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師爺解夢

北平,孫殿英的寓所裡,張燈結綵,鼓樂陣陣,今日是三姨太貴子孫鵬程足月之喜,親朋好友、達官貴人絡繹不絕。喜堂裡一字排開十幾張大桌,賓朋們八八六六喝得正酣,孫殿英長袍馬褂走向大廳正中間,恭手一揖對大家說:“諸位,今日是犬子足月之喜,有這麼多叔叔伯伯嬸嬸姑姑兄長小弟姐姐妹妹來捧場,這也是犬子的福氣,大家都來了,總得見他一面吧?來,叫老三把小舅子抱來。”

三姨太款款步入喜堂,腳步輕而快,恰似舞臺上圓場的步伐,飄然而至,亭亭玉立,突然使人眼前一亮,頓時大廳裡鴉雀無聲。她穿一身桃紅軟緞緊身,披一件淺綠色的披風,綠紅相間十分合體。人們心裡說,聽說孫殿英有一位如花似玉的三姨太,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三姨太抱着孩子,在人羣的夾道走着,賓客們把看孩子的勁頭都轉到三姨太的身上,更有甚者用摸摸孩子臉蛋的手又故意在張玉娟的*上蹭。膽大者竟敢在她屁股上抓一把。玉娟是明白人,這種場合也不好發作,只好逢場作戲,報以默默一笑。這一笑又使在場者心曠神怡,齊聲誇着:“真好看,多俊氣,孫總司令好有福氣!”明着是誇孩子,暗者卻是在誇三姨太。孫殿英哪裡知道這些,只是隨着人們的誇讚朗聲大笑着。

送走衆人,孫殿英悄聲留住了謝師爺。謝師爺名明武,河南孟津人氏,50多歲,高挑挑的個子,留一幅八字鬍,說話文謅謅的,一幅文人的作派。他精通八卦,又善陰陽,是軍中廟道會的頭目,雖無軍職,深得孫殿英的器重,在這個隊伍裡也是跺跺腳地動山搖的人物。

孫殿英和師爺說着話向內宅走去,在三姨太的室外師爺止住了腳步。孫殿英拉着手說:“師爺,站住幹啥?走哇!”

謝師爺擺着手說:“使不得,使不得,夫人姨太太的房門我是不能去的,內外有別嘛!”

孫殿英粗聲說:“球哇,叫你去你就得去,要不是有關緊事,你想進恐怕還不能進哩!”

師爺答着:“如此說來可以進去?不知進內有何貴幹?”聽話音師爺不是不想進三姨太的房門,而是不敢越雷池一步。

孫殿英握着師爺的手低語說:“有人說三姨太生的這個孩子有帝王之相,你來看看我就放心啦。”

師爺“哦——”了一聲,頓時明白了老孫的意思,隨着他進入內室。三姨太正在用奶喂孩子,燈光下嫩白的**雪亮雪亮,師爺看着看着不由得心猿意馬。三姨太見有人進來,趕忙掩了衣服,遮蓋了突起的*。謝師爺的目光仍在三姨太的懷裡掃描着。丫環把茶杯遞在他的手上,熱杯一燙,他纔回過神來。

孫殿英坐下,吩咐三姨太把孩子抱過來,三姨太剛從孩子嘴裡取出**,孩子便哭起來,哭聲宏亮,聲震屋樑。謝師爺連連說:“中氣甚足,是個好兆頭。”

三姨太抱着孩子,哼着小曲,在屋裡轉了一陣,孩子不哭了。謝師爺端詳着孩子的面相口中念念有辭:“天庭飽滿,地閣方園,此乃出將入相之輩!”

孫殿英聽了此話並不滿足,又問:“從孩子的面相上看,有沒有帝王之氣?”

謝師爺又看了一陣說:“恕老兄眼拙,這帝王之氣我是看不出的。”

孫殿英仍不死心,對師爺說:“你老兄先喝口茶,看看孩子的八字再說。”

三姨太報上孩子的生辰八字,謝師爺慢慢品着茶思索着,只見他猛地一愣,直盯着三姨太豐潤的俏臉,半晌拍案而起,急匆匆在室內走了幾步,大聲呼着“妙哉,妙哉!”

孫殿英和三姨太的目光隨着師爺轉動,他們只知其妙,不知如何其妙,急得抓耳搔腮。孫殿英紅着麻臉說:“謝老哥,咋球個妙法?不說出來想急死我哩!”

謝明武轉過身來,搖頭晃腦連連說:“妙不可言,妙不可言!”到此又無下文。

孫殿英更加着急,他思謀着妙不可言,是不是孩子的命相和哪個大人物的命相一致,不可言明,莫非是和蔣介石的命相一樣?他爬在師爺的肩上,貼着耳朵對師爺說了他的想法。師爺故作姿態,搖着頭說:“非也,非也,他乃土龍之相,此乃金龍之相,不可同日而語也!”

