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南來的騎兵

對於匈奴本陣中突然奔出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子朝着已經蓄勢待發的大秦軍陣奔來,辛勝等一干將領盡皆都很莫名其妙。//訪問去讀讀小說網下載TXT小說 w//難道匈奴人沒有人了麼?派出一個老傢伙做信使?

在合兵一處後,爲了更好的指揮軍隊,李鋼、矇昧等人已經將剩餘不到十萬人的九原軍指揮大權盡皆交給了隴西將軍辛勝。無論是資歷還是領軍作戰的經驗,李鋼等人雖然是九原軍的新銳,但是同辛勝這等跟隨大將軍蒙恬數十年的老將相比,都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更何況辛勝在沒有遷任隴西將軍代替翁仲統領隴西軍之前,一直都是事實上的九原軍二號人物。除了大將軍蒙恬外,身爲九原軍副將的辛勝在三十萬的九原軍兵卒中是聲望德行最高之人。即便是蒙洪都不能同辛勝相提並論。

就事實而言,辛勝遷任隴西將軍雖然能夠獨領一軍,官職更是提了一級達到同蒙恬的九原將軍同一級別,但是就隴西軍和九原軍的實力對比來看,辛勝可以說是被降職了。

在辛勝的命令下,已經蓄勢待發的十餘萬九原軍和隴西軍的聯軍,並沒有急着朝對面那二十餘萬匈奴騎兵發動攻擊。辛勝想看看匈奴人派個信使來想說些什麼。

但是,當辛勝等人終於弄明白這個連比帶劃、嘰裡呱啦說了一大通的面容蒼老的老頭的話之後,盡皆怔立當場。

這個時候,辛勝、李鋼、矇昧等人才弄明白。原來同自己廝殺了半天根本不是匈奴人,而是已經被匈奴覆滅掉投靠匈奴的東胡人。而這個邋里邋遢的老傢伙盡然還是如今東胡一族的族長,叫什麼莫乎爾的傢伙。

東胡人和匈奴人在長相上似乎沒有多大的區別。一樣都是高額頭深眼眶,一樣都是穿着羊皮襖身上都有那麼一股子羊騷味,一樣都是異族蠻夷。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莫乎爾表達的意思。這是由九原軍斥候中懂得匈奴語的兵卒勉強翻譯出來的。莫乎爾只會少許大秦語。

剩餘的二十餘萬東胡騎兵竟然選擇像大秦投降。希望大秦能夠庇護東胡一族。給東胡一族一塊安身立命之地。東胡人願意永遠爲大秦牧馬戍邊。當然,前提是大秦能夠幫助莫乎爾救回被匈奴人圈禁在匈奴一族聖地狼居胥山周圍的數十萬東胡老弱婦孺。

似乎是爲了響應莫乎爾的話,看到安然進入秦人軍陣中再走出揮手的莫乎爾。原本策馬靜立的二十餘萬東胡騎兵紛紛下馬,將所有的戰馬都遠遠趕出大軍所立之地,變成了步卒。

這是在像大秦展示東胡一族投效的誠意了。

看到這一幕,辛勝等人更是頭痛不已。

投降很簡單,任何一個領兵將領都有接受敵軍投降的權力。

但是,這些東胡人情況不同。接受他們投降就意味着。大秦同意接受東胡一族的歸附,接受東胡一族的歸附,身爲主人的大秦就必須庇護東胡一族,就必須救回東胡一族被匈奴人奴役的老弱婦孺,最爲重要的是還要給東胡一族劃出一塊土地給他們棲息,當然也可以將東胡一族的數十萬人盡皆遷往內陸地區安置。

要知道,這個時候。大秦對任何一個前來歸附請求得到大秦庇護的異族部落,都是有安排的,而且從不曾食言過。從依附在九原城周圍的近百個大大小小的異族部落就可以看出來。

那些異族小部落大多都是經過大秦中央朝廷正式承認才能進入大秦境內,在河套平原以及河南地等廣大的草原地帶放牧遊獵。

沒有大秦皇帝的命令,即便是大將軍蒙恬也沒有權利接受任何一個哪怕僅有十人的異族小部落的歸附。更不能讓任何一個異族蠻夷進入大秦境內。

但是一旦大秦中央接受這些異族小部落的歸附,無論部落大小人數寡衆都會有所安置。

君臨天下,俯視六合,不僅是名義上的國土統一,更重要的是身爲中央之國的氣勢。對任何一個心向大秦的異族人,從始皇帝開始,大秦從來沒有吝嗇過,承諾跟是從來沒有食言過。同樣,對於任何一個膽敢對大秦反覆的異族蠻夷,大秦也從來沒有手軟過。

