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九原城戰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二十四日href=";/18/18101/";學園都市裡的獵命師最新章節。

矗立在士默穿平原、黃河岸邊的九原城,仿若一頭蹲伏在大秦北部邊疆的洪荒巨獸般,巍峨而又壯碩。這座耗時數年、動用民夫達到數十萬人之多、耗費大秦無數錢糧建造起來的北部要塞巨城,一直都是大秦北部最爲耀眼的明珠。

數十年的承平,讓無數的庇護在大秦羽翼下的異族小部落漸漸的習慣了享受九原城那雄踞塞外的安寧風光。無數遊商巨賈也在九原城建立商鋪,同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進行貿易。

有大秦做爲後盾,有強大的九原軍鎮守,經過數十年的繁衍生息,繁華絲毫不遜色於大秦境內極爲重要的邯鄲、臨淄等大城。

而雄踞塞外的九原城,相較於這些安居內陸大秦腹地的名城,更多了幾分粗獷和厚重。

不過,今天,承平數十年天天車水馬龍人流熙熙的九原城,終於沒有了往日那人流洶涌的模樣。不到太陽下山不會關閉的九原城城門,也在昨天徹底的關閉起來。

城頭之上,無數的九原軍兵卒矗立。大大小小的連射弩機毗鄰而列,寒光閃閃的粗大弩箭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着森冷的光芒。

似乎,它也知道一場慘烈的大戰即將來臨,也在渴望着鮮血的味道。

從這些矗立在城牆之上的九原軍兵卒的臉上、眼睛中,看不到任何緊張亦或是害怕的神色。有的只是渴望。沒錯是渴望。

渴望痛飲胡虜血,渴望聽到手中強弩鑽入胡虜血肉的聲音。渴望看下胡虜頭顱建立軍功的急迫。渴望大戰之後封功授爵的那一刻。

九原,承平太久。

似乎那些匈奴蠻夷已經忘記了那曾經在河南地上留下的屍山血海。

九原軍兵卒,渴望軍功太久。

如果再不斬殺一些胡虜頭顱。他們就要老去。

……

轟隆隆!

滾滾悶雷聲自天際遙遙傳來,仿若地龍翻身般,大地開始輕微的顫抖。

一條細細的長長黑線出現在視線可及的遙遠天際。

不到片刻間。這條長長的黑線就如同陡然潑散在大草原上的濃墨般,開始迅速的浸染九原城外的草原。濃墨重彩般覆蓋了原本蔥綠的平原曠野。

鬼哭狼嚎般的呼嘯聲從那愈來愈響的悶雷轟鳴聲中遙遙傳來。

那條長長的黑線,如今已經成爲一大片黑白交加的幕布,開始覆蓋大草原。

滾滾悶雷聲此刻已經變成連綿不絕的巨雷在天地間迴盪着,站在高高的九原城城頭,能夠清晰的感覺到大地的震顫。

匈奴人,終於來了!

城牆之上的濛鴻等人,默默的看着鋪天蓋地奔涌而來的無數匈奴騎兵。雙手不自覺的握緊。

“嗚嗚嗚!”

連綿不絕的蒼涼悠長號角聲。劃破響徹整個天地的轟鳴,遙遙傳來。

黑白交加如同一塊完整幕布般的匈奴騎兵,在這號角聲中陡然幻化成如同一隻有着兩隻觸角的龐大怪。兩隻觸角形成三道長長的弧線,從匈奴騎兵大陣中伸出,拉長再拉長,朝着雄踞在土默穿平原上的九原城包裹而去。

