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不寒而慄的猜測

議政堂的朝會很快結束。

大秦歷五十四年、二世四年二月十四,以欽天監太史令鄒宏爲首,率欽天監兩位執事郎中財澤和蒯通以及宗正府兩位皇室族老趕赴東海,負責處理廣陵境內淮河河道發現的疑似豫州鼎之事。

龍衛府大批死士按照胡亥的詔令在嬴一的統領下護送鄒宏等人前往。

過年回到咸陽的各個統兵大將在初八之後,就已經陸續離開咸陽回到駐地。

胡亥知道,在戚宏等人的信報之後,自己應該還能收到一封翁仲發來的信報。畢竟,翁仲的玄武軍駐地可是就在陳縣,玄武軍如果沒有翁仲的將領,也是不可能調動的。

……

鄒宏等人匆匆離開咸陽,而胡亥卻是一個人到了皇帝書房。

在他書房的銅案之上,已經放滿了各類有些老舊的竹簡,還有用紙張抄寫的文獻。

這些竹簡,都是宗正府按照胡亥的要求從戶部以及宗正府的藏書府庫中收羅而來。

紙張的應用經過三年的時間已經開始普及大秦各地,只是各個郡縣府庫尤其是咸陽城內的各個重要機密府庫中的藏書典櫝、文獻實在是太多。這些文獻資料,都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整理,而且依照胡亥的要求,在摘抄完畢之後,原件還必須封存完好,不得損壞,所以海量的竹簡認真的抄錄整理,需要無數的人力還有時間。在胡亥看來,要完成這個工作,估計需要至少十年時間才能完成。

同時,藉着抄錄竹簡的功夫,戶部和宗正府的吏員,也按照胡亥的意思開始甄別和分類各類竹簡。畢竟,大秦滅了六國之後,將原本數百個諸侯國以及周王室府庫中的所有典藏簡牘一股腦的收羅到咸陽,到如今怕是還從來沒有人好好歸納總結過這些浩如煙海的竹簡中所記錄的內容。

這其中,自然不乏有各種極其重要的隱秘之事。

而如今堆放在胡亥銅案周圍的大批竹簡和文冊,其實很多都是圍繞中一個人來轉的。

這個人就是,胡亥先前看到財澤和蒯通之後腦中靈光一現之後想到的事情。

……

他通天徹地,兼顧數家學問,人不能及。一是神學:日星象緯,占卜八卦,預算世故,十分精確;二是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佈陣行軍,鬼神莫測;三是遊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口成章,萬人難當;四是出世學,修身養性,祛病延壽,學究精深。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

這位,就是被後世譽爲“王嬋老祖”的鬼谷子了。

幫助魏惠王成就霸主位的龐涓;幫助齊威王成就霸主位的孫臏;身佩六國相印的縱橫大家蘇秦;兩爲秦相兩爲魏相的政治家、謀略家、外交家張儀,盡皆都是出自鬼谷子門下。

還有原本歷史上秦末漢初五大隱士之一、傳授張良太公兵法以及奇門遁甲之術的黃石公;對大秦統一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的范雎;如今高踞太師之位的大秦輔政大臣尉繚,也都是鬼谷子座下弟子。

除此之外,還有如甘茂、司馬錯、樂毅、李牧、鄒衍、鄒忌等一干戰國名將或者名人人盡皆都是鬼谷子座下弟子。

成語“毛遂自薦”中的毛遂則是孫臏的弟子;而已經被賈瀚抓回來正在趕回咸陽途中的國之大賊徐福,則是鄒衍的義子加弟子。

甘茂,張儀引薦到大秦的名將,後因小人讒言叛投齊國;樂毅,燕國名將,以弱勝強連下齊國七十餘城;司馬錯,已經被胡亥發配遼西戍邊的司馬家族之祖,張儀引薦爲大秦效力,爲大秦平定蜀國,將蜀國變成大秦的糧倉;

李牧,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正值盛年的王賁領二十萬大軍滅趙,同時出兵想要分一杯羹的還有韓魏兩國,整整三年多時間,年過七十的李牧領軍死守井陘要塞連卻秦軍並還有餘力打敗南來的韓、魏兩國聯軍。

鄒忌,齊威王時的相國,被封成侯。爲齊威王問鼎霸主之位立下了汗馬功勞。

鄒衍,陰陽一派的創始者和代表人物,鄒宏的老祖。如今陰陽一派的大多數人,都是鄒衍門下。

這些還都不算,如果加上原本歷史上應該大放異彩的一些人物,韓信師從尉繚,而尉繚是鬼谷子的弟子;張良師從黃石公,黃石同樣也是鬼谷子的弟子;毛遂是孫臏的弟子;徐福是鄒衍的義子加弟子;

