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九原公

大秦歷五十三年正月十九,從南海到達咸陽的騰蛇軍三萬大軍在騰蛇將軍賈瀚的統領下從咸陽走陸路出發前往膠東郡黃縣(後世山東蓬萊附近)。

同賈瀚一同離開咸陽的還有玄鳥將軍黑鐵以及玄鳥軍三千兵卒、蒼鷹以及蒼鷹麾下的沒有任何名號的兩千兵卒。加上運送後勤輜重和兵械的兵卒合計五萬大軍。

經過三年的發展,此刻的黃縣同大秦歷五十一年相比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的黃縣不僅有着大秦設施最爲齊全工藝最爲高超的黃縣造船廠,同時還是大秦近一半的細鹽供應地。當初胡亥秘密東巡時建立的黃縣鹽池,如今已經成爲大秦最大的產鹽基地。在不過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就取代了原來臨淄、鉅鹿等地的井鹽、青鹽產地,成爲大秦實際上的鹽業巨無霸。

胡亥當初只是大概說出了一些後世曬鹽的方法,而尚坊的工匠們卻在胡亥提出的方法基礎上研究出了更爲便利、花費更少的晾曬海鹽的辦法,才使得黃縣鹽池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成爲大秦第一鹽。

三個月前,黃縣鹽池由工部直轄轉交到戶部名下。戶部尚書依照胡亥的命令,已經開始着手在琅琊建立第二座、第三座鹽池。

想來再過幾年,大秦的鹽業就會有一個飛速的發展。百姓們再也不用食用對人體有害又苦澀難嚥的井鹽亦或是青鹽了。

當初逃難離開薛郡和東郡在胡亥指點下趕到黃縣的逃難百姓,如今已經成爲黃縣鹽池的元老了。他們早就擺脫了當初逃難的苦難生涯,在黃縣算是紮下根了。

同蓬勃發展的黃縣鹽池相比,胡亥下大氣力不惜親涉險地東巡險些被項梁給生擒活捉鼓搗出來的黃縣造船廠的變化則是更爲巨大。

在拿到宗廟府庫中存放的當初徐福出海時所用的海船圖紙之後,在墨門工匠的帶領下,兩千餘尚坊工匠陸續從咸陽來到膠東,成爲黃縣造船廠乃至整個大秦的第一批海船匠師。

三年的時間,如今停泊在船塢外的三艘巨大海船就是他們這三年的勞動成果了。

而在船塢中,還有兩艘已經鋪設了龍骨體型要遠超外面三艘的巨大海船正在日夜不停的趕工中。廣袤的海面上,一根根被圈起來的幾人合抱粗的巨大原木正在海水中浮浮沉沉。

這些原木顯然就是從各地砍伐運到黃縣來用來造船的上好木材了。

黃縣發生的這一切,正在出關的賈瀚並不清楚。他一直在想着胡亥交給他的命令。

騰蛇軍將會在黃縣接手新的海船,加上他趕路的時間,以及訓練兵卒適應海船的時間,胡亥給了賈瀚六個月!也就是說,半年後的七月二十,他就要領軍出海東行……

於此同時,遼寧郡尉青龍將軍徐闖將會在天氣轉暖後的五月越過鴨綠江進入箕子朝鮮,並在箕子朝鮮接應東進的騰蛇軍,提前給他們準備好補給!

在箕子朝鮮得到補給之後,賈瀚就要繼續東行。沿着胡亥給他畫的那副比較粗糙的海圖跨越看似狹窄的海峽,到達據說是徐福逃離的那個狹長島嶼上。

將徐福抓回大秦、並在那個被皇帝稱爲倭島的地方建立據點,就是賈瀚一行人的主要任務了!

黑鐵將會負責配合賈瀚登陸之後的行動,徐福登陸日本的地方,胡亥只是大概記得是在後世日本本州島和歌山縣內有徐福墓!

前世的胡亥自然是標準的作爲一個仇日份子,所以閒暇之際曾經專門尋找過徐福登陸日本的地圖。此刻正好涌上,就也一併畫好粗略的地圖交給了賈瀚!

雖然大秦樓船士都是熟悉水性既能陸戰又能水戰的兵卒,但是相對於專門訓練用做陌生或者特殊地形作戰的玄鳥軍來說,他們還是太弱小了!

尤其是這個時候的小日本,有沒有人還是兩說,當然就算有也差不多還處於茹毛飲血的時候!

至於蒼鷹,按照皇帝的說法就是,蒼鷹以及他的兩千兵卒,同黑鐵不同。他不受賈瀚節制,同樣也不能節制賈瀚。當然,蒼鷹更不能干涉賈瀚指揮了!

只有到蒼鷹覺得自己可以出戰並向賈瀚提出出戰的要求時,賈瀚需要配合蒼鷹!

這是一個異常古怪的命令!

不僅賈瀚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軍令,就連戎馬一生的蒙恬、章邯、尉繚等人在聽到胡亥下達這樣的一個軍令時也是一臉驚訝!

但是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賈瀚自然唯有執行的命了!

隨着賈瀚大軍東進,也標誌着胡亥正式開始着手控制後世日本列島的動作了!只要抓回徐福,那麼也許後世許多的謎團都能夠揭開了!同時也能將證明當初胡亥在大秦皇家學院內公佈出來的地圖是貨真價實的!