從天上看,就像一個猙獰巨獸探出觸角想要一下將九原城攬入懷中一般。

兩隻完全有匈奴騎兵組成的觸角。在距離九原城不到五里的地方繞城而行,顯然匈奴人是想要憑藉自己龐大的軍力將九原城圍攏起來,慢慢剿殺。

揮舞着手中的彎刀,兩股自冒頓中軍中衍生出來完全由匈奴騎兵組成的觸角終於在九原城東方匯合。形成一個鐵通般的大陣將方圓二十餘里的九原城包裹起來。

匈奴騎兵耀武揚威的繞城而過,根本沒有激起城頭上九原軍兵卒絲毫的躁動。當然。這些匈奴騎兵在九原軍兵卒眼中,那就是一個個軍功的代名詞。

九原軍兵卒的眼神,熾烈而又**裸。

緩緩前移的正對着九原城西城牆的是冒頓親自統領的二十萬匈奴精銳。一杆五丈長的由仰天長嘯的巨狼爲標誌的大旗已經清楚的告訴濛鴻等人,這就是匈奴單于,冒頓的中軍所在。

東西北三個方向的騎兵,盡皆是東胡騎兵,每個方形十萬人。三個方向的東胡騎兵,每一股騎兵中都有五千匈奴騎兵作爲壓陣之用。不過明爲壓陣,事實上也就是督軍。

巨狼大旗在距離城牆五里左右的地方停止了前進,近二十萬匈奴騎兵形成一個巨大的扇形拱衛在這面巨狼大秦周圍,極具壓迫感。

大陣整齊的分開一條通道。

一匹全森赤紅的高大戰馬出現在匈奴狼神大旗之下。黃錦織就的袍服,讓處身在盡皆是黑白交加穿着羊皮坎肩的匈奴騎兵中的冒頓格外醒目。

整個天地在這一刻寂靜。

冒頓輕夾馬腹,緩緩策馬而行,前出十餘步之後停下,向來陰霾的眼神看着這座明顯要比那座被秦人放棄的堅城要更加高大更加堅固的大城,終於流露出幾分火熱href=";/18/18100/";絕代拳仙。

這就是九原城。

這就是阻攔匈奴勇士數十年不能南下半步的九原城。

這就是阻擋在膏腴之地河套平原前的最後一道屏障。

只要能夠破開這座看似極爲壯闊雄偉的城池,那麼整個河套平原、河南地都會再次回到匈奴人的懷抱中。雄踞南方無盡沃土的大秦都城,也將真正的直面匈奴勇士的馬蹄。

只要匈奴勇士們願意,他們隨時都可以殺入那富庶的大秦帝國內部,肆無忌憚的掠奪秦人的美人,秦人的服飾,秦人的珍寶。而不用再如前兩日般因爲一張小小的銅案而火拼。

而這座真正的堅城,也將成爲匈奴一族的王城所在。他冒頓也可以成爲秦人那般的皇帝。不用再蜷縮在苦寒的狼居胥山下。

皇帝!

想到這火熱處,冒頓一向古井不波的心驚陡然起伏不定,甚至於呼吸都開始有了那麼絲絲急促。

冒頓眼神陡然一凜,手中的馬鞭緩緩舉起,遙遙指向九原城方向。

這座城,是屬於他冒頓的,是屬於匈奴人的。

這座城,一定要拿下。

“殺!殺!殺!”

偉大的冒頓單于鞭鋒所指,就是所有匈奴人前進的方向。形成一個巨大扇形圍攏在冒頓周圍的匈奴騎兵看到偉大冒頓單于的動作,一個個赤紅着眼睛,陡然舉起手中的各色彎刀、長弓,捶打着自己**的胸膛,爆發出排山倒海般的高呼聲。

九原城四周頓時響起鋪天蓋地的喊殺聲。

城牆之上的濛鴻等人首次變了顏色。

從這些狀若瘋癲的匈奴人身上,他們看到了剛剛用馬鞭遙指九原城的那個人在匈奴人心中崇高的聲望。顯然,如今的匈奴人已經不是那個被懦弱的頭曼單于帶領的匈奴人了。

匈奴人本身就是狼,如果這狼羣中再多了一頭猛虎做首領,那麼狼羣將會變成比猛虎更爲可怕的物事。

這,就是冒頓單于麼。

匈奴人並沒有馬上發動攻擊。在鋪天蓋地的歡呼聲終於停歇之後,數十萬的匈奴騎兵紛紛下馬。不到片刻間,一頂頂潔白的帳篷出現在九原城周圍,將九原城包裹的嚴嚴實實。

對於冒頓此次南下的兵力,早就回到九原城中的張木等人在這幾天中早就探明。絕不會少於四十萬人,甚至於五十萬人。

五十萬匈奴騎兵,不知不覺間,這個被大秦打的縮回狼爪十餘年,在東胡和月氏兩族夾縫中生存的遊牧民族,再次積攢瞭如此多的力量嗎?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午時一刻!

隨着蒼涼的號角聲劃破大地,吃飽喝足的匈奴騎兵紛紛聞聲上馬。顯然匈奴人已經迫不及待的準備開始第一次的進攻了。

就是不知道,這次進攻是試探性的還是來真的。

城牆之上的九原軍兵卒聽到這聲號角聲,紛紛握緊了手中的強弩或者硬弓。一具具體積龐大的大型連射弩機在“嘎吱嘎吱”的聲響中緩緩翹起,瞄準了城牆之下。

蒼涼的號角聲嘎然而止。

原本上馬矗立不動的匈奴蠻夷在號角聲停歇的那一剎那陡然動了起來。

不是一個方向!

而是九原城四個城牆周圍的匈奴騎兵齊齊動了起來。

無數匈奴騎兵吶喊着、拼命的催動着胯下的戰馬排列成異常散亂的陣形朝着九原城撲來。在這些騎兵身後,是密密麻麻的下馬臨時轉職爲步卒的匈奴蠻夷。

這些變爲臨時步卒的匈奴蠻夷擡着長長的雲梯,跟在衝鋒在前面明顯是要用弓箭壓制城牆之上九原軍兵卒的匈奴騎兵身後涌了上來。

五里的距離,在匈奴騎兵拼命的催動戰馬的情況下,不過是片刻功夫。

兩千步。

一千八百步。

一千六百步。

猶如蝗蟲般四散開來撲上來的匈奴騎兵,已經進入城牆之上九原軍大型連射弩機的有效殺傷範圍。

“梆梆梆!”

