪伴石喻進考場等等。

府試第一場之前,石詠陪着石喻早早就到了考場,可是石喻卻並不馬上進場,而是站在號舍跟前,等候他的同窗們。所幸如今天氣已經和暖,棉的皮的早都可以收了,大清早便在號舍跟前等一陣,原也沒什麼關係。

一時椿樹衚衕的幾名同窗,姜鴻禎他們都到了,石喻等幾個卻還在等着,沒有馬上進場。直到號舍跟前的文吏已經開始催了,石喻他們還是在翹首等候。

石詠心想:這是在等元誠?

果然,少時元誠坐着驢車匆匆趕到,一下車,見到所有的同窗們都正聚在號舍跟前,還未進場,正在等他。元誠一陣心暖,被同窗們招呼着,趕緊列隊。衆人一一經過搜子搜撿,證實確實無挾帶,便都往號舍裡去了。

石詠在外也算是舒了一口氣,心想二弟他們這撥同窗也算是有義氣,絕沒有放棄任何一人。他由衷地希望,這位叫做元誠的少年,也不能不負石喻他們這些同窗的義氣,再次一起闖關成功。

果然,第一場府試發案之後,石喻他們依舊全中,元誠險而又險地吊着車尾,但是不管怎麼樣,人家也過了。隨着時間推移,元誠身體好轉,往後的成績,應當越來越好纔是。

誰知第二場府試的結果出來,石喻他們八中七,元誠的座號終於沒能出現在發案的座號表之內。他畢竟狀態不佳,在順天府這樣激烈的競爭之中,落下馬來。

第二場府試公佈結果發案這日,石喻他們全去學塾裡安慰元誠。

元誠一早知道了沒中的消息,的確曾經消沉過一陣,但是此時他已經自我開解過來,知道同窗們還有關鍵的最後一場,自己不應輕易影響同窗們的心情。

於是元誠在好友們面前表現得既看得開,又放得下:“沒事兒,我沒事兒!縣試府試每年一次,明年這個時候,我可就追上你們了。”

“是呀,元誠兄,你這都已經將將走到最後一場了。明年你一準穩過的。”

石喻與姜鴻禎他們雖然都爲元誠可惜不已,但是看他坦然接受了這份失利,且信心未失,許諾明年再戰,便紛紛過去,拍拍元誠的肩膀,安慰同窗,並且祝他明年好運。

石詠聽說此事,也少不了爲這位元誠可惜,同時他也終於瞭解:科考之事,一鼓作氣看起來蠻重要的。只可惜他自己只有在後世參加高考的經驗,高考與科考顯然不同,因此他有時也不知該怎麼去幫助石喻。

不多時府試末場考過,名次出來,石喻的名次降了一些,降到了二十名開外。不過這也屬尋常,順天府轄下各縣都有出類拔萃的學子,一起參加府試,競爭更加激烈。石喻小小年紀,名次沒有降得更多,這說明他一直保持着縣試時的水準,並沒有鬆懈。

得到石喻府試得過,順利成爲一名小小的“童生”,石家上下一起都鬆了一口氣。石大娘果然爲王氏做主,寫了一封“家書”,託人往四川那邊送過去,將這好消息送與石宏武知道。

然而石喻在參加過縣試府試之後,卻一直顯得空落落的,似乎做什麼都打不起精神來。石詠大概能體會弟弟的這種感受,剛剛順利達成一個目標,一旦越過了這個坎兒,反而茫然,有些失去了方向。他即便相勸,亦無法勸起。

豈知,隔了一日,石家來了一位稀客。

“姜夫子,您怎麼有空過來?”石詠對這一位上門沒有絲毫的準備,趕緊將人往裡迎。

“不必,茂行啊,你家可有……適合說話的地方?”姜夫子四下裡看看。他此刻立在東院門口。東院外間是石家停放馬車的地方,對面是石柱父子的住所,裡進則是石詠夫婦的小院。

姜夫子特地從東院進來,想來是有些話想要單獨對石詠說,不方便讓石喻聽見。

此刻如英正在上房休息,石詠想了想,將夫子迎至東廂,並招呼望雨送了茶水點心過來,請夫子在東廂內坐下。

姜夫子看了看東廂內的擺設,便知這一定是石詠自己的書齋,便拈着須輕輕點頭,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開門見山地說:“茂行,此次我上門,是專爲石喻的事而來。”

