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銅錢銅錢(上)

倭國,與明朝一衣帶水,不過這個國家一直不太消停。由於天皇大權旁落,倭國進入了幕府統治時期,在元末明初這一段時間裡,這個彈丸之地分裂爲南北兩朝,並且爆發了長達五十多年的南北朝戰爭,史稱一天二帝南北京。

一直到十年前,北朝的徵夷大將軍足利義滿逼降了南朝的後龜山天皇,結束了割據戰爭,倭國名義上統一,倭國進入了室町幕府時代。建文三年,也就是去年,足利義慢遣使赴明,在國書中奉明爲正朔,稱臣納貢,並得到了日本國王的冊封,倭國從此正式成爲明朝的屬國。

此時的足利義滿雖然已經出家爲僧,不過實權依舊在他的手中,他一統倭國之後,開始對中國感興趣,喜好收集中國的珍寶、書畫。所謂上行下效,倭國上下對明朝的商品和銅錢也是十分渴求的。

不過這也難怪,倭國除了火山多之外,幾乎什麼都缺,絲綢茶葉瓷器等高端消費品更是奇缺,甚至於市面上流通的銅錢都不是自己鑄的,所以對明朝的銅錢也是非常渴求。

其實,自從宋朝開始,中原王朝就開始實行禁銅令,即禁止銅料運送到國外,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茶馬法,即以茶換取藩國供馬,以防止銅進入敵國,嚴防敵國用以鑄造兵器危害到中原。

當然,禁銅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原不但缺少金銀,連銅也缺,有的王朝甚至用容易生鏽的鐵來鑄錢充數。正是因爲貨幣流通量不足,那就是通貨緊縮,嚴重不利於經濟的發展。明王朝建立之後,沿宋制,厲行禁銅令。

所謂物以稀爲貴,明朝鑄行的銅錢質量好,國家富強信用有保證,對於海外小國而言,這就是保值增值的堅挺貨幣。

然而,這些小國相比於明朝,要麼就是缺少銅儲備,要麼就是鑄造工藝太落後,鑄錢對他們來說太高端了,玩不轉,還不如直接與明朝進口銅錢來得實在,就像後世國家大量持有美元作爲外匯儲備一樣。

倭國倒也有銅礦,只可惜,開採工藝和冶煉工藝太落後,用來鑄銅代價太高,遠不如從明朝進口來得實在。在洪武年間,倭國與明朝的關係惡化,封貢貿易被叫停,倭國不是派人來搶,就是通過朝鮮這個中間商,倒也從明朝這邊弄去了很多銅錢。

到了建文朝,明倭好不容易纔恢復了封貢關係。只可惜,時局變化得太快,明朝那邊發生了叛亂,明朝的前途不看好,所以倭國方面急須另找更粗壯的大腿來抱。這不,受北平軍海軍保護的大型商隊主動出現在倭國的北九洲島海岸,就引來了很多大名,最後連足利義滿也驚動了,不但派人前來接待,還派出使者,跟着來訪北平城。

當然,倭國之所以這麼老實,沒有當場殺人劫財,是因爲那幾支滿是黑洞洞的炮口的戰船把他們給嚇住了。面對如此強大的海上力量,倭國人再次秉承欺軟怕硬的傳統,不敢再打這支商隊的主意。

在對外貿易上,以趙鴻儒爲首的海商們是秉持無商不奸的優良傳統的,布匹蠟燭陶瓷玻璃化妝品等等二十多船的商品,全部以拍賣的形式出售,價高者得,什麼厚望薄來,見鬼去吧。

當然,商品的價格再高,倭國的那些大名和富商都是照單全收,因爲用來交換的銀子對他們來說,不是什麼稀罕物。那些精美的毛布棉布,新奇的玻璃鏡子,濃香的化妝品,精緻的陶瓷,稀缺的蠟燭,都是他們渴望擁有的,就連商隊帶去的少量銅錢,也被他們擡價搶購一空。

短短的一個月時間不到,二十多船商品全部傾銷一空,換得足足八十萬兩白銀,除去成本,淨掙五十萬兩。按照事先約定好的分成,政府和海商各得一半,所以,順天府一次淨收二十五萬兩銀子。

嚐到了巨利的甜頭,海商們個個躍躍欲試。爲了避免惡性競爭,保證長遠利益,在萬磊的牽頭下,以燕商會爲主的商人們聯合組建了華遠公司,以後一切海外貿易皆由此公司壟斷,而北平軍佔有一半股份,另一半股份讓商人出資認購。

