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壽春之戰

玄武、青龍、白虎三大軍團在江南楚地的推進速度可以說是完全出乎胡亥以及尉繚的意料之外的。愛僾嚟朤////8當然,最讓胡亥沒有想到的是,項梁竟然如腦袋被門夾了般,主動渡過淮河送到杜騰和徐闖兩人面前去了。

如此一來,倒是把秦軍最爲棘手的如何渡過淮河這個問題給解決了。不僅如此,這一戰,也基本上宣告了楚國的滅亡。

三十萬楚軍逃走的不超過三五萬人,整個楚國統共真正經過訓練的兵卒也不過才四十萬人。壽春城有多少防守兵卒,黑鐵信報上基本上都寫的一清二楚。

十餘萬的楚軍,還是都在昭屈景這三大楚國腐朽的老牌世家手中,那威脅更是直接降低了幾個檔次。昭屈景三族,玩玩權術和政治,說不定還有的搞,但是領兵打仗,那是絕對不可能會有什麼建樹。

翁仲的玄武軍和杜騰的白虎軍,十餘萬精銳大軍攻佔壽春,不過是個時間問題。更何況壽春裡面還有爲數不少的玄鳥營兵卒。

楚地眼看就要平定,那麼大秦中部各個郡縣建立有效的統治,整合因爲頻繁的戰亂而動盪的民心就不得不提前擺在了胡亥眼前。

原本在胡亥計劃中,至少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用來遴選外派各地的官吏。如今看來,卻是顯然嘀低估了秦軍戰力又高估了楚軍的戰力。

六國遺族復辟,之所以只需要舉起一面大旗,馬上就有無數的六國百姓望風而從,最爲主要的原因就是大秦沒有在佔領的原六國領土上建立行之有效的統治,當然大秦的一些政策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想要長治久安。那麼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改變原六國百姓對大秦的敵視,讓他們能夠對大秦產生向心力。這是天下平定之後,胡亥面臨的第一個要務、

六國百姓不歸心,對大秦沒有向心力,始終以六國百姓自居的話,大秦即便暫時能夠安定下來,但是隻要有居心叵測之輩稍加煽動,原六國之地馬上就會再次亂成一鍋粥。

基於項梁將陳郡和碭郡的百姓擄掠一空,基本上全部都安排在淮河南岸的九江郡中,用來充實楚國的人口,以及能夠徵召更多的兵卒。

胡亥甚至還同尉繚仔細合計了一下再次從關中之地遷移數十萬百姓用來補充人口稀少的陳郡、碭郡等數郡。*///*畢竟大秦的人口相對於大秦廣袤的國土而言,實在的太少了。

不過,遷移數十萬百姓必然會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一個弄不好甚至會將關中搞亂。胡亥最終還是聽從了尉繚的意見,在攻佔九江之後將原本居住在陳郡、碭郡等地百姓遣送回原籍。

華夏百姓,本身就有鄉土情節。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願意離開故土,到另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

將項梁強制帶到九江的百姓遣回原籍,可以暫時解決人口分佈不均的問題,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

如今,大秦關中之地算上那些不願意回到故土的而留在關中的近百萬勞役,關中之地的人口據估算已經突破五六百萬之衆。

佔據大秦國土三十分之一的關中,幾近人滿爲患,而在關外諸多的郡縣卻是空置着大量土地無人耕種,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楚地平定,南越子嬰和趙佗在六路大軍圍攻下,絕對不可能撐的過今年。天下平定之後的一些國策和於民生息、發展生產的方針,胡亥已經同大秦的幾位重臣在籌謀之中。

……

大秦二世元年九月十六,伴隨着壽春城外喊殺震天的聲響、太陽終於冉冉升起。

壽春作爲楚國的都城,無論城池大小還是城牆高度和堅硬程度,都要遠遠超過安豐城。安豐城僅僅只能算是一個小城而已,如果不是因爲它正好扼守住壽春的西面門戶,怕是早就廢棄。

昨日下午翁仲領着四萬五千人的玄武軍兵卒在兵臨壽春城下,沒有做任何的休息,馬上對壽春發起了一半試探一半真實的攻城。

壽春守城兵卒驚懼的臉龐,城內外隨處可見的因爲着急而丟下的馬車、工具等等物事,無不告訴翁仲,壽春的楚軍包括楚國上下都沒有做好秦軍兵臨城下的心理準備。

既然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就有可能趁着壽春人心浮動、兵心不穩之際一鼓作氣拿下壽春;當然,如果楚軍兵卒的抵抗很激烈,進行試探性的攻城給楚軍保持壓力,能夠最大限度的必出楚軍守城的底牌。

