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戶部第一彈

宵小?

在皇帝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將山東江南以及南越的叛亂平定之後,這天下如果還有人敢直接跳出來反叛大秦的話,如果那人沒有奉的話,那麼也就只有一個解釋,他在找shi。

那麼兵部行文中的宵小是誰?

能做上郡守之位的人沒有一個人是傻子,能當上郡尉以及郡監的人同樣沒有一個人是傻子。畢竟,大秦初創,這些郡守郡監郡尉們,在位最長的已經有十餘年,幾乎是從大秦剛剛統一天下的時候就已經充任郡守了。

甚至其中很多人,在充任大秦郡守前,本身就是某地某城的最高管理者。當然,那個時候他們,都不是大秦朝中的官吏,而是原六國的官吏。

正是因爲面對大秦無敵於天下的兵鋒,這些人選擇了歸附大秦。以善秦之功而得以繼續享受高位高爵高俸。這些人,纔是大秦各地最爲根深蒂固的世家門閥,雖然如今大秦根本沒有世家門閥的概念。但是這些郡守,每個人的潛勢力都不容小覷。

同樣也正是這些郡守中的一些人,在大秦當初陷入危難之際的時候,紛紛城頭變幻大王旗,轉而投向一個個起兵反叛的六國遺族,短短不過年餘時間,大秦函谷關以外的衆多郡縣盡皆成爲缺兵少糧更少兵械的六國叛軍的開路急先鋒。

這些身居高位的郡守們,爲六國遺族叛軍在最初的積累上,提供了巨大的幫助。這是拿着大秦的家底支援着想要推翻大秦覆滅大秦的六國遺族,不能不說是另一種悲哀。

沒有叛亂,而又因爲龍衛府的山東之行,基本上將原本盜匪橫行遊俠遍地走的山東山西等地給犁了一遍,如今山東等地關外河內各郡連找到幾個夠分量的巨匪都看不到,哪來的宵小?

那麼。兵部行文朱雀軍將前往山東山西河內各地震懾宵小的寓意已經不言而喻。

明擺着就是對付那些想要託病不出的郡守郡監郡尉的嘛!

他們當然可以稱病不來咸陽,但是那個時候等待他們的估計不會是吏部公文更不可能是皇帝的詔令,而會是已經出了函谷關大敗數十萬匈奴騎兵的皇帝秦軍朱雀軍了。

一邊是皇帝正大光明的詔令。一邊是已經出了函谷關正殺奔各地的朱雀軍兵卒。該如何選擇,只要不是太傻的人,都會明白。

更何況各郡中還有不知道到底多少到底在哪的龍衛府和黑冰臺死士和細作。也許根本用不上朱雀軍,僅僅靠各郡的龍衛府和黑冰臺死士就能夠輕而易舉的將那些想要稱病不出的郡守郡監郡尉們乾淨利落的都拿下。

所以。各郡郡守們乖乖帶着已經經各地龍衛府細作審覈過的人丁田畝等文冊趕來咸陽。

就在郡守郡監郡尉們惴惴不安的時候,胡亥正在議政堂中設宴三省長官、六部尚書侍郎、御史臺、宗正府、太僕寺、欽天監等各府各衙三品以及三品以上的大佬們。

人數不少!

官制改革後,朝中能位居正一品的人只有尉繚、蒙恬、馮去疾、嬴騰、頓弱五人而已。從一品品階的只有原右丞相李由一人。

因爲資歷的問題。李由能夠位列從一品,已經是胡亥格外開恩了。

正二品除六部尚書,還包括太僕寺卿馬興。從二品的一人沒有。正三品六部侍郎,以及欽天監太史令鄒宏,御史臺御史中丞;從三品則僅僅只有御史臺御史丞一位。

零零總總近三十餘人,齊聚咸陽宮議政堂。

這些人,纔是如今大秦真正的權力中樞所在。

胡亥隨意的斜倚着高大的椅背。手中端着巨大的酒樽,不時遙遙舉杯同殿中的重臣們同飲。編鐘、琴箏之音悠悠傳來。

殿中羣臣雖然看似都同皇帝一樣在欣賞着殿中的宮女樂舞。但是大多數人都在小心翼翼的觀察着皇帝的一舉一動。

因爲沒有人知道皇帝今夜召集各部重臣齊聚咸陽宮議政堂是爲了什麼。

一曲終了。

胡亥放下酒樽,輕輕鼓掌道:“每人賞錢百枚!退下吧!”

錢百枚,也就是尚坊制錢銅幣百枚!