股權剛剛發售,就被富商們搶購一空,就連萬磊本人,也只得到了百分之二的股權而已。不過,萬磊還是憑藉個人威望和權勢穩坐住華遠公司董事長的位子。

當然,他是不管公司的日常動作的,只是幕後操控,真正負責公司日常事務的是劉文宗,他是海軍司令劉文秀的堂兄,爲人精明幹練,又有堂弟的關係,由他管海上貿易,肯定是財源滾滾,大家管好帳目,之後就是坐等分紅了。

在組建公司的同時,萬磊也抽時間接見了倭國來的使團。來使一共有十人,領隊的一個是和尚,法號祖阿;一個大名,叫肥富,名字起得俗,人也長得超俗,就差在額頭上寫一個錢字了。

之所以派一個和尚來當使臣,這跟倭國的傳統有關。在倭國,和尚是一個不高尚但是很高貴的職業。甚至上至天皇,下至幕府大將軍,很多厭倦了權力鬥爭的,都會選擇出家爲僧,一般人想出家還出不了。

在倭國,戒律森嚴的寺廟是少數,比如唐招提寺的和尚,繼承了鑑真和尚律宗的根本,和中土的傳統和尚沒有什麼兩樣。不過倭國大部分和尚戒律不禁,可以吃肉,可以娶妻生子,甚至還可以從政從商。總之,他們小日子過得很滋潤。

倭國的和尚之所以地位高,也不是沒來由的,倭國這種化外之地,大部分人是不識字的,下層百姓連名字都不配有。那些天天誦經禮佛的和尚,就是高級知識分子了,受統治者賞識重用也是正常。

另外,在倭國識得漢字會說漢語的,只有少數幾個古寺的和尚,這些人可金貴得很。要跟中原王朝打交道,當然要派出知書答禮的人,免得失禮於人,這些大和尚就成了不二人選。

不過,祖阿和尚倒也非常知禮數,來見萬磊之時,居然行起了三拜九叩禮,儼然把萬磊當成是皇帝來拜了。如果換了是一般人,萬磊肯定不受此禮,不過倭人不在一般人之列。

行完禮之後,肥富就直接送上一套武士刀當做禮物。這一套武士刀分長中短三把,刀鞘和刀柄都裝飾的十分華麗,賣相不錯。武士刀的盛名在外,萬磊好奇地拿過那把最長的太刀,抽刀出鞘,寒光照人。在手上掂量了一下,倒也十分稱手,確是一把好刀。

不過,當萬磊的眼睛落到刀背上時,卻搖頭了,因爲刀背上刻着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九個字。

萬公子,此刀乃我國良將所鑄,刀名斷玉,是不可多得之名刀,特獻於公子。祖阿和尚見萬磊的臉色陰晴不定,就低聲解釋道。

刀是不錯,不過上面的字刻錯了。萬磊隨有將刀歸鞘,搖頭怒道:不懂就不要學人家將懂嘛,這刻錯字的刀拿來給我用,這不是成心要看我出醜嗎?!

萬公子息怒,萬公子請息怒,不知何字刻錯了?祖阿和尚惶恐不已地問道。

這九字祝語,出自《抱朴子》,原文爲: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闢。要道不煩,此之謂也。刀上所刻之祝語,後兩字錯了,其意大謬矣。站在鐵鉉身邊協助接待的楊士奇搖頭道。

楊士奇本來是降官,不久前被萬磊收服的。不過這傢伙倒也識趣,來北平城才幾個月,就主動跟鐵鉉合作,鐵鉉見他爲人精明幹練,平時帶着身邊,充當參謀。當然,他也就能接觸一些政務,幫忙出些主意,真正的軍國大事還輪不到他過問。