十餘年前,匈奴頭曼單于領匈奴控弦之士五十餘萬人南下陰山,意圖趁着大秦剛剛統一天下陷入六國遺族洶涌的反抗浪潮中不能自拔之境而染指河套平原以及河南地,數十個依附大秦的異族小部落見勢不對,立馬改旗換幟充作匈奴人的馬前卒引着匈奴騎兵進攻大秦。

大將軍蒙恬親領三十萬九原軍在河南地同匈奴相遇。五十餘萬的匈奴騎兵一戰而沒,被九原軍斬首近二十萬,其餘近三十萬匈奴蠻夷四散奔逃,頭曼僅領着不到千人的親衛狼狽逃回狼居胥山。

事後,所有在戰前投靠匈奴的曾經依附在大秦羽翼之下的數十個異族小部落,無論男女老幼,還是部落中的牛馬羊等牲畜,近兩萬餘人,十萬餘牲口,被始皇帝一道詔令盡皆斬盡殺絕。

行刑的地方就是在九原軍城外、長城之下。其餘歸附大秦的異族蠻夷被強命前來觀刑,在他們的注視下這場原本可以一次就解決完的異族蠻夷,卻是整整殺了三天三夜。

一批又一批!屍堆成山、血流成河的血腥場面,讓整個大秦北部邊疆附近的異族蠻夷爲之膽寒!

雞犬不留,不外如是。

而對於那一戰中有功於大秦的異族部落,卻是盡皆得到了更加豐腴的放牧之地,以及大秦更多的支援和庇護。

自此,所有庇護在大秦的異族小部落,再無一人一族膽敢背叛大秦。這也是爲什麼這次莫頓領軍南下沒有得到任何一個異族部落的支持領路的原因,同樣也是歸附大秦的異族部落向大秦報信的原因。

想要求得大秦的庇護可以,想要大秦劃給你們一塊棲息之地可以。前提是,不要想着背叛主人。大秦用血淋淋的事實和一諾千金的行動,告訴異族蠻夷,什麼叫大秦帝國。

東胡騎兵在戰場上投降,身爲統兵將領的辛勝可以接受,也有權力接受他們的投降。但是,東胡一族近百萬人歸附大秦、同時要深入到匈奴腹地狼居胥山救回東胡一族的族人等等事情,就不是辛勝可以做主的了。

辛勝同樣知道,即便是太保、大將軍、九原侯蒙恬也不敢擅自做主。

唯一能夠做主的人只有一個,大秦的二世皇帝陛下,胡亥。

所以,辛勝很是頭痛。這二十餘萬東胡騎兵,他並不怕。近十五萬人的九原軍和隴西軍的聯軍在手,辛勝有把握能夠在一個時辰內擊敗他們,如果十五萬人的聯軍盡皆都是騎兵的話,辛勝甚至有把握能夠將這二十餘萬的東胡騎兵全殲。

但是,現在人家是來投降的,是來向歸附大秦請求得到大秦庇護的。那麼他就不能打了。不能打,他也不能接受莫乎爾的投降啊。不能接受投降,他也不能撤軍;不能撤軍,就不能分兵追擊真正的大傢伙,匈奴的莫頓單于。

難道就這樣兩軍對峙着眼睜睜的看着匈奴單于莫頓領着十餘萬匈奴騎兵逃跑不成?

辛勝,真的很無奈。

莫乎爾,眼巴巴的看着辛勝。從各個秦人兵卒的一系列動作中,他知道眼前這個一身黑色威武鎧甲的中年將軍是這支秦人精銳的統帥。

“請將軍大人,接受我們東胡一族的效忠,救救我們東胡一族。”莫乎爾以爲是自己的誠意不夠,恭敬的匍匐在地朝着愁眉不展的辛勝行了一個大禮泣聲道。

大秦的名聲,數萬裡邊疆周圍的異族蠻夷盡皆一清二楚。不歸附秦人可以,但是也不要惹大秦。歸附了大秦,只要忠心,大秦絕對不會如匈奴人那樣對待歸附的異族小部落。

“別別!”