再來看看黃石公。

說到黃石公,則必須要提到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四人,實則同樣也都跟大秦脫不了關係。他們四人其實都是大秦博士宮內的四位博士,分別是: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

而黃石公,更是胡亥的爺爺莊襄王時的肱骨之臣,還輔佐過年幼的始皇帝,曾用名方衍。呂不韋編撰的《呂氏春秋》中“論威”、“決策”、“三略”等諸篇兵法,都是黃石公所撰寫。後來因爲呂不韋想要得到《太公兵法》,才棄仕與另三位大臣一道歸隱商山,這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商山四皓”之稱呼。

漢王朝的開國功臣蕭何,實則就是四皓中綺裡季吳實的弟子。同樣,也曾經受過黃石公崔廣的教導。

至於財澤和蒯通,實則是鄒宏的師兄弟,師從陰陽一派的一位長老。

其實,真正的將一切串聯起來看看,才發現,其實整個春秋戰國後期的歷史,都陷入了一個奇怪而又詭異的怪圈當中。

那就是,所有的賢臣良將大賢之人,都不能擺脫一個人的影子。

兩千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爲聖人,縱橫家尊他爲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爲祖師爺,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爲王禪老祖。

這個人就是,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隱居周陽城清溪之鬼谷的,千古奇人鬼谷子。

整個春秋戰國數百年的殺伐爭霸,簡單點來看,其實就是這位奇人的徒子徒孫們互相廝殺、優勝劣汰的產物。甚至在原本的大秦一統天下之後,也依然沒有擺脫這樣一個怪圈。

韓信和蕭何,這兩個爲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漢子,也依然可以算的上是鬼谷子的徒孫級別的人物。

能夠將各個諸侯、能夠將整個天下無數的王侯將相通過衆多的徒子徒孫操控在手中“玩來玩去”數百年,這樣一個人物,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慄。

也許大秦的最終崛起應該是出乎這位老人家的意料之外。

因爲,在大秦統一天下最關鍵的十幾年間或者說在最爲重要的人物始皇帝身上,還有一位弟子沒有他多、名聲沒有他響亮,但是才幹、謀略、學識都不太遜色於這位奇人的人物曾經施加過影響,最終壞了鬼谷子數百年的佈局呢?

這或許是鬼谷子未曾預料到的。

是不是正是未曾預料到大秦最終會一統,所以纔會又有了大秦統一天下不過二十多年就在天下蜂涌而起的六國遺族復辟的浪潮中轟然倒塌呢?

韓信橫空出世,張良橫空出世,蕭何橫空出世,尉繚不知所蹤。一切的一切,難道真的沒有聯繫嗎?

尉繚是鬼谷子的弟子,胡亥已經證實了;鄒衍是鬼谷子的徒弟,鄒宏已經告訴了;黃石公崔廣是自己的師弟,尉繚也證實了;徐福是鄒衍的義子,是鄒宏在徐福被抓的消息被詔告天下的第二天就已經主動來坦白了;至於韓信和蕭何,就不用說;張良自然更不用多說。

看到財澤和蒯通兩人,想到他們兩人還有鄒宏、尉繚等人的身份,似乎陡然激發了深藏在胡亥腦中一直未曾被發現的某種擔憂或者好奇,正是這種擔憂或者好奇,讓胡亥不惜耗費大量的時間調來無數的簡牘和文獻來尋找某些先前一直被自己忽略過的東西。

可是這不看還好,一旦將所有的事情串聯起來,真相似乎真的如自己所擔憂的那樣。春秋戰國數百年,乃至大秦統一,背後似乎真的有着一個近乎妖孽而且還不知道是死是活的老傢伙在算計着。

自己一定要儘快找到那個人!

先前在巴蜀是因爲沒有時間而且也沒有太過放在心上,也只是因爲好奇才想着要見見那人。可是,當胡亥發現自己觸摸到的這些一直被掩蓋起來的脈絡之後,卻是知道,自己一定要儘快見到他。

當年,他能幫助始皇帝破了鬼谷子的局,如今,或許也唯有他能夠繼續破開這隱藏在其中的層層迷霧。讓自己真正的發現內在的真相。

不管鬼谷子後面還有沒有佈置什麼詭局,但是從他沒下如此多的人進入大秦朝廷,已經讓胡亥感覺到了些許不安。如果真的有個針對大秦的局,一旦動作起來,大秦即便倒不了,也要傷筋動骨十餘年。

或者說,這個局早已經佈置好,只是因爲自己突然來了,而不管用了?

