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楚地四族

楚威王邀請項氏一族出山開出的條件是:將吳中之地封爲項氏一族專領封地,項氏一族可在泗水下相建立城邑爲治所,領鎮撫百越之重任。(_)

如此優厚的條件,時間上是將項氏一族等同於楚國三大世族了。

因爲,只有楚國的昭屈景三大世族,才能在專領封地之外,又在楚國都城附近另建一座治所城邑。當時,楚國都城正是壽春,而下相正在壽春東北百里之外。

項氏合族會商,一是基於與越國的世仇,二是基於楚國許諾的吳中封地之豐饒及地位之崇高,終於接受了楚王的招撫,歸順了楚國,肩負起鎮撫東南嶺南百越的重任。

就這樣,強悍的項氏進入了楚國軍旅,使原本三家並立的楚國世族多了一家,項氏一族成了四族之一。

然而,項氏終究不能與楚國的昭、屈、景三大老世族相比。

昭、屈、景三大世族,都是古老的楚國王族的分支繁衍,盤根錯節根基深厚,不但封地廣袤,而且在朝堂之上也始終是居於主宰地位。

掌權多年的三大世族瓜分了楚國朝堂上所有的大權,就是楚王也是無可奈何。

昭氏族人一般掌控令尹大權,統轄國事;屈氏族人則大多爲莫敖,掌控楚國王族軍政事務;景氏族人則大多任大司馬,掌控關防與舉國軍務。

這三族中原本莫敖這一職務纔是楚國的最高官職,世代爲屈氏所掌控,後來才被楚武王利用三大世族互相傾軋的機會將莫敖逐漸削權,將莫敖和令尹、大司馬三職並立。

後世的著名愛國者大詩人屈原就是楚國屈氏一族的族人。

屈原被楚懷王貶謫,不僅僅是因爲其餘兩大世族嫉妒他的才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屈原同楚懷王的寵姬鄭袖之間關係曖昧,而引起了楚懷王的猜忌。

《離騷》中屢用美人做比喻,其實並不僅僅是後世猜測的那樣因爲他性情高潔,屈原難忘鄭袖恐怕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能夠勾搭楚王的女人,並且還僅僅是被放逐而沒有被處死。屈氏一族的勢力在楚國由此可見一斑。

項氏一族以軍旅成名進入楚國朝堂,而在楚國的朝堂中此刻根本沒有項氏一族的位置,且昭屈景三大世家顯然也不可能給項氏一族讓位。()甚至屢有打壓。

所有項氏一族只能以軍功實力堪堪在楚國站住腳。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統轄全軍的大將軍也罷,獨領一軍的城防將軍也罷,都是戰時被授予兵符才能施展作爲。項氏一族恰恰在朝堂之上沒有任何話語權,所以與身居高位經常發號施令的世族大臣很難抗衡。

戰國之時,各國大軍兵員將領來源紛雜,永遠不可能一族獨成,想憑藉手握軍權而號令天下。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非常艱難的,更何況楚國這樣的多方滲透相互糾結的國家。

所以已經在名義上算的上楚國的四大世族之一的項氏,除了偶爾在戰場上能顯示一下實力,爭爭軍功之外,在朝堂之上卻始終沒有多少話語權。

不過原本楚國朝堂之上除了昭屈景三大世族之外,還有一個比這三大世族更爲龐大的世族若敖氏,當時楚國的軍政大權基本上都掌控在若敖氏一族手中。

但是在楚莊王剛剛繼位爲王時,若敖氏想要取代王族自立。發生了叛亂。最終被楚莊王鎮壓,並誅滅全族,適才有了王族後裔的昭屈景三大世族的強大。

但是若敖氏並沒有在真正被斬草除根。楚懷王時,時任校尉的若敖氏後裔子莊趁懷王昏庸朝政混亂之際,在洞庭一帶起兵叛亂。

當時的楚國雖然還是大國強國,但已經是外強中乾。子莊起兵勢如破竹。很快就將楚國南部全都攻陷,直奔國都壽春而來。

這個時候項氏一族的項燕也就是項羽的祖父只是楚國吳郡的一個都尉。跟隨主將率領的兩萬餘楚軍截殺子莊不足萬人的軍隊卻大敗特敗。

項燕趕回項氏一族。合族遴選出了八千子弟兵,由族長鄭重其事地交給了項燕。舉國紛亂之時。項燕一不請王命,二不請兵符印綬,獨率八千子弟兵輕裝上陣,開始了追殲子莊大軍的戰事。

