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騎虎難下

“那些個人,好了沒有。”徐輝祖向軍師問道,此時他已經讓軍隊後撤二十幾裡,而在沒有弄清那十幾人爲什麼會大笑不止,爲什麼派去的一萬來人皆被俘虜等問題之前,他是不敢再集兵進攻北平城了。

再說了,現在軍隊人心惶惶,都說北平城內有鬼,哪裡還敢作戰,強行派他們上陣也是給人家送俘虜而已。

“公爺,恕小的們見少識淺,不知他們中了什麼毒,所以無從解之,只得用麻藥使他們暫時暈睡,只望他們一覺醒來能恢復清醒。”軍醫一臉無奈,其實他們真是束手無策,因爲這些人中的不是毒,而是笑氣。

所謂的笑氣,就是一氧化二氮,由硝酸氨加熱分解而得,原理說起來容易,不過除了萬磊之外,估計當世還沒人弄得出來,因爲硝酸氨非常難得,因爲它的原料中的氨氣和硝酸都是非常難製取的。

而且吸入的濃度足夠高的笑氣才能讓人發笑,所以,萬磊弄的這一些,只夠讓十幾個人沒完沒了地笑。如果不是笑氣難製取,他早就弄出來當化學武器用了。在戰場上投入數百立方的笑氣,足夠讓上萬人因爲大笑而喪失戰鬥力。

當然,笑氣的實戰效果還是不如催淚彈的,只不過中原還沒有辣椒出產,不然提純出辣椒鹼來做成催淚彈,放敵陣一扔,那真是橫掃千軍啊,後世政府都是用這些玩意驅散百姓的。

很顯然,徐輝祖不知道笑氣是什麼玩意兒,更不明白它爲什麼能讓人發笑,不過有一點是知道的,如果不找到原因和破解北平城這個殺手鐗的辦法,派再多的人去攻北平,那都是一場“大笑”而已,本着這一點認識,他一邊催軍醫早點弄清笑因,一邊讓軍隊退去順天府地界,免得又起不必要的摩擦。

朝廷軍再次撤退,徐輝祖手下那幫本來還意氣風發的幕僚會一個個變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剛開始的時候,那些將領說起北平軍有多邪,他們不信,現在他們不得不信了,派去的一萬人被人包了餃子不說,還被人家結結實實地玩了一把城火戲衆兵。

這還不算,因爲偷襲不成,強攻又無果,現在主動權完全回到了北平軍的手上,如果北平軍一氣之下公然造反,那燕雲一帶立馬就是雞飛狗跳。如果想讓北平軍不造反,那就給倒陪二十幾萬石糧食給人家,這一次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窩囊到家了。

一行數萬人默默地行出了數十里,終於出了順天府地界,這個時候,那十幾個“笑”爺終於醒了,還好,他們除了感覺有些頭疼之外,沒“被”笑傻。徐輝祖馬上讓人把他們帶進來,問明北平城內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

“公爺,小的,小的們昨夜進城之時,每人都被北平軍硬灌了一碗酒,進城沒多久就覺得頭暈眼花,後來還被人打暈了,今個早上醒來,發現大夥都被捆在一片空地上,後來又有人把小的拉出來,硬是拿一個豬膀捂住小的鼻子,一會的功夫,小的就開始狂笑,想停也停不下來。”一個小兵低聲講述自己的悲慘遭遇,他是昨夜運糧進城的糧夫之一,他算是運氣好的了,因爲被放了出來,雖然“被”笑到半死不活。

徐輝祖又問過其他“笑爺”,發現他們所說的都是大同小異,喝了一碗酒就被醉了,然後被打暈,最後吸了豬膀一會,就狂笑不止。在場的軍醫們還是一頭霧水,一軍醫道:“喝一碗酒就醉,這說明酒里加有蒙汗藥,至於聞豬膀就能讓人發笑?在下真的沒聽說過。”

軍醫的話剛說完,那幾個“笑爺”就不服氣了,反駁道:“那酒裡面肯定是沒加蒙汗藥的,因爲那些強拉小的們喝酒的人也喝過那些酒的,他們喝了幾碗都沒事,小的們這纔敢喝的。”

徐輝祖不管那些小兵是解釋還是掩飾,一揮手讓軍醫和小兵都退下,只留下謀士和部將,這才問道:“各位以爲如何。”

