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黃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走在胡亥身後被王巖攙扶着才能行走的王綰,突然高聲誦道。

正緩緩行走在御道上的胡亥聽到身後王綰的吟誦,正在緩步走下階梯的胡亥腳步不由得微微一頓。

《秦風無衣》,胡亥知道王綰吟誦的這首秦謠的名字,而這也是胡亥第一次在大秦聽到這首在後世只要稍微瞭解些大秦這個短暫而又輝煌的華夏第一帝國熟悉就曾聽過而又朗朗上口的秦風歌謠。

這首在後世已經成爲秦人愛國情操寫照的秦謠,在此情此景下又是從王綰蒼老而又帶着複雜別樣心境的口中吟誦出,更憑添了幾分不一樣的意境。

寂靜的咸陽宮廣場上,王綰的吟誦聲遠遠傳出,爲了讓自己的聲音更大行將入土的王綰有些放浪形骸。用帶着沙啞的蒼老聲音一遍遍的吟誦着這首對於老秦部族而言有着非同尋常意義的秦謠。

滄桑的聲音,別樣的老秦口音,此情此景,無數老秦人眼前似乎再次看到或者經歷了那長達數百年與天爭鋒、餘人掙命的血火併存的歷史。

無數老秦人酣然淚下。

沒有任何人指揮,也不需要任何人指揮,低沉的合音自咸陽宮廣場上侍立的數萬御林軍將士口中高唱而出。隨後席捲全場,席捲整個咸陽,傳遍關中乃至整個帝國。

尚武,團結。無畏,忠誠,愛國。

一曲“無衣”代表了整個老秦部族無數代的族人一往無前的信念。

……

在這一天,在這同一時刻,不僅僅是咸陽或者關中,大秦南越、隴西、安南、河西、九原、平夷、遼東、遼西、山東、江南等地,逾百萬的大秦兵卒也在同時在各主將的帶領下用着各自的方式在祭奠着戰死沙場的袍澤們。

隴西,還沒有回到咸陽赴任藍田大營虎賁軍主將的太保、九原公蒙恬親自領着一衆百將以上的各級將領焚香禱告,寄託哀思和敬仰。

南海。南海將軍虞子期則是領着十餘萬南海軍在珠江兩岸繫上了無數的白幡,旌旗漫天,紙錢鄙空。

平夷,胡忠領着東胡一族數十萬族人,用東胡一族特有的祭奠狼神和先祖的方式來祭奠大秦的英靈們。

……

就在帝國各地爲無數數百年來爲帝國昌盛而浴血奮戰、戰死沙場的歷代族人緬懷和祭奠的同時。在帝國東海邊緣,大秦有史以來第一支海軍艦隊正準備跨海而行,遠征扶桑倭島。

這支華夏大地有史以來第一支武裝艦隊統共由八艘大海船以及一百餘艘大小不等經過改造之後的樓船組成。

八艘大海船,全部由黃縣造船廠在三年的時間內建造完成。其中兩艘同徐福帶走的那艘海船在外觀上基上是一模一樣,只是內裡結構上增加了水密隔艙,就這一點就要比徐福使用的海船要先進了不下千年。

其餘六艘海船都是由墨家工匠按照胡亥提出的思路設計和建造的。相對於前兩艘依照當初徐福海船圖紙造出來的海船自然要先進了太多。

能夠在三年的時間做出八艘大船,還有配套的小樓船。黃縣船廠可以說是創造了一個奇蹟。當然,這也同胡亥始終的政策傾斜有很大關係,畢竟黃縣船廠可是能夠直接將奏章送到皇帝書房的。

三年的時間,黃縣船廠從原的不到千餘人。到今日,如果加上各類匠師以及家屬,下轄的工人數量已經接近了七萬餘人。

這還不算駐守在黃縣船廠的兩萬大軍。

在先秦時代,人口就是生產力。當然。即便在後世,改革開放的頭二十年。華夏龐大的人力依然是華夏大發展最大的動力,更不用說如今這大秦了。

遠征扶桑的自然就是賈瀚的騰蛇軍了。

當然,如今這個時候的扶桑,就算有人,那也是處於茹毛飲血的時代。根談不上什麼明。就算有所謂的明,那麼也只能是徐福帶過去的大秦化。

而以徐福手中的力量,雖然他帶着大秦最先進的化,以及大量的工匠和書籍,但是卻絕對不可能將明之火傳遞到整個扶桑倭島,這數年過去,最多也就是輻射到徐福當初登陸的位於九州島的歌山縣附近方圓百餘里而已。

所以說遠征扶桑根不現實,最多也就是再次佔據一塊有野人生存的小島而已。當然,這小島,誰都知道,當今的皇帝陛下似乎是一定要納入大秦的。

黃縣同樣也剛剛舉行了祭典,同別處不同的是,黃縣舉行的不僅有國殤日大祭,還有大軍首次出海的海祭。

而選在今天正式出海,自然也是爲了國殤日這個對大秦所有將士來說都異常重要的祭典了。

一萬騰蛇軍,兩千玄鳥軍,再加上由蒼鷹統領的神秘三千人軍團,還有兩百多工匠,就是此次騰蛇軍出征的所有兵力了。沒有徵用任何的民夫,後勤、操船、退漿等等所有都要靠騰蛇軍自己的兵卒來完成。

