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各懷鬼胎

沿溪流尋礦,這是一種實用的尋礦法,如按圖索驥一般簡便易行。只要在河灘上發現某種礦石,那就說明河流的上游有這種礦山,大雨的時候把礦石沖刷下來,只要沿着水流細細探訪,就能找到礦山的所在。

當然,這只是一種原始的方法,以後經驗豐富了,就能總結出各種礦藏的分佈規律以及礦山所在地的地質、水文和植被特徵,如此一來,尋礦工作就越發精細準確。

萬磊領着衆人沿溪流而上,一路劈荊斬棘,要不是這幾個“學生”都是練家子,身強體壯且吃苦耐勞,不然肯定無法勝任。查看過了幾條支流無果之後,最終在一條長滿了藤條的溪谷中發現了很多裸露的磁鐵礦石。

終於找到地了,萬磊一聲令下,衆小道就開始定點開挖,以採樣的形式預測礦藏的種類和數量,並確定是否具有開採價值。畢竟鐵礦在地表的含量豐富,礦石隨處可見,但是富礦就少之又少了,如果這只是一個貧礦或者是雜質較多的雜礦,就不具備開採價值。

一連挖了五個兩米多深的礦坑,發現泥土中有很多細細的礦砂,越是往下就越多,萬磊見狀大喜,因爲這些礦埋得淺,可以露天開採,保守估計,也有幾萬噸,足夠採用上一年半載的。

而更重要的是,這些礦都是單一的磁鐵礦,雖然參夾了很多泥沙,好在附近有溪流,可以就地洗礦選礦,這就省去了很多運力。洗好的礦再順溪流往下運,很容易就能運出山,連路都不必修。

“在四周插上木標,咱們接着前進。”眼看着太陽還高高地掛着,萬磊還沒有打道回府的意思,畢竟現在只找到了鐵礦區,而他做夢都想得到的鎢礦還沒有找到。

正當萬磊一行人在山嶺中穿梭之時,北平城迎來了一支官隊,以魏國公徐輝祖爲首,還有一衆文官武將,這些人是新派來坐鎮山海關的特派員,徐輝祖充爲鎮北將軍,負責山海關一線的防務。

由於山海關以前的遼東地區都入了燕軍之手,而朝廷國力難支,自然無法興兵收復失地,所以暫時採取守勢。而徐輝祖的任務就是守住山海關到錦州一線,慢慢地囤積軍馬糧草,以圖日後東征,一舉蕩平遼東。

朝廷之所以把開國第一公爵派來,實在是因爲朝廷內無人可派,由於連年的爭戰,特別是去年的北伐,無數將領殉國,一些如曹國公李景隆之流雖然還保有一條小命,不過已經被嚇破了膽,打死都不敢再言兵事。

朝廷無人可用,建文帝只得放權給徐輝祖,讓他總制山東和山西兩省軍政。雖然放權了,不過朝廷卻不太放心,齊黃方等人擔心北軍坐大難制,就上書建議加派文臣北上,明着說是充爲徐都督的輔臣,暗地裡卻充當眼線的作用,以防徐都督有不軌企圖。

這麼一幫不速之客前來,鐵鉉也不敢大意,馬上帶着一干新近才選出來的官員出城迎接。當然,這只不過是禮數客套,鐵鉉也沒把這些人當菜。如果他們真敢對順天府的政事指手劃腳,別說順天府一衆官員不讓,就連全府的小百姓也不讓。

“萬磊那廝呢?怎麼不見來迎接。”一見面,徐輝祖就衝鐵鉉質問道。顯然,他對數月前被北平軍脅迫一事還耿耿於懷,一肚子的氣未消。現在發現萬磊居然擺譜不來見他,這氣就更是不打一處來。

“萬磊已卸職爲民,不再過問政事,日日遊山玩水,如今更是不知雲遊到何處了。”鐵鉉睜眼說瞎話,擺明了就是欺負這些不知道內情的人。現在的萬議長是不過問治軍管民這種小事,不過大事總是他拿主意,在統籌全局的能力上,鐵鉉自認不及。

“卸職爲民?不見得吧,本公的人可是見他時時出入北平,跟你們走得很近啊。現還掛名任什麼議長一職,顯然是賊心不死。”徐輝祖可不是三歲孩子,沒被鐵鉉這一通瞎話忽悠過去。