孫殿英聽罷,越發高興,也越發着急,因爲他心裡至今仍沒個底。於是他大聲呼着:“師爺快說吧,急死俺了,說了我叫你親爹!”

師爺一愣連忙說:“司令言重了,老兄怎敢擔當得呀!”

孫殿英急得臉紅脖粗,拍着桌子說:“你小舅子說不說,不說我斃了你!”

此時謝師爺才感到司令急壞了,他坐在孫殿英和三姨太的中間,侃侃而談:“孩子的生辰八字,與昔日漢光武帝劉秀的八字別無二致,貴不可言,日後必成大器。”

孫殿英和三姨太聽了,異常興奮,誰也沒料到孩子會有如此富貴,想着想着一幅英主登極大典的景象便同時出現在二人的腦海裡。他們想得如癡如醉,連六個蒙面大漢走到身邊,他們仍未察覺。這六個蒙面人白衣白褲,臉上蒙着白頭巾,只露出一雙雙得意的眼神。一個硬梆梆的東西頂住孫殿英的後心,不用看,孫殿英知道那是手槍。白衣人喝道:“舉起手來,不準動!”

一個蒙面人奪了三姨太手中的孩子對着孫殿英說:“沒有100萬大洋,三天以後到西山領屍吧!”

老孫心裡想着,哦——綁票子,往日我對付別人的手段,今日倒讓人給暗算了。

這六個蒙面人用六把手槍對住室內的三個人,緩緩向室外退去。師爺飛步向前要奪孩子,蒙面人手起槍響,謝師爺倒在血泊中。孫殿英撲上去,破着喉嚨喊着:“師爺——”

師爺謝明武就住在孫殿英的側室,黑更半夜聽見司令這樣的叫聲,心想一定出了什麼大事,沒顧穿戴齊正,披一件大衣向司令住室走去。孫司令住室的燈亮着,兩個勤務兵正忙着打洗臉水、沖茶葉水。孫殿英見師爺進門,不覺一笑,擺手讓勤務兵退下。

師爺問:“司令這般時候喊我,一定有要事相商?”

孫殿英又是一笑說:“明武兄真是個大好人!”

師爺不解地問:“此話從何說起呢?”

孫司令擦完臉說:“咱們出去走走。”

夜深人靜,繁星滿天,風停了,天氣出奇的冷。二人在野外走着,孫殿英向謝明武說了剛纔的夢,謝明武聽罷不禁也笑了。

孫殿英忙問:“不知道這個夢主吉主兇?”

師爺思想了一陣道:“此夢主吉,而且是大吉大利。”

孫殿英又說:“你說細法一點,叫我聽聽。”

師爺說:“孩童乃小人也,有小人做祟,仕途坎坷,如今小人已去,前程無量。”

老孫說:“那些蒙面人穿着白衣裳,我總覺着不吉利。”

師爺說:“非也,白財白財,此夢主你要發大財,往後當了寧夏主席,財源旺如江河。”

“蒙面人頭戴白帽子,身穿白衣裳,我想着是不是應在這些老回回身上?”老孫仍不放心地問。

“正是應在他們身上,他們爲司令趕走了小人,是忠於司令之舉,可見這是司令入駐寧夏的先兆。”

聽了師爺的話,孫殿英安心了,細細想想師爺說得很有道理。這個司令此時的心情像喝了一杯蜜糖水那樣,一直甜到心裡。

次日清晨孫殿英率部向平羅城進發,途中有個名叫貼剛堡的村鎮,兩邊是陡立的山峰,貼剛堡位於山口之中。馬鴻宸派出一個營的兵力在這裡佈防,此處易守難攻,再多的兵力也難以施展。老回回把貼剛堡叫成鐵鋼堡,意思是這個堡子像鋼鐵一樣難以攻破。

孫殿英在望遠鏡裡看着眼前的陣地,不僅倒抽一口冷氣,如此險要的關口何時才能攻破?十萬之衆在此處耽誤久了十分不利。他回頭對師爺說:“明武兄,昨天夜裡的夢沒圓對吧,怎麼會遇上這樣的關口?”

謝明武笑着說:“古人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保一人定能奪關斬將,萬無一失。”

孫司令問:“是誰,你快說。”

師爺說:“就是前敵總指揮,一一八師師長劉月亭。”

孫司令想了想說:“恐怕不那麼容易吧?”

師爺滿有信心地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只要你以四十一軍軍長之職許之,保證馬到成功!”