“茂行可知,石喻很想在今年秋天參加院試,除了盼着取得秀才功名之外,他還盼着能獲得明年鄉試的資格。”

石詠心頭一震,他知道弟弟對科考十分熱切,可是真沒想到石喻竟會熱切如此。這個二弟,如今尚未滿十三歲,竟然已經在想着明年的鄉試。

“以夫子看,我家二弟的實力,是否足以在鄉試中嘗試一回?”石詠問。

姜夫子似乎沒料到石詠會問出這樣的問題,拈着須,沉吟片刻,終於點了點頭,道:“令弟天資聰穎,尤其近兩年來的進境,是我所教過的學生之中,絕無僅有的。再加上他還有將近一年半的時光準備,以我看人的眼光,我以爲,石喻,可以一試。”

石詠聽着不免覺得有點兒心酸,姜夫子口中提到的“近兩年”,便正是二叔石宏武認歸本家的時間。這個二弟,當真是給自己身上揹負了多少壓力啊!

“既是如此,我便會全力支持石喻,絕無二話。”石詠說得斬釘截鐵,兄弟兩個有約定在先,此刻弟弟想做什麼,他便會全力去做。

這下子輪到姜夫子尷尬了:“可是,按照如今科舉取士的制度,令弟今年卻無法參加院試的考覈。”

“爲什麼?”石詠完全不明白了。

“這個……”姜夫子也扶額,面對石詠這麼個十足十的外行,只得慢慢解釋給他聽。

原來本時空的院試,三年兩次,辰、戌、醜、未年的稱爲歲試;寅、申、巳、亥年,稱爲科試。通過歲試,童生便相當於“取中”,可以到官辦的府、州、縣學讀書。經過一段時間的讀書,再參加一次科試,如果科試得中,便獲得參加下一級考試,也就是鄉試的資格。

而今年是,己亥年,是科試之年,下一個歲試之年,在兩年以後。

石詠一下子躊躇起來,皺着眉頭思索半晌,隨即擡頭問姜夫子:“真的沒有辦法跳一級,直接去考科試嗎?”

姜夫子被石詠的問話噎得啞口無言。他身爲讀書人,看慣了一年又一年的科考,看着大家都循規蹈矩地一層一層往上考,可能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吧。這位夫子憋了半天,最後想出來一句:“可能……可能可以考慮捐個監生?”

監生是國子監的學生,如今這個身份也是可以“捐”的。這童生試看似簡單,也不是人人能順利通過,更有些官宦人家的子弟嬌弱的,吃不了在號舍裡頭答卷的苦,家裡便給捐個監生,直接去鄉試。賈璉最早就是先捐了監生,隨後才辦了捐官的。

當然,捐監生的人也並非全都不擅長考試。據說本朝就有這種例子,考童生試考不過,直接捐個監生,結果到了鄉試,一舉便中的。

石詠沉吟一陣,心道這個法子的確可行,但是卻不符合石家的實際情況。不是他捨不得銀子給弟弟捐功名。他很清楚地知道石喻這樣埋頭苦讀,一門心思要博取功名是爲了什麼——石喻就是爲了一個名,一個順天府最年輕的舉人的名頭,這“神童”之名,足以讓多年來獨自扶持教養他的二嬸王氏也跟着在家裡族裡站穩腳跟。

若是這功名是捐來的,豈不成了笑話?

姜夫子也將這話問石詠:“茂行啊!我其實有些不明白,石喻年紀不大,有這份志氣固然令人欽佩,但是他小小年紀,爲何如此執着科考,而且總想着要先人一步呢?”

這是石家的家事,石詠不方便多解釋,只能含含糊糊地說:“大概是因爲——出名要趁早吧!”