辛勝被莫乎爾的動作嚇了一跳,連忙閃身跳到一邊避過莫乎爾的大禮,伸手扶起莫乎爾。東胡人已經表示了足夠的誠意,甚至於連關乎身家性命的戰馬都趕走了,變成了步卒。

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脫離了馬背,在大秦兵卒眼中基本上等於脫光了衣服的女子,想怎麼揉捏就怎麼揉捏了。如今這些戰馬,都被李鋼領着三萬餘九原軍騎兵盡皆趕到一處看守起來。對於大秦騎兵的動作,二十餘萬東胡騎兵只是靜靜的看着,根本沒有阻攔半分。

所以,辛勝絲毫沒有懷疑東胡人投靠大秦想要得到大秦庇護的誠意。關鍵是,他此刻根本不能給莫乎爾一個明確的答覆。

就在這時,滾滾悶雷聲自東南方傳來。

聽到這聲響的辛勝以及莫乎爾齊齊一驚,朝着聲響傳來處看去。兩人都是久經陣仗的老將,當然知道這種聲音只有大隊的騎兵奔馳才能傳出。而且聽馬蹄聲似乎至少有超過二十萬的騎兵正在飛速的朝着自己等人所立的方向奔來。

原本靜立的變成了步卒的東胡騎兵聽到這轟隆而來的馬蹄轟鳴聲,頓時騷動起來。(未完待續。。)

第263章 那兩團凸起第32章 敗亡第211章 歸葬,連山,河圖,洛書第37章 最南之南第187章 大朝會第26章 一念之間第239章 勢如破竹第230章 戰又如何?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102章 玄武利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240章 抑鬱的杜騰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17章 一個不留第68章 魂歸故土第300章 德興坊第109章 來自茫茫大秦的邂逅第4章 殺意起第172章 蒙恬致仕第219章 大戰將至第12章 接陣第139章 血與火的戰場第107章 以身爲餌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75章 江東亂(一)第90章 雨夜第37章 最南之南第244章 嫉妒第196章 再見蘇由第18章 韓信?第240章 抑鬱的杜騰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37章 最南之南第22章 悍然進攻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42章 鞭責之爭第36章 誤會第138章 轟轟烈烈的大救災第128章 一觸即潰第93章 餘孽?第160章 祭天大典第128章 西進第221章 咸陽殤第219章 大戰將至第256章 武鑲第128章 西進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125章 準備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73章 英烈入塔第63章 李斯理政第10章 春色第166章 刑罰第70章 兩相分道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299章 回京之日第230章 戰又如何?第46章 黑冰臺第231章 相思苦第143章 人爲第77章 壞人第66章 不敗軍魂第147章 玄鳥燒營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第57章 殺戮第43章 嬴真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7章 誅殺趙高第275章 查劉邦第73章 元宵節第29章 罪己三詔第121章 酒館說書人第153章 大軍進城第70章 九江變第35章 戰陳縣(三)第138章 轟轟烈烈的大救災四十九章 羣臣抵京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142章 猛翁仲第187章 皇后李嫉第182章 浮出水面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65章 灞上將軍韓信第18章 壽春之戰第22章 趙國彭越第223章 五年第45章 淮河兩岸第46章 死戰第37章 又見妖精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283章 夜襲第263章 那兩團凸起第47章 龍且第63章 李斯理政第36章 魏國復立第134章 造勢
第263章 那兩團凸起第32章 敗亡第211章 歸葬,連山,河圖,洛書第37章 最南之南第187章 大朝會第26章 一念之間第239章 勢如破竹第230章 戰又如何?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102章 玄武利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240章 抑鬱的杜騰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17章 一個不留第68章 魂歸故土第300章 德興坊第109章 來自茫茫大秦的邂逅第4章 殺意起第172章 蒙恬致仕第219章 大戰將至第12章 接陣第139章 血與火的戰場第107章 以身爲餌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75章 江東亂(一)第90章 雨夜第37章 最南之南第244章 嫉妒第196章 再見蘇由第18章 韓信?第240章 抑鬱的杜騰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37章 最南之南第22章 悍然進攻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42章 鞭責之爭第36章 誤會第138章 轟轟烈烈的大救災第128章 一觸即潰第93章 餘孽?第160章 祭天大典第128章 西進第221章 咸陽殤第219章 大戰將至第256章 武鑲第128章 西進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125章 準備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73章 英烈入塔第63章 李斯理政第10章 春色第166章 刑罰第70章 兩相分道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299章 回京之日第230章 戰又如何?第46章 黑冰臺第231章 相思苦第143章 人爲第77章 壞人第66章 不敗軍魂第147章 玄鳥燒營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第57章 殺戮第43章 嬴真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7章 誅殺趙高第275章 查劉邦第73章 元宵節第29章 罪己三詔第121章 酒館說書人第153章 大軍進城第70章 九江變第35章 戰陳縣(三)第138章 轟轟烈烈的大救災四十九章 羣臣抵京第93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第142章 猛翁仲第187章 皇后李嫉第182章 浮出水面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65章 灞上將軍韓信第18章 壽春之戰第22章 趙國彭越第223章 五年第45章 淮河兩岸第46章 死戰第37章 又見妖精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283章 夜襲第263章 那兩團凸起第47章 龍且第63章 李斯理政第36章 魏國復立第134章 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