這就是爲何胡亥要給賈瀚三個月的時間來進行訓練的原因了。海軍,必須建立,而且從建立之初就要從精從嚴,培養出一支專業化、正規化的大秦海軍。

所有的大軍都已經上船,包括淡水、糧食、軍械等等補給之物也都擡上了那兩艘徐福所使用的大海船,騰蛇軍軍旗已經開始在各艘海船桅杆上方飛舞。

黃縣海岸邊,人山人海。除了前來送行的黃縣船廠數萬工匠之外,還有駐守黃縣船廠的兩萬原九原軍錢亮部。除了他們這些人,還有作爲皇帝使者前來送別賈瀚、黑鐵、蒼鷹三軍的嬴一。

嬴一,已經不再是虎賁將軍,而僅僅只是龍衛府大統領了。從辛勝平定羌族內閣下詔設立河西和安南兩郡之後,嬴一就被召回了咸陽,回到咸陽的第二天,嬴一就作爲皇帝使者秘密離開咸陽趕往黃縣。

PS:PS:硬盤崩潰,所有的資料包括大綱、細節以及後續的情節發展,全部清空。煩躁無比。更新應該不會斷了,儘量補償吧。對不起諸位兄弟了。

、、、、、、、

!

!!!!

熱門推薦:

第30章 決死第18章 韓信?第82章 騎兵神器第25章 破營第2章 詔第99章 疑慮生第160章 正心堂第82章 武舉第119章 萬邦來朝第144章 救援第44章 楚地四族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99章 回京之日第145章 受傷的孤狼第218章 玉足第129章 這纔是大秦?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03章 滑竿第93章 議政堂(上)第18章 韓信?第224章 告老第3章 毒計成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207章 左庶長武綺蘭第115章 國殤日第237章 鑿穿第32章 河西攻略第95章 李嫉爲後第101章 前軍亡第92章 清明第79章 大秦尚坊第112章 號角長鳴鼓聲急第180章 書房議事第97章 號角鳴第159章 跌跌撞撞的先行者第15章 李斯第38章 初見蒙恬蒙毅第273章 呂雉第255章 再戰第180章 書房議事第144章 人禍第59章 百將韓信第3章 毒計成第48章 號角蒼茫第148章 樊雨,秦天第235章 歸來的“逃兵”第71章 信仰第一百九十八掌再也回 不去第240章 隴西軍第75章 出海?北上!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99章 疑慮生第77章 江東亂(三)第94章 議政堂(下)第271章 疊羅城第35章 戰陳縣(三)第235章 平衡之道第133章 援軍到第237章 鑿穿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79章 大秦尚坊第41章 瀾滄江第144章 人禍第246章 見面不識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51章 生死第64章 親人第27章 遙送第134章 造勢第60章 虎賁(三)第10章 春色第222章 追逐第239章 勢如破竹第143章 項莊授首第196章 再見蘇由第88章 進軍泗水第9章 黃雀現(下)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240章 隴西軍第82章 騎兵神器第42章 劫掠歸來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236章 莊妃鄒嫣月第一百九十八掌再也回 不去第45章 淮河兩岸第229章 撤兵第200章 成軍第12章 亂起第280章 終章第89章 韓信領軍第103章 滑竿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六十七章第44章 神之一族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06章 不寒而慄的猜測第43章 土地之議(一)
第30章 決死第18章 韓信?第82章 騎兵神器第25章 破營第2章 詔第99章 疑慮生第160章 正心堂第82章 武舉第119章 萬邦來朝第144章 救援第44章 楚地四族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99章 回京之日第145章 受傷的孤狼第218章 玉足第129章 這纔是大秦?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03章 滑竿第93章 議政堂(上)第18章 韓信?第224章 告老第3章 毒計成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207章 左庶長武綺蘭第115章 國殤日第237章 鑿穿第32章 河西攻略第95章 李嫉爲後第101章 前軍亡第92章 清明第79章 大秦尚坊第112章 號角長鳴鼓聲急第180章 書房議事第97章 號角鳴第159章 跌跌撞撞的先行者第15章 李斯第38章 初見蒙恬蒙毅第273章 呂雉第255章 再戰第180章 書房議事第144章 人禍第59章 百將韓信第3章 毒計成第48章 號角蒼茫第148章 樊雨,秦天第235章 歸來的“逃兵”第71章 信仰第一百九十八掌再也回 不去第240章 隴西軍第75章 出海?北上!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99章 疑慮生第77章 江東亂(三)第94章 議政堂(下)第271章 疊羅城第35章 戰陳縣(三)第235章 平衡之道第133章 援軍到第237章 鑿穿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79章 大秦尚坊第41章 瀾滄江第144章 人禍第246章 見面不識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51章 生死第64章 親人第27章 遙送第134章 造勢第60章 虎賁(三)第10章 春色第222章 追逐第239章 勢如破竹第143章 項莊授首第196章 再見蘇由第88章 進軍泗水第9章 黃雀現(下)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240章 隴西軍第82章 騎兵神器第42章 劫掠歸來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236章 莊妃鄒嫣月第一百九十八掌再也回 不去第45章 淮河兩岸第229章 撤兵第200章 成軍第12章 亂起第280章 終章第89章 韓信領軍第103章 滑竿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六十七章第44章 神之一族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06章 不寒而慄的猜測第43章 土地之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