此時的劉月亭雖是前敵總指揮,節制四十一軍兩個師的人馬,還只是個代軍長,並不名正言順,總指揮只不過是個虛名,打完仗就不存在了,所以他急於得到四十一軍軍長的委任。儘管如此,他還是一到貼剛堡就派出暗探,登上高峰在窺視敵軍陣地,策劃作戰方案。當他來到孫殿英面前時,一整套作戰方案已經形成了。

孫殿英見劉月亭到來,急忙迎上去,拍着劉月亭的肩膀說:“你小舅子可來了,看見沒有,眼前這塊硬骨頭,只有你才能啃得動,一天之內攻下這個堡子,四十一軍軍長就是你的了。”

司令的話說到劉月亭的心坎上,他拍拍胸口說:“只要司令說話算數,月亭就是死也要攻下這個鐵鋼堡。”

師爺趁機扇風點火:“軍中無戲言,我謝明武做保,只要攻下堡子,當即委你當軍長。”

劉月亭把頭一扭邊走邊說:“光放空屁算啥好漢,瞧我的吧!”

劉月亭自幼也是土匪出身,跟着孫殿英打過無數次惡仗,攻堅守固,都有一套辦法。他回到軍前稍事部置便命令炮兵團向守軍的馬羣位置開炮。守軍的馬羣安置在山背後的一片樹林裡,早被劉月亭的探子看在眼裡。炮彈呼嘯着,在馬羣炸開,數百匹戰馬驚慌嘶鳴。這一着首先亂了對方的軍心,他們都是騎兵,失去了馬便無法走路。戰馬有的被炸傷,大部分戰馬脫繮而逃,陣地上到處是奔跑的馬匹。馬軍也不顧堅守陣地,只顧攔馬捉馬。就在這個時候劉月亭組織了100人的敢死隊,每人一挺花機關槍猛衝上去。劉月亭赤膊上陣,帶着兩挺輕機槍在後面督戰,幾個敢死隊員稍一退卻,便被輕機槍打死在血泊中。在炮火掩護下,百十挺花機關槍噴着火舌向敵人陣地涌去,頓時對方的火力被壓住了。馬軍衝到前沿陣地,馬軍的兵士一人一把大刀與孫軍展開近戰,花機槍失去了威力。回民軍身強力壯,刀法嫺熟,敢死隊哪是他們的對手,眼看敢死隊一個個倒下,陣地上只剩下二三十人。劉月亭殺紅了眼,命令大炮猛轟,炮聲中雙方戰士均死於炮火之中。也就在炮聲最激烈之時,劉月亭手握雙槍,帶着一個加強營又衝上去。炮兵失去指揮只好等加強營接近前沿才停止炮擊。加強營的士兵見總指揮赤膊上陣,帶頭衝鋒陷陣,也沒命衝上去,一個反擊佔領了前沿陣地,後續部隊見加強營攻擊得手,也一陣風似地衝上去。三個小時以後全殲守軍,無一漏網。

進入貼剛堡,師爺對孫殿英說:“司令,昨天晚上的夢我沒圓錯吧!”

孫殿英樂不可支:“師爺,以後我要是能成就大業,你是第一個功臣,我封你爲八賢王。”

師爺擺着頭說:“不行了,我已老矣,實指望司令當上寧夏省主席,吾死而無憾!”