哦,看來是工匠們搞錯了,真是抱歉,失禮,太失禮了。祖阿和尚忙道。

算了,刻錯幾個字而已,算不得什麼。這刀你們帶回去吧,我用不上。萬磊擺擺手,他之所以挑刺,是在明示來使:老子不是好糊弄的,在老子面前最好老實點,別耍滑頭。

公子大人大量,有王者風範,鄙人佩服,佩服。送出去的禮被退回,肥富卻沒法發作,只能訕訕地陪笑道。

廢話少說,談正事吧。你們不遠萬里前來,肯定是有所求吧。萬磊一擺手,不再跟這些人廢話。

公子真是明見萬里,我等奉大將軍之命來朝,一是爲睹公子之風采,二是商定封貢貿易一事。祖阿和尚道。

封貢貿易?萬磊搖搖頭,笑道:我們不是大明朝,不搞封貢貿易。

不搞封貢貿易,那...祖阿和尚有些急了,他真怕萬磊因爲這刀刻錯字的小事,一口斷絕了與倭國的貿易關係。

我們打開門做生意,只講究誠信二字,我們不封你們,你們也不用貢我們,大家公平交易就好。萬磊嘴上這麼說着,不過心裡卻是切地一聲。

封貢?老古董了,早就過時了!老子很快就讓你們明白什麼叫高層次,老子擺明了要剝削你們,你們也不知道怎麼吃的虧。

公平交易?肥富聽到這,雙眼就開始放光,由衷地讚道:公子果然非凡人,氣度如此宏大,以德服遠人,古之聖人也不過如此啊。

少拍馬屁,說吧,你們大將軍想從我們這裡得到什麼?萬磊一擺手,正色問道。

其實,他也猜到倭國大將軍想要什麼,那就是錢。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人活一世,錢權二字。是也!倭國大將軍一統倭國,權力已經有了,現在不就圖個錢嗎?

公子果真直爽,我們大將軍聽說公子能鑄銅錢,所以想...肥富那張肥臉上流露出諂媚的笑,怎麼看怎麼噁心。

想要銅錢,成啊。不過,我們手上的銅錢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你們得用等價的東西來換才行。萬磊道。

能換就好,能換就好啊。肥富臉上的笑意更濃了,問道:不知公子想要什麼?

當然是銀子了,白花花的銀子,那是我的最愛啊。萬磊也裝出一副十分市儈的樣子,又笑道:當然,質優的武士刀,我們北平軍也是需要的。

銀子和武士刀,這些都是我們日本國之特產,多多地有啊。公子如此體察我國之國情,果然誠待天下,德服遠人啊。肥富更是大喜,不過最後還是不無擔心地問道:那多少銀子才能換一貫銅錢呢?

萬磊微微一笑,道:我聽說你們國內銀賤錢貴,一兩銀子只能換三百錢。這樣吧,我也不讓你們將軍吃虧,一兩銀子換四百錢吧,讓你們多少也掙一些。不過,我可說好了,我給你們的銅錢是真銅鑄就,你們給我的銀子也得是純銀,可不能以假充真。

那是自然,公子如此慷慨仁義,我們怎敢摻假?請公子放心,保證錠錠真銀,不敢有一絲摻假。肥富忙拍胸口保證,心裡更是樂開了花,其實萬磊給出的條款比他主子給他的底價高多了,這一筆生意談成了,他就發達了。

這樣吧,我們先準備一千萬錢,你們準備二萬五千兩銀子,九月內兩邊交清,可好?萬磊笑問道。

好,這真是太好了,公子果然爽快。不過,公子能不能多鑄些?我國銅錢太少,百姓生活艱難啊。肥富舔着臉道。

那就兩千萬錢,你們準備五萬兩銀子吧。萬磊還是一臉呵呵笑,不過他的笑容後面,早就藏有一把刀,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