“徐公爺您有所不知啊,所謂的議長,只不過是虛職,沒有職權,也沒有官俸的。”新任參議員趙鴻漢忙解釋道,其他參議員也是連連稱是,說議員們都是些和事佬,平時也就幹些類如勸架息訴之類的雞毛蒜皮的小事。

既然人家都如此解釋了,徐輝祖倒也沒有再深究的意思,再說了,深究也沒用,現在順天府是土司府,內部事宜朝廷都無權干涉。而順天府不是鬧天災就是鬧兵禍,不是什麼好地方,只要按住它不讓它公然造反就行了。

爲了按住順天府,徐輝祖當然有招,第一招就是經濟封鎖,自打他接手山東和山西的軍政之後,第一道命令就是讓山東和山西各州縣封鎖通往順天府的要道,嚴禁軍民和物資流入,以此卡住北平軍的咽喉,讓它乖乖聽令。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一個月來,山東的商幫就從官府的眼皮底下走私了近十萬石的糧食進入順天府,再加上一個月前萬磊搶購的那一批二十幾萬石的糧食,順天府現在糧儲充足,足夠吃到秋收。

徐輝祖聽到這個消息大爲惱火,北上的同時,隨便搞了一次嚴打,捉了一些小走私商。不過這無關痛癢,因爲這些小私商不過是些小蝦米,那些大私商該走私還走私。因爲大私商都有官家背景,勢力盤根錯節,任徐大公爺怎麼拔,也是拔不動。

走私屢禁不止,徐輝祖索性就直接找到北平來,目的當然是要挾制北平軍,讓北平城乖乖地聽指揮,別壞了大局。當然,徐輝祖可不是什麼理想主義者,更不會傻到認爲一紙詔令對北平軍有用,所有他帶來了優惠政策。

什麼優惠政策呢?直白的說就是胡蘿蔔加大棒,胡蘿蔔就是每年給軍糧十萬石,而北平軍所要付的代價是,負責防衛薊州以北自馬蘭峪到昌平以北的居庸關這幾百公里長的長城防線,嚴防外敵南侵。

好一個李代桃僵羊易牛死,用十萬石糧食就能讓北平軍爲朝廷守幾百公里的邊疆,不只是徐輝祖爲自己這個提議感到滿意,就連隨行的那些個專門挑刺找茬的文官們都覺得這個計策好,怕就怕在北平軍不上這個當。

爲此,徐輝祖還玩了一個花招,來了個生米煮成熟飯,先把順天府以北的長城一線的軍隊撤走,讓北平暴露在敵人之前。這個時候,北平軍就是不想上當也不得不上當了,因爲那可是自家的門戶。

還別說,這一招真夠狠。其實,還沒等徐輝祖發來通碟,北平軍就開始調防,六萬軍力抽出四萬北調到長城各關口接防,城內只留兩萬軍隊應急。要不是萬磊早有所料,派人出使蒙古本部,許之以互市之利,把蒙古本部穩住,不然蒙古騎兵乘虛而入,這還真是大大的不妙。

被結結實實地利用了一回,鐵鉉當然不跟徐輝祖客氣,不但馬上應承說願意聽從指揮,把糧食要下來,還一個勁地哭窮,要徐大公爺大發慈悲,每年加發十萬兩軍餉。

被人伸手要銀子,徐輝祖非但沒有生氣,心底還暗喜:不怕你鐵鉉貪心,就怕你無欲則剛,只要拿了銀子,以後北平軍敢不聽話,就卡住銀子不放,看你鐵鉉拿什麼來鎮住底下那幫兵,最後還得乖乖聽朝廷的。

當然,徐輝祖不知道的是,萬磊已經跟鐵鉉訂立了詳盡的財政計劃,以後就算不徵稅,就算沒有朝廷財政支持,照樣不會坐困。眼前財政雖然有些困難,不過用提高糧價的手段還能把赤字補平。朝廷給注資不過是額外收入,鐵鉉沒真打算靠朝廷這點銀子過日子。

