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海上擴張(上)

ps 再次合更大章

萬磊匆匆來到府衙,作爲順天府的掌舵人,一有重大突發事件,都得第一時間彙報於他,並由他親自處理。不過這一次不是順天府出事,而是大沽港那邊出事了,劉夫人派來管理大沽港的劉綰快馬來到北平城,說是有要緊的事要彙報。

作爲順天府的出海口,大沽港的安危直接關係到順天府的海上貿易,萬磊當然不能輕視。劉綰見他來了,也不廢話,直接告訴他:派去朝鮮開展貿易的三艘福船沒有按時返航,可能是遭遇了不測。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萬磊問道,他當然知道,海上風大浪高,發生海難事故也很正常,不過也有可能是被海盜暗算了,在沒有搞清海船失事的原因之前,那些福船也只能窩在大沽港,不敢再出海去冒險。

“那三艘船是去年年末出海的,朝鮮離此地不算太遠,按理說一個月之前就該回來了,哪怕是遭遇風暴導致船體損傷,也該派人回來報信,如今音訊全無,我們擔心他們遭遇了不測。”

“你們不是在各地都有眼線嗎?讓他們打聽一下。”鐵鉉道。

“我們在朝鮮的眼線日前回報,說兩個月前那三艘船就離開朝鮮釜山港,由此可以推斷,他們是在返程途中遭遇了不測,至於是不幸沉船還是遭受打劫,暫時還未得知。”劉綰眉頭皺得更緊了。

“沉船不太可能,這個時節並非颱風時節,而渤海又是內海,起不了多大的浪,福船又有水密艙,抗沉性能優越,就算船體破損,也不會沉,照我看,十有八,九是被人打劫了。”萬磊摸了摸下巴,又問道:“你們去朝鮮,一般走什麼路線?”

“沒有指定的路線,常沿海岸而行,先到遼東,再從遼東轉道到朝鮮。”劉綰道。

“把地圖展開。”萬磊衝站在一旁的侍衛一揮手,他們忙到大廳一旁,將布簾拉開,一張長一丈半、寬一丈的土色布制地圖呈現在萬磊的面前,這是他憑藉印象畫出來的明朝地圖,雖說不是精確的,不過也是八.九不離十。

只見地圖上面有一條條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線條,粗粗的紅線,勾勒出一個大輪廓,輪廓的北面,有韃靼瓦喇和朵顏三衛等國之名,東北方除了遼東之外就是明朝的屬國朝鮮,西南方還有暹羅真臘交趾等番國之名。

再往右看,一條彎彎曲曲的綠線把海陸區分開來,隔海相望,東北面有倭國,正東是大琉球,往下依次是小琉球、呂宋、蘇祿、勃泥、滿刺加和蘇門答臘等島國,這些國家都是明朝的屬國,時常來供。

再看紅線與綠線內,又有很多小紫線,這些彎彎曲曲的紫線劃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小分區,分區內分別標上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湖廣、江西、福建和浙江十三個行省的名稱;當然,還有以北平爲中心的順天府被重點標註出來。

另外,各大行省之間,還有數條由白線貫穿其間,分別記上長江珠江黃河淮河及京杭大運河等名稱。總而言之,這份明朝的地圖比明朝自己繪製的那些簡陋的關防圖精細無數倍,萬磊在劉綰面前出示這樣一副地圖,是何用意也是不言自明的。

萬磊還有更多的地圖沒有展示出來,不然劉綰只會更加吃驚。所以不理會吃驚不已的劉綰,而是用幾條紅線在地圖上拉開,就得出了戰船大致航行的路線,對鐵鉉問道:“鐵大人,您覺得是誰幹的?”

“可能是倭寇,可能是明海軍,也有可能是遼東的叛軍。”鐵鉉摸了摸鼻子,似乎也嗅到了一些讓人不安的氣息,因爲不管是誰幹的,它已經離順天府不遠了。而北平離海不足三百里,敵軍如果在大沽口成功登陸,當天就能攻到北平城下,不可不防啊。

“不管是誰幹的,他們都是咱們順天府的威脅,咱們只能做樂觀的打算,卻要最最壞的準備。劉小姐,請問那三艘船上裝備有多少火炮?”