“公爺,事情已然明瞭,北平城內並非有鬼,而是有人裝神弄鬼,咱們只要不去碰北平城內酒水飯食,就不用怕他們搞鬼。”一個文官道。

“楊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次北平軍只用迷.藥而沒用火攻,又不殺俘虜,想來是他們不想過分與朝廷爲敵,所以手下留情,只給朝廷一個下馬威。若是再有下一次,他們恐怕會動用得可怕的武器,到時侯只怕有去無回。”一個參將道。

“李將軍說得對,北平軍或已料到我們要對北平用兵,卻不調兵回防,想必城內真有殺手鐗,所以有恃無恐。公爺,卑職以爲,在沒弄清北平軍的底細之前,切莫再對北平用兵,以免再有無謂的傷亡。”一個偏將道。

“劉將軍所言甚是,還請公爺三思。”衆部將出列,顯然,他們無心再戰了。

“公爺,近萬俘虜落是北平軍手中,我軍計劃定已被其審知。現已成騎虎之勢,若不集中重兵出擊,打蛇不死只怕後患無窮。”那個姓楊的文官又道。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之理本公豈能不知,只是我軍要鎮守燕山一線,又要防衛山海關一線,若是調集重兵進攻北平,燕叛軍定伺機南下,我軍將陷入腹背受敵之困境,若是山海關失守,中原無險可守,勢危矣。”徐輝祖皺眉道,他不是不想調大軍攻北平,實在是處處受敵,有兵也沒法調,而手上這支七萬人的騎兵,還是用來救急的,若是在北平城拼光了,那就更加捉襟見肘。

“公爺,北平軍見我軍對其用兵,定生反意,現已圖窮匕現,今日不反明日亦反。所謂攘外必先安內,與其任由其坐大,何不冒險集重兵,一舉殲滅之。一旦掃平北平軍,哪怕山海關失守,我軍亦可集重兵重奪之。”又一謀士道。

“劉先生,您說得倒輕巧,北平城易守難攻,就算我軍四十萬軍隊集中攻之,亦足守數月。而北平軍被困,定不會坐以待弊,其一旦倒戈,開關放韃靼南下,就算我四十萬大軍能攻下北平,也是守不住,徒給韃靼做嫁衣而已。”姓楊的偏將道。

“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集兵攻北平是下下之策,不可爲之。”李參將道。

“李將軍所言差矣,若是北平軍有心造反,不論我軍攻不攻北平,他們都會引敵入冦,既然已騎虎難下,我軍更當先發制人,以免腹背受敵。”楊文官立馬針鋒相對。

“楊大人未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北平軍雖然桀驁不馴,卻也還有忠義之心,深明華夷之辯。此次對我軍手下留情,足可其並無造反之心,若不是被逼無奈,他們是不會公然引敵入冦的。”李參將道。

“他們並非手下留情,而是想迷惑我軍,爭取時間準備造反。”楊文官馬上反駁。

“被人當賊一般防着,換了是本將,也被逼造反。所謂兄弟隙於牆,外禦其侮。我軍本與北平軍相安無事,之所以有今日之危局,全系李貫之流的挑撥離間,公爺當嚴懲此人,與北平軍重修舊好,共御外敵,方爲上策。”李參將道。

“正是,我軍與北平軍本不必刀兵相向,只因李貫那廝無事生非,還請公爺奏明聖上,重懲之。”衆將把槍口對準了搞事的李貫。

當然,衆將此舉也是有私心的,本來他們跟這個李御使就不對眼,因爲這個李御使經常對他們指手劃腳,動不動還上書彈劾他們,壓得他們擡不起頭來,冒功領賞吃空額都不敢幹了。現在他們有機會了,不瘋狂反擊纔怪。

這場本來是商定對敵之策的敵前會議,卻演變成了文官武將的“辯論會”,非但沒議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和略,反倒是自己先亂起來了,眼目的地着兩邊搞起了政治攻擊,徐輝祖好一陣頭疼,狂拍桌子讓下面的人都住嘴。

其實,徐輝祖也不喜歡那些指手劃腳的文官,可是現在朝廷內文官一支獨大,皇帝又只信用文官,爲了好辦事,徐輝祖有時候也不得不向文官勢力妥協。當然,妥協的前提是不損害勳貴集團的利益。