,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錄新浪原創訂閱更多章節。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第2節 保存實力第3節 晉家坡大捷第7節 我是土匪我怕誰第2節 匪司令請客第3節 新五軍怪事連連第3節 激戰平羅城第2節 嚴家浩尋花覓柳第3節 劉伯承將計就計第7節 逼日本人掏腰包第4節 天衣無縫第4節 全身而退第10章 川島重鉤釣大魚第3節 劉伯承將計就計第2節 黃樑美夢第3節 激戰平羅城第3節 只賺不賠第4章 巾幗女豪真丈夫第1章 自古美人愛英雄第6節 夢是心中想第4節 友情爲重第2節 黃樑美夢第3節 孫殿英看戲第5節 驕兵必敗第8章 朱老總傳經洪洞縣第3節 八路軍解難第8章 朱老總傳經洪洞縣第2節 師爺解夢第2節 嚴家浩尋花覓柳第3節 戴笠的奸計第5章 蔣介石召見孫殿英第3節 八路軍解難第2節 王近山致信孫殿英第2節 匪司令請客第4節 天衣無縫第13章 三姨太氣絕鬱香樓第2節 嚴家浩尋花覓柳第2節 王近山致信孫殿英第7節 逼日本人掏腰包第2節 洞房花燭夜第5節 老友重逢第5節 腳踩兩家船第2節 嚴家浩尋花覓柳第4節 全身而退第3節 求蔣拒孫第13章 三姨太氣絕鬱香樓第1章 自古美人愛英雄第2節 碧螺春慰軍第2節 碧螺春慰軍第3節 激戰平羅城第4節 秣兵厲馬第4章 巾幗女豪真丈夫第5章 蔣介石召見孫殿英第5節 腳踩兩家船第3節 只賺不賠第8章 朱老總傳經洪洞縣第7節 逼日本人掏腰包第2節 保存實力第7節 暗殺日特第3節 新五軍怪事連連第7章 美人計軍長捉姦第5節 腳踩兩家船第6節 反目成仇第7節 暗殺日特第5節 腳踩兩家船第3節 新五軍怪事連連第6節 捉姦捉雙第6章 張玉娟笑薦四姨太第3節 激戰平羅城第2節 碧螺春慰軍楔子第2節 黃樑美夢第3節 新五軍怪事連連第5節 腳踩兩家船第3節 激戰平羅城第14章 機關算盡第7章 美人計軍長捉姦第3節 戴笠的奸計第4節 任憑風浪起 穩…第4節 兵敗寧夏第4節 投日真相第2節 碧螺春慰軍第8章 朱老總傳經洪洞縣第5章 蔣介石召見孫殿英第4章 巾幗女豪真丈夫第5節 老友重逢第6節 反目成仇第2節 洞房花燭夜第6節 師妹替婚第2節 王近山致信孫殿英第7節 逼日本人掏腰包第6節 兩面討好第4節 被俘路上第4節 兵敗寧夏第5節 驕兵必敗第2節 王近山致信孫殿英第9節 夫妻情深第14章 機關算盡第3節 晉家坡大捷第5節 驕兵必敗
第2節 保存實力第3節 晉家坡大捷第7節 我是土匪我怕誰第2節 匪司令請客第3節 新五軍怪事連連第3節 激戰平羅城第2節 嚴家浩尋花覓柳第3節 劉伯承將計就計第7節 逼日本人掏腰包第4節 天衣無縫第4節 全身而退第10章 川島重鉤釣大魚第3節 劉伯承將計就計第2節 黃樑美夢第3節 激戰平羅城第3節 只賺不賠第4章 巾幗女豪真丈夫第1章 自古美人愛英雄第6節 夢是心中想第4節 友情爲重第2節 黃樑美夢第3節 孫殿英看戲第5節 驕兵必敗第8章 朱老總傳經洪洞縣第3節 八路軍解難第8章 朱老總傳經洪洞縣第2節 師爺解夢第2節 嚴家浩尋花覓柳第3節 戴笠的奸計第5章 蔣介石召見孫殿英第3節 八路軍解難第2節 王近山致信孫殿英第2節 匪司令請客第4節 天衣無縫第13章 三姨太氣絕鬱香樓第2節 嚴家浩尋花覓柳第2節 王近山致信孫殿英第7節 逼日本人掏腰包第2節 洞房花燭夜第5節 老友重逢第5節 腳踩兩家船第2節 嚴家浩尋花覓柳第4節 全身而退第3節 求蔣拒孫第13章 三姨太氣絕鬱香樓第1章 自古美人愛英雄第2節 碧螺春慰軍第2節 碧螺春慰軍第3節 激戰平羅城第4節 秣兵厲馬第4章 巾幗女豪真丈夫第5章 蔣介石召見孫殿英第5節 腳踩兩家船第3節 只賺不賠第8章 朱老總傳經洪洞縣第7節 逼日本人掏腰包第2節 保存實力第7節 暗殺日特第3節 新五軍怪事連連第7章 美人計軍長捉姦第5節 腳踩兩家船第6節 反目成仇第7節 暗殺日特第5節 腳踩兩家船第3節 新五軍怪事連連第6節 捉姦捉雙第6章 張玉娟笑薦四姨太第3節 激戰平羅城第2節 碧螺春慰軍楔子第2節 黃樑美夢第3節 新五軍怪事連連第5節 腳踩兩家船第3節 激戰平羅城第14章 機關算盡第7章 美人計軍長捉姦第3節 戴笠的奸計第4節 任憑風浪起 穩…第4節 兵敗寧夏第4節 投日真相第2節 碧螺春慰軍第8章 朱老總傳經洪洞縣第5章 蔣介石召見孫殿英第4章 巾幗女豪真丈夫第5節 老友重逢第6節 反目成仇第2節 洞房花燭夜第6節 師妹替婚第2節 王近山致信孫殿英第7節 逼日本人掏腰包第6節 兩面討好第4節 被俘路上第4節 兵敗寧夏第5節 驕兵必敗第2節 王近山致信孫殿英第9節 夫妻情深第14章 機關算盡第3節 晉家坡大捷第5節 驕兵必敗