“每艘船裝有四門火炮,二十幾條火銃。”劉綰如實回答,畢竟現在不只是關係到大沽港的安危,同時也是關係到北平城的安危了。以前憑藉着這些犀利的火炮,她們的戰船在海上橫行無忌,這些火炮一旦落到敵人的手中,後果不堪設想。

“一共是十二門大炮,我們必須假設它們已經落入到敵人的手中,現在最緊要的是弄清敵人的來路,還有做好最壞的準備。”萬磊所說的並不無道理,如果那三艘船是被人劫了,連船帶炮都會落入敵手;就算是船被打沉了,那些炮也會人打撈上來重新利用,畢竟這些船是沿海岸而行的,路過的多是淺海區,打撈沉船物資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嗯,賢侄所言爲上,只是如何才能查出敵人的來路呢?”鐵鉉有些擔心地問道,畢竟連交遊廣闊的劉夫人那邊都查不出端倪了,順天府這點小人脈恐怕也是無法搞明白。

“這個我自有辦法,您馬上派人去把軍政要員都召集起來,咱們要連夜開會商議,我現在去見一見沐講禪師,談另一件要事。”萬磊起身就要離開,劉綰卻追了上來,道:“小女子也想去看看師父?”

“一起去吧,不過我提醒你一句,近期儘量不要出海,免得又出差池。”

劉綰點點頭,其實不用萬磊提醒,她也不會輕易出海,畢竟大部分海船已經南下準備大謀了,大沽港如今只有兩條小戰船,當然不會出去尋死路。

慶壽寺離府衙有四五里路,萬磊在精忠衛的保護下騎馬急行,劉綰緊跟其後。由於天時漸晚,路邊的路燈已經點上,一路上也算是平安無事。而此時的慶壽寺已經關門,萬磊在門來等了一會,纔有僧人出來應門。

“施主星夜來訪,不知有何要事?”沐講禪師親自出迎,他當然也看到了萬磊身後的劉綰,不過主次還是分得清的,所以沒理會劉綰,而是先跟萬磊打招呼。

“有要緊事,咱們到裡面去談。”

“施主裡邊請。”沐講禪師雙手合十,把萬磊和一干精忠衛請了進來。而他的徒弟看萬磊的眼神中都有怨恨之情,不過攝於精忠衛的武威,沒人敢亂動。

要說起精忠衛的彪悍度,練武強身幾十年的和尚也是自愧不如,倒不是他們的武功比和尚強,而是因爲他們打起架來不要命,這人一旦連命都不要了,不說一挑十,一挑兩三個不成問題。而且他們訓練有素,一發現有人對萬磊不利,他們肯定誓死護主,不拼個魚死網破就不罷休,總之很不好惹。

進了大殿,萬磊照例先給佛主和烈士的靈堂上香,一通跪拜之後纔跟着進了內堂。兩邊分主客坐下,纔開始談事。

“大師,我聽說您當年曾是大漢國太尉,曾爲漢王督造大船,不知是否還記得相關圖籍。”萬磊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問道。他想自己打造戰船,卻沒有相關的圖紙和船工,所以才專程來找沐講禪師。

萬磊口中的漢王,就是當年與朱元璋爭天下的陳友諒,而在水師和造船方面,這傢伙確有高明之處,當年朱元璋就在水戰上吃了不少苦頭。正是因爲痛定思痛,明朝在水師和造船方面也格外上心。

“這些都是陳年往事了,老衲年老多忘事,哪裡還記得這麼多。”沐講禪師搖搖頭,面無表情地說道。

“大師再細細想想,哪怕只是想起一些皮毛,對我們都是大有補益。”萬磊一臉肯切地說道。

“容老衲再想想。”沐講禪師閉目沉思了一會,又道:“老納倒是還記得一些故人,他們以前就是造船的船工。”

