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武舉

大秦五十三年的國慶節過後,皇家軍事學院將會在大皇子週歲之際舉行大秦有史以來第一次武舉。以示皇家恩寵、普天同慶。

這就是胡亥在發出震懾世家貴族子弟言行的第一道詔令之後,針對所有大秦百姓發出的第二道詔令。

用科舉取代舉薦授官的制度,需要等到五年之後才能執行。可是如今胡亥明顯是打破了他同大秦羣臣們達成的默契,而是選擇了一個光明正大的藉口來提前舉行科舉中的武舉。

在禮部行文中對科舉的種種條文有着明確的規定,科舉分爲文、武兩類。五年之後舉行的科舉將由禮部、吏部以及大秦皇家學院共同舉行;至於武舉,則是由皇家軍事學院主導、兵部配合舉行。

武舉有兩種選拔方式,一類是通過各郡各縣學館參加皇家軍事學院出題的遴選,通過之後就會直接授予伍長之職成爲兵部在冊的有軍籍的大秦兵卒,然後進入皇家軍事學院學習;第二類則是野路子,也就是不太會舞文弄墨,但是卻有一身好功夫的人,他們將參加由皇家軍事學院和兵部共同舉行的遴選,這個選拔當然只能是考校騎射功夫了,通過的人同樣會直接授予伍長之職以及軍籍,進入皇家軍事學院學習。

兩類人,都能進入皇家軍事學院學習,這個時間一般爲三年,具體要看各人在學習期間的能力和表現。如果極爲出色,自然能夠提前進入軍隊。不夠好,那就只能待滿三年。

不要以爲在皇家軍事學院中待滿了三年就能夠直接成爲大秦最低級別的軍官了,那是不可能的。三年之後會有一場結業考課,涉及謀略、推演、騎射功夫等等。

如果不能合格,那不好意思,伍長木有了,進入軍中只能是一個普通兵卒。但是如果通過了,那麼當按例直接授予百將之職!

從伍長到百將,等若三級跳了!已經跨入大秦軍事序列中的最低等級的中級軍官了。

顯然,胡亥此刻提前舉行武舉等於是給了天下所有想要改變命運的年輕人第二次機會!他們不用等到五年後才能參加科舉,同樣也可以選擇參加武舉。

就算這一次沒有通過,那麼顯然還有五年後的一次機會!

這也算是胡亥藉着嬴樂康打的小算盤了!畢竟,過個幾年之後大秦就將陸續大規模的對外用兵,提前舉行武舉儲備受過正規教育正統訓練的中低級軍官,對將來簡化大秦的軍事機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冷兵器時代,兵卒數量往往是衡量戰力的最重要指標。在胡亥看來,以大秦軍隊如今的戰力,周邊一千公里範圍內絕對不可能會有敵手,那麼在佔據了地盤之後,只有實實在在的控制在手裡,完全消化掉,那才能稱之爲開疆擴土。

只管佔不管治,大軍一撤馬上又跟以前一樣,還不如不佔!勞民傷財不是?

打下一塊地方劃入版圖中,想要佔領下來,那麼顯然需要最多的應該還是小規模的維穩軍隊。多以一千到幾千爲主。

這樣小規模的軍隊在大秦軍事序列中顯然只能是中級或者低級將軍領軍撒在新佔領區,一個地區只有一個主將,顯然就要靠這些將領自己的能力來應付很多突發的事件。

只有領軍將領能夠及時的把握好局勢臨機決斷進行處置,才能勝任!

未雨綢繆是胡亥最愛做的事情。

對武舉的舉行,天下百姓自然是欣喜若狂,而關中的衆多世家貴族們同樣也是摩掌擦拳!爲何?大秦如今的近一半的軍力都在蒙氏和王氏兩家掌控着,另一半則是在皇帝手中。

以前他們是想進去沒法進去,當然他們也不敢光明正大的將手伸向蒙王兩家的後院中;如今他們就不用有這個擔心了。

皇帝下令,出身低微的普通人家的子弟都能參加這武舉,那麼各個世家貴族自然更能參加了!

世家貴族的出身決定了他們無論是在五年後的科舉還是今年的武舉上,都要比普通人家出身的子弟要有優勢的多。

當然,這個優勢也僅僅是那麼一點!畢竟,優渥的生活也造就了很多不學無術的紈絝不是?

對這兩道詔令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胡亥心中早就有數。所以他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因爲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

咸陽宮議政堂!

今天的議政堂有些不同,原屬於各個重臣的座椅盡皆都被挪了開來,本就空曠的大殿內被擺放了一個方圓至少十幾丈的巨大沙盤!

這是一幅目前爲止整個大秦最爲全面、最爲詳細的完全依照各地山川地形以及河流製作出來的推演沙盤!當然,也是唯一的一幅!光是爲了製作這個沙盤,尚坊和工部就足足忙活了近兩個月纔算大功告成!

原本這幅沙盤是在胡亥的皇帝書房的,只是那裡畢竟只是個書房,放上這個東西,平時也就只能兩三個人轉轉看,人一多皇帝書房就站不下了。

所以,今天胡亥就直接命人將這沙盤整個給分拆搬到了議政堂中!

巨大的沙盤周圍圍滿了穿着清一色黑色戰鎧的大秦將領!

