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信仰

大秦各郡郡治裡面的學館早在兩月前胡亥詢問負責的鄭國和張蒼時,就已經大半即將竣工,至於大一些的縣治中的縣學館,也已經開始動工。

趕赴各個郡縣學館的接近兩千從皇家學院中挑選出來的年輕教習們更是早在兩個半月前就已經離開咸陽,趕赴各郡縣。

今天是正月初四,元宵節過後,各郡縣學館就要正式開始有學生入學,胡亥不得不要多加關注這個問題。

五年之後,就要舉行大秦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科舉,想來應該會有很多人都在等着各郡縣學館開學之後就要進入的,萬一到時候學館依然沒有完工,雖然不會對五年之後的科舉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時間既然已經定下,總要求個好兆頭不是?

畢竟,好的開始也就意味着成功的一半麼。

全部採用改進之後的字體印刷的九章教材已經全部在年前半個月就已經啓程運往大秦各個郡縣,在天下百姓都在歡度大年三十的時候,黑冰臺的人依然忙碌在咸陽通往天下的各條馳道上。

這是大秦第一次正式編撰並修訂的九章教材,對大秦乃至整個神州大地的意義都極爲重要。胡亥選擇了由黑冰臺親自押運,以保萬無一失。

這個萬無一失不是擔心路上有人劫這些教材,而是讓這些教材能夠在正月十五之前到達各郡縣學館中。

“兩位愛卿,各郡縣學館如今進度如何?”

胡亥身前放着一張標記着在大秦各個郡縣中建造的學館的數量和位置。

郡學,除新設的平夷、內蒙、黑龍江、遼寧四郡外,其餘基本上所有的郡治都有一所,這就是四十六所,然後還加上爲了保證各縣百姓的子弟能夠有進入學館學習。

大秦除新設四郡還有四十六個郡。下轄統計三百一十三個大大小小的縣治,去除四十六個郡治城池,還有二百六十七個大大小小的縣城。

原本的治粟內史府和上計府統計計劃在這二百六十七個大大小小的縣城中建造多達一百五十六所縣學館。畢竟南海、遼東、遼西等只有兩三個下轄縣治的郡,大秦還有不少。

這樣的郡。一所郡學顯然已經足夠維持一郡少則一縣多則兩三縣之地的百姓家中的孩童們使用了。

當然。郡學和縣學不是上下級的關係,就有點類似後世小學和初中的關係。上過小學之後就可以直接上初中。那些只有一所郡學的郡,只是將小學和初中放到一塊來罷了。

戶部第一次人口普查的結果已經出來了。大秦如今有不分男女老幼的人丁三千零六十五萬五千六百六十九人。這個數字,遠遠超過胡亥的預料之外。

不過馬上胡亥就想明白了狀況,應該是因爲自己快速的平定六國遺族的叛亂。然後加上東胡部族歸附之後也一併歸入大秦戶籍之中登記造冊,所以大秦的實際人口反而較之始皇帝在世的時候還略有增長。

三千餘萬人丁,較之後世華夏要少了太多了。在教育上,大秦如今的壓力要少很多。不過,如今大秦如皇家學院、岐山學院這樣的高等學府僅僅只有兩所。

其中大秦皇家學院經過擴建,到如今已經可以容納兩萬學子同時求學,岐山學院因爲胡亥的要求。在建造之初就已經考慮了這個問題,所以它能容納的學子更是足足有五萬人。

皇家學院依然在不斷的擴建中,皇家軍事學院同樣如此。當然,這兩所盡皆由胡亥親自任院長的學院。都必然會是大秦最爲高端的學府,貴在精而不在多。

雖然可以預料的是大秦必然會有一段時間如後世華夏高考一般萬人爭過獨木橋,但是隻要給個四五年時間,想來直屬於戶部的高等學府必然會增加,那個時候應該會有很多人都能進入各種學院深造。

鄭國和張蒼原本還在想皇帝這個時候召見有什麼事,此刻聽到胡亥問話,無不心中一顫。互相對視一眼後,鄭國躬身道:“回陛下,各郡學館七日內能夠完工,只是縣學……”

“嗯?縣學如何?”胡亥擡起頭,皺皺眉接口道。

“回陛下,各處縣學都要用最好的木材最好的磚石,還要供應學子們最好的吃食,所以工部和尚坊工匠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

鄭國沒有辯解,實事求是的道。

確實,胡亥要求工部嚴格挑選石材更要選好位置,便於供應各個學館裡學子的吃食,實在是讓鄭國和田仁、張蒼幾人有些頭疼。

皇帝將阿房宮都停了,爲什麼對這件事卻是絲毫不顧忌需要花費的人力和物力呢?實在讓鄭國和張蒼等人弄不明白。

胡亥聽出鄭國話語中的不解。

“偌大的大秦,想要萬世長存,想要進步,學館必不可少。因爲學館能夠教給秦人學識,能夠開啓民智,能夠修養德行,能夠教人明辨是非,能夠教人人忠君愛國。

所以朕纔對學館之事絲毫不在意花費錢糧,因爲只有如此秦人才會信仰我大秦。朕建立皇家學院,設立各個分院,不想讓所有人都想着升官發財,朕殺掉數萬犯官血親,同樣也想告訴所有人,想要做官可以,但是做官就要做好官,做貪官污吏,就要做好被朕誅族的準備。