姜夫子一時無語,石詠只能說他會好好考慮一陣,隨即將姜夫子送出東廂。他這前腳剛出門,後腳身後架上的兩件文物已經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然而石詠卻顧不得它們議論什麼,先盡着將姜夫子送出門,並且鄭重道謝。然後他有回上房看了一眼如英,見如英正在小憩,便輕手輕腳地退出來,回到東廂,掩上門,問:“你們商量出來什麼了麼?”

結果紅娘問:“詠哥兒,‘出名要趁早’這話是誰說的呀?乍一聽有點兒白,仔細一想還真挺有道理的。說這話的,莫不是位才女吧!”

石詠噎了片刻,趕緊改換了話題,將他心中最緊要的問題問出來:“若是捐了監生,便不能突顯二弟之才;但若是不捐監生,二弟便還要再等四年才能鄉試,亦不能突顯二弟之才。如此情形之下,究竟該怎麼選擇?”

蹲在架上的“一捧雪”登時道:“無論捐不捐監生,都不能凸顯令弟之才,這條路便徹底不用考慮了,趕緊另想辦法纔是!主要是要讓喻哥兒能取得資格,參加明年的鄉試。”

石詠一怔,心道:是這個理兒。

可是究竟用什麼辦法,才能讓弟弟順利“跳級”呢?

正在這時候,東廂門外有人敲着,卻是望雨過來,向石詠打招呼:“大爺,剛纔那位夫子出了門,又回來了。說是適才忘了兩句話,還想與大爺打聲招呼。”

石詠沒想到姜夫子去而復返,趕緊道:“快請!”

一時姜夫子回到東廂,衝石詠拱了拱手,對石詠說:“茂行,恕我冒昧,路上又想到了一些事,實在忍不住,趕回來問你。”

石詠趕緊行禮:“夫子請講!”

“你家可是在旗?”姜夫子問。

“是,我家現在漢軍旗。”石詠說,只是石家因在漢軍旗,因此與尋常學子一體考試,並沒有特殊優待。

“茂行,你如今可是在內務府當差?”姜夫子又問。

“是呀!”石詠答得有些茫然,在內務府當差,與二弟的學業,又有什麼關係?

“茂行可曾聽說過,景山官學?”

第226章第338章第111章 (捉蟲)第331章第316章第413章第336章第264章第308章第94章第347章第16章第96章第26章第111章 (捉蟲)第213章第394章第369章第22章第161章第101章第240章第198章第94章第256章第35章第249章第207章第186章第43章第342章第238章第99章第287章第401章第266章第186章第47章 (捉蟲)第289章第261章第307章第167章第283章第304章第173章第22章第188章第331章第95章第92章第309章第168章第47章 (捉蟲)第306章第184章 (捉蟲)第277章第211章第147章第265章第61章第68章第221章第31章第107章第84章第384章第94章第71章第397章第262章第197章第74章第409章第274章第388章第151章第279章第36章第356章第284章第370章第228章第358章第315章第48章第216章第116章第167章第244章第137章第328章第141章 (捉蟲)第50章第216章第91章第10章第250章第226章第304章第163章
第226章第338章第111章 (捉蟲)第331章第316章第413章第336章第264章第308章第94章第347章第16章第96章第26章第111章 (捉蟲)第213章第394章第369章第22章第161章第101章第240章第198章第94章第256章第35章第249章第207章第186章第43章第342章第238章第99章第287章第401章第266章第186章第47章 (捉蟲)第289章第261章第307章第167章第283章第304章第173章第22章第188章第331章第95章第92章第309章第168章第47章 (捉蟲)第306章第184章 (捉蟲)第277章第211章第147章第265章第61章第68章第221章第31章第107章第84章第384章第94章第71章第397章第262章第197章第74章第409章第274章第388章第151章第279章第36章第356章第284章第370章第228章第358章第315章第48章第216章第116章第167章第244章第137章第328章第141章 (捉蟲)第50章第216章第91章第10章第250章第226章第304章第16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