如今六部的職司經過近兩個月的磨合,已經漸漸開始走向正規。而隨着大秦各地叛亂早已平定。賦稅全減,衆多的撫卹發下,天下百姓尤其是關中百姓手中的錢幣都多了起來。

就在半個月前,戶部正式行文規定了鹽、鐵、粟米、布匹等關乎天下民生的基本生活物資的核準定價。鹽每斤錢幣十五枚,粟米等各種糧食按種類分每石大多在一百枚到一百五十枚之間。其餘如鐵製品、布匹等等,戶部各有定價。

而對粟米等的價格,戶部還制定了一個最基本的買入價。也就是百姓如果有多餘的糧食可以賣給官倉或者店家,這個價錢在八十枚到一百枚之間。

這是戶部自設立開始,第一次正式行文大秦各郡,同時也是大秦第一次通過行政手段對事關民生的物資進行覈准定價,這個定價是參照龍衛府和黑冰臺收集起來的大秦各郡衆多物資基本的價值做出來的。

戶部覈准的定價是基礎,在戶部覈准定價的基礎上,各地遊商巨賈在這個覈准定價的基礎上最多上下浮動兩成。超過這個數字,戶部就會派員徹查,一旦確定有罪,那麼就將會是家產充公,入罪判刑。

不過戶部不可能干涉市場上每一樣商品的基本售價。這本就是違背市場規律的事情,所以戶部今後主要覈准的方向也只會是關乎民生方面的物資。對於奢侈品如酒水、珍貴皮毛寶物等就不關戶部的事了。

今年是第一年,今後每一年戶部都會根據當年的大秦形勢,綜合考慮各郡情況,針對性的進行調整。當然,胡亥同樣也注意到不同的郡因爲地域限制會有所區別,比如有的地方產糧,有的地方產鹽,那麼戶部的核準定價就會對當地以及異地的商戶造成損害。

所以,後面戶部將會根據不同地域的實際情況,再針對性的進行調整。

不過現如今,一切都是在摸索階段,總要有個過程不是!

慢慢來吧!

第4章 偷天換日第1章 秦風第12章 亂起第273章 西巡第58章 破法第136章 水患第兩百把十二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153章 大軍進城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207章 異象第280章 終章第8章 章邯歸心第33章 踏足東北第95章 李嫉爲後第46章 卷終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42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274章 雨夜殺意濃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九十五章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144章 救援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18章 壽春之戰第80章 大秦尚坊(二)第292章 相見第41章 三棟小樓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28章 羣臣定計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156章 二十年前之事第29章 圍殺第236章 莊妃鄒嫣月第17章 吃掉!?第245章 選擇第168章 西域來客第33章 南下,南下!外篇四大結局第72章 滿池春色第73章 英烈入塔第233章 戰(二)第89章 誅殺殆盡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45章 淮河兩岸第179章 算計第9章 困難重重第8章 攻城第97章 號角鳴第9章 困難重重第115章 國殤日第25章 三省第36章 你可以叫我孽!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3章 玄鳥在行動第149章 令狐沖,令狐範第26章 一念之間第100章 其心可誅第59章 百將韓信第208章 神秘來客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28章 羣臣定計第307章 卷終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208章 神秘來客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117章 黃縣第159章 到咸陽第52章 十六尉第53章 天下郡守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31章 大軍西進第61章 操練第89章 誅殺殆盡第37章 兵臨湟溪關第5章 公開的秘密第164章 法治第22章 教習第96章 南海趙佗第220章 揮師西域第146章 俠客行第19章 九品官制第166章 刑罰第22章 妖精第257章 人心第249章 會師,出京第251章 恩怨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84章 九原公第110章 憤怒第136章 等爾破城第20章 秦典第296章 是誰?第145章 畜生第265章 戰起第67章 科舉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40章 豎子眼花矣!第79章 大秦尚坊
第4章 偷天換日第1章 秦風第12章 亂起第273章 西巡第58章 破法第136章 水患第兩百把十二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153章 大軍進城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207章 異象第280章 終章第8章 章邯歸心第33章 踏足東北第95章 李嫉爲後第46章 卷終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42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274章 雨夜殺意濃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九十五章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144章 救援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18章 壽春之戰第80章 大秦尚坊(二)第292章 相見第41章 三棟小樓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28章 羣臣定計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156章 二十年前之事第29章 圍殺第236章 莊妃鄒嫣月第17章 吃掉!?第245章 選擇第168章 西域來客第33章 南下,南下!外篇四大結局第72章 滿池春色第73章 英烈入塔第233章 戰(二)第89章 誅殺殆盡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45章 淮河兩岸第179章 算計第9章 困難重重第8章 攻城第97章 號角鳴第9章 困難重重第115章 國殤日第25章 三省第36章 你可以叫我孽!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3章 玄鳥在行動第149章 令狐沖,令狐範第26章 一念之間第100章 其心可誅第59章 百將韓信第208章 神秘來客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28章 羣臣定計第307章 卷終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208章 神秘來客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117章 黃縣第159章 到咸陽第52章 十六尉第53章 天下郡守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31章 大軍西進第61章 操練第89章 誅殺殆盡第37章 兵臨湟溪關第5章 公開的秘密第164章 法治第22章 教習第96章 南海趙佗第220章 揮師西域第146章 俠客行第19章 九品官制第166章 刑罰第22章 妖精第257章 人心第249章 會師,出京第251章 恩怨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84章 九原公第110章 憤怒第136章 等爾破城第20章 秦典第296章 是誰?第145章 畜生第265章 戰起第67章 科舉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40章 豎子眼花矣!第79章 大秦尚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