雙方在“友好”的氛圍中協商妥各項事宜,拿到了糧食和銀子的鐵鉉當然不再小氣,讓下面備下盛宴款待來官,各級官員也來坐陪。宴會之初本來還一團合氣,酒過三巡之後,就有幾個小文官嘴欠,重提北平軍擁兵自重脅迫朝廷的舊事。不過鐵鉉還沒發飆,徐輝祖就先給那些不識大局的傢伙下封口令了。

“唉,順天府本爲直隸府,百姓受盡朝廷恩澤,士子們也可由科考入仕,現降爲土司府,可憐啊,那些寒窗苦讀的學子。”一個小文官嘆惜道,當然,他這並不是真爲學子叫屈,而是盡指桑罵槐之能事,罵在座的鐵鉉等人爲了一己之權勢,葬送順天府所有生員的前程。這不,他的話音未落,就引來一干同僚的附和,個個都是擊節而嘆。

鐵鉉也算是官場老江湖了,面對這種含沙射影的言論攻擊,只是聳聳肩,道:“順天府民風純樸,百姓且耕且戰,哪有時間讀書,就算上了考場,也考不過那些一心讀聖賢書的學子,所以還是不要獻醜了。”

其實,鐵鉉爲順天府以後不能參加科舉一事很是揪心,不過當他派人去清點生員秀才的時候,發現以讀書當官爲業的人不是死了就是跑了,現在順天府上下人等都是大字不識幾個,這種局面下,就算有參考的資格也沒用。

再說了,順天府百姓曾經“脅迫”過皇帝,此地的考生就算能高中,也會被朝廷壓制,官途肯定不會順暢。那些有識之士都覺得,與其到朝廷上去受人家白眼,還不如留在順天府,爲鄉親謀福利,說不定還能選上個官來噹噹。

如此輿論氛圍下,朝廷這一政治封鎖之舉也沒有引起順天府的民心動盪,反倒是讓更多年輕人堅定了投筆從戎的決心,順天府的民風只會更加彪悍,以後只會更加桀驁難馴,朝廷此舉還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好不容易找出一個可以掐架的事,卻被人家輕描談寫地一句話給駁了回來,衆文官自然很不甘心,正想再挑起爭端,徐輝祖卻一擺手,道:“本公俗務纏身,就不在北平城久留了,他日你等見到萬磊那廝,就讓他來儘速到永平府一趟。”

“這個,萬議長行蹤不定,我等也要等很久才能見到他。”趙鴻鵬也是人老成精,馬上幫萬磊找理由給推脫了。畢竟永平府是朝廷的地頭,萬議長去了,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到時候順天府就沒有主心骨了。