“是誰?”萬磊急問道。

“這個...”沐講禪師卻不再多說,萬磊當然看出來了,這個人老成精的傢伙是要討價還價,所以就直言道:“大師要什麼要求只管提,只要是力所以及的,一定滿足。”

見萬磊如此爽快,沐講禪師卻還是一副悽苦的表情,道:“老衲曾與漢王有八拜之交,卻辜負其所託,不能保護其子孫的周全。他日九泉之下,也無面目再見故人。”

“您的意思是,讓我們去把陳家子孫救回來?”萬磊問道,他早就聽鐵鉉說起過,當年朱元璋打敗陳漢勢力之後,並沒有對陳家子孫趕緊殺絕,陳友諒幼子陳理還被封爲歸德候。後來陳理年長,朱元璋又不放心,就把他遠徒到朝鮮,讓朝鮮國王嚴加看視。現在陳家子孫在朝鮮國以泡菜度日,怎一個淒涼了得。

沐講禪師卻還是搖搖頭,道:“此事不急,老納只想跟施主要個金口一諾,承諾他日善待陳家子孫。”

“這個自然。”萬磊連連點頭,心裡卻暗道:這老傢伙,真是精似鬼,算盤打得山響,已經一點都不肯吃虧。

其實,現在以精忠衛的能力,從朝鮮國救出陳理一家也不是沒可能,不過這沐講禪師似乎對順天府前程不太看好,不想讓陳家跟着一起冒險。雖然陳家現在很慘,不過還是有吃有住,暫時死不了,等以後順天府真的發展壯大了,陳家才加入共享勝利果實,自然是無驚無險有賺無賠了。

得了萬磊的口頭承諾,沐講禪師也就不再多要求什麼,因爲他知道萬磊是個說話算話的人,所以就拿起筆在紙上寫了一份名單交給萬磊,還道:“這些人都是老衲的舊部,後因事被流放到遼東,現於北平城內,他們多是善於水戰之士,希望施主能用得上。”

萬磊掃了一眼這份名單,發現有數十人之多,看來自己還是小看了這位曾經叱詫風雲的豪傑,他的人脈也很廣啊,居然在眼皮底下搞起了同袍聯誼會,這真是讓人防不勝防啊,好在這傢伙老了,什麼雄心壯志都化成心灰意冷了,不然也不會這麼爽快地把名單交出來。

萬磊收起名單,也不多說什麼,起身就告辭,至於劉綰與她師父如何敘舊,他是不管的,因爲他還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幹。

午夜時分,軍政兩方的要員都已經聚集在府衙內,開始召開閉門會議,會議的主題是:順天府要不要發展水師,即海軍。萬磊之所以搞了這一個提議,主要是因爲劉夫人的船隊已然不能保證順天府的海防,現在必須發展自己的海軍,自主設防。

當然,海軍不是說想建立就建立的,相比於陸軍,海軍建立的難度更高,裝備要求也更高,別的不說,就說海船,這就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另外,海盜們可不會跟人講仁義道德,要想在海上橫行無阻,船要夠堅炮也要夠利才行,不然出去只會是送死。

所以說到底,建立海軍最難的就是打造戰船,偏偏順天府所欠缺的就是造船的圖紙和船工,而且造船的材料也奇缺。真要打造一支海軍,恐怕順天府剛剛積累下來的這一點社會財富就會打水漂。

由於這個決議事關重大,萬磊當然不能搞一言堂,讓黨委和軍委的要員一同參與議政和表決,最後表決的結果還是同意發展海軍,同時選出原炮兵營的營長劉文秀爲海軍司令,並分派出一千人歸於其部,訓練成海員。

組織建立起來的,不過戰船打造一事卻是讓人頭疼。萬磊找來了沐講禪師推薦的那些人,他們在會議上一通介紹,講的無非是明朝常用的福船和沙船的建造技術,這跟萬磊心中所要求的戰船性能還差得很遠。

