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

對來自大秦東北的消息,朝廷並沒有傳出任何音訊。

只是內閣和六部則是按照胡亥的命令開始研究在三年之內遷移六十萬百姓分赴黑龍江、遼寧、高麗三郡的可行性計劃。

一旦計劃完善,兩次連續遷移六十萬關中以及中原百姓進入苦寒的東北地獄,將會是大秦自始皇帝遣五十萬老秦人南下鎮守南越之後最大的一次大遷移。

是人數最多的,同時也是人數規模最大的一次。雖然,這六十萬人將會分兩次在三年內遷移到黑龍江、遼寧、高麗三郡之中,但是在量上依然超過了始皇帝南征南越時所的規模。

南征南越,二十萬楚軍降卒,十萬精銳秦軍樓船士,還有二十萬老秦人。

最重要的是,皇帝只給了內閣和六部一個月的時間來整理計劃,然後就要將消息下達給各個需要遷移的郡守手中,由各郡郡守配合六部官吏負責具體的人員和糧草輜重調配。

這邊內閣還在研究,那邊尚坊已經在加班加點的趕製箱車了。這一次遷移,預計將需要至少萬乘的箱車,才行。那時,估計大秦出關至遼東的馳道上將會是一副萬車齊喑的壯觀景象了。

這邊內閣在秘密研究遷移百姓的計劃。另一邊,兩件在整個大秦、整個華夏乃至整個世界歷史上留下重重一筆的大事在大秦先後發生。

……

大秦歷四月十八,東海郡廣陵城(後世揚州附近)外的淮河兩岸盛況空前。廣陵城以及附近數十里的百姓傾巢而出,齊聚淮河岸邊。而在對岸,會稽郡曲阿城(後世江蘇曲阿附近)以及附近數十里的百姓同樣如此。

因爲今天,大秦工部將會在廣陵附近的淮河上建造第一座橋樑,來溝通淮河兩岸。

而當初。項羽就是自刎死在廣陵城外的淮河邊上。

當然選址在廣陵城淮河這一段自然不是因爲項羽自刎死在這,而是這一段的河道最爲狹窄,而且如今剛剛入春,江南還沒有進入梅雨季節,淮河水雖然較之冬天有所上漲,但是卻漲幅不大。

冬天自然是建橋的最好時機,可惜那個時候工部和尚坊工匠一邊休整河道,修築堤壩,積累經驗一邊還要尋址建橋。實在是有些人手不夠用。

沿着淮河一直走,一直到廣陵這一段才終於找到了最適宜建橋積累難度由剛剛好的地方。當然,最爲主要的是,廣陵城附近,不僅有淮河。再往南,就是長江了。

淮河和長江如果將來要溝通,那麼最好的選擇也只能是從廣陵這裡開鑿運河。

不知道工部那些工匠是怎麼想的,就這樣認定將來朝廷一定會溝通長江和淮河兩大水系,不過他們在上報的時候卻是將建橋的地方選定了廣陵這一段。

工部自然需要稟奏內閣,而內閣在這個事情上卻是不敢做主,畢竟這建橋的事情是皇帝定下來的。肯定要聽聽皇帝的意見不是。

胡亥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溝通江淮。這是將來大力發展水運必須要做的。畢竟從淮河建橋的事情上,胡亥算是看出來了,以大秦如今的技術即便有墨家工匠做主力,也不可能建造起橫跨長江兩岸的大橋。

既然不能建橋。那麼似乎只有大力發展水運了!

就這樣大秦境內第一座橫跨大河的橋樑在胡亥拍板下決定了。

今天,將是這一座廣陵橋動工的儀式。

由大橋跨越淮河兩岸勾連東海和會稽,這對兩郡百姓而言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所以,出現如今這盛況也就再正常不過。

工部右侍郎周青臣親自從咸陽趕到廣陵來代表朝廷舉行大橋的奠基儀式。

鋪天蓋地的歡呼聲中。廣陵橋開始動工。

廣陵橋,將由十萬楚軍降卒在工部匠師的調配下修築。十萬人修座橋自然太多,勾連廣陵淮河和長江的運河,也將在同一時間開工,主力同樣是這十萬楚軍降卒。

玄武軍翁仲自陳縣移師廣陵,五萬玄武軍彈壓各地。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廣陵橋動工前一個月,二十萬楚軍降卒就已經在當初彈壓江東各郡的兩萬朱雀軍騎兵的護送下,開始啓程北上。