現在兩邊又鬧起來,徐輝祖更是心煩無比,如果按照部將的說法,上書請求嚴懲李貫,且不論這種上書皇帝會不會同意,就說李貫這個人,他雖然眼高手低,卻是帝師方孝儒的門生,徐輝祖可不想爲了這麼一個渾人跟方帝師鬧疆。但是如果不按部將的說法,那就是離心離德,他雖然是第一公爵,不過再紅的花也是要有綠葉相襯的。

既然兩邊都不想得罪,徐輝祖只得一揮手,讓文官們先退下,獨留部將下來做思想工作。在管人這一點上,他還真有點佩服萬磊,因爲萬磊站在幕後,卻能把北平城搞成鐵板一塊,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也不管朝廷威逼還是利誘,鮮有當叛徒的,都不知萬小子給部下吃了什麼**藥。

其實,萬磊沒給人吃什麼藥,只是給部下足夠多的尊重和足夠多的利益而已。在順天府,不管是當官還是當將,俸祿都是很高的,每月給四石米的同時,還按級別發五兩到五十兩不等的官俸。就連當個小兵,也是吃白飯拿軍餉。

這還不算,萬磊還把順天府的土地都給分了,不管官兵民,每人二十畝地白拿,還幾十年不用交稅,又不用出役,要不是四周有強敵環伺,順天府就是傳說中的世外桃源。這種好日子,府民們誰不珍惜啊,誰敢進攻北平,他們就跟誰急。

一通連騙帶蒙把朝廷軍“趕走”之後,萬磊也把軍政議三方的代表集中起來,議定近期內要不要起兵。三方代表經過激烈的討論,並在萬磊的主持下進行了投票,最後還是萬磊的提議得到了通過,那就是先耗着,朝廷軍不動,北平軍也不動。

當然,不動不等於坐以待斃,一方面,軍方抓緊時間練兵,特別是騎射訓練,力爭早日帶出一支可以野戰的騎兵;一方面,再派出使者,與北元加強溝通,爭取建立一個“戰略同盟”關係,即順天府再次大幅降低鹽鐵的價格,以換取北元的軍事互信和互助;另一方面,加快鍊鐵廠和煉焦廠的建設,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造出火藥和大炮,用以加強北平城的守衛。

與其同時,生產也是不能落下的,萬磊把生產石蠟的工藝技術轉賣給趙鴻儒,讓他加快油井的開發力度,並生產出石蠟批發給城內的百姓,百姓們拿到石蠟之後,裹上編好的棉芯,再轉手出賣,這就有了工作和收入,城內的閒人少了,也就沒人搗亂。

只是這一樣一來,萬磊本人又損失了一大把利益,不過爲了北平城的安定團結,這也顧不得了。

ps:河蟹無罪,怎麼“迷.藥”兩字都被和呢?