這個時代,蒸汽機沒有發明和運用到船隻上,航海還處於風帆時代,即海船主要依靠風帆推動。當然,船上也安裝有船漿,不過這些都是戰時才使用的。

先說船帆,萬磊就很不滿意。歷來中國的帆船就是喜歡使用硬帆,這種硬帆一般都用細竹篾或蒲草葉子編織。硬帆的好處是綜合效率高,可以圍繞桅杆旋轉,甚至可以完全的利用各個方向地風,單位面積的硬帆和軟帆相比較硬帆對於風力的利用遠大於軟帆。

但是由於硬帆自重過沉,越大的船帆也越重,有的大船甚至“非數百人莫能舉動”,所以帆的面積一般比較小。而萬磊更看好的是軟帆,因爲軟帆是皮或者布做成,重量輕,風帆可以做得很大。

軟帆也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因爲帆面的綜合效率低,要把桅杆建的非常高才行。而桅杆過高隨即就又帶來了桅杆的強度不足的問題,爲了增加桅杆的強度,又必須在桅杆上綁上衆多的繩索,來增強桅杆的強度,這樣帆面就無法像硬帆一樣圍繞桅杆轉動,有一部分的風他就無法利用上,就是利用上了也由於它是軟質船帆的原因,利用效率極其低下。

不過軟帆由於重量輕的原因,它的面積可以做的很大很大,在順風的時候可以獲得的推力遠超硬帆船,也可以驅動更大型的船隻。當然海上航行不可能大多時候都是順風行船,根據白努利效應,軟帆船對風力的最大利用是側順風的時候,當然效率低的也就是側逆風的時候,而爲了利用前側方刮過來的風,就必須利用三角縱帆。

三角縱帆雖然利用側風和逆風的效率較高,但是順風情況下其效率又比較低,但是硬帆卻沒有這麼多的顧慮,只要一種帆就可以利用所有方向的風俗稱八面風。正因爲如此,中國造的風帆船,使用的都是硬帆。

而讓萬磊討厭硬帆的原因就是因爲硬帆是整帆升降,面積做的不能太大,否則人拉不動。桅杆的高度也不能太高,否則桅杆的強度要受影響,要不然軟帆和它相比也就沒有任何優勢。

從技術層面上講,硬帆比軟帆要強,不過以現有的技術條件,沒有輕薄堅硬的材料來充爲硬帆,又沒有機械升降設備,還是不能充風發揮硬帆的優勢,而聰明的中國人及早的發現了軟帆的缺點而摒棄軟帆船鐘情於效率高的硬帆,這種超前意識不但沒能引領世界潮流,反倒會制約航海業的發展。

當然,上述三種帆裝各有各的好處,不能一概而論。不過,對於遠航航海來說,大型橫置軟帆更適應於深海遠程航行;而對於一個區域內的貨運而言,使用人數比較少的硬帆是比較好的經濟的選擇,這樣可以節省運輸成本。而小型以速度見長的快船來說則是三角縱帆效果比較好。

另外,如果用軟帆,幾十米高的桅杆就得由兩到三段獨立的桅杆組合成的,桅杆高聳,所能懸掛的帆的面積會遠遠超過硬帆,因此在航速上的優勢也明顯優於硬帆船。速度快,在海上炮戰中,軟帆船就易於搶到上風,

在船體結構上,萬磊也不滿意福船和沙船的設計。福船和沙船由於廣泛運用水密擱倉技術,很少使用肋材,船體的強度則由水密隔倉的隔板來支撐,因此船隻在抗沉性方面性能不錯。

不過,正是由於福船大量的使用水密艙技術而使得船體在橫向方向上的強度不夠,不能承載大量火炮發射時的後坐力,也就是說,福般只能把火炮裝在船頭和船尾,不能裝在兩側,這就火力和靈活性方面就大打折扣。

爲了把更多的火炮裝備到船上,就得拋棄水密倉,大量地使用肋材以增加船體厚度,尤其是戰艦上,肋材要是1根接着1根,用肋材來給船體提供了很好的保護,並能提高船體的堅固程度,好在側弦也裝備上火炮,形成更猛烈的火力攻擊。