能不能再加一千萬錢?我們願意用八萬兩銀子來交換。肥富還是不知足,當然了,他並不知道,一個潘多拉的盒子已經被他打開了。

好吧,那就是三千萬錢,換八萬兩銀子,依舊是九月之前交清。萬磊笑得很開心,非常的開心。

第272章 開發遼東第455章 大華夢(四)第262章 先手與先機(上)第165章 明鏡是非(二十一)第480章 捨得(十五)第484章 捨得(十九)第458章 大華夢(七)第97章 大法師第503章 華夏聯盟(下)第31章 多事之冬第411章 全面整治(下)第1章 捅破天第9章 玩火(上)第126章 因勢利導(下)第472章 捨得(七)第213章 海上擴張(十二)第323章 心黑手狠(十)第388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八)第165章 明鏡是非(二十一)第414章 全面整治(六)第459章 大華夢(八)第26章 錦衣衛的魚餌誰敢動第121章 休妻再娶(上)第140章 因勢利導(十七)第48章 前哨戰(下)第402章 經略江南(中)第89章 放長線禍皇明第339章 挑事(上)第11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462章 大華夢(十一)第93章 公民與居民第444章 大選年(下)第484章 捨得(十九)第376章 陳綱立紀(十一)第388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八)第428章 標準化(下)第414章 全面整治(六)第268章 征服者(上)第309章 和議上第460章 大華夢(九)第25章 買個女人來補禍第313章 北進運動第467章 捨得(中)第444章 大選年(下)第370章 陳綱立紀(五)第190章 文化擴張(四)第22章 技術出讓第54章 銅牆鐵壁第39章 再顯擺第496章 捨得(三十一)第214章 海上擴張(十三)第376章 陳綱立紀(十一)第172章 明鏡是非(二十八)第151章 明鏡是非(七)第213章 海上擴張(十二)第480章 捨得(十五)第172章 明鏡是非(二十八)第418章 全面整治(十)第214章 海上擴張(十三)第342章 縱橫捭闔(上)第461章 大華夢(十)第121章 休妻再娶(上)第111章 家天下與黨閥天下第405章 經略江南(五)第286章 暗流涌動(七)第472章 捨得(七)第167章 明鏡是非(二十三)第190章 文化擴張(四)第419章 全面整治(十一)第496章 捨得(三十一)第396章 定鼎(八)第191章 文化擴張(五)第30章 安全保障第300章 輔路七第120章 新婚燕爾第217章 海上擴張(十六)第140章 因勢利導(十七)第56章 三大紀律(下)第472章 捨得(七)第235章 融合(六)第461章 大華夢(十)第156章 明鏡是非(十二)第448章 石油大開發(中)第38章 顯擺第482章 捨得擼第116章 騎虎難下第2章 掏穿地第393章 定鼎五第132章 因勢利導(九)第490章 捨得(二十五)第145章 明鏡是非(上)第267章 先手與先機(六)第54章 銅牆鐵壁第457章 大華夢(六)第348章 縱橫捭闔(七)第426章 大殖民時代(七)第503章 華夏聯盟(下)第219章 凱旋第95章 內王外聖
第272章 開發遼東第455章 大華夢(四)第262章 先手與先機(上)第165章 明鏡是非(二十一)第480章 捨得(十五)第484章 捨得(十九)第458章 大華夢(七)第97章 大法師第503章 華夏聯盟(下)第31章 多事之冬第411章 全面整治(下)第1章 捅破天第9章 玩火(上)第126章 因勢利導(下)第472章 捨得(七)第213章 海上擴張(十二)第323章 心黑手狠(十)第388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八)第165章 明鏡是非(二十一)第414章 全面整治(六)第459章 大華夢(八)第26章 錦衣衛的魚餌誰敢動第121章 休妻再娶(上)第140章 因勢利導(十七)第48章 前哨戰(下)第402章 經略江南(中)第89章 放長線禍皇明第339章 挑事(上)第11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462章 大華夢(十一)第93章 公民與居民第444章 大選年(下)第484章 捨得(十九)第376章 陳綱立紀(十一)第388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八)第428章 標準化(下)第414章 全面整治(六)第268章 征服者(上)第309章 和議上第460章 大華夢(九)第25章 買個女人來補禍第313章 北進運動第467章 捨得(中)第444章 大選年(下)第370章 陳綱立紀(五)第190章 文化擴張(四)第22章 技術出讓第54章 銅牆鐵壁第39章 再顯擺第496章 捨得(三十一)第214章 海上擴張(十三)第376章 陳綱立紀(十一)第172章 明鏡是非(二十八)第151章 明鏡是非(七)第213章 海上擴張(十二)第480章 捨得(十五)第172章 明鏡是非(二十八)第418章 全面整治(十)第214章 海上擴張(十三)第342章 縱橫捭闔(上)第461章 大華夢(十)第121章 休妻再娶(上)第111章 家天下與黨閥天下第405章 經略江南(五)第286章 暗流涌動(七)第472章 捨得(七)第167章 明鏡是非(二十三)第190章 文化擴張(四)第419章 全面整治(十一)第496章 捨得(三十一)第396章 定鼎(八)第191章 文化擴張(五)第30章 安全保障第300章 輔路七第120章 新婚燕爾第217章 海上擴張(十六)第140章 因勢利導(十七)第56章 三大紀律(下)第472章 捨得(七)第235章 融合(六)第461章 大華夢(十)第156章 明鏡是非(十二)第448章 石油大開發(中)第38章 顯擺第482章 捨得擼第116章 騎虎難下第2章 掏穿地第393章 定鼎五第132章 因勢利導(九)第490章 捨得(二十五)第145章 明鏡是非(上)第267章 先手與先機(六)第54章 銅牆鐵壁第457章 大華夢(六)第348章 縱橫捭闔(七)第426章 大殖民時代(七)第503章 華夏聯盟(下)第219章 凱旋第95章 內王外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