第233章 融合(四)第116章 騎虎難下第489章 捨得(二十四)第47章 前哨戰(上)第202章 海上擴張(上)第351章 縱橫捭闔(十)第88章 商隊南下第383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下)第34章 死理第367章 陳綱立紀(中)第402章 經略江南(中)第148章 明鏡是非(四)第466章 捨得(上)第421章 大殖民時代(中)第155章 明鏡是非(十一)第352章 縱橫捭闔(十一)第326章 心黑手狠(十三)第179章 不差錢第164章 明鏡是非(二十)第263章 先手與先機(中)第493章 捨得(二十八)第111章 家天下與黨閥天下第334章 爲人做嫁裝(中)第501章 華夏聯盟(上)第52章 整軍備戰第368章 陳綱立紀(下)第87章 燕商會第97章 大法師第106章 赴會第261章 戰火連天(下)第296章 輔路下第333章 爲人做嫁裝(上)第393章 定鼎五第122章 休妻再娶(中)第156章 明鏡是非(十二)第433章 新概念戰爭(上)第348章 縱橫捭闔(七)第308章 南巡第274章 銅錢銅錢(下)第491章 捨得(二十六)第209章 海上擴張(八)第249章 拉鋸戰(十)第127章 因勢利導(四)第114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第137章 因勢利導(十四)第468章 捨得(下)第393章 定鼎五第433章 新概念戰爭(上)第176章 明鏡是非(三十二)第118章 高爐鍊鐵第167章 明鏡是非(二十三)第94章 草創第95章 內王外聖第75章 持久戰(九)第70章 持久戰(四)第136章 因勢利導(十三)第467章 捨得(中)第258章 戰火連天(上)第312章 議和四第177章 福船(上)第269章 征服者(下)第178章 福船(下)第330章 心黑手狠(十七)第254章 拉鋸戰(十五)第228章 陸上擴張(九)第463章 大華夢(十一)第50章 亂者當斬第230章 融合(上)第471章 捨得(六)第43章 尊師重教第456章 大華夢(五)第478章 捨得(十三)第19章 錦衣衛第388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八)第19章 錦衣衛第126章 因勢利導(下)第169章 明鏡是非(二十五)第246章 拉鋸戰(七)第110章 先機與先手第332章 心黑手狠(十九)第262章 先手與先機(上)第236章 融合(七)第273章 銅錢銅錢(上)第304章 輔路十一第268章 征服者(上)第453章 大華夢(中)第281章 暗流涌動(中)第336章 積極備戰第427章 標準化(上)第69章 持久戰(下)第323章 心黑手狠(十)第203章 海上擴張(中)第198章 文化擴張(十二)第92章 客隨主便第239章 融合(十)第151章 明鏡是非(七)第24章 是禍躲不過第498章 捨得(三十三)第425章 大殖民時代(六)第123章 休妻再娶(下)
第233章 融合(四)第116章 騎虎難下第489章 捨得(二十四)第47章 前哨戰(上)第202章 海上擴張(上)第351章 縱橫捭闔(十)第88章 商隊南下第383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下)第34章 死理第367章 陳綱立紀(中)第402章 經略江南(中)第148章 明鏡是非(四)第466章 捨得(上)第421章 大殖民時代(中)第155章 明鏡是非(十一)第352章 縱橫捭闔(十一)第326章 心黑手狠(十三)第179章 不差錢第164章 明鏡是非(二十)第263章 先手與先機(中)第493章 捨得(二十八)第111章 家天下與黨閥天下第334章 爲人做嫁裝(中)第501章 華夏聯盟(上)第52章 整軍備戰第368章 陳綱立紀(下)第87章 燕商會第97章 大法師第106章 赴會第261章 戰火連天(下)第296章 輔路下第333章 爲人做嫁裝(上)第393章 定鼎五第122章 休妻再娶(中)第156章 明鏡是非(十二)第433章 新概念戰爭(上)第348章 縱橫捭闔(七)第308章 南巡第274章 銅錢銅錢(下)第491章 捨得(二十六)第209章 海上擴張(八)第249章 拉鋸戰(十)第127章 因勢利導(四)第114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第137章 因勢利導(十四)第468章 捨得(下)第393章 定鼎五第433章 新概念戰爭(上)第176章 明鏡是非(三十二)第118章 高爐鍊鐵第167章 明鏡是非(二十三)第94章 草創第95章 內王外聖第75章 持久戰(九)第70章 持久戰(四)第136章 因勢利導(十三)第467章 捨得(中)第258章 戰火連天(上)第312章 議和四第177章 福船(上)第269章 征服者(下)第178章 福船(下)第330章 心黑手狠(十七)第254章 拉鋸戰(十五)第228章 陸上擴張(九)第463章 大華夢(十一)第50章 亂者當斬第230章 融合(上)第471章 捨得(六)第43章 尊師重教第456章 大華夢(五)第478章 捨得(十三)第19章 錦衣衛第388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八)第19章 錦衣衛第126章 因勢利導(下)第169章 明鏡是非(二十五)第246章 拉鋸戰(七)第110章 先機與先手第332章 心黑手狠(十九)第262章 先手與先機(上)第236章 融合(七)第273章 銅錢銅錢(上)第304章 輔路十一第268章 征服者(上)第453章 大華夢(中)第281章 暗流涌動(中)第336章 積極備戰第427章 標準化(上)第69章 持久戰(下)第323章 心黑手狠(十)第203章 海上擴張(中)第198章 文化擴張(十二)第92章 客隨主便第239章 融合(十)第151章 明鏡是非(七)第24章 是禍躲不過第498章 捨得(三十三)第425章 大殖民時代(六)第123章 休妻再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