胡亥當然是一人佔了上首一方!

在他左手一側赫然正是太師尉繚、太保蒙恬、兵部尚書章邯、兵部左右侍郎王豪楊瑞和以及從南越奉命趕回咸陽過年的大將軍馮劫和灞上將軍韓信七人!

在胡亥右手一側則是三個沒有多少人認識的年輕將領。

但是從鎧甲下的內繡來看,三個年輕將領裡面的內袍都是黑色,顯然至少應該是校尉以上的將領!而能夠出現在議政堂的將軍,至少也應該是獨領一軍的將領了!

那麼這三人是誰?

包括蒙恬、尉繚在內的所有人都不知道這三個年輕將領的身份以及統領哪支軍隊!如果說有例外,那麼除掉胡亥外估計也就只有如今的兵部尚書章邯知道一二了。

但是隻有章邯自己清楚,他也僅僅只認識三人中的其中一個而已!

“朕今日所說之事盡皆乃我大秦最高機密,出了這大殿如有任何一人泄露半分,定斬不饒!”胡亥見沙盤已經擺好,左右看了看開口道。

“喏!”

“嗯,這三人分別是玄鳥將軍黑鐵、騰蛇將軍賈涵以及……”指着最後一個年輕將領的胡亥說到這裡陡然停了下來,停了片刻後才又繼續道:“蒼鷹將軍!”

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175章 覲見第285章 見呂雉第235章 歸來的“逃兵”第149章 撤兵第230章 如果第54章 戶部第一彈第74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67章 廢奴第126章 項梁到五十二章 項羽破營二第43章 嬴真第275章 沒得選擇第143章 項莊授首第10章 毀車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180章 第三方勢力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111章 馮鬆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44章 武綺彤死第九十七章第232章 咸陽大戲院第106章 忙碌的五月第222章 追逐第15章 恩同再造第289章 赫赫威名第83章 鑄造第192章 長史司馬欣第157章 羅網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173章 子嗣第267章 神棍?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253章 被動第55章 血色淮河第249章 會師,出京第293章 準備渡江第84章 百家現第12章 亂起第38章 大秦的脊樑第285章 見呂雉第245章 選擇第112章 他,是個好皇帝!第71章 信仰第203章 虎賁西行第175章 覲見第28章 李法第189章 徐福受擒第36章 蠻夷亂第102章 你很好二月感謝單章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4章 偷天換日第83章 項羽求親第176章 活着第144章 救援第269章 廢閹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212章 大朝會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77章 紅色信報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59章 百態第25章 尉繚第73章 上蔡首戰第106章 忙碌的五月第52章 十六尉第74章 子嬰蹤跡第42章 自責第60章 虎賁(三)第101章 前軍亡第40章 蜀郡章程第230章 戰又如何?第25章 破營第81章 大秦尚坊(三)第30章 納妃第39章 曆法成第168章 半途而廢第52章 十六尉第294章 灞宮陰陽第61章 天子第33章 踏足東北第125章 河西遇襲第109章 偶遇第56章 搶灘登陸第133章 援軍到第177章 拒絕第13章 你們還不配第237章 這都什麼事兒啊?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268章 歸鄉第275章 沒得選擇第167章 廢奴第95章 她認識我?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238章 援軍至第7章 子嗣第272章 家事國事
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175章 覲見第285章 見呂雉第235章 歸來的“逃兵”第149章 撤兵第230章 如果第54章 戶部第一彈第74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67章 廢奴第126章 項梁到五十二章 項羽破營二第43章 嬴真第275章 沒得選擇第143章 項莊授首第10章 毀車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180章 第三方勢力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111章 馮鬆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44章 武綺彤死第九十七章第232章 咸陽大戲院第106章 忙碌的五月第222章 追逐第15章 恩同再造第289章 赫赫威名第83章 鑄造第192章 長史司馬欣第157章 羅網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173章 子嗣第267章 神棍?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253章 被動第55章 血色淮河第249章 會師,出京第293章 準備渡江第84章 百家現第12章 亂起第38章 大秦的脊樑第285章 見呂雉第245章 選擇第112章 他,是個好皇帝!第71章 信仰第203章 虎賁西行第175章 覲見第28章 李法第189章 徐福受擒第36章 蠻夷亂第102章 你很好二月感謝單章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4章 偷天換日第83章 項羽求親第176章 活着第144章 救援第269章 廢閹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212章 大朝會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77章 紅色信報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59章 百態第25章 尉繚第73章 上蔡首戰第106章 忙碌的五月第52章 十六尉第74章 子嬰蹤跡第42章 自責第60章 虎賁(三)第101章 前軍亡第40章 蜀郡章程第230章 戰又如何?第25章 破營第81章 大秦尚坊(三)第30章 納妃第39章 曆法成第168章 半途而廢第52章 十六尉第294章 灞宮陰陽第61章 天子第33章 踏足東北第125章 河西遇襲第109章 偶遇第56章 搶灘登陸第133章 援軍到第177章 拒絕第13章 你們還不配第237章 這都什麼事兒啊?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268章 歸鄉第275章 沒得選擇第167章 廢奴第95章 她認識我?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238章 援軍至第7章 子嗣第272章 家事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