長達三年,項燕率領八千江東子弟兵渡淮水、越雲夢、過五嶺、下湘水、入洞庭,死死咬住子莊叛軍不放,歷經大大小小四十餘戰,最終乾淨地殲滅了這支異常彪悍的叛軍,將子莊的首級呈獻給了楚王。

經此一戰,年青的都尉項燕一舉成爲楚國名將,項氏江東八千子弟兵則一舉成爲威震楚國的精銳之旅。項燕也由此掌控了楚國軍權,項氏一族開始在楚國朝堂上佔據一席之地。

這就是項氏一族的江東八千子弟兵的由來,只是項燕的八千江東子弟兵在大秦滅楚時,已經盡皆跟項燕一起消亡,而如今項羽麾下這八千江東子弟兵正是仿照項燕之八千江東子弟兵所創。

大秦滅楚,項燕開始屢戰屢勝能勝,最終卻慘敗喪命,不僅僅是因爲楚國那個時候的國力跟大秦確實相差甚遠,更重要的是昭屈景三大世族害怕項燕徹底戰勝大秦後得到更多的權利。

所以在楚國眼看已經能夠抵擋大秦之後,就開始在朝堂之上屢屢對項燕發難,拖項燕後退。最終王翦一戰而勝,將楚國徹底送入了深淵。

楚國覆滅之後,大秦屠殺了大多數楚國的世家貴族,而由於項燕是當時楚國的上將軍,項氏一族更是大秦嚴厲打擊的對象,以圖斬盡殺絕。不過項氏一族卻逃了出去。

昭屈景三族雖然同樣遭受重創,但是大秦卻沒有如項氏一樣採取斬盡殺絕的態度。

俗話說的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三大世族在楚地數百年的根基,不是朝夕間就能完全拔起的,更何況後來大秦對楚地採取了安撫政策,給了三族休養生息的機會,三族也一直在舔詆着傷口。

項梁起兵之後,這三族得到消息很快就找上門來。對於三族投效打的什麼念頭,項梁心知肚明,但是他更清楚僅靠項氏一族是不可能戰勝大秦的。

項氏一族需要這三族在楚地數百年積累的人脈、財富,而昭屈景三族同樣需要項氏一族的軍隊戰力。雙方心照不宣,自然是相處一片融洽。

嚴格說起來項燕的死乃至楚國的滅亡都跟這三大世族脫不了干係,項梁同樣對這三大世族厭惡之極。但是項梁同樣知道,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既已起事,那麼四大世族之間現在誰都離不了誰!

項羽聽到項梁的話,嘴巴張了張還想說些什麼,卻發現根本找不到反駁項梁的話語,悶哼一聲卻不在開口。

“稟報將軍!三位家主都已至府中,此刻正在大堂中等候!”一個親衛進來稟報道。

項梁揮手讓親衛退下,對着一臉不服之色的項羽叮囑道:“三族族老已至,侄兒隨我一同前去相見吧,休要再口出先前之言。叔父自有主張。”

“侄兒遵命!”項羽心中再不情願但是對項梁的話還是很聽從的,躬身應命道。

看到項梁帶着項羽兩人進入大堂,等候在大堂中的昭屈景三族的族長連忙躬身一禮道:“見過將軍。”項羽如今還當不得這三大族長的禮遇。

雖然三族的族長將姿態放的很低,但是項梁並不敢託大,連忙躬身還禮道:“見過三位族老。”

四人互相寒暄一番,隨即分賓主落座。自然沒有項羽的座位,項羽在此刻還只是個小輩,只能仗劍侍立在項梁身後。

昭氏的族長昭通、屈氏的族長屈平、景氏的族長景共都是六十餘歲的老翁,雖然如今三大世族早已不復當初,但是長久以來養尊處優的生活,加上他們對大秦的妥協,三族並沒有如項氏一樣如同喪家之犬東躲西藏,所以一個個都是精神矍鑠、面色紅潤。

在收到項梁相請三大族長來的路上,已經偷偷的交流過項梁此次相邀的用意,但是他們三人始終不得要領。

三大世族歸附項氏反秦,但是項氏一族對這三大世族卻是猜忌甚重,項梁自任郡守之後,三大世族的族人很多都只是得了個無關緊要的閒職,更不用說插手軍隊了。

三大世族家中的私兵家奴反而被項梁藉口全都索要了過去,併入項氏大軍中。昭通三人雖然心中不忿,但是卻也毫無辦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要不然跟項燕同輩的昭通三人怎麼可能先躬身對項燕的兒子項梁施禮。