昨日下午那一戰,從玄武軍到達壽春城外直接擺開陣勢對壽春發動進攻到鳴金收兵安營紮寨,統共也不過進行了大半個時辰而已。

玄武軍說到底並不是用來攻佔堅城的普通步卒軍隊。給他們提供最大防禦能力以及最大攻擊力的厚實開建,也最大程度的限制了他們在某些特定場合例如攻佔五六丈高堅城時戰力的發揮。

無論是吳芮也好,還是昭通、屈平等人也好,誰都沒有想到,這支秦軍的領軍將領盡然跟個愣頭青一樣,長途跋涉到了壽春城下,營不扎兵不歇,馬上就直接擂響戰鼓擺開陣勢對着壽春發動了進攻。

攻城戰,就這樣毫無徵兆的開始。

猝不及防的吳芮等人,不惜命兵卒以血肉之軀硬抗玄武軍兵卒手中的強弩。在接連被翁仲伺機摧毀了近二十餘具子嬰送來的大型連射弩機之後,翁仲同樣毫無徵兆的鳴金收兵了。

玄武軍乾脆利落的退兵,留下的是城牆上下滿地的楚軍兵卒屍體!

壽春城,城高牆堅,如果玄武軍不計傷亡的強攻,翁仲估計最多也就需個一日夜的時間就能拿下。不過如此一來,玄武軍至少要折損一半乃至更多。玄武軍無法承受如此慘重的損失,如果玄武軍傷亡過大,即便他攻佔了壽春城,在皇帝那裡怕是功沒有多少,過卻絕對是有。

胡亥曾經無數次的告誡灞上大營出身的五大軍團一衆官吏,不到萬不得已,哪支軍團的主將用兵卒的性命來換取軍功的話,定然嚴懲不殆。雖然胡亥沒有明說,怎樣嚴懲,但是沒有人敢以身試法。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平時並沒有什麼架子,甚至很好說話,但是一旦碰觸到皇帝的禁忌,那麼觸怒皇帝的後果就要自己好好掂量掂量了。

當然,翁仲之所以退兵如此迅速,除了顧忌玄武軍的傷亡外,另一個原因就是吳芮等人堅定的守城決心。

作爲楚國最後的一座堅城,吳芮、昭通等人深知,城破之日就是自己等人授首之時。當然,真正給他們信心的還是如今依然被楚國朝野上下認爲就在淮河北岸的項梁那三十萬大軍。

翁仲的玄武軍統共不到五萬人,僅僅是壽春城內的楚軍兵卒,就幾乎三倍於秦軍。只要項梁收到消息順利回師,裡應外合之下,即便秦軍再精銳也不可能抵擋的住數十萬楚軍裡應外合的圍攻。

勝負未分,吳芮等人不管爲了什麼,都會拼死守住壽春城。

看到秦軍安營紮寨,吳芮等人無不鬆了一口氣。誰知,眼見秦軍大營中的竈火剛剛熄滅,那隆隆的戰鼓聲再次毫無徵兆的響了起來,然後城下的秦軍又開始對着壽春城牆爆射一陣。一炷香之後又是毫無徵兆的鳴金收兵聲。

到了晚上,壽春城的楚軍就這樣在翁仲玄武軍一波*的騷擾下,徹夜不得安寧!想必神經衰弱肯定是有的!

今天,一大清早,翁仲就收到了胡亥自咸陽傳來的詔令,片刻之後玄武軍大營中的戰鼓聲就再次隆隆響起。縮在城牆甬道中的楚軍兵卒不僅沒有着急去守城,反而將身體縮的更緊了!

白虎軍援軍即將到達,所以他也不真正的進攻,就是擺開架勢,用玄武軍中的大型連射弩機還有手弩一味的爆射和騷擾守城楚軍,最大可能的消耗防守壽春的楚軍兵卒的有生力量以及消磨楚軍兵卒的守城意志。

壽春城頭昨天好不容易保住的十餘具大型連射弩機,剛剛露頭就被等了半天的玄武軍給射成木屑。沒有了大型連射弩機,城牆上的楚軍根本沒有能夠威脅到玄武軍的東西。雖然守城楚軍手中同樣有不少秦軍制式的強弩。

但是子嬰贈送給楚國的秦軍制式強弩,就跟大型連射弩機一般,都屬於老式的弩機。不僅射程無法同玄武軍手中持有的強弩相比,威力同樣也小了許多。

翁仲在等,等着杜騰領着白虎軍到壽春城下匯合。

……

項梁的飛快被擒,讓杜騰和徐闖兩人準備的一萬原本要燒掉項梁渡河所用的樓船和竹筏等物的斥候騎兵,根本沒派上用場。

兩人雖然在戰略上藐視項梁的三十萬大軍,但是在戰術上還是很重視的。一萬斥候騎兵就是防止項梁打不過逃跑時斷他後路用的。

只要項梁過不了淮河,在淮河北岸怎麼折騰到最後都是一個死字。

在翁仲收到胡亥傳來的詔令的時候,杜騰和徐闖、黑鐵三人也都收到了胡亥的詔令。兩處大營馬上就開始忙碌起來。

徐闖領着三萬五千人的輕騎兵先行,五千重騎兵充當了臨時的押送隊,同一萬餘人的勞役緊隨其後。在將江東子弟兵和其餘楚軍兵卒分開羈押之後,杜騰就帶着項梁、范增以及被俘的一衆楚軍大大小小的各級將領,開始渡河了。