三十萬楚軍降卒已經成爲大秦專業的工兵隊伍或者建設軍團。吃的好睡的好,家裡還收到了朝廷的補恤,自然不可能有人會依然想着反抗大秦。

更何況,江東項氏一族深居簡出,服貼的不行。沒有了主心骨,大秦由沒有虐待他們,軍心自然可用。

十萬楚軍降卒建設兵團修築廣陵橋以及開鑿勾連淮河和長江的運河。而這二十萬楚軍降卒的目的地則是遠在千里之外的邯鄲城。

尚坊工匠在胡亥的指點下,經過近一年半的探察,終於如願以償的在九原要塞以西和邯鄲城以北同時發現了大型的鐵礦和煤山。

關中根本沒有太大的鐵礦。雖然同樣能夠找到鐵礦,但是顯然那點微薄的數量已經遠遠不夠大秦如今整個天下的消耗。

在始皇帝統一天下之後,除了尚坊,整個天下所有的銅鐵之物都被收繳連鍋鏟都被收繳了,更不用說那些能偶鍊鐵鍊銅的工坊了。

如今這天下,整個大秦也就只有尚坊的冶鐵作坊以及陳縣附近淮河岸邊的建議鐵爐了。不過陳縣的鐵爐早在陳縣百姓都安居樂業之後就被拆毀。

也就說,整個大秦所有的用鐵都只能從尚坊出產,而尚坊還要鑄造各色錢幣,還要鑄造兵械。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大秦發展的需要。

那麼,建立更多的鍊鐵場就成了必須要解決的事情。

邯鄲和九原(包頭)有鐵礦和煤礦,估計後世沒有人不知道。胡亥指點下,尚坊的尋礦匠師果然在邯鄲和九原要塞都發現了鐵礦和煤山。

如今胡亥需要選擇的就是,是兩處地方都建立鍊鐵場還是隻選擇其中一處。

最終,胡亥權衡利弊還是將第二處鍊鐵場也將是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大秦最大的鍊鐵場設在邯鄲。九原實在是距離關中太遠了,而邯鄲則要安全的多。

二十萬楚軍降卒北上邯鄲,就是在尚坊工匠的指揮下建造這處新的鍊鐵場。

大秦歷四月二十九,邯鄲鐵場(不是廠)開始動工建造!(未完待續)

第213章 太原郡第236章 什麼叫騎兵第130章 號角長鳴第98章 玄武現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260章 引頸待戮第278章 歸程第49章 廣場之上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183章 君臣之誼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302章 武安君後人第60章 虎賁(三)第213章 蘇婉第217章 奇怪組合第104章 利器第207章 異象第171章 阿房宮賞月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40章 番禺城第223章 五年五十二章 項羽破營二第7章 隆隆戰鼓第93章 議政堂(上)第172章 蒙恬致仕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83章 鑄造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297章 無言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97章 夜犒九原軍(一)第70章 兩相分道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93章 餘孽?第261章 精神補償費第7章 子嗣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55章 血色淮河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21章 程邈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94章 褚文第140章 虛虛實實第29章 圍殺第51章 生死第22章 教習第54章 糧草被焚第40章 會衆臣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4章 武綺彤死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69章 聖天子第123章 候補學子第14章 咸陽第46章 死戰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36章 誤會第100章 廝殺起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173章 子嗣第224章 臨河城下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245章 偶遇第25章 尉繚第81章 虞姬第3章 冒頓之謀第88章 給朕拿下第69章 全滅第247章 引路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46章 黑冰臺第181章 建設兵團第26章 李府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4章 楚地四族第11章 蒙毅至九原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120章 鳥獸散第103章 身後有人第128章 一觸即潰第265章 戰起第186章 丞相之位第102章 終章第159章 到咸陽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271章 疊羅城第210章 鶡冠子第86章 內閣第161章 祭天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79章 機會第43章 項梁北上第99章 狼煙起第69章 聖天子
第213章 太原郡第236章 什麼叫騎兵第130章 號角長鳴第98章 玄武現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260章 引頸待戮第278章 歸程第49章 廣場之上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183章 君臣之誼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302章 武安君後人第60章 虎賁(三)第213章 蘇婉第217章 奇怪組合第104章 利器第207章 異象第171章 阿房宮賞月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40章 番禺城第223章 五年五十二章 項羽破營二第7章 隆隆戰鼓第93章 議政堂(上)第172章 蒙恬致仕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83章 鑄造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297章 無言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97章 夜犒九原軍(一)第70章 兩相分道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93章 餘孽?第261章 精神補償費第7章 子嗣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55章 血色淮河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21章 程邈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94章 褚文第140章 虛虛實實第29章 圍殺第51章 生死第22章 教習第54章 糧草被焚第40章 會衆臣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4章 武綺彤死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69章 聖天子第123章 候補學子第14章 咸陽第46章 死戰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36章 誤會第100章 廝殺起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173章 子嗣第224章 臨河城下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245章 偶遇第25章 尉繚第81章 虞姬第3章 冒頓之謀第88章 給朕拿下第69章 全滅第247章 引路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46章 黑冰臺第181章 建設兵團第26章 李府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4章 楚地四族第11章 蒙毅至九原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120章 鳥獸散第103章 身後有人第128章 一觸即潰第265章 戰起第186章 丞相之位第102章 終章第159章 到咸陽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271章 疊羅城第210章 鶡冠子第86章 內閣第161章 祭天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79章 機會第43章 項梁北上第99章 狼煙起第69章 聖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