“哼,告訴他,沒膽來就不來!”徐輝祖一揮衣袖,離席而去。

第261章 戰火連天(下)第5章 瘋狂的裹腳第227章 陸上擴張(八)第146章 明鏡是非(中)第251章 拉鋸戰(十二)第236章 融合(七)第314章 心黑手狠上第437章 新概念戰爭(五)第161章 明鏡是非(十七)第218章 海上擴張(十七)第503章 華夏聯盟(下)第28章 滑如油第141章 因勢利導(十八)第400章 定鼎(十二)第185章 亡國亡天下第446章 大選年(五)第339章 挑事(上)第390章 定鼎(中)第130章 因勢利導(七)第170章 明鏡是非(二十六)第2章 掏穿地第365章 城下之盟第71章 持久戰(五)第177章 福船(上)第392章 定鼎四第438章 新概念戰爭(六)第339章 挑事(上)第304章 輔路十一第338章 文明化第279章 殺雞儆猴(下)第324章 心黑手狠(十一)第460章 大華夢(九)第227章 陸上擴張(八)第330章 心黑手狠(十七)第393章 定鼎五第407章 經略江南(六)第385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五)第65章 天道運數(下)第235章 融合(六)第467章 捨得(中)第213章 海上擴張(十二)第215章 海上擴張(十四)第500章 捨得(三十五)第82章 持久戰(十六)第11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242章 拉鋸戰(下)第82章 持久戰(十六)第67章 持久戰(上)第222章 陸上擴張(下)第273章 銅錢銅錢(上)第471章 捨得(六)第155章 明鏡是非(十一)第303章 輔路十第253章 拉鋸戰(十四)第199章 文化擴張(十三)第429章 經濟結構調整(上)第314章 心黑手狠上第493章 捨得(二十八)第492章 捨得(二十七)第422章 大殖民時代(下)第243章 拉鋸戰(四)第345章 縱橫捭闔(四)第374章 陳綱立紀(九)第472章 捨得(七)第430章 經濟結構調整(中)第451章 石油大開發(五)第426章 大殖民時代(七)第440章 科技輸出(中)第236章 融合(七)第68章 持久戰(中)第137章 因勢利導(十四)第16章 推銷第433章 新概念戰爭(上)第54章 銅牆鐵壁第46章 堅壁清野第125章 因勢利導(中)第173章 明鏡是非(二十九)第105章 招標開礦第153章 明鏡是非(九)第1章 捅破天第412章 全面整治(四)第306章 輔路十三第117章 大生產運動第67章 持久戰(上)第111章 家天下與黨閥天下第303章 輔路十第208章 海上擴張(七)第210章 海上擴張(九)第214章 海上擴張(十三)第290章 大修鐵路上第294章 大躍進上第332章 心黑手狠(十九)第309章 和議上第488章 捨得(二十三)第484章 捨得(十九)第433章 新概念戰爭(上)第242章 拉鋸戰(下)第481章 捨得(十六)第254章 拉鋸戰(十五)第427章 標準化(上)
第261章 戰火連天(下)第5章 瘋狂的裹腳第227章 陸上擴張(八)第146章 明鏡是非(中)第251章 拉鋸戰(十二)第236章 融合(七)第314章 心黑手狠上第437章 新概念戰爭(五)第161章 明鏡是非(十七)第218章 海上擴張(十七)第503章 華夏聯盟(下)第28章 滑如油第141章 因勢利導(十八)第400章 定鼎(十二)第185章 亡國亡天下第446章 大選年(五)第339章 挑事(上)第390章 定鼎(中)第130章 因勢利導(七)第170章 明鏡是非(二十六)第2章 掏穿地第365章 城下之盟第71章 持久戰(五)第177章 福船(上)第392章 定鼎四第438章 新概念戰爭(六)第339章 挑事(上)第304章 輔路十一第338章 文明化第279章 殺雞儆猴(下)第324章 心黑手狠(十一)第460章 大華夢(九)第227章 陸上擴張(八)第330章 心黑手狠(十七)第393章 定鼎五第407章 經略江南(六)第385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五)第65章 天道運數(下)第235章 融合(六)第467章 捨得(中)第213章 海上擴張(十二)第215章 海上擴張(十四)第500章 捨得(三十五)第82章 持久戰(十六)第11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242章 拉鋸戰(下)第82章 持久戰(十六)第67章 持久戰(上)第222章 陸上擴張(下)第273章 銅錢銅錢(上)第471章 捨得(六)第155章 明鏡是非(十一)第303章 輔路十第253章 拉鋸戰(十四)第199章 文化擴張(十三)第429章 經濟結構調整(上)第314章 心黑手狠上第493章 捨得(二十八)第492章 捨得(二十七)第422章 大殖民時代(下)第243章 拉鋸戰(四)第345章 縱橫捭闔(四)第374章 陳綱立紀(九)第472章 捨得(七)第430章 經濟結構調整(中)第451章 石油大開發(五)第426章 大殖民時代(七)第440章 科技輸出(中)第236章 融合(七)第68章 持久戰(中)第137章 因勢利導(十四)第16章 推銷第433章 新概念戰爭(上)第54章 銅牆鐵壁第46章 堅壁清野第125章 因勢利導(中)第173章 明鏡是非(二十九)第105章 招標開礦第153章 明鏡是非(九)第1章 捅破天第412章 全面整治(四)第306章 輔路十三第117章 大生產運動第67章 持久戰(上)第111章 家天下與黨閥天下第303章 輔路十第208章 海上擴張(七)第210章 海上擴張(九)第214章 海上擴張(十三)第290章 大修鐵路上第294章 大躍進上第332章 心黑手狠(十九)第309章 和議上第488章 捨得(二十三)第484章 捨得(十九)第433章 新概念戰爭(上)第242章 拉鋸戰(下)第481章 捨得(十六)第254章 拉鋸戰(十五)第427章 標準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