杜騰選擇渡河的地點不是項梁的渡河之處曲陽縣城,而是就在壽春城下游距離壽春不到十里的一處淺灘。這個距離,眼神好的楚人都能夠在壽春城頭看到渡河的大軍。

杜騰,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未完待續。

、、、、、、、

!

!!!!

熱門推薦:

第22章 趙國彭越第83章 項羽求親第43章 項梁北上第24章 論策第105章 震懾!第113章 掌控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136章 等爾破城第43章 嬴真第21章 餘波第45章 冒頓來了第26章 李府第224章 告老第63章 俯仰無愧天地第277章 巡狩莎車城第101章 梁山雷鳴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4章 偷天換日第38章 趙佗親至第112章 號角長鳴鼓聲急第10章 春色第82章 武舉第99章 疑慮生第83章 一個擁抱第15章 異變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303章 河內許莫負第151章 讓你賤笑了二月感謝單章第261章 精神補償費第26章 李府第165章 三公齊現第229章 撤兵第27章 尉繚相助第224章 告老第78章 通信之法第293章 準備渡江第221章 兵臨第63章 李斯理政第271章 疊羅城第291章 貞婦巴清第37章 最南之南第21章 郎中劉邦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253章 血旗出第197章 鉛華洗盡第21章 餘波第72章 滿池春色第54章 糧草被焚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191章 試射第63章 韓信升官(一)第29章 楚國項梁?第42章 自責第177章 拒絕第187章 大朝會第63章 韓信升官(一)第294章 灞宮陰陽第222章 追逐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39章 趙佗身死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15章 大秦足球第10章 春色第197章 伊婭第277章 巡狩莎車城第148章 樊雨,秦天第165章 同學第41章 瀾滄江第46章 范增第10章 毀車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70章 兩相分道第155章 平夷之變第136章 水患第11章 帳中第178章 騰空第163章 神蹟第144章 人禍第116章 弩殺第259章 雪夜殺機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202章 驅逐出族第179章 誰能獲利第68章 魂歸故土第236章 莊妃鄒嫣月第111章 馮鬆第100章 其心可誅第100章 《兵律》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9章 兵臨壽春第38章 趙佗親至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2章 應對第23章 戰起第77章 江東亂(三)第218章 朱雀北上
第22章 趙國彭越第83章 項羽求親第43章 項梁北上第24章 論策第105章 震懾!第113章 掌控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136章 等爾破城第43章 嬴真第21章 餘波第45章 冒頓來了第26章 李府第224章 告老第63章 俯仰無愧天地第277章 巡狩莎車城第101章 梁山雷鳴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4章 偷天換日第38章 趙佗親至第112章 號角長鳴鼓聲急第10章 春色第82章 武舉第99章 疑慮生第83章 一個擁抱第15章 異變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303章 河內許莫負第151章 讓你賤笑了二月感謝單章第261章 精神補償費第26章 李府第165章 三公齊現第229章 撤兵第27章 尉繚相助第224章 告老第78章 通信之法第293章 準備渡江第221章 兵臨第63章 李斯理政第271章 疊羅城第291章 貞婦巴清第37章 最南之南第21章 郎中劉邦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253章 血旗出第197章 鉛華洗盡第21章 餘波第72章 滿池春色第54章 糧草被焚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191章 試射第63章 韓信升官(一)第29章 楚國項梁?第42章 自責第177章 拒絕第187章 大朝會第63章 韓信升官(一)第294章 灞宮陰陽第222章 追逐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39章 趙佗身死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15章 大秦足球第10章 春色第197章 伊婭第277章 巡狩莎車城第148章 樊雨,秦天第165章 同學第41章 瀾滄江第46章 范增第10章 毀車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70章 兩相分道第155章 平夷之變第136章 水患第11章 帳中第178章 騰空第163章 神蹟第144章 人禍第116章 弩殺第259章 雪夜殺機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202章 驅逐出族第179章 誰能獲利第68章 魂歸故土第236章 莊妃鄒嫣月第111章 馮鬆第100章 其心可誅第100章 《兵律》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9章 兵臨壽春第38章 趙佗親至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2章 應對第23章 戰起第77章 江東亂(三)第218章 朱雀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