在船型來,萬磊對底尖上闊的福船也很不滿意,雖然福船的船型與後世艦船的V字船型類似,但是戰艦要求的是在側弦儘可能多的承載重型火炮以便發揚最大火力輸出。而V字型船體底部面積本來就狹小,根本不適合佈置長重炮,更何況底層還是是一間接一間的水密艙室而非橫向肋骨式的全通炮甲板,其可以裝備的重型火炮數量就可想而知了。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船體就得采用U字型,而且底部大於上部,這樣的好處是底部寬敞的炮甲板可以佈置更多的火炮,逐層往上依次減少口徑和重量,頂甲板上反而是全船面積最小的地方,這樣的好處在肉博時減少接觸面積。

當然,萬磊還是不得不佩服聰明的古人,依照水禽發明的福船型明顯暗合後代船體科技發展的脈絡:數百年後的現代戰艦一般都是甲板上佈置數量上較少的大口徑火炮,兩弦側小口徑輕炮而且運用中國人發明的水密艙技術增加抗沉性。可惜古人超前的聰明才智依然由於時代船體材質強度和火炮科學技術的落後而讓人遺憾...

在火炮威力上,萬磊卻是非常滿意,因爲順天府大量裝備的城防火炮——鎮遠炮不但適用於守城,也適用於安裝到戰船上,因爲它口徑大,射程遠達三裡,只要在戰船上裝上幾十架這種玩意兒,那就是一路橫掃。

整理出這些問題,接下來就是重新設計戰船。當然,新戰船將要用到大量優質木料作爲肋材,造價肯定十分高昂。萬磊雖然有心理準備,卻還是非常謹慎地讓大家表決是否通過改建新式戰船的決議,畢竟這一次玩的不是心跳,而是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銀。