可是不管是哪一種,找到那個人卻是刻不容緩的了。

當然,前提是,他真的如龐愛所說,還活着。

二世四年二月十四深夜,數十騎快馬從咸陽城內狂飆而出,沿着隴西道絕塵而去。(未完待續。)

第253章 被動第59章 百態第182章 浮出水面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117章 火海第260章 引頸待戮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207章 悪風第62章 虎賁軍第176章 珍寶第258章 風雪歸途第116章 王綰第164章 法治第77章 江東亂(三)第84章 九原公第60章 倒計時第6章 膽氣俱失第99章 疑慮生第4章 月氏出兵第239章 勢如破竹第16章 堵截項羽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45章 尉繚病危第81章 虞姬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25章 末路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9章 困難重重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220章 揮師西域第26章 倚老賣老第76章 神邸和草雞第26章 李府第4章 反對第40章 番禺城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73章 上蔡首戰第17章 吃掉!?第138章 轟轟烈烈的大救災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12章 昨日黃花第116章 弩殺第78章 詭局第29章 罪己三詔第85章 堵不如疏第20章 初相見第77章 壞人第96章 南海趙佗第2章 詔第4章 偷天換日第199章 五大軍團第39章 曆法成第252章 意外第26章 倚老賣老第68章 南柯一夢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27章 兩追兩逃第103章 身後有人第32章 敗亡第237章 這都什麼事兒啊?第6章 膽氣俱失第95章 李嫉爲後第161章 祭天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208章 殺之!第23章 戰起第4章 偷天換日第90章 子嬰失蹤第45章 土地之議(三)二月感謝單章第200章 第二件寶物第138章 轟轟烈烈的大救災第65章 對錯第六十七章第14章 相親第182章 浮出水面第25章 破營第159章 跌跌撞撞的先行者第47章 新仇舊恨第143章 人爲外篇一第302章 武安君後人第九十五章第5章 兵臨城下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112章 他,是個好皇帝!第197章 鉛華洗盡第130章 號角長鳴第40章 番禺城第22章 教習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第119章 萬邦來朝第28章 兩敗俱傷第92章 李斯的惶恐和疑惑第189章 徐福受擒第160章 祭天大典第88章 給朕拿下第201章 酒後
第253章 被動第59章 百態第182章 浮出水面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117章 火海第260章 引頸待戮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207章 悪風第62章 虎賁軍第176章 珍寶第258章 風雪歸途第116章 王綰第164章 法治第77章 江東亂(三)第84章 九原公第60章 倒計時第6章 膽氣俱失第99章 疑慮生第4章 月氏出兵第239章 勢如破竹第16章 堵截項羽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45章 尉繚病危第81章 虞姬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25章 末路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9章 困難重重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220章 揮師西域第26章 倚老賣老第76章 神邸和草雞第26章 李府第4章 反對第40章 番禺城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73章 上蔡首戰第17章 吃掉!?第138章 轟轟烈烈的大救災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12章 昨日黃花第116章 弩殺第78章 詭局第29章 罪己三詔第85章 堵不如疏第20章 初相見第77章 壞人第96章 南海趙佗第2章 詔第4章 偷天換日第199章 五大軍團第39章 曆法成第252章 意外第26章 倚老賣老第68章 南柯一夢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27章 兩追兩逃第103章 身後有人第32章 敗亡第237章 這都什麼事兒啊?第6章 膽氣俱失第95章 李嫉爲後第161章 祭天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208章 殺之!第23章 戰起第4章 偷天換日第90章 子嬰失蹤第45章 土地之議(三)二月感謝單章第200章 第二件寶物第138章 轟轟烈烈的大救災第65章 對錯第六十七章第14章 相親第182章 浮出水面第25章 破營第159章 跌跌撞撞的先行者第47章 新仇舊恨第143章 人爲外篇一第302章 武安君後人第九十五章第5章 兵臨城下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112章 他,是個好皇帝!第197章 鉛華洗盡第130章 號角長鳴第40章 番禺城第22章 教習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第119章 萬邦來朝第28章 兩敗俱傷第92章 李斯的惶恐和疑惑第189章 徐福受擒第160章 祭天大典第88章 給朕拿下第201章 酒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