連綿不絕的沉悶弓弦梆響,從九原城四面城頭之上接二連三的響起。

梆響未落的剎那,無數尖利的呼嘯聲響徹整個天地,甚至於將匈奴騎兵戰馬奔馳的轟鳴聲都蓋過。

無數只三丈長、兒臂粗細的粗大弩箭,帶着森冷的光芒和尖利的呼嘯聲仿若瞬移般陡然出現在匈奴騎兵頭頂上空,狠狠的貫落而下。

第37章 兵臨湟溪關第252章 雲中城第155章 刻在心底深處的名字第99章 狼煙起第246章 安排第253章 被動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58章 破法外篇二第89章 陸賈第235章 歸來的“逃兵”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102章 終章第116章 弩殺第61章 操練第5章 螳螂捕蟬第195章 精忠報國第54章 糧草被焚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45章 淮河兩岸第274章 雨夜殺意濃第44章 楚地四族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224章 臨河城下第173章 不準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272章 家事國事第26章 李府第127章 廷議第44章 土地之議(二)第166章 刑罰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26章 李府第10章 嗅到的危險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252章 雲中城第115章 國殤日第257章 再臨阿房宮第229章 撤兵第273章 西巡第43章 項梁北上第43章 嬴真第62章 虎賁軍第3章 流言第129章 戰還是不戰?第159章 跌跌撞撞的先行者第123章 候補學子第101章 前軍亡第54章 賜姓第1章 秦風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149章 令狐沖,令狐範第114章 王庚第60章 倒計時第265章 陰陽一派,鄒嫣月第42章 劫掠歸來第290章 遴選官員第58章 破法第252章 意外第211章 歸葬,連山,河圖,洛書第214章 秦裕,族兄?第65章 蒙毅北上第4章 反對第129章 戰還是不戰?第53章 龍衛第65章 對錯第187章 皇后李嫉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37章 玄武軍!第171章 阿房宮賞月第14章 咸陽第180章 第三方勢力第59章 百將韓信第257章 再臨阿房宮第111章 七月七日晴第260章 引頸待戮第2章 應對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99章 疑慮生第180章 第三方勢力第118章 另類破釜沉舟第29章 所第33章 戰陳縣(一)第180章 第三方勢力第49章 壽春易手第305章 武安侯第209章 師傅第73章 英烈入塔第65章 灞上將軍韓信第264章 教訓第13章 潰敗第44章 楚地四族第89章 誅殺殆盡第228章 一面倒的攻城第48章 號角蒼茫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41章 六國美人第46章 范增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109章 偶遇
第37章 兵臨湟溪關第252章 雲中城第155章 刻在心底深處的名字第99章 狼煙起第246章 安排第253章 被動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58章 破法外篇二第89章 陸賈第235章 歸來的“逃兵”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102章 終章第116章 弩殺第61章 操練第5章 螳螂捕蟬第195章 精忠報國第54章 糧草被焚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45章 淮河兩岸第274章 雨夜殺意濃第44章 楚地四族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224章 臨河城下第173章 不準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272章 家事國事第26章 李府第127章 廷議第44章 土地之議(二)第166章 刑罰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26章 李府第10章 嗅到的危險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252章 雲中城第115章 國殤日第257章 再臨阿房宮第229章 撤兵第273章 西巡第43章 項梁北上第43章 嬴真第62章 虎賁軍第3章 流言第129章 戰還是不戰?第159章 跌跌撞撞的先行者第123章 候補學子第101章 前軍亡第54章 賜姓第1章 秦風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149章 令狐沖,令狐範第114章 王庚第60章 倒計時第265章 陰陽一派,鄒嫣月第42章 劫掠歸來第290章 遴選官員第58章 破法第252章 意外第211章 歸葬,連山,河圖,洛書第214章 秦裕,族兄?第65章 蒙毅北上第4章 反對第129章 戰還是不戰?第53章 龍衛第65章 對錯第187章 皇后李嫉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37章 玄武軍!第171章 阿房宮賞月第14章 咸陽第180章 第三方勢力第59章 百將韓信第257章 再臨阿房宮第111章 七月七日晴第260章 引頸待戮第2章 應對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99章 疑慮生第180章 第三方勢力第118章 另類破釜沉舟第29章 所第33章 戰陳縣(一)第180章 第三方勢力第49章 壽春易手第305章 武安侯第209章 師傅第73章 英烈入塔第65章 灞上將軍韓信第264章 教訓第13章 潰敗第44章 楚地四族第89章 誅殺殆盡第228章 一面倒的攻城第48章 號角蒼茫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41章 六國美人第46章 范增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109章 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