當然,這種新式船型只是過渡階段,一旦大型蒸汽機發明併成功裝備到輪船上,那就要重新設計新型戰船,畢竟不管什麼樣的戰船,都得迎合當時的科技水平才能發揮最強的威力。

與會的十一人經過長達一個多小時的商議和表決,最終通過所有方案,順天府從此開始發展海上力量,並走向海洋。

第460章 大華夢(九)第159章 明鏡是非(十五)第11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255章 拉鋸戰(十六)第88章 商隊南下第131章 因勢利導(八)第453章 大華夢(中)第245章 拉鋸戰(六)第268章 征服者(上)第60章 鏖戰(下)第142章 因勢利導(十九)第136章 因勢利導(十三)第214章 海上擴張(十三)第66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第292章 大修鐵路下第347章 縱橫捭闔(六)第130章 因勢利導(七)第464章 大華夢(十二)第320章 心黑手狠(七)第372章 陳綱立紀(七)第460章 大華夢(九)第455章 大華夢(四)第297章 輔路四第219章 凱旋第479章 捨得(十四)第346章 縱橫捭闔(五)第153章 明鏡是非(九)第222章 陸上擴張(下)第272章 開發遼東第167章 明鏡是非(二十三)第339章 挑事(上)第84章 持久戰(十八)第245章 拉鋸戰(六)第81章 持久戰(十五)第3章 黑龍王的屁股碰得?碰不得?第13章 心理戰第153章 明鏡是非(九)第242章 拉鋸戰(下)第79章 持久戰(十三)第320章 心黑手狠(七)第211章 陸上擴張中第344章 縱橫捭闔(下)第145章 明鏡是非(上)第151章 明鏡是非(七)第76章 持久戰(十)第394章 定鼎六第251章 拉鋸戰(十二)第118章 高爐鍊鐵第195章 文化擴張(九)第28章 滑如油第185章 亡國亡天下第161章 明鏡是非(十七)第440章 科技輸出(中)第213章 海上擴張(十二)第14章 立功期賞第268章 征服者(上)第162章 明鏡是非(十八)第228章 陸上擴張(九)第267章 先手與先機(六)第206章 海上擴張(五)第414章 全面整治(六)第423章 大殖民時代(四)第331章 心黑手狠(十八)第213章 海上擴張(十二)第204章 海上擴張(下)第440章 科技輸出(中)第441章 科技輸出(下)第139章 因勢利導(十六)第159章 明鏡是非(十五)第1章 捅破天第132章 因勢利導(九)第171章 明鏡是非(二十七)第466章 捨得(上)第170章 明鏡是非(二十六)第38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四)第270章 江南一夢(上)第209章 海上擴張(八)第214章 海上擴張(十三)第489章 捨得(二十四)第482章 捨得擼第57章 俠之大者第243章 拉鋸戰(四)第423章 大殖民時代(四)第199章 文化擴張(十三)第365章 城下之盟第496章 捨得(三十一)第437章 新概念戰爭(五)第212章 海上擴張(十一)第38章 顯擺第118章 高爐鍊鐵第89章 放長線禍皇明第308章 南巡第283章 暗流涌動(四)第183章 狼性(四)第62章 鏖戰(五)第123章 休妻再娶(下)第488章 捨得(二十三)第182章 狼性(下)第386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六)
第460章 大華夢(九)第159章 明鏡是非(十五)第11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255章 拉鋸戰(十六)第88章 商隊南下第131章 因勢利導(八)第453章 大華夢(中)第245章 拉鋸戰(六)第268章 征服者(上)第60章 鏖戰(下)第142章 因勢利導(十九)第136章 因勢利導(十三)第214章 海上擴張(十三)第66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第292章 大修鐵路下第347章 縱橫捭闔(六)第130章 因勢利導(七)第464章 大華夢(十二)第320章 心黑手狠(七)第372章 陳綱立紀(七)第460章 大華夢(九)第455章 大華夢(四)第297章 輔路四第219章 凱旋第479章 捨得(十四)第346章 縱橫捭闔(五)第153章 明鏡是非(九)第222章 陸上擴張(下)第272章 開發遼東第167章 明鏡是非(二十三)第339章 挑事(上)第84章 持久戰(十八)第245章 拉鋸戰(六)第81章 持久戰(十五)第3章 黑龍王的屁股碰得?碰不得?第13章 心理戰第153章 明鏡是非(九)第242章 拉鋸戰(下)第79章 持久戰(十三)第320章 心黑手狠(七)第211章 陸上擴張中第344章 縱橫捭闔(下)第145章 明鏡是非(上)第151章 明鏡是非(七)第76章 持久戰(十)第394章 定鼎六第251章 拉鋸戰(十二)第118章 高爐鍊鐵第195章 文化擴張(九)第28章 滑如油第185章 亡國亡天下第161章 明鏡是非(十七)第440章 科技輸出(中)第213章 海上擴張(十二)第14章 立功期賞第268章 征服者(上)第162章 明鏡是非(十八)第228章 陸上擴張(九)第267章 先手與先機(六)第206章 海上擴張(五)第414章 全面整治(六)第423章 大殖民時代(四)第331章 心黑手狠(十八)第213章 海上擴張(十二)第204章 海上擴張(下)第440章 科技輸出(中)第441章 科技輸出(下)第139章 因勢利導(十六)第159章 明鏡是非(十五)第1章 捅破天第132章 因勢利導(九)第171章 明鏡是非(二十七)第466章 捨得(上)第170章 明鏡是非(二十六)第38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四)第270章 江南一夢(上)第209章 海上擴張(八)第214章 海上擴張(十三)第489章 捨得(二十四)第482章 捨得擼第57章 俠之大者第243章 拉鋸戰(四)第423章 大殖民時代(四)第199章 文化擴張(十三)第365章 城下之盟第496章 捨得(三十一)第437章 新概念戰爭(五)第212章 海上擴張(十一)第38章 顯擺第118章 高爐鍊鐵第89章 放長線禍皇明第308章 南巡第283章 暗流涌動(四)第183章 狼性(四)第62章 鏖戰(五)第123章 休妻再娶(下)第488章 捨得(二十三)第182章 狼性(下)第386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