昭通三人坐下後,雖然心中焦急,但卻都默默不語,既然猜不到項梁想要做什麼,那就只能見招拆招了。

項梁看着堂下故作淡定的昭通三人,朗聲一笑道:“今日小侄請三位族老到府,實乃有大事相商。”項梁將姿態擺的很低,不過他也確實算是昭通三人的晚輩,自稱小侄也無可厚非。

“哦?不知將軍所說大事是何事?”昭通三人不動聲色的對視一眼,由昭通開口問道。

此刻面對勢大的項氏一族顯然昭屈景三族已經結下了同盟。(未完待續。。)

外篇二第270章 報院第133章 戰報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61章 操練第7章 誅殺趙高第199章 隕玉珠第213章 太原郡第71章 大秦二世元年六月初一第176章 珍寶第85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一)第15章 李斯第149章 令狐沖,令狐範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17章 一個不留第155章 平夷之變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90章 雨夜第8章 章邯歸心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90章 皇兄第90章 雨夜第115章 屠殺開始第73章 英烈入塔第280章 提拔和敲打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72章 日月失色第43章 腄縣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186章 丞相之位第21章 程邈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32章 除夕夜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57章 殺戮第6章 大戰起第151章 讓你賤笑了第89章 陸賈第292章 相見第241章 六國美人第90章 雨夜五十五章 蘇越之誓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112章 他,是個好皇帝!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25章 尉繚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241章 六國美人第8章 黃雀現(中)第241章 六國美人第159章 到咸陽第156章 二十年前之事第72章 滿池春色第2章 遼陽郡中第39章 趙佗身死第139章 血與火的戰場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48章 馳援第258章 風雪歸途第243章 戚懿第27章 尉繚相助第99章 狼煙起第29章 罪己三詔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115章 屠殺開始第228章 一面倒的攻城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第41章 瀾滄江五十五章 蘇越之誓第201章 酒後第202章 倒戈第69章 聖天子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151章 讓你賤笑了第181章 因愛癲狂第21章 宿命的對決第61章 天子第297章 無言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203章 豫州鼎第273章 呂雉第175章 你若安好第2章 詔第166章 刑罰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12章 接陣第120章 鳥獸散第226章 加加擔子第41章 哥們你好!第87章 項梁北上第九十七章第75章 惡少第222章 西域郡第160章 祭天大典第163章 神蹟第173章 不準第121章 酒館說書人第227章 大秦必勝
外篇二第270章 報院第133章 戰報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61章 操練第7章 誅殺趙高第199章 隕玉珠第213章 太原郡第71章 大秦二世元年六月初一第176章 珍寶第85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一)第15章 李斯第149章 令狐沖,令狐範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17章 一個不留第155章 平夷之變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90章 雨夜第8章 章邯歸心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90章 皇兄第90章 雨夜第115章 屠殺開始第73章 英烈入塔第280章 提拔和敲打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72章 日月失色第43章 腄縣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186章 丞相之位第21章 程邈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32章 除夕夜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57章 殺戮第6章 大戰起第151章 讓你賤笑了第89章 陸賈第292章 相見第241章 六國美人第90章 雨夜五十五章 蘇越之誓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112章 他,是個好皇帝!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25章 尉繚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241章 六國美人第8章 黃雀現(中)第241章 六國美人第159章 到咸陽第156章 二十年前之事第72章 滿池春色第2章 遼陽郡中第39章 趙佗身死第139章 血與火的戰場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48章 馳援第258章 風雪歸途第243章 戚懿第27章 尉繚相助第99章 狼煙起第29章 罪己三詔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115章 屠殺開始第228章 一面倒的攻城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第41章 瀾滄江五十五章 蘇越之誓第201章 酒後第202章 倒戈第69章 聖天子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151章 讓你賤笑了第181章 因愛癲狂第21章 宿命的對決第61章 天子第297章 無言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203章 豫州鼎第273章 呂雉第175章 你若安好第2章 詔第166章 刑罰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12章 接陣第120章 鳥獸散第226章 加加擔子第41章 哥們你好!第87章 項梁北上第九十七章第75章 惡少第222章 西域郡第160章 祭天大典第163章 神蹟第173章 不準第121章 酒館說書人第227章 大秦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