無論從哪來看,東進日本,都是胡亥必須要做的事情!

……在賈瀚、黑鐵、蒼鷹三人領軍東進的同時,中書省右丞相李由親自執皇帝詔書趕到太保府宣讀大秦二世皇帝對大秦太保、九原候、大將軍蒙恬的進爵詔令!

太保蒙恬進爵爲九原公的消息,在李由離開蒙恬府邸不過一個多時辰就已經傳遍了整個咸陽!半個多月的時間就已經是天下皆知!

大秦第一個公爵就這樣在所有人都沒有絲毫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誕生了!

本來在蒙恬領軍西征的時候,基本上咸陽所有的世家貴族其實都在看蒙恬亦或是蒙氏一族的笑話!爲何?因爲蒙恬已經高居太保、九原徹侯、大將軍之位!

這三個頭銜,任何一個都需要大秦朝臣耗盡一生之力都不一定能夠完成。但是卻是盡皆聚集在蒙恬一人身上,到蒙恬的位置已經是賞無可賞,升無可升了!

但是胡亥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全天下所有人,大秦皇帝從來不會委屈任何一個對大秦有功之人!

當然蒙恬的九原公同大秦原本的二十級軍爵還有不同,九原公之位只有蒙恬一人專享,而不是世襲罔替!也就是說,蒙恬死後,繼承蒙恬爵位的人將只能繼承九原候的爵位,而不是九原公!

大秦歷史上的兩個先河,在太保蒙恬的身上誕生!

第17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156章 二十年前之事第246章 安排第13章 疾行第39章 曆法成第71章 大宴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172章 六國後宮第7章 隆隆戰鼓第177章 帝王怒第304章 正名武安君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176章 活着第93章 議政堂(上)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220章 尚坊禁地第222章 追逐第98章 夜犒九原軍(二)第33章 紅樓之中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82章 兵至下邳第244章 嫉妒五十二章 項羽破營二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37章 投石機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157章 羅網第241章 六國美人第23章 戰起第66章 岐山書院第295章 傳承第49章 廣場之上第43章 腄縣第272章 難道是她?第258章 風雪歸途第46章 范增第163章 神蹟第43章 項梁北上第38章 趙佗親至第209章 冒頓南下第22章 妖精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96章 東北來信第169章 任後人評說第167章 登陸第91章 張子房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19章 項字大旗第8章 黃雀現(中)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41章 哥們你好!第116章 弩殺第194章 前因後果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307章 卷終第12章 大秦皇家軍事學院第35章 遭襲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218章 朱雀北上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230章 如果第47章 新仇舊恨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285章 見呂雉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11章 蒙毅至九原第7章 子嗣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208章 殺之!第264章 教訓第22章 悍然進攻第103章 滑竿第98章 玄武現第29章 罪己三詔第272章 難道是她?第228章 一面倒的攻城第41章 勞役安置第131章 重甲騎兵第227章 大秦必勝第37章 又見妖精第45章 冒頓來了第27章 尉繚相助第180章 書房議事第12章 大秦皇家軍事學院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267章 鶡仙兒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126章 能戰否?第22章 教習第254章 抉擇第245章 選擇第123章 兩難抉擇外篇四大結局第7章 隆隆戰鼓第40章 會衆臣第275章 查劉邦第102章 玄武利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218章 朱雀北上第141章 上黨難民
第17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156章 二十年前之事第246章 安排第13章 疾行第39章 曆法成第71章 大宴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172章 六國後宮第7章 隆隆戰鼓第177章 帝王怒第304章 正名武安君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176章 活着第93章 議政堂(上)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220章 尚坊禁地第222章 追逐第98章 夜犒九原軍(二)第33章 紅樓之中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82章 兵至下邳第244章 嫉妒五十二章 項羽破營二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37章 投石機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157章 羅網第241章 六國美人第23章 戰起第66章 岐山書院第295章 傳承第49章 廣場之上第43章 腄縣第272章 難道是她?第258章 風雪歸途第46章 范增第163章 神蹟第43章 項梁北上第38章 趙佗親至第209章 冒頓南下第22章 妖精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96章 東北來信第169章 任後人評說第167章 登陸第91章 張子房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19章 項字大旗第8章 黃雀現(中)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41章 哥們你好!第116章 弩殺第194章 前因後果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307章 卷終第12章 大秦皇家軍事學院第35章 遭襲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218章 朱雀北上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230章 如果第47章 新仇舊恨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285章 見呂雉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11章 蒙毅至九原第7章 子嗣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208章 殺之!第264章 教訓第22章 悍然進攻第103章 滑竿第98章 玄武現第29章 罪己三詔第272章 難道是她?第228章 一面倒的攻城第41章 勞役安置第131章 重甲騎兵第227章 大秦必勝第37章 又見妖精第45章 冒頓來了第27章 尉繚相助第180章 書房議事第12章 大秦皇家軍事學院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267章 鶡仙兒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126章 能戰否?第22章 教習第254章 抉擇第245章 選擇第123章 兩難抉擇外篇四大結局第7章 隆隆戰鼓第40章 會衆臣第275章 查劉邦第102章 玄武利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218章 朱雀北上第141章 上黨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