朕不想讓我大秦乃至後世任何朝代的百姓,都將升官發財當作這一生的追求。阿房宮,朕還會建成,因爲那不僅是父皇的心願,同樣也是我大秦我華夏一族的寶貴財富,朕要將他永遠保存下來。

除阿房宮外,如無必要朕不會再修任何行宮,我大秦所有的府衙也禁止大興土木。學館可以用最好的,因爲年輕人是大秦的未來,他們的信仰關乎我大秦千秋萬代;但是府衙,不是。”

沒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信仰缺失的民族同樣是可憐的。後世的華夏一族歷經數千年的磨難,信仰的缺失、心靈的飢渴已經到了空前的地步。

在後世華夏的任何地方,你能看到的最好、最大、最宏偉的建築絕大多數或者說永遠都是政府大樓、銀行,因爲那裡存放着後世華夏一族已經變得扭曲的信仰,權力、金錢以及虛弱的傲慢。

讓改變,從大秦開始吧。

(未完待續)

五十一章 項羽破營一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273章 呂雉第88章 曹參第53章 龍衛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第240章 隴西軍五十五章 蘇越之誓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145章 畜生第98章 夜犒九原軍(二)第71章 信仰第15章 李斯第33章 戰陳縣(一)第5章 公開的秘密第116章 王綰第218章 朱雀北上第275章 查劉邦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238章 援軍至第286章 惜第34章 戰陳縣(二)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225章 匯合第54章 戶部第一彈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217章 奇怪組合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第13章 你們還不配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303章 河內許莫負第134章 大軍回城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111章 七月七日晴第267章 神棍?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40章 番禺城第189章 徐福受擒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88章 給朕拿下第216章 備戰第54章 糧草被焚第21章 程邈第292章 相見第17章 一個不留第293章 準備渡江第17章 吃掉!?第283章 夜襲第256章 北來騎兵第202章 驅逐出族第81章 大秦尚坊(三)第149章 令狐沖,令狐範第53章 龍衛第21章 程邈第98章 高麗郡第11章 迎戰第128章 西進第176章 珍寶第87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三)第一百九十八掌再也回 不去第194章 前因後果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263章 皇家醫館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39章 天下大勢第223章 五年第159章 跌跌撞撞的先行者第29章 圍殺第43章 腄縣第12章 亂起第8章 二世新政第235章 平衡之道第46章 卷終第22章 趙國彭越第57章 灞上大營第222章 追逐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第25章 末路第22章 悍然進攻第41章 勞役安置第140章 虛虛實實第96章 東北來信第153章 大軍進城第103章 身後有人第86章 內閣第73章 上蔡首戰第89章 韓信領軍第43章 土地之議(一)第283章 夜襲第255章 再戰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84章 九原公第102章 終章第202章 倒戈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第29章 罪己三詔第105章 震懾!
五十一章 項羽破營一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273章 呂雉第88章 曹參第53章 龍衛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第240章 隴西軍五十五章 蘇越之誓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145章 畜生第98章 夜犒九原軍(二)第71章 信仰第15章 李斯第33章 戰陳縣(一)第5章 公開的秘密第116章 王綰第218章 朱雀北上第275章 查劉邦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238章 援軍至第286章 惜第34章 戰陳縣(二)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225章 匯合第54章 戶部第一彈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217章 奇怪組合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第13章 你們還不配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303章 河內許莫負第134章 大軍回城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111章 七月七日晴第267章 神棍?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40章 番禺城第189章 徐福受擒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88章 給朕拿下第216章 備戰第54章 糧草被焚第21章 程邈第292章 相見第17章 一個不留第293章 準備渡江第17章 吃掉!?第283章 夜襲第256章 北來騎兵第202章 驅逐出族第81章 大秦尚坊(三)第149章 令狐沖,令狐範第53章 龍衛第21章 程邈第98章 高麗郡第11章 迎戰第128章 西進第176章 珍寶第87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三)第一百九十八掌再也回 不去第194章 前因後果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263章 皇家醫館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39章 天下大勢第223章 五年第159章 跌跌撞撞的先行者第29章 圍殺第43章 腄縣第12章 亂起第8章 二世新政第235章 平衡之道第46章 卷終第22章 趙國彭越第57章 灞上大營第222章 追逐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第25章 末路第22章 悍然進攻第41章 勞役安置第140章 虛虛實實第96章 東北來信第153章 大軍進城第103章 身後有人第86章 內閣第73章 上蔡首戰第89章 韓信領軍第43章 土地之議(一)第283章 夜襲第255章 再戰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84章 九原公第102章 終章第202章 倒戈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第29章 罪己三詔第105章 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